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戴对大学生亲社会倾向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李天畅 《校园心理》 2020年第3期237-240,共4页
感戴是指个体在得到别人帮助后对他人产生的一种感激与爱戴之情。它具有激发动机的作用,即得到他人恩惠后,感戴能够激发个体做出善举以作回报[1]。亲社会倾向是指个体从他人利益出发,不以期望得到酬赏、避免惩罚为目的,自发而产生有利... 感戴是指个体在得到别人帮助后对他人产生的一种感激与爱戴之情。它具有激发动机的作用,即得到他人恩惠后,感戴能够激发个体做出善举以作回报[1]。亲社会倾向是指个体从他人利益出发,不以期望得到酬赏、避免惩罚为目的,自发而产生有利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行为[2]。它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对个体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作用[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戴 亲社会倾向 个体社会化 激发动机 大学生 个体健康 善举 他人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失恋引发的危机干预案例一例
2
作者 李天畅 《校园心理》 2020年第4期370-372,共3页
心理危机(mental crisis)是指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境(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人祸等)时个体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无法解决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1].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是对于面临着危机的人采取迅速而有效的对应措施... 心理危机(mental crisis)是指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境(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人祸等)时个体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无法解决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1].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是对于面临着危机的人采取迅速而有效的对应措施,使其能够在避开危机的同时,达到进一步适应那种危机所运用的治疗方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面临心理危机的大学生采取迅速而有效的应对措施,给予支持与帮助,使之逐渐恢复心理平衡[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平衡 心理危机 对应措施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天灾人祸 应付机制 心理失衡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