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组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聚氨酯水性木器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8
1
作者 文秀芳 吴昌荣 +2 位作者 皮丕辉 程江 杨卓如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7-81,共5页
 探讨了有机硅氧烷的种类、酸值、羟值、中和度和玻璃化温度对水性有机硅丙烯酸羟基树脂的外观、粘度、水溶性、分子质量大小、与固化剂的相容性和所配置清漆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含水解阻碍性官能团的有机硅氧烷单体、...  探讨了有机硅氧烷的种类、酸值、羟值、中和度和玻璃化温度对水性有机硅丙烯酸羟基树脂的外观、粘度、水溶性、分子质量大小、与固化剂的相容性和所配置清漆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含水解阻碍性官能团的有机硅氧烷单体、酸值在35~50mgKOH/g,羟基含量为3.5%左右,中和度约为85%,玻璃化转变温度为0~15℃,合成的树脂与固化剂配漆所得涂膜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水性木器涂料 有机硅 改性丙烯酸聚氨酯 研制 涂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电泳涂料用高固体分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被引量:7
2
作者 文秀芳 吴昌荣 +2 位作者 周子鹄 程江 杨卓如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9-223,共5页
采用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BOMA)、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DMAEMA)等(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合成阴极电泳涂料用高固体分自交联型丙烯酸树脂。研究发现,引入低表面张力、带非极性多环酯基的IBOMA可降低树脂的黏度,提高合成树脂的固体质量分... 采用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BOMA)、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DMAEMA)等(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合成阴极电泳涂料用高固体分自交联型丙烯酸树脂。研究发现,引入低表面张力、带非极性多环酯基的IBOMA可降低树脂的黏度,提高合成树脂的固体质量分数到75%甚至更高;当单体的滴加时间控制在3~3 5h,采用m(偶氮二异丁腈)∶m(过氧化苯甲酸叔戊酯)=1∶(0 3~0 5)的混合引发剂,w(混合引发剂)=2%~4%时,能获得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及分布适宜的水溶性高固体分自交联聚合物;研究聚合物水溶性和涂膜交联性的影响因素发现,w(DMAEMA)=16%、w(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5%、w(N 丁氧甲基丙烯酰胺)=6%时,树脂的水溶性较佳,涂膜的交联度可达90%;引入了丙烯酸作为共聚物自交联的潜催化剂,差示扫描式量热法(DSC)分析表明,w(丙烯酸)=1%时,可显著降低树脂的固化反应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电泳 丙烯酸树脂 高固体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噁嗪/含磷环氧/二氨基二苯砜三元体系阻燃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蒋宝林 凌鸿 +3 位作者 苏晓声 苏世国 何岳山 顾宜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8-111,共4页
分别制备了不同配比的双酚A型苯并噁嗪/含磷环氧树脂(BE)二元体系和双酚A型苯并噁嚓/含磷环氧树脂/二氨基二苯砜(BES)三元体系的浇铸体。用差示扫描量热(DSC)研究了各体系的固化反应,用垂直燃烧性能测试、锥形量热测试、热重分析(TGA)... 分别制备了不同配比的双酚A型苯并噁嗪/含磷环氧树脂(BE)二元体系和双酚A型苯并噁嚓/含磷环氧树脂/二氨基二苯砜(BES)三元体系的浇铸体。用差示扫描量热(DSC)研究了各体系的固化反应,用垂直燃烧性能测试、锥形量热测试、热重分析(TGA)、热重-红外联用(TGA-FTIR)等手段,研究了该体系的热降解和阻燃性。结果表明,在双酚A型苯并噁嚓/含磷环氧树脂体系中加人10%的二氨基二苯砜,当含磷环氧树脂量大于50%,BES三元体系浇铸体样条可以达到UL94 V-0级。但在锥形量热测试中,BE二元体系的热释放速率(HRR)和总热释放量(THR)反而低于BES三元体系,显示更好的阻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噁嗪 含磷环氧 二氨基二苯砜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与液体介质的亲和性表征 被引量:7
4
作者 杜翠鸣 邢燕侠 +2 位作者 柴颂刚 郝良鹏 陈文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7-781,共5页
利用动态核磁脉冲(Dynamic NMR)技术对高浓度的二氧化硅浆料的亲和性进行研究,并建立表征束缚层厚度与亲和性的定量模型。结果表明,在纯丁酮溶剂中,二氧化硅的含量越高,分散时间越长,填料表面束缚层厚度越大;而在树脂溶液体系中,在30%... 利用动态核磁脉冲(Dynamic NMR)技术对高浓度的二氧化硅浆料的亲和性进行研究,并建立表征束缚层厚度与亲和性的定量模型。结果表明,在纯丁酮溶剂中,二氧化硅的含量越高,分散时间越长,填料表面束缚层厚度越大;而在树脂溶液体系中,在30%二氧化硅含量附近,填料表面束缚层厚度最大。当处理剂用量约为0.5%(w/w)时,颗粒表面与介质的吸附作用最强。使用不同处理剂制备的二氧化硅浆料,其表面吸附效应也有所不同,并且当浆料静置16 h后,其厚度层发生不同的变化,在丁酮体系中,束缚层厚度部分增加,而甲苯体系中,束缚层厚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核磁脉冲 二氧化硅浆料 界面特性 弛豫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板用高导热胶膜的研制 被引量:13
5
作者 孔凡旺 苏民社 杨中强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20,共4页
通过韧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制备了一种树脂胶液,将高导热无机填料通过复配方式均匀分散到该胶液中,制得一种可用于金属基覆铜板上的高导热胶膜。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树脂胶液所制得的胶膜剥离强度、柔韧性和耐热性较高。用填料填充后制... 通过韧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制备了一种树脂胶液,将高导热无机填料通过复配方式均匀分散到该胶液中,制得一种可用于金属基覆铜板上的高导热胶膜。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树脂胶液所制得的胶膜剥离强度、柔韧性和耐热性较高。用填料填充后制成的高导热胶膜的热导率为2.45 W/m·k,剥离强度为1.05~1.1 N/mm,且具有较好的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导热 胶膜 金属基覆铜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噁嗪/含磷环氧/双氰胺三元体系阻燃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蒋宝林 凌红 +3 位作者 朱蓉琪 苏晓声 苏世国 顾宜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7-81,94,共6页
分别制备了不同配比的双酚A型苯并噁嗪/含磷环氧(B/E)二元体系和双酚A型苯并噁嗪/含磷环氧/双氰胺(B/E/D)三元体系浇铸体及玻璃纤维层压板。采用垂直燃烧试验和锥形量热试验两种方法表征了样品的阻燃性能,并通过示差扫描量热(DSC)、热失... 分别制备了不同配比的双酚A型苯并噁嗪/含磷环氧(B/E)二元体系和双酚A型苯并噁嗪/含磷环氧/双氰胺(B/E/D)三元体系浇铸体及玻璃纤维层压板。采用垂直燃烧试验和锥形量热试验两种方法表征了样品的阻燃性能,并通过示差扫描量热(DSC)、热失重(TGA)和热重红外联用(TG-FTIR)分析了影响体系阻燃性能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B/E/D三元体系的阻燃性明显低于B/E二元体系,双氰胺的加入使得三元体系的热稳定性降低,300℃以下的热分解加剧并释放出更多的气体,及800℃残碳率降低。双氰胺结构中的氮元素未能对提高树脂体系的阻燃性能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噁嗪 含磷环氧 双氰胺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位芳纶纤维纸在覆铜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江恩伟 杨中强 +2 位作者 俞宗根 唐文勇 蔡焰辉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3,共4页
研究了对位芳纶纤维纸在覆铜板中的应用特性,分析了影响板材性能的关键因素,并针对性地进行改善,研制的芳纶纸基覆铜板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
关键词 对位芳纶纤维纸 覆铜板 低介电常数 有机增强材料 高耐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成核剂/无机填料共同作用对PP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苏晓声 刘潜发 +2 位作者 柴颂刚 张楠 王柯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7-71,117,共6页
将云母和硅美钙晶须作为无机填料,分别与稀土成核剂共同加入聚丙烯(PP)中,考察复合填充体系(填料-成核剂)对PP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云母和晶须都能够作为聚丙烯的异相成核剂促进结晶,三元复合材料体系最终的结晶形貌、晶型含量比... 将云母和硅美钙晶须作为无机填料,分别与稀土成核剂共同加入聚丙烯(PP)中,考察复合填充体系(填料-成核剂)对PP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云母和晶须都能够作为聚丙烯的异相成核剂促进结晶,三元复合材料体系最终的结晶形貌、晶型含量比例等结晶性能是由无机填料与成核剂相互竞争所决定。云母的成核效率较低,加入高效的成核剂后其成核作用被抑制;而晶须的成核能力较强,与成核剂一同添加,两者能够共同促进聚丙烯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云母 晶须 Β成核剂 结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层法双面挠性覆铜板的研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翔宇 梁立 +3 位作者 茹敬宏 伍宏奎 刘生鹏 鹿海华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1,共3页
用芳香族二胺单体和芳香族四羧酸二酐分别合成了两种聚酰胺酸溶液,在铜箔上将这两种聚酰胺酸溶液逐层涂布,热亚胺化形成单面板,并在压机中与铜箔高温热压制成二层法双面挠性覆铜板。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仪(TGA)和动态热力学分析... 用芳香族二胺单体和芳香族四羧酸二酐分别合成了两种聚酰胺酸溶液,在铜箔上将这两种聚酰胺酸溶液逐层涂布,热亚胺化形成单面板,并在压机中与铜箔高温热压制成二层法双面挠性覆铜板。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仪(TGA)和动态热力学分析仪(DMA)对这两种聚酰亚胺树脂的复合膜进行了性能分析。对二层法双面挠性覆铜板进行了多项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挠性覆铜板的性能符合IPC-4204标准,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层挠性覆铜板 聚酰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丁酮分散液的制备及其在环氧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苏晓声 刘潜发 +2 位作者 柴颂刚 陈立 陈枫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6-99,共4页
通过机械球磨与偶联剂表面处理结合,制备得到高浓度含量、低黏度、分散稳定的SiO2/丁酮分散液。将分散液与环氧树脂混合、固化,制备得到环氧树脂/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偶联剂GPTMS对SiO2/丁酮分散液的分散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质... 通过机械球磨与偶联剂表面处理结合,制备得到高浓度含量、低黏度、分散稳定的SiO2/丁酮分散液。将分散液与环氧树脂混合、固化,制备得到环氧树脂/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偶联剂GPTMS对SiO2/丁酮分散液的分散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偶联剂GPTMS,极大地提高了SiO2/丁酮分散液的分散性能及环氧树脂/SiO2复合材料的界面粘接性能。高含量SiO2的加入有效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纤维在高性能覆铜板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福田 程江 +2 位作者 文秀芳 杨卓如 蔡建伟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3-44,48,共3页
在19篇论文的基础上 ,综述了芳纶纤维作为覆铜板的增强绝缘材料的优良特点 :重量轻、热膨胀系数小、低介电常数、低介质损耗因数、易于CO2 激光蚀孔加工等 ,在高频、高可靠性电子产品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低介电常数 芳纶纤维 覆铜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封装用覆铜板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军旗 杨中强 +1 位作者 曾宪平 孙鹏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13,共3页
研制了一种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覆铜板(CCL),结果表明:制成的覆铜板具有玻璃化温度高、热膨胀系数小、模量高、介电常数低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可满足封装领域的技术需要,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 覆铜板 IC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勇 苏民社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5-29,共5页
系统介绍了几种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的方法,对橡胶、互穿网络聚合物、核壳橡胶、热致性液晶、超支化聚合物以及纳米粒子增韧环氧树脂等增韧方法和机理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增韧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填料高填充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杜翠鸣 柴颂刚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48,56,共7页
通过介绍国内外近年来对填料的分散、表面处理、填料与树脂的选择等内容来阐述填料高填充技术的新进展,并提出解决高填充问题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 无机填料 高填充 粘度 表面处理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无卤型挠性覆铜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生鹏 茹敬宏 伍宏奎 《绝缘材料》 CAS 2007年第6期27-29,共3页
介绍挠性覆铜板(FCCL)的现况及无卤化进展,重点阐述了常用的无卤环氧树脂和磷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及其种类,并在此基础上浅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环保 无卤 挠性覆铜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 3D封装基板用TPI/AlN纳米导热膜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增彪 梁立 +2 位作者 成浩冠 佘乃东 杨中强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1-85,共5页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热塑性聚酰亚胺/氮化铝(TPI/Al N)纳米导热膜。研究了纳米Al N颗粒不同添加量对TPI/Al N纳米导热膜高压击穿(Hi-Pot)、热导率、剥离强度以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PI/Al N纳米导热膜的热导率随着纳米Al N填充...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热塑性聚酰亚胺/氮化铝(TPI/Al N)纳米导热膜。研究了纳米Al N颗粒不同添加量对TPI/Al N纳米导热膜高压击穿(Hi-Pot)、热导率、剥离强度以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PI/Al N纳米导热膜的热导率随着纳米Al N填充量的增加而增大,并在质量分数为10%时达到最大值0.41 W/(m·K);而剥离强度随Al N填充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交收态的导热膜Hi-Pot在质量分数为3%时达到最大值2 k V(AC),继续添加纳米Al N到20%时,Hi-Pot值急剧下降;弯曲后的导热膜Hi-Pot在质量分数为0.5%时达到最大值1.34 k V(AC)。导热膜的介电常数(Dk)在低频范围时显著增大,在高频范围时变化不大,介质损耗(Df)随着频率的升高而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热塑性聚酰亚胺 氮化铝 Hi-Pot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硅微粉对覆铜板耐热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伟壮 黄晨光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42,46,共5页
在优化填料分散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在四溴双酚A型环氧固化体系中添加不同类型的无机硅微粉填料制备覆铜板,对比其耐热性和界面性能。结果表明:球型硅微粉填料可以较好地改善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提高覆铜板的耐热性。
关键词 硅微粉 覆铜板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红外相关光谱在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体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丹 苏晓声 张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75-1282,共8页
利用原位红外加热炉模拟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实时测试并记录反应过程中官能团结构的变化;将一维红外光谱和二维红外光谱相结合进行分析,给出固化过程中各官能团的变化顺序和趋势。在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体系中,双氰胺... 利用原位红外加热炉模拟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实时测试并记录反应过程中官能团结构的变化;将一维红外光谱和二维红外光谱相结合进行分析,给出固化过程中各官能团的变化顺序和趋势。在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体系中,双氰胺首先分解成氰基胺,然后再和环氧树脂发生开环加成反应,生成亚胺结构,通过重排生成酰胺结构。双氰胺分解为氰基胺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将原位红外、一维红外与二维红外三者结合是阐明热固性树脂固化反应机理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二维相关分析 双氰胺 环氧树脂 固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电压高导热铝基覆铜板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雷爱华 黄增彪 +2 位作者 邓华阳 黄宏锡 佘乃东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18,22,共4页
以氮化铝为导热填料对环氧树脂进行填充改性,制备铝基覆铜板。研究氮化铝的填充量对铝基板绝缘层耐电压、热导率以及剥离强度的影响。对氮化铝进行表面处理,并对处理后的氮化铝对铝基板绝缘层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绝缘层的热... 以氮化铝为导热填料对环氧树脂进行填充改性,制备铝基覆铜板。研究氮化铝的填充量对铝基板绝缘层耐电压、热导率以及剥离强度的影响。对氮化铝进行表面处理,并对处理后的氮化铝对铝基板绝缘层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绝缘层的热导率随氮化铝填充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填充量大于40%时呈现快速增长,而剥离强度随填充量的增加而降低,耐电压性能在高填充时急剧下降;对氮化铝进行表面处理能显著提高绝缘层在高填充下的耐电压性能,同时剥离强度也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覆铜板 耐电压 高导热 氮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氮化铝增强聚酰亚胺基高导热覆铜板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翔宇 程小霞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20,共3页
采用粒径为400 nm的纳米级氮化铝对聚酰亚胺进行填充,制备了纳米氮化铝增强的聚酰亚胺基覆铜板,研究了纳米氮化铝含量对聚酰亚胺膜及聚酰亚胺基覆铜板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氮化铝含量的增加,聚酰亚胺膜的热导率、热稳定性... 采用粒径为400 nm的纳米级氮化铝对聚酰亚胺进行填充,制备了纳米氮化铝增强的聚酰亚胺基覆铜板,研究了纳米氮化铝含量对聚酰亚胺膜及聚酰亚胺基覆铜板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氮化铝含量的增加,聚酰亚胺膜的热导率、热稳定性相应增加,而断裂延伸率及其与铜箔之间的剥离强度则大幅下降。当纳米氮化铝的含量为40%时,聚酰亚胺膜基覆铜板的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导热 纳米氮化铝 聚酰亚胺 覆铜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