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旋聚乳酸输尿管支架管在家犬体内的降解变化及输尿管病理学表现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炜 李牧 +2 位作者 刘绍虔 徐缓 李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59-962,共4页
目的观察消旋聚乳酸输尿管支架管在家犬输尿管内的降解变化以及输尿管组织病理学表现。方法经手术将消旋聚乳酸输尿管支架管置于19只家犬输尿管内,每2周取出支架管在电镜下观察支架管材料结构的降解变化,并经凝胶渗透色谱仪测量支架管... 目的观察消旋聚乳酸输尿管支架管在家犬输尿管内的降解变化以及输尿管组织病理学表现。方法经手术将消旋聚乳酸输尿管支架管置于19只家犬输尿管内,每2周取出支架管在电镜下观察支架管材料结构的降解变化,并经凝胶渗透色谱仪测量支架管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同时切取输尿管组织在光镜下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支架管降解前相对分子质量为68900,第7周相对分子质量降解为8033,降解率达到88.3%。电镜下支架管表面的孔隙逐渐增多增大,材料不断被浸析降解。输尿管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无菌性炎症。结论消旋聚乳酸输尿管支架管具有良好的动物体内降解性能和组织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降解 输尿管 支架管 家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复发性乳糜尿 被引量:6
2
作者 孟祥军 米其武 +3 位作者 黄荏钊 罗道升 方少伟 莫俊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1期998-999,1018,共3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复发性乳糜尿的疗效。方法 2004年2月~2010年9月经后腹腔行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21例术后复发性乳糜尿。健侧卧位,游离肾及输尿管上段3~5 cm,于肾门处解剖出肾动、静脉,超声刀离断周围...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复发性乳糜尿的疗效。方法 2004年2月~2010年9月经后腹腔行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21例术后复发性乳糜尿。健侧卧位,游离肾及输尿管上段3~5 cm,于肾门处解剖出肾动、静脉,超声刀离断周围的脂肪、结缔组织及扩张的淋巴管,最后分离出动、静脉之间的淋巴管,仔细分束结扎并离断。结果 21例后腹腔镜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0~110 min,平均95 min。术中出血量42~90 ml,平均58ml。术后12~48 h肠道功能恢复。术后住院时间3~6 d,平均4.5 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乳糜尿消失。19例随访l~3年,平均2.1年,乳糜尿试验阴性。结论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复发性乳糜尿安全有效,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尿 后腹腔镜 肾蒂淋巴管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华 李丰庆 张若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失败改行外科手术的原因。方法分析41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失败而改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发现结石有不同程度的粉碎,部分结石嵌顿于输尿管粘膜内。结论结石嵌顿于...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失败改行外科手术的原因。方法分析41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失败而改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发现结石有不同程度的粉碎,部分结石嵌顿于输尿管粘膜内。结论结石嵌顿于输尿管粘膜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若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后结石仍不能有效排出,应及时改用其他方法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逆行剥离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春明 米其武 +5 位作者 罗道升 王卫锋 孟祥军 张增强 张志刚 李牧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8期731-732,共2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逆行剥离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效果。方法2005年12月~2007年12月,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逆行剥离切除术治疗BPH68例。术前B超测量前列腺体积30~120ml,平均75ml;残...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逆行剥离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效果。方法2005年12月~2007年12月,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逆行剥离切除术治疗BPH68例。术前B超测量前列腺体积30~120ml,平均75ml;残余尿量(RU)60~250ml,平均89ml;最大尿流率(Qmax)3.5~6.9ml/s,平均5.1ml/s;IPSS评分19.8~23.5分,平均21.6分。结果68例均手术成功,切除的前列腺组织30~120g,其中>60g15例。手术时间35~85min,平均45min。术中失血50~100ml,平均60ml,无输血。无前列腺外科包膜破裂、静脉窦破裂、膀胱前列腺连续部穿孔。68例术后随访4~6个月,Qmax增至16.4~23.2ml/s(平均19.8ml/s),RU降至0~15ml(平均5ml),IPSS评分0~6.8分(平均4.2分),均恢复正常。无尿失禁。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逆行剥离切除术治疗BPH具有手术彻底、出血少、尿失禁发生率低等优点,手术相对简单,易于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等离子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逆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磁场协同卟啉-葡聚糖磁性纳米微粒的光动力学对人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罗道升 米其武 +3 位作者 孟祥军 高勇 戴宇平 邓春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4-527,共4页
目的:探讨外磁场协同卟啉-葡聚糖磁性纳米微粒(porphyrin-dextran magnetic nanoparticles,PDMN)的光动力学作用对人膀胱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用化学共沉淀和氧化还原法制备PDMN,并检测其理化性质。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 目的:探讨外磁场协同卟啉-葡聚糖磁性纳米微粒(porphyrin-dextran magnetic nanoparticles,PDMN)的光动力学作用对人膀胱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用化学共沉淀和氧化还原法制备PDMN,并检测其理化性质。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流式细胞术分别观察脉冲电磁场协同PDMN的光动力学作用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PDMN的直径、比饱和磁化强度(saturation magnetization,Ms)分别为10~15 nm、0.20 emu/g,有效粒径为94.8 nm。PDMN光动力学作用可显著抑制BIU-87细胞增值,抑制率达(17.61±2.73)%,并诱导BIU-87细胞发生明显的凋亡,凋亡率为(24.53±5.74)%。脉冲外电磁场(5 mT)也可抑制BIU-87细胞增殖和诱导发生凋亡,且协同PDMN的光动力学作用对BIU-87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效应均显著增强,抑制率和凋亡率分别为(28.11±4.25)%、(24.53±5.74)%,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化学修饰后的PDMN的光动力学作用能有效地抑制人膀胱癌BIU-87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与恒定外磁场协同作用对BIU-87细胞的杀伤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微粒 膀胱肿瘤 细胞凋亡 卟啉类 葡聚糖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