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风光储联合发电站开展碳排放核算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联合碳足迹理论,构建了计及风光储联合运行影响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提出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渐进式碳排放核算方法,明确核算原理、边界及公式...针对风光储联合发电站开展碳排放核算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联合碳足迹理论,构建了计及风光储联合运行影响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提出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渐进式碳排放核算方法,明确核算原理、边界及公式。实例测算表明,风光储联合发电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呈现显著阶段性特征,材料生产阶段(占比90.78%)和电站建设阶段(占比59.9%)是碳排放主要来源。研究发现,电站碳排放强度与利用小时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配置储能可使碳排放强度降低约1.18 g CO_(2)e/kWh,减排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可为新能源场站制定碳减排措施及量化碳减排价值提供科学依据,对推动新型电力系统低碳转型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针对风光储联合发电站开展碳排放核算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联合碳足迹理论,构建了计及风光储联合运行影响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提出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渐进式碳排放核算方法,明确核算原理、边界及公式。实例测算表明,风光储联合发电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呈现显著阶段性特征,材料生产阶段(占比90.78%)和电站建设阶段(占比59.9%)是碳排放主要来源。研究发现,电站碳排放强度与利用小时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配置储能可使碳排放强度降低约1.18 g CO_(2)e/kWh,减排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可为新能源场站制定碳减排措施及量化碳减排价值提供科学依据,对推动新型电力系统低碳转型具有重要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