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树林变化的驱动力:基于茅尾海30年观测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星 袁菁菁 +2 位作者 王薛平 KWAN Kit Yue 张骞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2-141,共10页
了解红树林斑块空间演变,对于全面、准确地评估区域红树林保护、修复效果十分重要。为此,以1990年、2000年、2010年及2019年共4期Landsat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基于监督分类法解译结果,综合景观动态分析、空间叠加分析及主要途径计数等方... 了解红树林斑块空间演变,对于全面、准确地评估区域红树林保护、修复效果十分重要。为此,以1990年、2000年、2010年及2019年共4期Landsat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基于监督分类法解译结果,综合景观动态分析、空间叠加分析及主要途径计数等方法对近30年茅尾海红树林斑块面积、数量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9年间,茅尾海红树林斑块总面积由479.7 hm^(2)增长到1477.5 hm^(2),红树林质心不断向北、向西偏移;(2)1990—2010年间,茅尾海红树林斑块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人为因素,2010—2019年间其主要驱动力为自然因素;(3)茅尾海红树林斑块总数虽从1990年的204个增加到2019年的405个,但斑块密度降低、斑块平均面积增加,说明斑块破碎化现象得到一定缓解,且其主要驱动力为自然因素。红树林人工造林特别是无瓣海桑造林对于研究区红树林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后应加强对人工造林的成林过程、斑块扩散机制及其生态修复效果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尾海 红树林 斑块 影响因素 人工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