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效益最大化的智能电网P2P区块链能源交易方法研究
1
作者 张锐 张鑫 +2 位作者 周立德 王培瀚 姚玉斌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21,129,共10页
在智能电网中,拥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备的用户可以与他人进行能源交易,以获取利润。自产能源不足的用户可通过从其他有剩余能源的用户购买所需的能源来满足需求。然而如果参与交易无法为用户带来额外收益,用户就不愿意参与此类交易。为... 在智能电网中,拥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备的用户可以与他人进行能源交易,以获取利润。自产能源不足的用户可通过从其他有剩余能源的用户购买所需的能源来满足需求。然而如果参与交易无法为用户带来额外收益,用户就不愿意参与此类交易。为了提高能源交易参与者的收益,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点对点(peer to peer, P2P)能源交易方法,将能源交易描述为能源产消者和拍卖商之间的非合作博弈。买方根据不同的电价调整购买的能源数量,拍卖者控制博弈,卖方不参与博弈,但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然后证明了存在唯一的博弈均衡,以确定市场能源交易价格和数量。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所提出的能源交易方法,以显示实时P2P能源交易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两种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参与者累积效益提高了32%以上,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斯塔伯格博弈 智能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压等级电网协同规划的容载比优化配置方法
2
作者 王凯亮 何卓怡 +2 位作者 叶健鹏 林译涵 马雨欣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1-139,共9页
容载比作为指导电网规划的重要指标,对变电站定容选址、线路规划建设起到决定性影响。计及多电压等级电网差异性提出了一种多层级电网协同规划的容载比优化配置方法。模型以建设成本为目标函数,考虑多电压等级变电站和线路协同规划,结... 容载比作为指导电网规划的重要指标,对变电站定容选址、线路规划建设起到决定性影响。计及多电压等级电网差异性提出了一种多层级电网协同规划的容载比优化配置方法。模型以建设成本为目标函数,考虑多电压等级变电站和线路协同规划,结合贝叶斯优化算法(Bayesi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BOA)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GA),提出规划模型的BOA-GA求解算法。所提模型能够自动形成多电压等级电网规划方案,并测算多电压等级电网最优容载比配比和电网建设各部分最优投资配比。研究表明,长时间尺度下电网多电压等级容载比配比与电网整体建设投资大体呈现为二次函数关系,关系曲线呈向上开口的椭圆抛物面形状。实际地区配网算例证明,该模型能实现多电压等级容载比的优化配置和网架结构的自动规划,在满足各项技术指标的同时,电网建设成本显著减少,经济性得到有效提升,所提方法能为多电压等级电网协同规划提供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协同规划 容载比优化配置 多电压等级 BOA-G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电源主动控制的配电网合环电压波动抑制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欧阳金鑫 陈纪宇 +1 位作者 袁毅峰 许守东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6,共8页
配电网合环操作可能导致节点电压波动甚至越限,不仅影响负荷的正常运行,还威胁分布式电源(DG)的安全。为此,提出了一种通过DG主动控制,以抑制配电网合环电压波动的新思想。通过分析合环过程中电压波动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量化了抑制... 配电网合环操作可能导致节点电压波动甚至越限,不仅影响负荷的正常运行,还威胁分布式电源(DG)的安全。为此,提出了一种通过DG主动控制,以抑制配电网合环电压波动的新思想。通过分析合环过程中电压波动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量化了抑制合环过程电压波动的控制需求,进而构建了抑制合环电压波动的DG可行功率集;通过刻画DG的功率可控范围,提出了基于可行功率集与功率可控范围交集判别的DG最优控制点计算方法,并提出了基于DG主动控制的配电网合环电压波动抑制方法。算例表明,该方法能够最大限度上抑制配电网故障恢复过程的合环电压波动,有效提升故障恢复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故障恢复 电压波动 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电网布局模型及网架组合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郑亮礼 贾巍 《广东电力》 2015年第1期36-39,共4页
以东莞电网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电网架构组合优化的研究。分别提出500 kV、220 kV、110 kV和10 kV电网的典型结构模型和接线模式,并对各种结构模型和接线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东莞电网各个电压等级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 以东莞电网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电网架构组合优化的研究。分别提出500 kV、220 kV、110 kV和10 kV电网的典型结构模型和接线模式,并对各种结构模型和接线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东莞电网各个电压等级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发展和优化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莞电网 布局模型 网架组合 3T接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电安全标准的配电网诊断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袁文根 欧阳光 张伟 《农村电气化》 2016年第4期16-18,共3页
传统的配电网诊断分析方法存在指标以偏概全,问题分析出现偏差;没有体现不同分区不同标准、一次和二次协调的理念;指标间相互割裂,评判标准不明确、不唯一等不足 。配电网规划近期规划必须以问题清单为导向,着重解决现状电网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配电网诊断分析方法存在指标以偏概全,问题分析出现偏差;没有体现不同分区不同标准、一次和二次协调的理念;指标间相互割裂,评判标准不明确、不唯一等不足 。配电网规划近期规划必须以问题清单为导向,着重解决现状电网存在的问题和满足新增负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安全 配电网规划 诊断分析 负荷需求 问题分析 供电容量 故障修复 供电区域 诊断方法 区域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潮流计算的中压直流配电网协同优化调度 被引量:2
6
作者 曾光辉 叶容慧 +2 位作者 刘伟斌 黄永麟 李家淇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104,共7页
为保证中压直流配电网的运行稳定性,实现中压直流配电网协同优化调度,提出基于潮流计算的中压直流配电网协同优化调度方法。通过中压直流配电网潮流计算模型,分析该配电网中的潮流分布情况,确定采用均衡度指标描述网损结果;构建中压直... 为保证中压直流配电网的运行稳定性,实现中压直流配电网协同优化调度,提出基于潮流计算的中压直流配电网协同优化调度方法。通过中压直流配电网潮流计算模型,分析该配电网中的潮流分布情况,确定采用均衡度指标描述网损结果;构建中压直流配电网在单个调度周期内的有功损耗和线路负载均衡目标函数,并设定潮流约束等多个约束条件;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目标函数,同时优化均衡度变量参数和整个网络,获取协同优化调度结果。测试结果显示:所提方法协同优化调度效果良好,电压标幺值的结果均低于1.00 pu,各节点在日运行时间内的电压波动变化也在期望标准范围内;网损结果均低于0.047 MW;可实现削峰填谷,避免电压发生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计算 中压直流 配电网 协同优化调度 潮流分布 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配置协调优化的多站融合供电调峰运行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匀飞 魏志文 +3 位作者 余江盛 袁灿培 张育宾 刘宗扬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53,共8页
针对多站融合造成的供电区域配电网功率波动和调峰压力,研究一种基于配置协调优化的多站融合供电调峰运行方法。在多站融合供电区域架构的基础上,提出多站融合供电区域储能调峰控制策略,并结合该策略创建多站融合供电区域储能容量配置... 针对多站融合造成的供电区域配电网功率波动和调峰压力,研究一种基于配置协调优化的多站融合供电调峰运行方法。在多站融合供电区域架构的基础上,提出多站融合供电区域储能调峰控制策略,并结合该策略创建多站融合供电区域储能容量配置协调优化模型;以多站融合协调运行总效益最优为目标函数,在光伏电站出力、储能电站出力和充电站约束条件下,利用量子万有引力搜索算法求解所建模型,获得多站融合协调运行总效益最优时的供电区域储能配置容量,实现多站融合供电调峰运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获得满足不同极限场景的多站融合供电区域储能容量配置方案,并能实现用电负荷高峰期和低谷期的有效调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置协调优化 多站融合 供电调峰运行 储能容量 目标函数 量子万有引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简支绕组横梁算法的变压器绕组形变矢量化监测模型
8
作者 范晓舟 袁洁平 +3 位作者 薛峰 王湘女 律方成 耿江海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39-1651,共13页
变压器绕组状态监测非常重要,为精确地监测变压器绕组变形方向与变形程度,该文结合简支横梁原理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提出了针对变压器绕组的形变矢量化监测算法。基于材料力学理论推导,建立了布里渊频移量与绕组形变轴向、径向分量... 变压器绕组状态监测非常重要,为精确地监测变压器绕组变形方向与变形程度,该文结合简支横梁原理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提出了针对变压器绕组的形变矢量化监测算法。基于材料力学理论推导,建立了布里渊频移量与绕组形变轴向、径向分量关系式,利用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建立了变压器绕组形变矢量化监测模型。通过对光纤复合导线和内置光纤的35 kV绕组施加轴向形变和径向形变,借助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完成了形变监测,验证了监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复合导线实验中轴向形变测量平均误差为6.60%,径向形变测量平均误差为5.88%;内置光纤的35 kV绕组实验中轴向形变平均误差为9.63%,径向形变平均误差为5.18%。实验结果验证了绕组形变矢量化监测模型可实现绕组形变方向和形变程度的监测,有效地提高绕组形变程度的监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组形变 矢量化监测 光纤传感 简支绕组横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制体—迎风有限元法的变压器绕组二维流体场—温度场耦合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刘刚 王晓晗 +3 位作者 马永强 李琳 孙优良 卢纯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共9页
针对电力变压器二维流体场和温度场的耦合问题,文中采用了基于控制体有限元法和迎风有限元法的流体场—温度场耦合计算方法。该耦合方法基于三角形网格,使用控制体有限元法计算绕组油流区域的速度场,应用流线迎风有限元法求解整体场域... 针对电力变压器二维流体场和温度场的耦合问题,文中采用了基于控制体有限元法和迎风有限元法的流体场—温度场耦合计算方法。该耦合方法基于三角形网格,使用控制体有限元法计算绕组油流区域的速度场,应用流线迎风有限元法求解整体场域的温度分布。在速度场计算中引入速度提升方法解决了流体场仿真时出口边界出现的回流流动问题,并在温度场计算时提出了适用于线性三角形单元的流线迎风稳定参数取值方法,从而解决了温度场仿真时的数值振荡问题。应用所提方法计算分析了油浸式变压器绕组二维模型的油流及温度分布,并将计算结果与Fluent软件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验证了耦合方法的有效性。文中提出的二维流体场和温度场耦合场计算方法也可用于其他二维流体场和温度场耦合问题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网格 控制体有限元法 流线迎风有限元 油浸式 流场—温度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合环电压波动抑制的配电网故障恢复协同控制方法 被引量:11
10
作者 欧阳金鑫 陈纪宇 +1 位作者 袁毅峰 黄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3-201,共9页
具有灵活功率控制能力的分布式电源(DG)能够调整网络潮流分布,有助于含DG配电网的故障恢复。近年来,利用网络重构和DG功率控制协同的故障恢复方法快速发展。两种恢复手段协同下的暂态电气量变化可能威胁故障恢复过程的安全,尤其是合环... 具有灵活功率控制能力的分布式电源(DG)能够调整网络潮流分布,有助于含DG配电网的故障恢复。近年来,利用网络重构和DG功率控制协同的故障恢复方法快速发展。两种恢复手段协同下的暂态电气量变化可能威胁故障恢复过程的安全,尤其是合环电压波动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此,文中提出考虑合环电压波动抑制的配电网故障恢复协同控制方法。立足于故障恢复后系统状态和恢复过程中电压波动,分析了DG出力调节与开关动作协同的必要性;建立了考虑故障恢复后系统状态的上层模型和考虑恢复过程中电压波动的下层模型,形成了以“DG出力调节—闭合支路开关—断开支路开关—DG出力复位”为基本步骤的控制次序组合;进而提出了故障恢复分步实施方案的生成方法。算例表明,该方法能够最大限度保证故障恢复过程安全与恢复后系统状态,有效提升含DG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故障恢复 电压波动抑制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缆半导电屏蔽料导电炭黑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侯帅 何文 +4 位作者 展云鹏 傅明利 贾磊 罗鑫洪 洪浚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2-1644,I0034,共14页
半导电屏蔽料是中高压电缆制造的关键原材料,其品质决定电压等级及电缆运行可靠性。导电填料作为半导电屏蔽料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其电性能、力学性能和表面光洁度等关键性能起决定性作用。导电炭黑(conductive carbon black,CCB)因其价... 半导电屏蔽料是中高压电缆制造的关键原材料,其品质决定电压等级及电缆运行可靠性。导电填料作为半导电屏蔽料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其电性能、力学性能和表面光洁度等关键性能起决定性作用。导电炭黑(conductive carbon black,CCB)因其价格低廉、易于加工等优点,是目前工业上生产中高压电缆半导电屏蔽料首选导电填料。该文系统阐述CCB的形成机理、结构特点和物理化学性质,分析CCB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当前电缆半导电屏蔽料用CCB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指出杂质控制和分散性提升将是未来CCB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半导电屏蔽料 导电炭黑 体积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直流线路参数频变效应的HVDC系统小信号建模
12
作者 樊玮 周盛宇 +3 位作者 陈德扬 秦颖婕 刘宇 汪娟娟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高压直流输电在我国电力资源的协调分配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保证其稳定运行意义重大。目前高压直流系统小扰动稳定性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换流器的建模上,而输电线路的建模仅用集中参数进行等效,但集中参数模型并不能准确反映输电线... 高压直流输电在我国电力资源的协调分配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保证其稳定运行意义重大。目前高压直流系统小扰动稳定性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换流器的建模上,而输电线路的建模仅用集中参数进行等效,但集中参数模型并不能准确反映输电线路在高频段的谐波传递特性。首先提出了一种考虑频变特性的架空线分布参数模型,该模型通过消去地线效应和极间耦合效应得到简化,接着将该模型应用于高压直流系统的交流侧导纳模型中,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实验平台上验证了所提架空线频变分布参数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模型 频率特性 高压直流 分布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站融合的新能源电站协调电压控制研究
13
作者 刘宗扬 陈盛燃 +3 位作者 郑俊健 黎嘉乐 冯华然 陈喆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130,共7页
为了实现新能源电厂的同步调压,保证其稳定运行,利用多站一体化,对新能源电厂的协调调压技术进行了研究。该技术融合变电站、储能站、充电站等关键站点,建构综合新能源电站,通过分布式卡尔曼滤波算法,融合多站数据形成数据中心,以此形... 为了实现新能源电厂的同步调压,保证其稳定运行,利用多站一体化,对新能源电厂的协调调压技术进行了研究。该技术融合变电站、储能站、充电站等关键站点,建构综合新能源电站,通过分布式卡尔曼滤波算法,融合多站数据形成数据中心,以此形成多站融合数据共享模式;依据融合数据中新能源电站内部各机端的运行数据,深度挖掘并分析电站内部各机端运行时的物理规律,并采用一个集中式的模型预测控制系统来统一调度电站内部具有不同时间响应特性的无功功率源,以确保电站并网接口以及内部各机端的电压能够稳定地维持在额定值附近,同时减小电压波动,实现电压协调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多站数据融合性能良好,泛化误差结果均低于0.02,调用数据的残差程度均低于4.5%,可将新能源电站内部各机端电压控制在额定值1 pu附近,并减小了电压波动,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应用所提技术后可将运行风险控制在0.96以上,且降低了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站融合 新能源电站 协调电压控制 融合数据 物理规律 MPC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SOC约束的构网型混合储能系统惯量自适应及二次调整控制
14
作者 张翔 余凌 +1 位作者 张强 刘文豪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18,共8页
针对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的构网型储能变流器难以随意改变虚拟惯量、暂态支撑系统频率能力不足的问题,在传统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惯量自适应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计及混合储能系统中超级电容器荷电状态的惯量二次调整方法,通过控制不同类... 针对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的构网型储能变流器难以随意改变虚拟惯量、暂态支撑系统频率能力不足的问题,在传统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惯量自适应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计及混合储能系统中超级电容器荷电状态的惯量二次调整方法,通过控制不同类型电池出力以响应频率扰动信号中的高、低频分量,实现对系统的有功支撑。构建了RTLAB硬件在环实验平台,对比分析不同惯量控制策略。结果表明,所提策略既能防止超级电容器过充、过放,又能改善超级电容器瞬态过程的输出特性,有效提升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暂态支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荷电状态 惯量自适应控制 构网型变流器 混合储能 Philips-Heffron模型 S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丙烯酸丁酯基高压电缆半导电屏蔽料挤出工艺技术研究
15
作者 何文 侯帅 +5 位作者 陈小琼 展云鹏 贾磊 黎灼佳 杨前程 傅明利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9,共9页
高压电缆半导电屏蔽料的挤出工艺技术对导电炭黑均匀分散和分布、导电炭黑与基体树脂界面相互作用至关重要。为了探究屏蔽料生产过程中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对屏蔽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通过双螺杆挤出造粒和单螺杆挤出片材工艺,研... 高压电缆半导电屏蔽料的挤出工艺技术对导电炭黑均匀分散和分布、导电炭黑与基体树脂界面相互作用至关重要。为了探究屏蔽料生产过程中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对屏蔽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通过双螺杆挤出造粒和单螺杆挤出片材工艺,研究挤出温度和螺杆转速对屏蔽料微观形貌、电学性能、力学性能和表面光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出造粒工艺中较优的工艺参数是挤出温度为160℃、螺杆转速为120 r/min。在该工艺条件下,屏蔽料在23℃和90℃下的体积电阻率分别为9.6Ω·cm和265.0Ω·cm。在单螺杆挤出片材工艺中,当挤出温度和螺杆转速分别为105℃和50 r/min时,导电炭黑获得了足够的剪切作用力和分散时间,并有效防止了屏蔽料的预交联现象,因此屏蔽料表面没有出现直径大于50μm的凸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电屏蔽料 导电炭黑 工艺参数 体积电阻率 表面光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炭黑分散性对高压电缆屏蔽层-绝缘层界面特性影响研究
16
作者 何文 侯帅 +3 位作者 展云鹏 黎灼佳 黄罡 傅明利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72,共9页
高压电缆屏蔽层与绝缘层之间的界面特性是决定电缆服役寿命和运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本文从调控导电炭黑(CB)分散性角度出发,开展高压电缆屏蔽层与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层的界面特性影响研究。制备了两种配方体系的半导电屏蔽料,并选取... 高压电缆屏蔽层与绝缘层之间的界面特性是决定电缆服役寿命和运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本文从调控导电炭黑(CB)分散性角度出发,开展高压电缆屏蔽层与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层的界面特性影响研究。制备了两种配方体系的半导电屏蔽料,并选取进口半导电屏蔽料作为对比样,综合评估了屏蔽层与绝缘层的力学、热学和电学匹配性。结果表明:在基体树脂中引入高分子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能够显著改善CB的分散性。屏蔽层与绝缘层的力学匹配性主要受到交联的影响,良好的交联匹配性能够提高界面的结合力,避免剥离现象。PVP改性后的屏蔽层在热膨胀系数方面与绝缘层具有更佳的热学匹配性,导热性能也优于进口屏蔽料。同时,CB分散性的改善优化了屏蔽层与绝缘层的电学匹配性,提升了屏蔽-绝缘界面的交流电气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半导电屏蔽料 界面匹配 导电炭黑 分散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GIS盆式绝缘子沿面耐电性能提升的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涂层制备方法及其性能
17
作者 葛医博 夏云峰 +3 位作者 刘贯科 张海鹏 戴喜良 董冰冰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80-2690,共11页
盆式绝缘子作为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i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GIS)的关键部件,其沿面耐电性能是决定GIS设备绝缘裕度的关键因素。为提升盆式绝缘子沿面耐电性能,该文提出一种用于改善其表面电场分布的电导率-温度自适应... 盆式绝缘子作为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i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GIS)的关键部件,其沿面耐电性能是决定GIS设备绝缘裕度的关键因素。为提升盆式绝缘子沿面耐电性能,该文提出一种用于改善其表面电场分布的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涂层制备方法,分析不同填充配比下涂层的综合性能以及改进涂覆方法,研究绝缘子样件涂覆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涂料前后的表面温度分布特征和耐电性能。结果表明:绝缘子样件表面温度从导杆到接地法兰逐渐降低,样件涂覆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材料后的表面温度与未涂覆相比温度差异小于10%;TiO_(2)填充量为30%~50%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优;电-热耦合场作用下,盆式绝缘子沿面闪络电压随着表面温度梯度增大而逐渐降低;涂覆不同组分和不同段数的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材料可以提高绝缘子沿面闪络电压,中心温度40~80℃时的样件涂覆50%TiO_(2)填充量复合材料后的沿面闪络电压与未涂覆相比提升15.22%~17.74%,研究结果为交流盆式绝缘子沿面耐电性能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盆式绝缘子 沿面耐电性能 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涂层 闪络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型垂直轴风力机的概念及其可行性研究
18
作者 程碧懿 屈孝斌 +2 位作者 周智明 魏炯辉 姚英学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8-335,共8页
为有效解决垂直轴风力机易断轴、难做大等结构问题,提出一种U型垂直轴风力机的构型方案。介绍该风力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建立并验证垂直轴风力机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建立U型垂直轴风力机的抗倾覆力学模型,完成U型支撑构件、铰链机构... 为有效解决垂直轴风力机易断轴、难做大等结构问题,提出一种U型垂直轴风力机的构型方案。介绍该风力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建立并验证垂直轴风力机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建立U型垂直轴风力机的抗倾覆力学模型,完成U型支撑构件、铰链机构、滚轮部件、车体单元的载荷分析。基于组合变形理论和交变应力-疲劳寿命分析理论,建立主支撑构件静强度疲劳寿命的数学模型。应用静力学仿真模型,分析加强支撑构件对风轮变形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U型垂直轴风力机采用翼型截面的斜置主支撑梁代替垂直主轴,下压式滚轮部件和承载式车体系统能有效地防止风轮发生倾覆,车体单元的运行速度为97.2 km/h(即27 m/s)以内,U型与H型风轮在主支撑构件危险截面的交变应力幅值比小于0.9,U型风轮的使用寿命至少是H型的2.34倍,绳索减少约60%的风轮变形,有效降低了风轮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轴风力机 概念设计 静力学分析 结构载荷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极限场景的并网型微电网分布鲁棒优化方法 被引量:23
19
作者 曹金声 曾君 +1 位作者 刘俊峰 薛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0-59,共10页
负荷与分布式电源的不确定性是微电网运行优化的难点。文中提出一种考虑极限场景的并网型微电网日前分布鲁棒优化方法,以保证微电网能量管理的鲁棒性和高效性。首先,计及源荷不确定性,构造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概率分布模糊集,并利用... 负荷与分布式电源的不确定性是微电网运行优化的难点。文中提出一种考虑极限场景的并网型微电网日前分布鲁棒优化方法,以保证微电网能量管理的鲁棒性和高效性。首先,计及源荷不确定性,构造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概率分布模糊集,并利用极限场景法修正该模糊集,提高模糊集的鲁棒性。其次,考虑到并网模式下微电网与配电网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分别建立微电网与配电网的日前运行优化模型,采用改进目标级联分析法进行解耦与迭代求解。最后,通过仿真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概率分布模糊集 分布鲁棒优化 极限场景 改进目标级联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互联电网柔性直流输电紧急功率支援与动态区域控制偏差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23
20
作者 陈鹏远 黎灿兵 +2 位作者 周斌 傅一苇 余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3025-3034,共10页
在多条柔性直流并行的异步联网系统中,无论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还是两侧交流电网发生严重故障,都会导致交流电网出现大幅功率缺额或盈余,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危害。本文提出一种动态区域控制偏差(ACE)与柔性直流紧急功率支援协调... 在多条柔性直流并行的异步联网系统中,无论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还是两侧交流电网发生严重故障,都会导致交流电网出现大幅功率缺额或盈余,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危害。本文提出一种动态区域控制偏差(ACE)与柔性直流紧急功率支援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对目标电力系统进行安全稳定分析,确定故障区域功率需求量以及动态ACE控制模块和柔性直流紧急功率支援模块两者的可支援容量;然后,根据所提出的协调控制数学模型和实施原则,选取最佳的紧急控制措施,同时确定各模块功率支援量。最后,根据关键断面潮流约束条件对协调控制指令进行修正并执行。以实际电网数据进行仿真,制定并实施该协调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异步互联电网的稳定性得到了有效提升,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异步互联 紧急功率支援 动态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