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后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志凤 卢燕玲 +2 位作者 丁月琴 李锐钦 张娜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0期60-63,共4页
目的比较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后使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需机械通气超过24h、胎龄≥28周的新生儿102例,撤机后随机分为HHFNC组和NCPAP组,各51例,... 目的比较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后使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需机械通气超过24h、胎龄≥28周的新生儿102例,撤机后随机分为HHFNC组和NCPAP组,各51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撤机失败原因。结果HHFNC组和NCPAP组的上机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和总用氧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HFNC组鼻部损伤、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低于NCPAP组(P〈0.05);HHFNC组撤机失败率高于NCPAP组(P〈0.05)。HHFNC组撤机失败12例,其中胎龄≤32周10例(83.33%);失败原因:低氧血症1例(8.33%),高碳酸血症6例(50.00%),严重呼吸暂停5例(41.67%)。NCPAP组撤机失败4例,其中胎龄≤32周2例(50.00%);失败原因:高碳酸血症3例(75.00%),严重呼吸暂停1例(25.00%)。结论与NCPAP相比,撤机后使用HHFNC可降低鼻腔损伤、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但应用于胎龄≤32周的早产儿疗效不及NCP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机械通气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8例新生儿硬肿症临床特征与病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方润婷 李锐钦 +1 位作者 陈志凤 丁月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9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特征及发病原因。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硬肿症118例,就胎龄、体质量、出生时情况、临床特征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病因进行前后5年对照分析。结果感染、围产期窒息、早产是新...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特征及发病原因。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硬肿症118例,就胎龄、体质量、出生时情况、临床特征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病因进行前后5年对照分析。结果感染、围产期窒息、早产是新生儿硬肿症较常见的致病因素。结论加强病理新生儿的治疗及围产期护理,早期预防感染,改善微循环氧供,可减少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并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硬肿症 感染 窒息 早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TGF-β1在早产儿视网膜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健萍 袁海超 +1 位作者 赵云开 卢燕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7期195-197,共3页
目的 观察IGF-1、TGF-β1在早产儿视网膜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0月间出生的早产儿,其中发生ROP组30例;未发生ROP 30例为早产对照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足月对照组30例。比较各组的IGF-1、TGF-β1... 目的 观察IGF-1、TGF-β1在早产儿视网膜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0月间出生的早产儿,其中发生ROP组30例;未发生ROP 30例为早产对照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足月对照组30例。比较各组的IGF-1、TGF-β1含量。结果 ROP组生后1周、纠正胎龄32周、纠正胎龄34周、纠正胎龄36周的血清IGF-1、TGF-β1含量分别低于未发生ROP组及健康足月对照组(P〈0.05),但ROP组与未发生ROP组、健康足月对照组纠正胎龄40周的IGF-1、TGF-β1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1、TGF-β1均参与了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动态监测IGF-1、TGF-β1的变化情况,有利于为早产儿视网膜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早产儿视网膜病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