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芳香化浊液抗微生物及其药效作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卢晓燕 叶振寰 +3 位作者 罗卓盈 刘梁喆 李冬 祁可欣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8期34-37,共4页
本文基于详尽的文献分析,全面综述了一种由岭南地区常用的芳香辟秽中草药精心组方而成的制剂芳香化浊液在抗微生物领域的实验结果及其显著的药效作用。本文回顾并总结先前的实验研究,明确揭示芳香化浊液对体外甲型流感病毒FM1增殖具有... 本文基于详尽的文献分析,全面综述了一种由岭南地区常用的芳香辟秽中草药精心组方而成的制剂芳香化浊液在抗微生物领域的实验结果及其显著的药效作用。本文回顾并总结先前的实验研究,明确揭示芳香化浊液对体外甲型流感病毒FM1增殖具有明确的抑制作用,并且表现出卓越的消毒性能,其使用过程安全、无毒副作用且操作简便。为进一步探索芳香化浊液的抗微生物机制,运用中药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芳香化浊液药物成分在抗病原微生物方面的干预机制,并详细阐述其独特的抗流感特点。这些研究发现不仅丰富了芳香化浊液的基础研究内容,为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后续开展相关的动物实验,以更全面地评估芳香化浊液对微生物感染的干预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微生物 药效作用 芳香化浊液 中药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石坚教授平肝健脾搜风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晓晴 王文辉 +1 位作者 卢晓燕 刘石坚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1期73-75,共3页
近年来,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儿童常见精神类疾病。本病主要责之于肝、脾两脏,基本病机是风阳内动。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一旦后天调养失宜,就会导致肝阳化风,肝风内动;脾虚食积,虚风内扰。治疗上,刘教授强调平肝潜... 近年来,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儿童常见精神类疾病。本病主要责之于肝、脾两脏,基本病机是风阳内动。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一旦后天调养失宜,就会导致肝阳化风,肝风内动;脾虚食积,虚风内扰。治疗上,刘教授强调平肝潜阳、柔肝熄风、健脾益气、消食化积,使用虫类药物搜风通络以及随证灵活加减,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抽动症 平肝熄风 健脾开胃 搜风通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何强成 李秀兰 +4 位作者 全梦华 蔡颖娴 莫钰君 何金木 黎秀云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7期45-47,51,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未病科、乳腺科门诊接受治疗的42例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红金消结胶囊治疗,而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未病科、乳腺科门诊接受治疗的42例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红金消结胶囊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服用红金消结胶囊同时,在其经停期间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乳房肿块直径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临床疗效对比中,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1.4%(15/21),观察组则为90.47%(1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房肿块直径对比中,两组患者治疗第1、3个月时肿块直径均明显下降(P<0.05);不良反应的对比中,两组患者均没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联合红金消结胶囊能够显著提高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大幅缩短肿块直径,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囊性增生症 针灸 红金消结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