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优化算法的风光储多能互补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策略
1
作者 杨银国 谢平平 +3 位作者 刘洋 陆秋瑜 徐展鹏 黄泽杰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131,共10页
风光新能源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给大规模电力系统发电资源的调度带来了难题,风光储多能互补是应对风光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可行途径之一。为制定考虑风光储多能互补的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方案,首先,考虑总运行成本最小、新能源弃电量最... 风光新能源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给大规模电力系统发电资源的调度带来了难题,风光储多能互补是应对风光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可行途径之一。为制定考虑风光储多能互补的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方案,首先,考虑总运行成本最小、新能源弃电量最小的目标,构建了风光储多能互补优化调度模型。然后,面对庞大的新能源规模和逐步完善的电力系统网架结构所带来的优化调度模型求解困难的问题,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和近似动态规划理论,将涉及多时段联合求解的优化模型解耦为所有时段单独求解的子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深度神经网络对解耦后的子问题进行逐时段的求解,提出了一种基于近似动态规划和深度神经网络的深度优化算法。最后,通过在仿真软件和实际大规模电力系统上进行算例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 风光新能源 输电网 近似动态规划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隐私数字电网调度运行数据研究
2
作者 李世明 卢建刚 +3 位作者 郭文鑫 余志文 赵瑞锋 曾凯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8-74,共7页
针对在电力调度运行数据上进行数据分析而带来的用户隐私泄露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满足差分隐私的用户用电模式分析方法。文章对原始时序数据进行K-means聚类分析,获得划分用户用电模式的最优个数。文中提出了一种满足差分隐私的聚类分析方... 针对在电力调度运行数据上进行数据分析而带来的用户隐私泄露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满足差分隐私的用户用电模式分析方法。文章对原始时序数据进行K-means聚类分析,获得划分用户用电模式的最优个数。文中提出了一种满足差分隐私的聚类分析方法,其在生成聚类簇和计算簇内质心时加入拉普拉斯噪声,之后再通过平滑函数对簇内质心数据进行降噪,提高数据可用性。在真实数据集REDD上进行算法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分析电力调度运行数据的同时,既实现了隐私保护,又提高了隐私数据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调度运行数据 差分隐私 K-MEANS算法 数据中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的电网运行调度多目标优化模型
3
作者 左剑 钟雅珊 +2 位作者 包博 潮铸 兰萱丽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158,共7页
新能源接入电网中会出现电源出力过剩或电源出力不足等情况,导致电网运行调度的结果较差。该文研究考虑了新能源不确定性的电网运行调度多目标优化模型。根据电网交互特点,从局部层面进行控制和规划,建立新能源不确定性需求响应架构;考... 新能源接入电网中会出现电源出力过剩或电源出力不足等情况,导致电网运行调度的结果较差。该文研究考虑了新能源不确定性的电网运行调度多目标优化模型。根据电网交互特点,从局部层面进行控制和规划,建立新能源不确定性需求响应架构;考虑系统总发电成本最小和用户舒适度最高,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设置电源出力约束、备用约束、电量平衡约束、负荷控制约束和安全约束作为约束条件;利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电源出力情况下,设计模型得到的调度结果中SOC最小、储能输出功率最稳定,说明设计模型具有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调度 多目标优化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电网备用调度中心运行策略分析与实践 被引量:4
4
作者 喻振帆 刘嘉宁 董锴 《广东电力》 2017年第12期97-102,共6页
随着电网安全稳定要求的不断提升,对电网调度机构运行可靠性、连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探讨了广东电网备用调度中心的运行策略,它针对调度机构运行人员紧缺的现状,将主调度中心(以下简称"主调")与备用调度中心(以下简称... 随着电网安全稳定要求的不断提升,对电网调度机构运行可靠性、连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探讨了广东电网备用调度中心的运行策略,它针对调度机构运行人员紧缺的现状,将主调度中心(以下简称"主调")与备用调度中心(以下简称"备调")同步运行策略和备调无人值守情况下调度业务应急切换策略相结合,使调度机构在主调失效后,调度业务具备连续运行能力,电力调度指挥权不中断。最后,介绍了广东电网备调运行策略在各地区调度机构的实践情况,对比备调运行策略实施前后备调的响应时间以及不同备调运行策略的优缺点,验证所述备调运行策略的有效性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用调度中心 同步运行 无缝切换 容灾能力 应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网调峰的聚合温控负荷多目标优化控制方法
5
作者 余洋 向小平 +3 位作者 李梦璐 李君卫 王卜潇 蔡新雷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4-170,186,共8页
为使聚合温控负荷参与电网调峰时兼顾运行的经济性和清洁性,提出面向电网调峰的聚合温控负荷多目标优化控制方法。建立温控负荷聚合模型,在常规模型预测控制的基础上,计及温控负荷聚合特性,设计预测时间自适应优化策略,动态调整域参数... 为使聚合温控负荷参与电网调峰时兼顾运行的经济性和清洁性,提出面向电网调峰的聚合温控负荷多目标优化控制方法。建立温控负荷聚合模型,在常规模型预测控制的基础上,计及温控负荷聚合特性,设计预测时间自适应优化策略,动态调整域参数以协调处理优化精度与计算时间之间的矛盾,同时建立双闭环反馈机制以实时反馈温控负荷状态信息,提升实现调峰计划的可靠性;引入拉格朗日乘子和松弛因子,将多输出约束条件变成多目标函数的附加部分,提高控制方法的稳定性;提出改进的哈里斯鹰算法,对多目标优化问题进行求解,缩短模型预测控制的执行延时,提高寻优速度和寻优精度。所提控制方法与其他控制方法的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有效降低了电网峰谷差以及运行成本和排放成本,同时兼顾了聚合温控负荷参与电网调峰的技术性、经济性和清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控负荷 电网调峰 模型预测控制 改进的哈里斯鹰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力负荷需求和分布式电源不确定性的配电网重构 被引量:10
6
作者 潘凯岩 赵瑞锋 +3 位作者 刘尚伟 卢建刚 刘宏达 陈奕杉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552,共7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和可变负荷在配电系统中比例的逐步提高,配电网中电力流向的不确定性对最优网络拓扑结构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由于分布式发电和需求响应受时间因素影响,按单时段建模所得到的拓扑结构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难以达到最优。为解... 随着可再生能源和可变负荷在配电系统中比例的逐步提高,配电网中电力流向的不确定性对最优网络拓扑结构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由于分布式发电和需求响应受时间因素影响,按单时段建模所得到的拓扑结构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难以达到最优。为解决这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锥优化的配电网重构模型,进行计及需求响应的多时段潮流分析。基于实际配网系统所存在的“源-储-荷”结构,建立了以网络运行成本和开关运行成本为目标的约束条件,利用二阶锥松弛将非凸形式搜索空间转化为凸可行域,从而进行快速求解。在改进的IEEE 33节点配电网上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快的求解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重构 需求响应 分布式发电 二阶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隐私保护的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有源配电网电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洋 伍双喜 +2 位作者 朱誉 杨苹 孙涛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4-116,共13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我国可再生能源规模的快速增长,配电网电压控制面临新的挑战。针对有源配电网分散式电压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间隐私保护的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旨在解决集中训练阶段全局信息传播导致的隐私泄露问题...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我国可再生能源规模的快速增长,配电网电压控制面临新的挑战。针对有源配电网分散式电压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间隐私保护的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旨在解决集中训练阶段全局信息传播导致的隐私泄露问题并提升电压控制性能。首先,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特点,构建了隐私保护下的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框架;然后,提出了一种结合局部观测与全局目标的分散式强化学习算法,用于优化电压调控设备的协调控制;最后,通过算例验证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配电网电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并在保证隐私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的电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控制 隐私保护 分散式控制 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流与需求响应的电力系统两阶段优化调度 被引量:6
8
作者 蔡新雷 董锴 +3 位作者 崔艳林 林旭 夏雨星 余洋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90,共10页
风电接入从发电侧降低了电力系统碳排放,而引入需求响应消纳弃风为负荷侧降碳提供了新思路。文中综合考虑风电和需求响应,基于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提出日前、日内两阶段电网低碳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分析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建立负荷... 风电接入从发电侧降低了电力系统碳排放,而引入需求响应消纳弃风为负荷侧降碳提供了新思路。文中综合考虑风电和需求响应,基于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提出日前、日内两阶段电网低碳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分析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建立负荷侧的节点碳势模型;其次,将柔性负荷分为可转移负荷和可削减负荷,基于负荷节点碳势模型设计调用这两类负荷降碳的响应机制;然后,建立考虑低碳性和经济性的源荷协调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求解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并通过反馈校正调整日内调度结果。最后,分别通过改进PJM-5节点和IEEE 300系统进行仿真验证,证明了文中所提优化调度方法能有效促进柔性负荷消纳风电,减少弃风,同时实现负荷侧降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流 风电 需求响应 优化调度 柔性负荷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法的一种新型电力系统动态无功电压控制
9
作者 樊玮 易杨 +3 位作者 张军 林建熙 刘宇 张勇军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64,共11页
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后,采用传统确定性无功电压控制时,由于系统新能源出力快速变化,叠加负荷随机变化可能导致电压越限情况的发生。考虑对系统中新能源和负荷的预测误差,采用区间法进行3个典型场景下新型电力系统的动态无功电压控制,... 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后,采用传统确定性无功电压控制时,由于系统新能源出力快速变化,叠加负荷随机变化可能导致电压越限情况的发生。考虑对系统中新能源和负荷的预测误差,采用区间法进行3个典型场景下新型电力系统的动态无功电压控制,结合储能及新能源场站逆变器参与有功和无功调控,最小化系统有功损耗和电压偏差;在所提动态无功优化控制模型中加入了储能功率和能量约束;优化控制中特别考虑了同步机组的爬坡约束和实际调控中水火机组调频作用,并采用基于标准分支定界法的通用代数建模系统(general algebraic modeling system,GAMS)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求解器求解该优化控制模型。在某128节点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显著降低了各种随机场景下的电压越限程度和电压越限发生率,能够有效应对新能源和负荷的随机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无功电压控制 新能源场站 区间法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电网调度操作模式调整策略分析与实践 被引量:10
10
作者 蔡新雷 何祥针 +1 位作者 卢恩 刘嘉宁 《广东电力》 2016年第3期77-80,92,共5页
介绍了广东电网调度操作模式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操作权限的变更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针对目前广东电网部分设备操作权下放后调度操作工作的具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下一步操作权下放的工作方案和方法。最后,针... 介绍了广东电网调度操作模式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操作权限的变更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针对目前广东电网部分设备操作权下放后调度操作工作的具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下一步操作权下放的工作方案和方法。最后,针对未来广东电网操作模式的变更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 操作模式 权限 下放 安全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面积准则的含电流限幅虚拟同步机控制暂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誉 华凤林 +5 位作者 杨银国 牟同鹏 李力 李宇骏 刘洋 向丽玲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6,共8页
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接入电力系统使得现代电力系统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特征。基于等面积准则研究了含电流限幅的虚拟同步机(VSG)的暂态稳定性问题,在依据VSG的内环控制和虚拟同步控制响应速度差异得到的简化二阶非线性模型的基础上,... 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接入电力系统使得现代电力系统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特征。基于等面积准则研究了含电流限幅的虚拟同步机(VSG)的暂态稳定性问题,在依据VSG的内环控制和虚拟同步控制响应速度差异得到的简化二阶非线性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动态切换系统模型,运用等面积准则分析了VSG并网系统的稳定机理,推导了系统的保守稳定条件,并提出了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的饱和电流矢量角度配置方案。在PSCAD/EMTDC中对单台VSG经传输线连接到无穷大母线的研究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其结果验证了所推导稳定条件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面积准则 虚拟同步机 电流限幅 切换系统 饱和电流矢量角 暂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深度网络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可靠性评价
12
作者 潘凯岩 赵瑞锋 +3 位作者 刘海信 卢建刚 余志文 刘宏达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2-419,共8页
现代电网维度和不确定性的增加,使传统可靠性评价方法在计算性能上遇到瓶颈。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深度网络结合蒙特卡洛仿真的可靠性评价方法来提高含分布式电源复合电力系统的计算效率。该方法以分布式发电机组、输电容量和总负荷组... 现代电网维度和不确定性的增加,使传统可靠性评价方法在计算性能上遇到瓶颈。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深度网络结合蒙特卡洛仿真的可靠性评价方法来提高含分布式电源复合电力系统的计算效率。该方法以分布式发电机组、输电容量和总负荷组成的样本作为输入,利用卷积特性对纳入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特征提取。采用重要性采样降低由分布式光伏与风电机组输出功率不确定性引发的可靠性评价过程波动。通过网络预测出采样系统状态下的负荷削减,以最小负荷削减量评估系统缺电概率和缺电频率组成的可靠性指数。在IEEE RTS可靠性测试系统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计算综合系统可靠性指标方面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可靠性指标 配电系统 机器学习 自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场并网点无功趋优控制区间整定
13
作者 肖红燕 钟康骅 +3 位作者 樊玮 羿应棋 霍嘉兴 张勇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3-32,共10页
海上风电场并网往往加剧了接入点所在区域的无功电压波动,现有的自动电压控制策略难以适应其无功调节需求。为此,以节能为导向,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海上风电场并网点的实用化无功趋优控制区间整定方法。首先,结合海上风电场的运行特性,研... 海上风电场并网往往加剧了接入点所在区域的无功电压波动,现有的自动电压控制策略难以适应其无功调节需求。为此,以节能为导向,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海上风电场并网点的实用化无功趋优控制区间整定方法。首先,结合海上风电场的运行特性,研究了并网区域的有功损耗二次曲线。然后,根据海上风电场的有功出力能力进行有功出力场景划分。并通过以有功损耗差值最小为原则给定趋优代价,根据趋优代价求取无功趋优控制区间。最后将不同场景下的一系列区间通过半不变量法进行整定得出差异化的无功控制区间上下限定值。基于实际海上风电场并网场景进行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无功趋优区间定值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并网区域的能效和电压稳定性,为海上风电场并网的无功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无功趋优控制 趋优区间 区间整定 场景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灾害下配电网用户侧柔性资源协同调控模型
14
作者 何剑军 吴龙腾 +1 位作者 吴杰康 何浩源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9,共12页
近年来,华南地区极端台风事件频发,导致配电网大规模停电事故频发。为提高配电网在台风灾害下的应急恢复能力,提出一种“启发式搜索算法+柔性资源调控”的框架生成孤岛划分方案。与传统启发式算法仅用于拓扑分析不同,所提方案将深度优... 近年来,华南地区极端台风事件频发,导致配电网大规模停电事故频发。为提高配电网在台风灾害下的应急恢复能力,提出一种“启发式搜索算法+柔性资源调控”的框架生成孤岛划分方案。与传统启发式算法仅用于拓扑分析不同,所提方案将深度优先搜索算法与实时发用电平衡约束、储能状态约束相结合,在搜索孤岛节点时实时校验系统功率平衡与储能调节潜力,通过动态调整孤岛范围与储能出力策略,实现重要负荷不间断供电;与正常工况下可控负荷调控模型不同,所提方案在调控模型中引入二元状态变量识别负荷故障和孤岛状态,建立适应配电网灾害应急工况的可控负荷响应策略,进一步扩大孤岛范围以及最大化负荷等效恢复量。以广东珠海某10 kV配电系统为实例进行对比仿真,验证所提孤岛划分方案失负荷速率更低和重要负荷停电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灾害 配电网 用户侧柔性资源 协同调控 深度优先搜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电网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定值二次型优化方法
15
作者 王峰 朱佳 +1 位作者 焦邵麟 毕兆东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5-163,共9页
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由于其优越的特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很多学者提出通过优化的方法对其定值进行整定计算。但是,目前常用的保护定值优化算法往往存在迭代过程复杂耗时长、结果不稳定问题,仍存在进一步优化空间。为此,提出了一种超... 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由于其优越的特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很多学者提出通过优化的方法对其定值进行整定计算。但是,目前常用的保护定值优化算法往往存在迭代过程复杂耗时长、结果不稳定问题,仍存在进一步优化空间。为此,提出了一种超高压电网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定值二次型优化方法。首先建立了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定值优化模型,分析了在时间整定值Tp一定的情况下,动作时间t与启动电流Ip的关系,然后进行线性拟合,将复杂难以优化求解的非线性非凸优化模型转化为一个二次目标二次约束模型。然后基于MATLAB软件平台,采用建模工具YALMIP对问题进行建模,调用优化求解工具Gurobi进行求解,最后以IEEE39节点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电网 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 线性拟合 二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分布式光伏信息聚合的数据压缩接入控制方法
16
作者 施展 邓晓智 曾瑛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0-159,共10页
分布式光伏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数据采集量激增,给业务数据通信与处理带来巨大压力。为此提出了面向分布式光伏信息聚合的数据压缩接入控制方法。在构建分布式光伏数据压缩与信息聚合框架基础上考虑分布式光伏信息聚合业务特性,将数据压... 分布式光伏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数据采集量激增,给业务数据通信与处理带来巨大压力。为此提出了面向分布式光伏信息聚合的数据压缩接入控制方法。在构建分布式光伏数据压缩与信息聚合框架基础上考虑分布式光伏信息聚合业务特性,将数据压缩接入控制问题转化为最大化信息聚合时延增益问题。针对传输时延降低与压缩时延增加的矛盾,以及数据压缩比选择和网关选择耦合等挑战,提出基于自适应差分遗传博弈的分布式光伏信息聚合算法,考虑分布式光伏信息聚合时延与可靠性的双边博弈关系,保障时延增益最大化与长时可靠性约束需求。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对比算法,所提算法的时延增益分别提高了33.81%和16.05%,传输可靠性分别提高了23.61%和1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电力线载波通信 信息聚合 数据压缩 遗传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新能源交流电网的故障电流分布及对过流保护整定的影响
17
作者 杨之翰 王峰 朱佳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6,共9页
电网中发生短路故障时,新能源具有输出感性电流和吸收感性电流的双向电流源特点,这使得含新能源交流电网表现出与传统电网不同的故障电流分布,给过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带来影响。为使整定计算适应含新能源的故障工况,研究含新能源交流电网... 电网中发生短路故障时,新能源具有输出感性电流和吸收感性电流的双向电流源特点,这使得含新能源交流电网表现出与传统电网不同的故障电流分布,给过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带来影响。为使整定计算适应含新能源的故障工况,研究含新能源交流电网的故障电流分布,然后给出不同故障电流分布的新能源输出定量条件,探讨故障电流分布对过流保护整定的影响。仿真论证故障电流分布和定量条件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交流电网 过流保护 故障电流分布 相电气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火电碳排放强度区间分异的火风光储系统低碳经济优化调度
18
作者 谢平平 吕思宇 +4 位作者 刘德旭 刘洋 陆秋瑜 杨银国 钟海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42-151,共10页
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背景下,针对现有电力系统调度优化着重约束碳排放总量,轻视约束碳排放强度,导致火电运行碳排放强度较大、经济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火电碳排放强度区间分异的异质能源电力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方... 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背景下,针对现有电力系统调度优化着重约束碳排放总量,轻视约束碳排放强度,导致火电运行碳排放强度较大、经济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火电碳排放强度区间分异的异质能源电力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方法。首先分析了火电机组碳排放强度与负荷率关系曲线的分异特征,用低碳强度区、高碳强度区及过渡区划分火电运行区间。其次以火电低碳强度区运行时长最大、系统碳排放量最小、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兼顾碳排放“双控”与运行经济性的火风光储系统低碳经济优化调度模型,并相应设计了分层递阶求解策略。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有效约束火电碳排放强度,提高系统运行低碳性,且能够适应不同新能源渗透率、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系统运行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风光储发电系统 火电机组调峰 碳排放强度 特殊天气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风光储联合发电站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
19
作者 谢平平 陆秋瑜 +3 位作者 王雪林 陈玥 杨迎 钟海旺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共10页
针对风光储联合发电站开展碳排放核算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联合碳足迹理论,构建了计及风光储联合运行影响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提出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渐进式碳排放核算方法,明确核算原理、边界及公式... 针对风光储联合发电站开展碳排放核算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联合碳足迹理论,构建了计及风光储联合运行影响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提出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渐进式碳排放核算方法,明确核算原理、边界及公式。实例测算表明,风光储联合发电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呈现显著阶段性特征,材料生产阶段(占比90.78%)和电站建设阶段(占比59.9%)是碳排放主要来源。研究发现,电站碳排放强度与利用小时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配置储能可使碳排放强度降低约1.18 g CO_(2)e/kWh,减排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可为新能源场站制定碳减排措施及量化碳减排价值提供科学依据,对推动新型电力系统低碳转型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不同发展阶段 风光储联合发电站 碳排放核算 全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全频域建模与复矢量控制策略
20
作者 喻振帆 王巍桦 +6 位作者 陆秋瑜 向丽玲 段奇佑 王超 陈文新 易斌 万文军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7,共9页
三相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系统所组成的储能电池并网系统能够实现储能装置和电网的双向能量交互。基于三相系统的矢量控制策略,全面考虑三相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相序,研究坐标变换对系统模型的影响,针对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建立的传统频域模... 三相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系统所组成的储能电池并网系统能够实现储能装置和电网的双向能量交互。基于三相系统的矢量控制策略,全面考虑三相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相序,研究坐标变换对系统模型的影响,针对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建立的传统频域模型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不再适用的问题,引入复矢量概念,并通过时-频变换实现了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储能电池并网系统的全频域建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全频域模型的复矢量控制策略,通过提高全频域模型的对称性解决了dq轴电流信号的耦合问题,且实现方式不会增加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仿真和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复矢量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储能电池并网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并网 三相系统 坐标变换 全频域建模 复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