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丘陵地区主要造林树种生长表现 被引量:1
1
作者 许伟兵 李炜桢 +4 位作者 李兆佳 王伟璇 孟诗原 宋玉林 赵志刚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掌握树种生长发育特性是贯彻适地适树原则的基础,对森林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东省东江林场15个阔叶树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16 a生和7 a生林分生长变化,以期为丘陵地区造林树种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5个树种间16 a... 掌握树种生长发育特性是贯彻适地适树原则的基础,对森林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东省东江林场15个阔叶树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16 a生和7 a生林分生长变化,以期为丘陵地区造林树种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5个树种间16 a生胸径、树高和冠幅差异显著(P<0.05)。相对于造林后7年内的生长表现,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翻白叶树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等在8~16 a生长速度下降明显;木荷Schima superba、黧蒴Castanopsis fiss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等则生长较快。通过聚类分析将15个树种分为三类,南酸枣、荷木、黧蒴、火力楠、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山桂花Paramichelia baillonii、西南桦Betula alnoides属于速生树种,樟树Camphora officinarum、青冈Quercus glauca、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翻白叶树、红锥属于中等速生树种,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属于慢生树种。研究通过对比各地树种的生长表现,提出丘陵地区树种选择和应用建议,对森林质量提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地区 适地适树 树种选择 森林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及抚育管理措施 被引量:17
2
作者 潘俊光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期166-168,共3页
指出了广东油茶发展历经两次高潮,期间种植油茶面积达到50万hm 2。80年代后期,由于管理放松,产量降低,效益不佳,以致快速减少种植油茶的面积。进入21世纪后,广东政府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工作,相应提高了种植油茶的积极性。为此,结合广东地... 指出了广东油茶发展历经两次高潮,期间种植油茶面积达到50万hm 2。80年代后期,由于管理放松,产量降低,效益不佳,以致快速减少种植油茶的面积。进入21世纪后,广东政府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工作,相应提高了种植油茶的积极性。为此,结合广东地区多年对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经验,提出了抚育了管理的措施,希望通过分享这部分技术,增加油茶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丰产栽培技术 抚育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类型对荷木生长和根系特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焕忠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9期168-173,共6页
在自然界中,土壤盐碱条件经常共存,而关于碱性和盐碱土壤对植物的影响了解甚少。为研究这方面的影响,进行了一项实验,其中包括对照组以及3种影响条件:盐性、碱性和混合盐-碱性。旨在确定这些胁迫条件对荷木生长、养分积累和根系结构的... 在自然界中,土壤盐碱条件经常共存,而关于碱性和盐碱土壤对植物的影响了解甚少。为研究这方面的影响,进行了一项实验,其中包括对照组以及3种影响条件:盐性、碱性和混合盐-碱性。旨在确定这些胁迫条件对荷木生长、养分积累和根系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盐性和碱性对荷木的生长产生了类似的不利影响,而混合盐-碱性胁迫的效果是协同的。单独或与NaHCO_(3)混合的盐性处理导致荷木叶片中钠的积累显著增加,并降低了钾的浓度。相反,在仅用NaHCO_(3)处理的植物中,钠水平和钠/钾比保持相对稳定。在不添加NaCl的情况下,高pH值不影响脯氨酸的积累,但盐性和混合胁迫处理会增加脯氨酸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类型 荷木 根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力楠林分结构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树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1期191-195,202,共6页
为了探究火力楠林分结构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以揭示不同林分特征对生产力的影响,并评估生物多样性对林分特征的响应。采用大量建模数据集,结合广东火力楠资源清查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生产力、断面积、树高异质性和最佳物种分布(ΩAWP... 为了探究火力楠林分结构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以揭示不同林分特征对生产力的影响,并评估生物多样性对林分特征的响应。采用大量建模数据集,结合广东火力楠资源清查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生产力、断面积、树高异质性和最佳物种分布(ΩAWP)等指标的量化分析,深入理解了火力楠林分的生态特征。通过创建大量火力楠林分,根据不同树种混合和林分结构规则形成9个不同的结构类别。使用空间显式的缺口模型(FORMIND)估计火力楠树木的生产力,并通过光照、土壤水分和气温等因素量化了单株树木的生产力。研究还引入了ΩAWP指标,评估了不同物种组合对火力楠林分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观察到断面积和树高异质性是决定火力楠林分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增加断面积会提高林分的生产力,而增加树高异质性则会降低生产力。物种丰富度对生产力变化影响较小。ΩAWP在大多数林分中对生产力有较大的贡献,特别是在具有高树高异质性的林分中。这3个因素共同解释了林分生产力70%的方差。指出了通过调整火力楠林分的结构,即控制断面积和树高异质性,可以有效地提高林分的生产力。维持生产力和促进生物多样性需要在管理策略中平衡考虑不同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楠 林分结构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