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番禺红树林造林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陈玉军 陈文沛 +3 位作者 郑松发 郑德璋 廖宝文 宋湘豫 《生态科学》 CSCD 2001年第1期25-31,共7页
结合广东番禺红树林造林的现状 ,对影响红树林幼苗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 ,并据此提出提高造林保存率的措施等。影响红树林造林成活及生长的因素为 :①水深 :潮水越深 ,红树幼苗成活率越低 ,生长越差 ;②风浪 :海面风浪越... 结合广东番禺红树林造林的现状 ,对影响红树林幼苗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 ,并据此提出提高造林保存率的措施等。影响红树林造林成活及生长的因素为 :①水深 :潮水越深 ,红树幼苗成活率越低 ,生长越差 ;②风浪 :海面风浪越大 ,红树幼苗受干扰越大 ,成活和生长越差 ;③人为活动干扰会严重影响红树幼苗的成活和生长 ;④造林地的杂草会影响某些红树植物幼苗的光照条件 ;⑤海滩垃圾废物会挂断和压倒大量红树幼苗 ;⑥海滩石油污染会阻止红树胚轴的萌发 ;⑦幼苗种植时越粗壮 ,种植得越精细 ,则种植后生长越好。并提出提高造林成效的措施 :①加强维护和管理 :包括护理受损伤的红树幼苗 ,清除塑料袋等垃圾物 ,制止在红树幼苗区的捕捞活动 ,造林前清除杂草和固定某些红树植物幼苗 ;②补植受破坏的红树幼苗和扩大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造林 影响因素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裸滩红树植物与落羽杉生长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郑松发 陈玉军 +3 位作者 陈文沛 廖宝文 宋湘豫 李玫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54-659,共6页
对深水裸滩几种红树植物及沼生植物落羽杉的生长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1)红树植物无瓣海桑与落羽杉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较接近,远超过桐花树、秋茄和木榄,证明无瓣海桑和落羽杉对于深水裸滩的生长适应能力较强,具有速生特性;(2)随滩面高... 对深水裸滩几种红树植物及沼生植物落羽杉的生长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1)红树植物无瓣海桑与落羽杉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较接近,远超过桐花树、秋茄和木榄,证明无瓣海桑和落羽杉对于深水裸滩的生长适应能力较强,具有速生特性;(2)随滩面高度的降低,海水淹浸时间的增加,红树植物和落羽杉的成活率及生长速度有下降的趋势。在滩面高度低于-0 9m时,落羽杉成活和生长极差,各种红树植物则无法成活和生长。落羽杉的耐淹浸能力最强,其次为无瓣海桑,桐花树较差,秋茄和木榄最差;(3)在同一生长地红树植物与落羽杉的生长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无瓣海桑与落羽杉之间的生长相关性最为明显,各生长指标间基本上都表现出极显著的相关性,而桐花树、秋茄、木榄与落羽杉的生长相关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裸滩 红树植物 落羽杉 生长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沿海基围渔塘内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的生长效应 被引量:4
3
作者 郑松发 陈玉军 +3 位作者 陈文沛 廖宝文 李玫 宋湘豫 《生态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320-322,共3页
在华南沿海基围渔塘内人工控水条件下进行了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的人工恢复试验,结果表明:(1)基围内不同控水滩血高程对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的生长量和成活率有显著影响,随着滩面控水高程的增加,无瓣海桑的生长量与成活率有降低的趋势;(2)基... 在华南沿海基围渔塘内人工控水条件下进行了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的人工恢复试验,结果表明:(1)基围内不同控水滩血高程对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的生长量和成活率有显著影响,随着滩面控水高程的增加,无瓣海桑的生长量与成活率有降低的趋势;(2)基围内种植密度对无瓣海桑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在一定的控水滩面高程下,种植密度越大,生长越差;(3)种植季节对无瓣海桑种植初期的生长影响显著,较冷季节时种植不利于无瓣海桑的成活和生长;(4)在一定的条件下,种植20个月后基围内、外无瓣海桑的生长和成活情况基本接近,差异较小;(5)在基围渔塘内,大米草对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种植后的初期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为华南沿海大面积的基围渔塘内红树林的生态恢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围渔塘 红树植物 无瓣海桑 生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桔黄龙病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CELISA)和酶标定位法的快速诊断研究
4
作者 刘仲健 张景宁 +1 位作者 黄旭 吴跃如 《经济林研究》 1993年第S1期327-332,共6页
柑桔黄龙病是柑桔生产上的一个毁灭性病害,当植株症状出现后,2-3年后病树迅速死亡。在早期症状出现之前去确诊它,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尽可能使其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提高柑桔产量,延缓柑桔植株的寿命。 对于柑桔黄龙病病原... 柑桔黄龙病是柑桔生产上的一个毁灭性病害,当植株症状出现后,2-3年后病树迅速死亡。在早期症状出现之前去确诊它,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尽可能使其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提高柑桔产量,延缓柑桔植株的寿命。 对于柑桔黄龙病病原的分离培养的研究工作,自1982年来,我们经过数百次的试验证明,并认为其病原是可以通过人工培养的,所得到的培养物(BLO),就是柑桔黄龙病的病原类细孢。我们将所得到的BLO,按常规方法免疫于兔,制成抗血清,经辣根酶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黄龙病 CELISA 柑桔生产 人工培养 定位法 诊断研究 酶标记 分离培养 病树 培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