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高比例新能源配电网的改进重合闸方案
1
作者 戴志辉 张宇 +4 位作者 吴桐 许东瑞 柳梅元 李恒泽 石浚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03-112,共10页
针对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ion,IIDG)低电压穿越运行时向故障点持续注入电流导致自动重合闸重合失败的问题,提出一种主动隔离IIDG与故障点的重合闸改进方案。根据IIDG的低电压穿越运行策略分析其对... 针对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ion,IIDG)低电压穿越运行时向故障点持续注入电流导致自动重合闸重合失败的问题,提出一种主动隔离IIDG与故障点的重合闸改进方案。根据IIDG的低电压穿越运行策略分析其对自动重合闸的影响。线路断路器配置合理的谐波电流保护,将重合闸因低电压穿越运行而重合失败的必要条件作为IIDG注入谐波电流的启动条件。在此基础上,IIDG在满足启动判据时注入谐波电流,谐波电流保护跳开IIDG与故障点间的断路器,IIDG不再向故障点注入电流,故障点自熄弧且自动重合闸重合成功。该方法不需要安装检无压装置或延长重合闸时间,不依赖于通信网络,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场景下有很好的适应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合闸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 谐波电流保护 有源配电网 低电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储”无通信协同的农村低压配电网电压越限治理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贾雅君 李涛 +3 位作者 席东民 周剑桥 金之俭 范心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95-207,共13页
高比例、规模化的分布式电源(DG)接入,会引起低压交流配电网馈线末端电压越限问题,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多端直流配电网可实现所连交流配电线路之间的直流互联,结合直流配电网进行所连交流馈线之间的灵活互动,对DG波动功率的联合消纳... 高比例、规模化的分布式电源(DG)接入,会引起低压交流配电网馈线末端电压越限问题,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多端直流配电网可实现所连交流配电线路之间的直流互联,结合直流配电网进行所连交流馈线之间的灵活互动,对DG波动功率的联合消纳,可改善低压配电网末端电压质量,提升DG渗透率。针对这一应用场景,文中提出一种“交-直-储”无通信协同的农村低压配电网电压越限治理策略。一方面,通过构建直流电压与各交流馈线末端电压、储能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了“交-直-储”无通信协同调控;另一方面,基于裕度控制,通过直流电压和荷电状态(SOC)等变量设置合理的动作阈值,限定了直流互联、储能、DG出力限制等多种调压方案的优先级,避免了馈线以及储能间不必要的功率交互。最后,通过所搭建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电压越限 无通信协同 裕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反馈机制的新能源微电网分布式线路阻抗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任欣元 张虎 +3 位作者 张纪宾 刘岚 李彬 吴新桥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2,共7页
为保证新能源微电网线路可稳定运行,研究基于免疫反馈机制的新能源微电网线路阻抗控制方法。分析恒功率负荷特性,为抵消恒功率负荷特性的负面影响,使用基于电流单闭环控制的新能源微电网线路阻抗检测方法,在新能源微电网储能侧变换器电... 为保证新能源微电网线路可稳定运行,研究基于免疫反馈机制的新能源微电网线路阻抗控制方法。分析恒功率负荷特性,为抵消恒功率负荷特性的负面影响,使用基于电流单闭环控制的新能源微电网线路阻抗检测方法,在新能源微电网储能侧变换器电感电流中输入频率不高的电流,检测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与电流,运算线路阻抗异常值;结合检测阻抗值,使用基于免疫反馈(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器的线路阻抗控制方法,通过免疫反馈PID控制器将新能源微电网线路阻抗调节控制为预期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将新能源微电网线路阻抗调节至正常值,并保持电压稳定,没有异常波动;在使用该方法后,输出功率逐渐变大,不存在异常数值,并在5 s后达到了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功率负荷 新能源微电网 线路 阻抗控制 阻抗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储能系统不确定性的电网风险分析与鲁棒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国平 区伟潮 +1 位作者 廖峰 王跃强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73-2475,共3页
现代电网风险分析技术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强,对此本研究首先从来源上分析了储能系统的风险因素以及影响,包括储能容量、充放电功率以及外部环境等多个方面。然后阐述了现代电网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方式,引入核心参数风险指标,实现对电网的... 现代电网风险分析技术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强,对此本研究首先从来源上分析了储能系统的风险因素以及影响,包括储能容量、充放电功率以及外部环境等多个方面。然后阐述了现代电网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方式,引入核心参数风险指标,实现对电网的量化分析评估,寻求在多元素不确定条件下,电网的良好运行策略。最后,本文对电网风险评估与智能运维结合应用,特别是在开关远方不停电传动领域的优化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细致探讨,以期为现代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风险 不确定 智能运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端柔性多状态开关的有源配电网多阶段供电恢复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国威 彭元泉 +3 位作者 范心明 刘益军 季节 简洁 《广东电力》 2020年第12期73-80,共8页
供电恢复能力对有源配电网的可靠性提升至关重要。由于传统联络开关与分段开关动作需要操作时间,基于传统开关的供电恢复难以实现有效的快速供电恢复。柔性多状态开关(soft open point,SOP)能提供电压支撑并灵活调节馈线间潮流分布,可... 供电恢复能力对有源配电网的可靠性提升至关重要。由于传统联络开关与分段开关动作需要操作时间,基于传统开关的供电恢复难以实现有效的快速供电恢复。柔性多状态开关(soft open point,SOP)能提供电压支撑并灵活调节馈线间潮流分布,可用于供电恢复中提升负荷恢复水平,但投资成本较高,为此提出一种考虑多端SOP与开关动作次序协调的有源配电网多阶段供电恢复方法。首先分析多端SOP各端口供电恢复策略,然后对多端SOP运行模式和传统开关动作次序多阶段配合进行建模求解,实现快速供电恢复。最后,利用改进的广东佛山实际配电网算例验证所提方法可提升负荷恢复水平并保证供电恢复期间的系统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柔性多状态开关 多阶段 供电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可靠性“三双”接线在佛山电网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黄伟 杨江 刘鹏飞 《广东电力》 2016年第5期61-66,共6页
"三双"接线即"双电源、双线路、双接入"接线方式,其可为实现高可靠性目标提供技术支撑,基于此采用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论证"三双"接线的高可靠性,并应用年费用最小法对比分析各种中压典型接线的经济性,进... "三双"接线即"双电源、双线路、双接入"接线方式,其可为实现高可靠性目标提供技术支撑,基于此采用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论证"三双"接线的高可靠性,并应用年费用最小法对比分析各种中压典型接线的经济性,进而得出"三双"接线的适用范围。结合佛山电网的实际情况,提出网架过渡典型方案、配变"双接入"典型方案、"三双"接线自动化建设方案,选取佛山新城作为试点区域开展"三双"规划。通过试点工程验证了"三双"接线能实现高可靠的目标,并在高负荷密度下展现出良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双”接线 高可靠性 经济性 佛山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柔性资源协同互动的配电网灵活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志文 李岩 +2 位作者 邵冲 范心明 曾庆辉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165,共8页
提出一种考虑柔性资源协同互动的配电网灵活性评估方法。首先,构建包含协同调节能力、协作效益质量和电网可靠性三方面的灵活性评估指标体系;其次,采用高斯混合模型构建了典型运行场景,采用层次分析法和随机森林模型分别确定评估指标的... 提出一种考虑柔性资源协同互动的配电网灵活性评估方法。首先,构建包含协同调节能力、协作效益质量和电网可靠性三方面的灵活性评估指标体系;其次,采用高斯混合模型构建了典型运行场景,采用层次分析法和随机森林模型分别确定评估指标的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并通过双层评估流程,计算得到各典型场景下的评估指标值;然后,根据典型场景的出现概率,加权得到各个柔性资源接入方案的综合灵活性评估指标值;最后,通过54节点配电网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柔性资源 灵活性评估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时间尺度下计及光伏不确定性的配电网无功优化调度 被引量:62
8
作者 黄伟 刘斯亮 +2 位作者 王武 羿应棋 张勇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4-162,共9页
针对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所引起的电压控制问题,分析了无功补偿型和电压控制型两种光伏发电系统的无功电压调控特点,在考虑负荷和光伏出力不确定性的基础上,以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提出了长时间尺度下考虑电压越限风险的... 针对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所引起的电压控制问题,分析了无功补偿型和电压控制型两种光伏发电系统的无功电压调控特点,在考虑负荷和光伏出力不确定性的基础上,以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提出了长时间尺度下考虑电压越限风险的配电网无功优化调度模型。针对电压控制型光伏无功电压调控特点,提出了含PV类型节点的配电网概率潮流计算方法。最后,通过时间解耦并采用灾变遗传算法求解得到含高渗透率光伏的配电网长时间尺度下的无功优化调度方案。仿真算例表明:与现有光伏无功控制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光伏并网引起的电压越限风险,其中基于电压控制型光伏的配电网无功调度方案在降损和抑制电压波动方面的控制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优化调度 分布式光伏 不确定性 电压越限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伏并网点电压优化的配电网多时间尺度趋优控制 被引量:22
9
作者 黄伟 刘斯亮 +2 位作者 羿应棋 伍肇龙 张勇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2-100,共9页
为应对高比例分布式光伏并网引起的电压越限和电压波动问题,充分发挥光伏逆变器的实时无功调节能力,提高光伏消纳率,提出基于光伏并网点电压优化的配电网多时间尺度趋优控制方法。长时间尺度下,建立以配电网运行成本期望值最小为目标,... 为应对高比例分布式光伏并网引起的电压越限和电压波动问题,充分发挥光伏逆变器的实时无功调节能力,提高光伏消纳率,提出基于光伏并网点电压优化的配电网多时间尺度趋优控制方法。长时间尺度下,建立以配电网运行成本期望值最小为目标,考虑状态变量机会约束的两阶段动态随机优化调度模型,制定传统无功电压设备和光伏并网点电压的经济趋优调度计划。短时间尺度下,以并网点电压调度值为追踪目标,提出基于并网点PV-PQ-QV节点类型转换的自适应趋优控制策略,实时调整光伏无功出力和有功削减量。为提高算法效率,提出二阶锥规划与基于拉丁超立方采样概率潮流交互迭代的随机最优潮流解耦法求解两阶段动态随机优化调度模型。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解决配电网实时运行过程的电压安全问题,并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并网点电压 多时间尺度 趋优控制 随机最优潮流解耦法 节点类型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可靠性收益的配电网智能软开关规划方法 被引量:24
10
作者 赵金利 陈昊 +3 位作者 宋关羽 范心明 李鹏 吴建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31,共10页
智能软开关(SOP)具有较强的潮流控制能力,在配电网正常运行场景下和故障环境中均能有效发挥作用,在规划层面应兼顾其对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与运行经济性提升所带来的综合收益。文中综合考虑了SOP接入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经济性的影... 智能软开关(SOP)具有较强的潮流控制能力,在配电网正常运行场景下和故障环境中均能有效发挥作用,在规划层面应兼顾其对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与运行经济性提升所带来的综合收益。文中综合考虑了SOP接入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经济性的影响,建立了智能软开关规划模型;采用快速搜索和发现密度峰聚类方法对年负荷数据进行聚类,生成配电网典型运行场景以计算其对运行经济性的提升收益;采用基于关联约束的支路故障率计算方法,考虑线路电流负载率、节点电压以及线路长度对支路故障率的影响,生成动态预想故障集以计算供电可靠性收益;采用模拟退火与二阶锥规划相结合的混合算法对上述规划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在PG&E 69节点算例上验证了所提规划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面向配电网可靠性与经济性的SOP规划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配电网综合成本,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智能软开关 供电可靠性 运行经济性 关联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不确定性的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极限容量评估 被引量:23
11
作者 黄伟 高怡芳 +2 位作者 张勇军 陈伯达 周俊煌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9-16,共8页
针对分布式光伏大量并网导致的配电网电压越限风险增加的问题,分析了不同天气类型下光伏出力特性,提出了基于光伏出力波动特性的广义天气类型聚类划分方法和基于净空理论的光伏出力时间序列模型构建方法。所构建的模型能反映实际光伏出... 针对分布式光伏大量并网导致的配电网电压越限风险增加的问题,分析了不同天气类型下光伏出力特性,提出了基于光伏出力波动特性的广义天气类型聚类划分方法和基于净空理论的光伏出力时间序列模型构建方法。所构建的模型能反映实际光伏出力的时序性和波动性,建立了基于各时段节点电压越限概率与严重度函数的系统电压越限风险评估指标,据此提出采用混合逼近法求解配电网中分布式光伏的极限接入容量。最后,以典型IEEE33节点配电系统和南方电网某地区实际线路为例,分析了不同负荷特性、负荷水平和线路类型下的系统电压越限风险,从这三方面分别对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极限容量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不确定性 概率评估指标 极限容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对配电网谐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叶琳浩 黄伟 张勇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4-90,共7页
为研究分布式光伏发电并入配网对谐波特性的影响,建立简化的配网模型进行理论分析,考虑了电缆电容和无功补偿装置对系统响应特性的影响,背景谐波采用工程实际应用较多的恒流源模型,基于Digsilent搭建实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的配网模型... 为研究分布式光伏发电并入配网对谐波特性的影响,建立简化的配网模型进行理论分析,考虑了电缆电容和无功补偿装置对系统响应特性的影响,背景谐波采用工程实际应用较多的恒流源模型,基于Digsilent搭建实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的配网模型,研究了PV接入方式、电容的系统响应特性变化对配电网谐波的影响.仿真分析表明:特定的网架结构会相应放大某一次或某几次谐波,使谐波畸变的严重程度超出系统承受范围;优化PV的接入位置和分散度方式、改善滤波通道等方法可降低配网的波形畸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可再生能源 分布式光伏发电 谐波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可靠自动转供的城市配电网改造规划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滨 舒晴川 +1 位作者 梁宇帆 羿应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7-183,共7页
分析了目前中压配电网环网线路转供率不高的成因,提出了在中区内通过支路联络开关优化部分负荷的接入点、降低主干馈线负载率,以最小的改造代价即可满足转供安全校验条件的规划策略。以此构建了基于Distflow潮流的辐射状配电网馈线负荷... 分析了目前中压配电网环网线路转供率不高的成因,提出了在中区内通过支路联络开关优化部分负荷的接入点、降低主干馈线负载率,以最小的改造代价即可满足转供安全校验条件的规划策略。以此构建了基于Distflow潮流的辐射状配电网馈线负荷均衡优化模型,满足馈线对"N-1"负荷校验约束及网络拓扑约束。通过二阶锥松弛技术对该混合整数非凸非线性规划进行凸松弛,使原问题转化为可高效求解的混合整数二阶锥问题进行求解。为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采用68节点和34节点配电系统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测试,表明仅通过重构的手段即可使馈线满足联络开关自动转供的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改造规划 配电自动化 自动转供 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阶ADRC的多逆变器并联系统解耦控制和谐波抑制策略
14
作者 李锦焙 覃理 +4 位作者 梁年柏 黄铭灏 谢湘昭 赵明然 谢锡锋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7,共10页
多逆变器并联系统内各逆变器的电流和电压在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存在耦合,谐波和扰动会通过电流采样信号对连接到PCC的逆变器的控制产生影响,引起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畸变,进一步增加PCC点的谐波注入,给系统的稳定... 多逆变器并联系统内各逆变器的电流和电压在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存在耦合,谐波和扰动会通过电流采样信号对连接到PCC的逆变器的控制产生影响,引起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畸变,进一步增加PCC点的谐波注入,给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隐患。针对多逆变器并联系统在PCC存在谐波耦合的问题,提出一种降阶自抗扰控制器(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解耦控制策略,通过等效变换降低观测器所需阶次,消除反馈环节中逆变器电流的耦合分量,实现各逆变器的独立控制,有效地减少逆变器对PCC的谐波电流注入,从而改善电流波形。从环路增益角度分析,所提方法能有效消除耦合电流在控制环路的影响,并通过硬件在环试验验证所提方法能显著减少逆变器输出的高次谐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 解耦控制 逆变器并联 电能质量 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时电价机制的多微电网与主动配电网双层优化调度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吕智林 叶亮 +1 位作者 孙功伟 廖庞思 《广东电力》 2022年第3期55-63,共9页
随着多个微电网接入主动配电网(acitve distribution network, ADN)系统运行,微电网与ADN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越加明显,使得求解ADN系统经济调度难度加大。为更好平衡微电网和ADN的经济关系,提高ADN系统的经济调度求解效率,提出一种考虑... 随着多个微电网接入主动配电网(acitve distribution network, ADN)系统运行,微电网与ADN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越加明显,使得求解ADN系统经济调度难度加大。为更好平衡微电网和ADN的经济关系,提高ADN系统的经济调度求解效率,提出一种考虑分时电价机制的多微电网与ADN双层模型。根据优化目标的不同,将整个ADN系统分为上、下层,层与层通过联络线的传输功率来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优调度。其中下层以各微电网内可控电源出力、买/卖电收益及有功平衡为约束建立并网微电网的数学模型,采用基于Tent映射和正态分布交叉(normal distribution crossover, NDX)算子结合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 (non-dominated sorting in genetic algorithm-II,NSGA-II)求解。上层以ADN系统买/卖电的功率和ADN系统最优潮流为约束建立ADN系统最优潮流模型,通过二阶锥规划(second order cone programming, SOCP)松弛技术与Gurobi工具求解系统最优解。最后以改进IEEE 33节点的配电网系统作为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的双层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固态电价下的ADN系统经济性相比,动态分时电价机制下ADN系统的经济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微电网 双层模型 最优潮流 分时电价 SOCP NSGA-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可再生能源特性的实时电力调度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骆国铭 黄小耘 范心明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3-173,共11页
在具有大量可再生能源且变化性很高的电力系统中,传统调度方法无法充分适应上述变化性的影响。提出一种调度优化方法,通过考虑太阳能、风能和负荷需求的变化性来评估最佳机组参与因数。采用顺序模型和动态模型,在优化过程中考虑了可变... 在具有大量可再生能源且变化性很高的电力系统中,传统调度方法无法充分适应上述变化性的影响。提出一种调度优化方法,通过考虑太阳能、风能和负荷需求的变化性来评估最佳机组参与因数。采用顺序模型和动态模型,在优化过程中考虑了可变性和不确定性成本。由于参与因数拟合函数只在调度间隔开始时优化一次,所提出的调度优化模型的维度与传统方法的相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顺序方法相比,使用所提出的动态方法成本降低了3.6%,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优化 电力调度 非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辐射下的GIS断路器温度分布研究
17
作者 陈新城 陈邦发 +3 位作者 贺博 潘英杰 刘明卓 张军强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8,共10页
气体绝缘开关(GIS)是输配电中重要电气设备,其工作的稳定性将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不但开关内部通流与故障发热会导致罐体外壳温升,而且外部太阳辐射也会影响外壳温度分布,对以温度为判据的故障检测系统造成干扰。采用有限元... 气体绝缘开关(GIS)是输配电中重要电气设备,其工作的稳定性将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不但开关内部通流与故障发热会导致罐体外壳温升,而且外部太阳辐射也会影响外壳温度分布,对以温度为判据的故障检测系统造成干扰。采用有限元仿真、样机试验和现场试验结合的探究方法,综合考虑集肤效应、涡流效应、重力作用、对流散热、辐射散热等因素,重点研究GIS断路器在太阳辐射下的温度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太阳辐射会大幅影响GIS外壳温升,且随着太阳直射角度和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研究室外GIS设备温升时要考虑太阳辐射对温度场的影响,在传感器位置、温升量值判据的设置上,应根据太阳辐射水平进行校正。结果为研究室外GIS设备在太阳辐射下温度场分布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仿真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太阳辐射 温度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有源桥变换器稳态与动态性能混合优化控制
18
作者 李响 彭飞进 张文骏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125,共13页
为同时优化双有源桥变换器的稳态和动态性能,提出一种稳态与动态性能混合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基于功率分段的三重移相调制,结合卡罗需-库恩-塔克条件优化算法,推导出优化移相比组合;其次,将传统虚拟电压补偿控制方法的并联补偿结构改进... 为同时优化双有源桥变换器的稳态和动态性能,提出一种稳态与动态性能混合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基于功率分段的三重移相调制,结合卡罗需-库恩-塔克条件优化算法,推导出优化移相比组合;其次,将传统虚拟电压补偿控制方法的并联补偿结构改进为串联补偿结构,以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然后,将稳态与动态性能优化方法进行融合;最后,搭建实验样机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实现了宽电压和功率范围的最优回流功率,并确保功率开关的零电压开通,同时显著减少了超调量与调节时间,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变换器 三重移相调制 双边回流功率 软开关 动态响应 混合优化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绝缘子污秽等级远程分析方法研究
19
作者 管子然 胡聪 +2 位作者 石俏 吴慧峰 何文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563-2568,共6页
绝缘子是输电线路中的重要部件,尤其是在特高压线路中发挥支撑和绝缘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各种工业粉尘、烟尘等污秽在绝缘子表面附着堆积,引起绝缘子的绝缘性能下降,易诱发输电线路污秽闪络,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对输电线路绝缘子污秽... 绝缘子是输电线路中的重要部件,尤其是在特高压线路中发挥支撑和绝缘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各种工业粉尘、烟尘等污秽在绝缘子表面附着堆积,引起绝缘子的绝缘性能下降,易诱发输电线路污秽闪络,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对输电线路绝缘子污秽等级的判别是输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一项重要任务。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是一种元素原位快速分析技术,具备无需取样、现场分析及远程遥测等特点。以人工污秽为分析对象,开展了玻璃绝缘子表面污秽样品等级的LIBS原位远程遥测判别方法研究。基于远程LIBS新装置,在测试距离2 m,激光器输出能量50 mJ,激光器频率20 Hz,光谱仪积分时间2.0 s,延时时间2.0μs的工作条件下,实现了对人工污秽中Mg,Si,Al,Ca,Na等元素的定性分析,污秽中Na元素谱线强度与污秽等值盐密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基于所获得LIBS光谱中Mg、Na、Al等代表性盐类的特征谱线,以主成分分析(PCA)和K-近邻算法(KNN)算法分别完成了对人工污秽等级的聚类判别,其中KNN分类模型准确度为94.4%,精确率为93.7%,模型召回率为96.4%。该研究表明,LIBS技术可实现绝缘子表面污秽多元素成分的远程遥测原位分析,进一步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可实现对污秽等级的直接判别。本工作可为后续深入研究LIBS技术服务电力行业的原位分析应用,开发针对性的配套分析仪器设备提供方法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远程遥测 污秽等级 绝缘子 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磁场数据融合和交叉注意力的GIS母线电接触缺陷识别
20
作者 谢志杨 彭涛 敬磊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7-127,共11页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母线触头的对接深度不足、对中度偏差和弹簧松弛等接触缺陷会显著增加接触电阻,引发过热甚至绝缘击穿事故。针对现有检测方法在复杂工况下灵敏度不足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电流—磁场双模态数据融合与交叉注意...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母线触头的对接深度不足、对中度偏差和弹簧松弛等接触缺陷会显著增加接触电阻,引发过热甚至绝缘击穿事故。针对现有检测方法在复杂工况下灵敏度不足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电流—磁场双模态数据融合与交叉注意力机制的缺陷识别算法。通过GIS原型试验平台同步采集4种典型工况下的瞬态电流信号与16通道空间磁场分布数据,构建多物理场数据集;采用Mel滤波器提取电流时频特征,通过对称点模式(SDP)表征磁场空间特性;进而设计双分支ResNet-18网络分别处理两类特征,通过交叉注意力机制动态分配模态权重,实现1024维融合特征的深度提取;最终经多层感知机分类器输出缺陷类型。实验表明:所提模型在10折交叉验证中平均分类准确率达92.76%,较传统拼接融合和双线性池化方法显著提升。t-SNE可视化证实融合特征具有更优的类间分离度,单次推理耗时低于50 ms,满足工程实时性需求,为GIS电接触状态的在线监测与早期预警提供了高精度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母线 电接触缺陷 电流—磁场融合 交叉注意力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