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电网储能联合火电调频技术应用 被引量:42
1
作者 谢惠藩 王超 +5 位作者 刘湃泓 刘洪涛 徐光虎 李鹏 宋阳 梅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2-179,共8页
为更好地指导储能联合火电调频工程的建设应用,推动中国南方区域辅助调频市场的发展,阐述了中国南方电网储能联合调频工程建设和运行情况,重点分析了储能系统调频效益及对电网系统稳定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储能系统对机组的轴系扭... 为更好地指导储能联合火电调频工程的建设应用,推动中国南方区域辅助调频市场的发展,阐述了中国南方电网储能联合调频工程建设和运行情况,重点分析了储能系统调频效益及对电网系统稳定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储能系统对机组的轴系扭振模态、电力系统稳定器功能、一次调频等基本无影响,采用重复控制等谐振抑制技术后储能谐波含量能控制在1%以下。储能联合调频能显著提高机组综合调频性能指标和调频里程,增加调频里程补偿收益,经济效益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自动发电控制 联合调频 谐波稳定性 综合调频性能指标 调频里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球形弹簧摆对输电塔风振控制的有限质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黄正 刘石 +3 位作者 聂铭 杨毅 高庆水 张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6-273,共8页
为了研究球形弹簧摆对输电塔结构的风致振动控制效果,通过分段等刚度梁单元建立输电塔简化模型。给出了空间梁系结构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的单元内力计算公式,并应用有限质点法对简化模型及其与球形弹簧摆的耦合系统进行风致响应分析。... 为了研究球形弹簧摆对输电塔结构的风致振动控制效果,通过分段等刚度梁单元建立输电塔简化模型。给出了空间梁系结构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的单元内力计算公式,并应用有限质点法对简化模型及其与球形弹簧摆的耦合系统进行风致响应分析。一方面,球形弹簧摆由于内共振性质实现非线性能量阱,从而增加振动抑制频带的宽度,提高了鲁棒性;另一方面,球形弹簧摆和结构的非线性耦合,使得顺风向的振动能量部分转移到横风向,尽管增大了横风向响应,但是降低了结构的总体响应。计算结果表明球形弹簧摆减振效果非常好,当将其安装在除塔顶外的三个位置时,位移最大值和加速度均方根减振率分别为32.5%~41.7%和35.7%~65.2%。保持质量比和安装位置不变,验证了球形弹簧摆具有较宽的设计频带。使用球形弹簧摆可以显著减小位移标准差,有利于降低结构的疲劳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 球形弹簧摆 风致响应 振动控制 有限质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德波 曾庭华 +2 位作者 廖永进 李建波 侯剑雄 《广东电力》 2018年第1期17-24,共8页
目前火电厂面临严峻的环保压力,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是火电厂必然的选择。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分析了火电厂超低排放优化技术路线,并通过大量的现场超低排放改造的实际工程案例,理论密切联系工程实践,验证了提出的超低排放优化技术路线的可... 目前火电厂面临严峻的环保压力,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是火电厂必然的选择。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分析了火电厂超低排放优化技术路线,并通过大量的现场超低排放改造的实际工程案例,理论密切联系工程实践,验证了提出的超低排放优化技术路线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应用机组包括了容量从300 MW到1 050 MW的煤粉锅炉,以及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因此所提出的火电厂超低排放技术路线适用于目前我国主要的机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排放 技术路线 燃煤机组 循环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某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效率低的关键原因与改造措施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冠华 李德波 +3 位作者 曾庭华 廖永进 冯永新 李建波 《广东电力》 2017年第6期6-10,共5页
以广东某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FGD)系统为例,针对脱硫装置更换喷淋层后效率仍然偏低的问题进行分析,说明脱硫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FGD系统设计裕量偏小、石灰石浆液颗粒过粗、入口SO_2浓度偏大。建议... 以广东某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FGD)系统为例,针对脱硫装置更换喷淋层后效率仍然偏低的问题进行分析,说明脱硫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FGD系统设计裕量偏小、石灰石浆液颗粒过粗、入口SO_2浓度偏大。建议适当减少石灰石的供给,加强石灰石粉的品质管理,以提高脱硫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效率 SO2 CAC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风阻网格模型与热仿真设计方法优化动力电池模组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明彪 白帆飞 +4 位作者 钟国彬 林仕立 吕杰 宋文吉 冯自平 《新能源进展》 2020年第5期350-355,共6页
风冷系统因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在热管理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常规的风冷热管理设计方法存在重复性工作多、设计时间长的缺点。本文提出空气流动风阻网格模型结合热力学模型仿真的设计方法,先采用空气流动风阻网格模型获得优化... 风冷系统因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在热管理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常规的风冷热管理设计方法存在重复性工作多、设计时间长的缺点。本文提出空气流动风阻网格模型结合热力学模型仿真的设计方法,先采用空气流动风阻网格模型获得优化的电池结构,再采用热力学模型进行仿真求解,获得优化的电池模组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特性。仿真结果验证了优化结构的准确性。优化结果表明,“C”字形结构更有利于提升模组内单体电池冷却效果的一致性,并且优化后的“C”字形结构进一步提升了电池模组内单体电池温度场的一致性。此外,计算结果发现模组内空气流动方向为上进下出时可进一步降低模组内单体电池的最高温度,提升单体电池温度场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模组 热管理 风阻网格模型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端星型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的启停、协调控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锐 宋伟伟 +2 位作者 涂小涛 汤清权 张勇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7-164,共8页
为实现三端星型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定直流电压端、定功率端、直流变压器端有序启动,首先设计了系统的启动控制策略,同时设计了功率可控端功率按既定斜率下降的停运控制策略。其次,提出了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在直流变压器低压... 为实现三端星型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定直流电压端、定功率端、直流变压器端有序启动,首先设计了系统的启动控制策略,同时设计了功率可控端功率按既定斜率下降的停运控制策略。其次,提出了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在直流变压器低压侧的不同元件投切时,利用储能装置抑制功率波动,以实现元件的平滑投退。最后,通过RTDS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实现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的有序启动、协调运行和平滑停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 启动控制 协调控制 停运控制 RTDS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燃料电池汽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41
7
作者 王骞 李顶根 苗华春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47-1355,共9页
针对燃料电池汽车频繁过度放电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需求模组功率过高急剧增加经济成本的问题,以燃料电池汽车结合动力电池模组的方式,提出了基于微小变量模糊逻辑控制的燃料电池补偿动力电池放电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模型。通过对ADVISO... 针对燃料电池汽车频繁过度放电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需求模组功率过高急剧增加经济成本的问题,以燃料电池汽车结合动力电池模组的方式,提出了基于微小变量模糊逻辑控制的燃料电池补偿动力电池放电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模型。通过对ADVISOR进行二次开发优化,仿真验证了所制定的电电混动模型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的合理性,保证了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又以汽车结束行驶时系统总的能量利用效率为优化目标对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基于微小变量模糊逻辑控制的电电混动新能源汽车动力性满足要求,经济性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微小变量模糊逻辑 能量管理 控制策略 仿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形势下电力信息物理融合发展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东芳 刘水源 +3 位作者 张勇军 宋旭东 林晓明 陈家超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0-99,共10页
能源技术的变革催生了电力系统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应用加强了电力系统信息-物理之间的联系。在对比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其核心特征--信息物理融合的本质。进而,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 能源技术的变革催生了电力系统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应用加强了电力系统信息-物理之间的联系。在对比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其核心特征--信息物理融合的本质。进而,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的研究范畴,从数值仿真和机理解析2个维度,总结综述了电力CPS在信息物理融合的建模分析及相互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在"互联网+"技术融合创新下电力CPS相关技术的研究挑战。最后,展望了"互联网+"形势下一二次融合、芯片传感、透明网络、区块链等电力系统信息物理融合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电力系统 一二次融合 透明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层多孔板电除尘器气流均布数值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原辉 刘彦丰 +1 位作者 宋景慧 李德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1期160-166,共7页
气流分布均匀性对电除尘器粉尘脱除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某电厂1 000 MW级机组电除尘器气流均布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其中多孔板简化为多孔介质模型,流场的模拟采用k-ε双方程,数值计算采用SIMPLE算... 气流分布均匀性对电除尘器粉尘脱除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某电厂1 000 MW级机组电除尘器气流均布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其中多孔板简化为多孔介质模型,流场的模拟采用k-ε双方程,数值计算采用SIMPLE算法,结果表明,在电除尘器入口喇叭口处设置三层多孔板,且开孔率设置为50%、30%、30%,气流均布性最佳;进口流速为6 m/s时,电除尘器气流均布满足合格要求,并对比了有无灰斗挡板对气流均匀性的影响,发现灰斗挡板可以有效减小灰斗内部涡流现象,提高粉尘脱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分布 数值模拟 多孔介质 灰斗挡板 电除尘器 多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DEH比例微分前馈控制对电功率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齐江永 金格 +1 位作者 杨涛 韩学文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0-285,312,共7页
针对汽轮机调速系统中延迟时间会恶化阻尼的问题,将转速控制器中的比例前馈改为比例微分前馈。通过数学推导以及频域分析法对表征汽轮机调速系统阻尼特性的机械阻尼系数进行分析,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包含延时等非线性环节的汽轮机... 针对汽轮机调速系统中延迟时间会恶化阻尼的问题,将转速控制器中的比例前馈改为比例微分前馈。通过数学推导以及频域分析法对表征汽轮机调速系统阻尼特性的机械阻尼系数进行分析,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包含延时等非线性环节的汽轮机组单机无穷大电网模型,对机组添加频率小扰动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常规比例前馈中增加微分环节可以显著增大汽轮机侧的阻尼;比例微分前馈方式下的电功率超调量更小,曲线衰减更快,达到稳定的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调速器 SIMULINK DEH前馈 频域分析 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振动噪声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德波 李冰阳 +4 位作者 刘耀云 周杰联 李建波 冯永新 臧春艳 《广东电力》 2017年第6期115-119,共5页
采用建模仿真的方法对电力变压器振动噪声的产生、传播和分布进行瞬态计算研究。通过对电力变压器振动噪声产生机理的理论分析,确定电力变压器振动噪声的特点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利用多物理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电力变压器三维... 采用建模仿真的方法对电力变压器振动噪声的产生、传播和分布进行瞬态计算研究。通过对电力变压器振动噪声产生机理的理论分析,确定电力变压器振动噪声的特点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利用多物理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电力变压器三维实体模型,进行综合电磁场、结构力场、压力声场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计算,结果显示了三维电力变压器振动噪声信号在各个求解域内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其频率特性。与同工况下实测噪声数据的对比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建模方法和分析计算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机械振动 噪声 有限元 耦合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发电机最优非线性自适应励磁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8
12
作者 荆立坤 杨宁 +2 位作者 刘波 潘凤萍 杨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15-123,共9页
设计了一款最优非线性自适应励磁控制器(Optimal Nonlinear Adaptive Excitation Controller,ONAEC)用于多机电力系统以提升系统故障恢复能力。首先,通过一个高增益扰动观测器(High-Gain Perturbation Observer,HGPO)对由发电机的非线... 设计了一款最优非线性自适应励磁控制器(Optimal Nonlinear Adaptive Excitation Controller,ONAEC)用于多机电力系统以提升系统故障恢复能力。首先,通过一个高增益扰动观测器(High-Gain Perturbation Observer,HGPO)对由发电机的非线性、不确定性、未建模动态等效聚合而来的扰动进行实时快速估计。随后,该扰动由ONAEC进行在线完全补偿并通过改进樽海鞘群算法(Modified Salp Swarm Algorithm,MSSA)获取其最优控制参数。另外ONAEC具备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等优点,且仅需测量发电机功角一个状态量便可实现全局一致的控制性能。最后,进行了两种算例研究,即标称模型以及参数不确定下的三相短路。其仿真结果表明,与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和反馈线性化控制(Feedback Linearization Control,FLC)相比,ONAEC能在各种工况下实现最佳的动态性能,有利于系统受到较大扰动后快速恢复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非线性自适应励磁控制器 高增益扰动观测器 多机电力系统 改进樽海鞘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接地时高压直流换相电压相位偏移量特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梦华 傅闯 +3 位作者 汪娟娟 杨健 李欢 文兆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2-168,共7页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不对称故障会造成换流阀换相电压相位发生偏移,进而引起换相失败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系统的稳定运行。为此,对不对称故障下的换相电压偏移量特性进行研究,基于电力系统暂态分析方法,对不对称故障下高压直流输电系...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不对称故障会造成换流阀换相电压相位发生偏移,进而引起换相失败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系统的稳定运行。为此,对不对称故障下的换相电压偏移量特性进行研究,基于电力系统暂态分析方法,对不对称故障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进行正负零序分解,推导出YNy0接线和YNd1接线换流变压器阀侧三相电压幅值、相位的计算公式,得到不对称故障下12脉动换流阀换相电压的最大偏移量,并对换流变网侧交流母线线电压幅值进行计算,通过MATLAB解析计算分析不同类型故障接地阻抗下,换流阀换相电压偏移量的变化特性。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结果证明了文中所分析换相电压偏移量影响特性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单相接地故障 换相电压偏移量 接地阻抗 换相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电能质量扰动检测与分类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然 郭俊宏 +2 位作者 蓝新斌 余达 陈子明 《广东电力》 2020年第6期92-98,共7页
为准确识别各类电能质量扰动,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 DBN)的电能质量(power quality, PQ)扰动检测和分类方法。该方法为纯数据驱动方法,通过使用DBN对数据样本进行深度学习,从而形成稳定模型用于检测... 为准确识别各类电能质量扰动,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 DBN)的电能质量(power quality, PQ)扰动检测和分类方法。该方法为纯数据驱动方法,通过使用DBN对数据样本进行深度学习,从而形成稳定模型用于检测与分类。为了获得足够的样本进行训练,搭建1个周期内的PQ扰动数学模型,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对DBN的结构及参数进行设计和选取。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使用训练好的DBN对常见的PQ扰动信号进行检测和分类,并与现有的常规检测分类方法进行比较。对比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检测分类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分析 深度学习 深度置信网络 检测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柔性直流电网中机械式直流断路器的操作过电压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谭喆 高翔 +3 位作者 陈锐 李佳尧 刘禹涵 史宗谦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36,共6页
随着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应用以及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进步,多端柔性直流电网得到迅速发展。作为保障柔性直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设备,直流断路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直流断路器能够快速切断故障电流,但同时... 随着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应用以及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进步,多端柔性直流电网得到迅速发展。作为保障柔性直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设备,直流断路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直流断路器能够快速切断故障电流,但同时也会产生操作过电压,这可能会危害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文中对多端柔性直流电网中直流断路器的操作过电压进行分析。首先对几种直流断路器产生操作过电压的原理进行简要分析,之后以基于强迫过零的机械式直流断路器为例对各种情况下断路器操作过电压对于系统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电网 直流断路器 操作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智能变电站的多规约通信映射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国号 胡春潮 +1 位作者 洪毅文 刘冲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8-178,共11页
目前大多数变电站的通信基于IEC 61850标准,但其性能落后于现代通信技术,阻碍了变电站向智能轻量级通信的全面过渡。为此,提出一种通信映射方法,结合简明二进制对象表示(CBOR)格式,将IEC 61850标准映射到受限应用程序协议(CoAP)。首先,... 目前大多数变电站的通信基于IEC 61850标准,但其性能落后于现代通信技术,阻碍了变电站向智能轻量级通信的全面过渡。为此,提出一种通信映射方法,结合简明二进制对象表示(CBOR)格式,将IEC 61850标准映射到受限应用程序协议(CoAP)。首先,给出常用IEC 61850服务的CoAP映射URI和请求方法;其次,对CoAP订阅模式进行扩展,以解决IEC 61850到CoAP映射需求;最后,搭建通信映射模型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与现有的WS-SOAP、HTTP映射方案相比,CoAP+CBOR只需要44%、18%的信息大小以及71%、85%的通信时间,可以缓解电网中设备和网络资源受限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映射 IEC 618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智能电网大数据分析平台总体构架与应用 被引量:20
17
作者 钟卓颖 宋景慧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2-88,共7页
针对乡村电网中源-网-荷不协调、分布式电源的数量和种类较多、配电网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开发了乡村智能电网大数据分析平台。将系统的总体构架分为数据源层、数据集成管理层和业务应用层,给出系统软硬件功能方案,并对智能电网大数据... 针对乡村电网中源-网-荷不协调、分布式电源的数量和种类较多、配电网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开发了乡村智能电网大数据分析平台。将系统的总体构架分为数据源层、数据集成管理层和业务应用层,给出系统软硬件功能方案,并对智能电网大数据分析平台部署方式和技术数据传输原理进行了描述,对平台功能进行主题模块化设计,对平台总体功能模块、绿色能源主题模块、安全运维主题模块和可靠输变电主题模块等进行功能说明,为建设农村山区智能电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大数据分析 配网分析 模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智能监测设备供电的复合绝缘子传能结构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明欣 唐酿 +2 位作者 盛超 卢启付 曾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18-625,共8页
为了实现高压输电线路智能监测设备的稳定不间断供电,本文在智能监测设备无线供电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内嵌线圈复合绝缘子的传能结构。根据复合绝缘子制作工艺的特点,结合多层印刷电路板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可嵌入绝缘子内部的PCB线圈... 为了实现高压输电线路智能监测设备的稳定不间断供电,本文在智能监测设备无线供电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内嵌线圈复合绝缘子的传能结构。根据复合绝缘子制作工艺的特点,结合多层印刷电路板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可嵌入绝缘子内部的PCB线圈板,并对其嵌入特性和高压绝缘性能进行验证。然后通过数学推导和试验分析,完成基于中空因数和渐变线宽的PCB线圈板优化,最终完成110kV复合绝缘子传能结构的设计并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新型复合绝缘子传能结构在满足高压绝缘要求的同时,可实现传输距离为1.13 m的无线电能传输。所提出的传能结构便于生产应用,可为智能监测设备供电系统的设计提供一种具有可行性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智能监测设备 PCB线圈板 无线电能传输 中继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舱式变电站设计及应用探索 被引量:33
19
作者 蔡晶 许成昊 +6 位作者 林清如 刘石 冉旺 许志恒 张程嘉 周灿煌 赵芳菲 《广东电力》 2019年第8期9-16,共8页
预制舱式变电站作为一种新型智能变电站建造模式,其建设规范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建站模式、标准化建设、智能化解决方案等方面着手,提出了预制舱式变电站的设计技术要求。以粤东地区某220 kV变电站和某110 kV变... 预制舱式变电站作为一种新型智能变电站建造模式,其建设规范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建站模式、标准化建设、智能化解决方案等方面着手,提出了预制舱式变电站的设计技术要求。以粤东地区某220 kV变电站和某110 kV变电站作为设计实例,对比分析了依据《南方电网公司35 kV^500 kV变电站标准设计V2.1》的变电站设计方案和预制舱式变电站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结果表明:预制舱式变电站可提高建站灵活性与场地空间利用率,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工程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及应用推广前景。最后,针对预制舱式变电站的设计和建设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预装式建造模式 模块化 标准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上风电检测与认证标准体系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卢启付 余超耘 +1 位作者 王红星 盛超 《广东电力》 2020年第3期1-6,共6页
建立和完善海上风电检测与认证标准体系,有助于把控风电机组的产品质量,提高海上风电运行可靠性,对于大规模海上风电接入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为此系统研究我国海上风电检测与认证标准体系,并提出思考和建议。首先介绍我国目... 建立和完善海上风电检测与认证标准体系,有助于把控风电机组的产品质量,提高海上风电运行可靠性,对于大规模海上风电接入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为此系统研究我国海上风电检测与认证标准体系,并提出思考和建议。首先介绍我国目前的风电产业标准体系概况,分析该体系各环节中专门针对海上风电设立的标准占比,提出加快建设、健全海上风电标准体系的必要性;其次,分析我国现有海上风电合格检测、认证标准的内容及实施情况,指出项目认证对于海上风电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实行海上风电项目认证强制性要求的重要性;最后,分析我国关于海上风电并网检测、认证的探索,提出加快我国并网性能评估和认证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的迫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检测 认证 标准 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