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浸酸铬鞣剂在复鞣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金伟 吴佳城 +2 位作者 付美梅 孙宏斌 陈武勇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共5页
为了研究不浸酸铬鞣剂在复鞣中应用的可行性,将不浸酸铬鞣剂在填充前和填充后应用于皮革复鞣工序,对所得革坯和复鞣废液的理化指标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蓝湿革先经填充再进行铬复鞣,所得革坯增厚率大,物理力学性能好,皮革中Cr2O3含... 为了研究不浸酸铬鞣剂在复鞣中应用的可行性,将不浸酸铬鞣剂在填充前和填充后应用于皮革复鞣工序,对所得革坯和复鞣废液的理化指标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蓝湿革先经填充再进行铬复鞣,所得革坯增厚率大,物理力学性能好,皮革中Cr2O3含量、油脂含量高,废液中Cr2O3含量、COD含量低;而蓝湿革先经铬复鞣再进行填充则与之相反。与使用常规铬鞣剂相比,使用不浸酸铬鞣剂进行复鞣操作,尤其是先填充再铬复鞣,可明显提高革坯的增厚率、物理机械强度、皮革中Cr2O3含量和油脂含量,并可降低复鞣、加脂废液中Cr2O3含量、COD含量。总之,不浸酸铬鞣剂这种新型鞣剂可以用于皮革复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浸酸铬鞣剂 复鞣 Cr2O3含量 物理力学性能 增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辐照的铬鞣化学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华 陈武勇 +1 位作者 龚英 孙宏斌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9,共5页
采用传统的浸酸、铬鞣工艺进行鞣革,对比微波辐照前后铬鞣革的物化性能,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等仪器来研究微波对皮胶原纤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的辐照可以使皮革的收缩温度平均提高2.5℃,pH值为2.7~3.9之间... 采用传统的浸酸、铬鞣工艺进行鞣革,对比微波辐照前后铬鞣革的物化性能,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等仪器来研究微波对皮胶原纤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的辐照可以使皮革的收缩温度平均提高2.5℃,pH值为2.7~3.9之间时,皮革撕裂强度值平均可增加7.5 N/mm,从显微观察的结果也可以看出,在此pH值范围内,微波的作用可以使皮胶原纤维更加分散和有序。这些结果表明微波辐照可以使铬鞣革性质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铬鞣化学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纳米银的制备及其抗菌效果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金伟 王瑶 +3 位作者 温永汉 孙宏斌 余国枢 陈武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107-12112,共6页
为了制备具有良好稳定性的高浓度纳米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为主要手段研究了不同用量的苯扎溴铵(保护剂)对纳米银胶团粒径和稳定性的影响;然后,将稳定性最好的高浓度纳米银与异噻唑啉酮复配制备了纳米银抗菌剂,... 为了制备具有良好稳定性的高浓度纳米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为主要手段研究了不同用量的苯扎溴铵(保护剂)对纳米银胶团粒径和稳定性的影响;然后,将稳定性最好的高浓度纳米银与异噻唑啉酮复配制备了纳米银抗菌剂,并对其抗细菌和抗真菌能力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苯扎溴铵用量过少时不足以完全负载纳米银,用量过多时也会对其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用量适中才能制得粒径均一、胶团稳定的纳米银溶液。当苯扎溴铵用量为8×10^-3 g/mL时,所制备的纳米银溶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平均粒径约30 nm,银浓度为原配方的10^倍,达2.4×10^-4 g/mL。该纳米银与异噻唑啉酮按质量比10^0∶0.8复配后制得的纳米银抗菌剂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效果,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仅为1.0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0μg/mL,对黑曲霉和粘性红圆酵母的最小抑菌浓度为4.0μg/mL。总之,通过增加苯扎溴铵用量的方法可以大幅提高纳米银浓度,有利于纳米银抗菌剂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苯扎溴铵 胶体稳定性 粒径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63六价铬处理剂在皮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晓玲 陈武勇 +2 位作者 龚英 孙宏斌 兰方阳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共5页
广东盛方化工有限公司生产了CR63六价铬处理剂(简称CR63),可有效控制皮革中六价铬的产生。本文对CR63处理皮革中Cr(VI)的条件进行优选,为CR63在皮革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指导。结果表明:CR63对皮革中Cr(VI)的产生有明显的控制作用,CR63用量... 广东盛方化工有限公司生产了CR63六价铬处理剂(简称CR63),可有效控制皮革中六价铬的产生。本文对CR63处理皮革中Cr(VI)的条件进行优选,为CR63在皮革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指导。结果表明:CR63对皮革中Cr(VI)的产生有明显的控制作用,CR63用量越大、pH值越低、温度越低,皮革中Cr(VI)含量越低;用CR63处理皮革中Cr(VI)的最佳条件为:CR63用量为1.5%、pH值为3.0、温度为30℃;经CR63最佳条件处理后,皮革中检测不出Cr(VI),在72 h老化过程中,CR63能有效防止皮革中Cr(VI)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 CR(VI)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素对纳米银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金伟 王瑶 +3 位作者 温永汉 孙宏斌 黄雨锟 陈武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96,共6页
为了提高纳米银抗菌剂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延长产品有效期,以苯扎溴铵为保护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备了纳米银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紫外光照和初始pH条件下储存不同时间,以UV-Vis光谱和动态光散射法考察了纳米银溶液粒径和Zet... 为了提高纳米银抗菌剂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延长产品有效期,以苯扎溴铵为保护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备了纳米银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紫外光照和初始pH条件下储存不同时间,以UV-Vis光谱和动态光散射法考察了纳米银溶液粒径和Zeta电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温度的升高,纳米银胶团更容易发生团聚,导致溶液稳定性降低;纳米银溶液经紫外光辐照后,会出现粒径增加,Zeta电位绝对值降低的现象;提高纳米银溶液初始pH不利于胶体体系的稳定性,而降低初始pH有助于提高胶体体系稳定性。因此,可采取降低环境温度、避光和酸化等措施来提高纳米银溶液在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稳定性 紫外光辐照 环境因素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联型丙烯酸树脂乳液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俏竹 雷冰 +6 位作者 曾科 向福如 杨刚 孙宏斌 谭光翠 何美琼 骆国书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10-14,共5页
本文制备了4种不同的离子交联型丙烯酸树脂乳液。采用mR、TEM表征了乳液胶膜中的离子交联结构和乳液的形态。通过精密万能试验机测定了胶膜的力学性能。用TGA、DMA研究了胶膜的热性能,此外,还考察了其耐寒性和耐黄变性。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制备了4种不同的离子交联型丙烯酸树脂乳液。采用mR、TEM表征了乳液胶膜中的离子交联结构和乳液的形态。通过精密万能试验机测定了胶膜的力学性能。用TGA、DMA研究了胶膜的热性能,此外,还考察了其耐寒性和耐黄变性。实验结果表明,4种乳液的金属离子交联在1631-1562cm-1处具有特征吸收峰。其乳胶粒近似球形,粒径为200nm左右。通过提高镁离子用量,能使镁离子交联乳液力学性能达到或超过锌离子交联乳液,同时镁离子交联乳液胶膜Tg大于锌离子交联乳液胶膜Tg并且拥有基本相似的热稳定性以及良好的耐寒性和耐黄变性。从性能研究结果看出,4种离子交联型丙烯酸树脂乳液在皮革涂饰中能够用于皮革的底涂。从环保角度考虑,镁离子交联乳液在性能上可以达到与锌离子交联乳液相同的效果,因此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乳液 离子交联 杂化乳液 皮革涂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复合抗菌剂的制备及其在抗菌裘皮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温永汉 杨威特 +3 位作者 张金伟 孙宏斌 区棋铭 陈武勇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4-39,共6页
为了提高纳米银抗菌剂的抗菌性,选用高效、低毒的异噻唑啉酮与纳米银溶液进行复配,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异噻唑啉酮加入量对纳米银稳定性的影响,然后通过对六种细菌的抗菌实验,寻找最优的复配方案。制得的纳... 为了提高纳米银抗菌剂的抗菌性,选用高效、低毒的异噻唑啉酮与纳米银溶液进行复配,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异噻唑啉酮加入量对纳米银稳定性的影响,然后通过对六种细菌的抗菌实验,寻找最优的复配方案。制得的纳米银复合抗菌剂用于绵羊裘皮抗菌整理,完成整理后对抗菌剂吸收率以及绵羊裘皮抗菌性能进行检测,同时对经过多次抗菌整理后绵羊裘皮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当混合体系中异噻唑啉酮的浓度不超过20μg/mL时,可获得稳定的纳米银复合抗菌剂。复配协同指数显示纳米银与异噻唑啉酮的复配具有协同或加合作用。将纳米银复合抗菌剂用于绵羊裘皮抗菌处理,整理过程中纳米银吸收率高,整理后绵羊裘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红圆酵母都具有快速、明显的抑菌效果。经过10次抗菌整理后,绵羊裘皮的力学性能无显著变化。总之,异噻唑啉酮与纳米银复配,可以制备具有高效、广谱抗菌能力的抗菌剂,可成为生产抗菌裘皮和皮革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异噻唑啉酮 复合抗菌剂 绵羊裘皮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软化和不浸酸铬鞣在牦牛皮制革上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宏斌 张金伟 +2 位作者 田杰 陈武勇 马成义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4期37-40,共4页
为了清洁生产高质量的牦牛皮革产品,采用低温软化和不浸酸铬鞣剂预处理后铬鞣的方法生产牦牛皮革,并对所得蓝湿革的化学性能和感官性能、废液铬含量和铬吸收率以及革坯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新工艺制得的蓝湿革粒面平细、... 为了清洁生产高质量的牦牛皮革产品,采用低温软化和不浸酸铬鞣剂预处理后铬鞣的方法生产牦牛皮革,并对所得蓝湿革的化学性能和感官性能、废液铬含量和铬吸收率以及革坯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新工艺制得的蓝湿革粒面平细、部位差小、丰满性好、生长纹去除明显,革松面情况明显改善。此外,该工艺明显提高了铬的吸收率,降低废液中铬含量。按照常规鞋面革工艺制得的革坯柔软丰满,力学性能满足鞋面革标准。总之,采用本工艺进行牦牛皮加工,不仅可以提高成革质量,还可减少制革过程污染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皮 低温软化 不浸酸铬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交联丙烯酸树脂皮革涂料成膜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宏斌 兰方阳 +5 位作者 谭光萃 骆国书 陈俏竹 向福如 曾科 杨刚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9-13,20,共6页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以丙烯酸乙酯(EA)和丙烯酸丁酯(BA)等为聚合单体,以过硫酸盐和亚硫酸氢钠组成氧化一还原引发体系、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复合乳化剂进行乳液聚合,通过形成锌离子交联与化学交联复合的结构...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以丙烯酸乙酯(EA)和丙烯酸丁酯(BA)等为聚合单体,以过硫酸盐和亚硫酸氢钠组成氧化一还原引发体系、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复合乳化剂进行乳液聚合,通过形成锌离子交联与化学交联复合的结构来改性用于皮革涂饰的丙烯酸树脂乳液。本文系统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离子交联剂和化学交联剂用量、丙烯酸用量以及保温段添加引发剂的类型对单体转化率、乳液胶膜吸水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皮革涂饰试验。结果表明,当mEA:MBA单体配比为288:50,引发剂用量为0.4%,丙烯酸用量为2%-3%,ZnO用量为0.5%,化学交联剂用量为0.5%-1.0%,保温段添加叔丁基过氧化氢复合亚硫酸氢钠的氧化一还原引发剂时,乳液涂层具有良好的耐寒性和耐黄变性,所涂饰的革样柔软度好、塑感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乳液 乳液聚合 交联 皮革涂料成膜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吸收促进剂的制备及应用
10
作者 孙宏斌 刘晓玲 +1 位作者 高艳平 陈武勇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6期44-48,61,共6页
基于系列有机酸配体与Cr^(3+)配合物的稳定性规律,制备了皮革铬吸收促进剂,并将其应用于铬鞣工艺中,通过废液中Cr_2O_3含量的测定评价铬吸收促进剂的应用效果;测试皮革的收缩温度、增厚率、物理机械强度、Cr_2O_3分布,说明铬吸收促进剂... 基于系列有机酸配体与Cr^(3+)配合物的稳定性规律,制备了皮革铬吸收促进剂,并将其应用于铬鞣工艺中,通过废液中Cr_2O_3含量的测定评价铬吸收促进剂的应用效果;测试皮革的收缩温度、增厚率、物理机械强度、Cr_2O_3分布,说明铬吸收促进剂对皮革物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铬鞣相比,当加入皮革铬吸收促进剂2%~3%时,废液中Cr_2O_3含量至少减少了85%,可降低到0.10 g/L以下,即是铬鞣废液中的铬几乎被吸尽,说明铬吸收促进剂能大大提高铬的吸收和利用率,降低废液中Cr_2O_3含量。此外,铬吸收促进剂可提高皮革的丰满性和收缩温度,改善成革的物理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 铬鞣 铬配合物 蒙囿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环己烷作溶剂测定动植物油脂碘值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美嫦 孙宏斌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8年第4期20-21,共2页
在不改变Wijs方法测定油脂碘值原理与操作方法的条件下,用环己烷代替测定常用的三氯甲烷做溶剂,实验结果表明:在二者溶剂中油脂碘值测定结果几乎一致,相对误差小于0.9%,环己烷完全可以代替三氯甲烷按照Wijs方法进行油脂碘值的测定。本... 在不改变Wijs方法测定油脂碘值原理与操作方法的条件下,用环己烷代替测定常用的三氯甲烷做溶剂,实验结果表明:在二者溶剂中油脂碘值测定结果几乎一致,相对误差小于0.9%,环己烷完全可以代替三氯甲烷按照Wijs方法进行油脂碘值的测定。本改进方法准确可靠,而且毒性小,是一种测定油脂碘值的改进型Wijs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 碘值 环己烷 Wij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水基聚氨酯树脂凃膜耐水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增劲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41,共3页
对丙酮法合成的水基聚氨酯树脂凃膜耐水性的提高进行了报导。作者选用了硬脂酸单甘脂(GMS)、聚硅氧烷二醇作为小分子扩链剂并以二聚酸聚酯二醇作为软段合成了含有侧链的水基聚氨酯树脂系列、探讨了DMPA用量、聚氨酯侧链结构种类等因素... 对丙酮法合成的水基聚氨酯树脂凃膜耐水性的提高进行了报导。作者选用了硬脂酸单甘脂(GMS)、聚硅氧烷二醇作为小分子扩链剂并以二聚酸聚酯二醇作为软段合成了含有侧链的水基聚氨酯树脂系列、探讨了DMPA用量、聚氨酯侧链结构种类等因素对水基聚氨酯树脂分散体涂膜耐水性的影响。合成出了耐水性更好的水基聚氨酯树脂皮革涂饰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树脂 聚硅氧烷二醇 二聚酸聚酯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皮二层绒面革的工艺研究
13
作者 钟良臣 兰方阳 靳玉秀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6年第3期59-60,共2页
针对牛皮二层绒面革各工序工艺技术关键进行探讨,通过正确的工艺控制和选择合适的皮化材料,达到理想的绒面革效果。
关键词 牛皮 绒面革 工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