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理工学院鼎湖校区园林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铭亦 黄秋燕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4期146-152,共7页
以广东理工学院鼎湖校区植物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在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植物景观的生态性、观赏性、文化性、功能性和心理性5个方面对校园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校区园林植物共66种,隶属43科、59属,在植物... 以广东理工学院鼎湖校区植物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在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植物景观的生态性、观赏性、文化性、功能性和心理性5个方面对校园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校区园林植物共66种,隶属43科、59属,在植物种类组成方面,被子植物42科、58属、65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在生活型组成方面,乔木21种,灌木27种,草本15种,藤本3种;构建了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包括1个目标层、5个准则层、20个对象层,校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指数为56.635%,属Ⅲ级,景观质量一般。总结广东理工学院鼎湖校区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广东理工学院校园景观的提质改造和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 植物景观 景观评价 层次分析法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常态化下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策略研究——以广东理工学院鼎湖校区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春杨 唐怡誉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6期118-121,共4页
在疫情常态化下的大学校园,因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行为较为聚集,仍然有被感染的风险,营造符合需求的校园空间景观会对师生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本文以广东理工学院鼎湖校区为例,采用场地观察结合调查问卷等方式通过对校园不同类... 在疫情常态化下的大学校园,因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行为较为聚集,仍然有被感染的风险,营造符合需求的校园空间景观会对师生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本文以广东理工学院鼎湖校区为例,采用场地观察结合调查问卷等方式通过对校园不同类型空间和场地的分析,研究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师生在校园中的行为活动发生的变化。提出以健康、多元的植物空间满足生理需求;以多层次社交距离空间满足安全需求;以多功能活动空间激发社交需求;以开放互动的设施满足尊重需求以及以注入广理文化实现自我价值需求这5大能满足师生活动需求的景观设计策略,为疫情常态化下的大学校园空间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常态化 校园景观设计 空间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理工学院鼎湖校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3
作者 苏惠玲 邓冬影 +1 位作者 彭诗万 黄秋燕 《林业勘查设计》 2023年第4期89-94,共6页
以广东理工学院鼎湖校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性抽样法对校园绿地植物多样性、植物组成、植物群落类型进行调查和分析。经调查校区共有园林植物19科21属21种,其中乔木15种,灌木4种,草本2种。绿地植物群落的Margalef指数、Simpson多样性... 以广东理工学院鼎湖校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性抽样法对校园绿地植物多样性、植物组成、植物群落类型进行调查和分析。经调查校区共有园林植物19科21属21种,其中乔木15种,灌木4种,草本2种。绿地植物群落的Margalef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的数值都处于较低水平。校区植物种类偏少,植物群落结构单一,其中乔木结构占比62.5%,乔灌木结构占比25%,乔灌草结构占比12.5%。该研究结果为校园绿地植物多样性的提升和植物景观建设水平的提高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绿地 植物群落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粤西乡土动植物资源数据库建设实践的“5G+智慧生态园林”景观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钟汝淇 黄秋燕 +3 位作者 罗晓蕾 贺文杰 陈颢文 林小喻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206-209,共4页
通过梳理“5G+智慧生态园林”在大数据可视化平台以及数据库等应用特性和在其规划指引下的新型生态环境设计策略,以云数据库应用为切入点建立数据关联,探索建设粤西地区乡土动植物资源专题数据库,进而提出“5G+智慧生态园林”景观策略... 通过梳理“5G+智慧生态园林”在大数据可视化平台以及数据库等应用特性和在其规划指引下的新型生态环境设计策略,以云数据库应用为切入点建立数据关联,探索建设粤西地区乡土动植物资源专题数据库,进而提出“5G+智慧生态园林”景观策略在粤西地区乡土动植物保护中的新型规划应用,通过有意识的规划和设计来管理建成环境中的乡土动植物资源,通过创新的景观策略和工程实践来重建或者复制因发展破坏的生物多样性,以期为粤西地区通过景观规划设计取得实质性的乡土动植物多样性成果提供相关参考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植物资源数据库 “5G+智慧生态园林” 景观策略 生物多样性 景观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肇庆学院校园植物景观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黄秋燕 杨建欣 和太平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第4期483-488,共6页
以肇庆学院北岭主校区的校园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植物景观视觉、植物景观生态、植物景观心理、植物景观功能和植物景观文化5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总结相关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肇庆学院北岭主校区校园植物景观的可持... 以肇庆学院北岭主校区的校园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植物景观视觉、植物景观生态、植物景观心理、植物景观功能和植物景观文化5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总结相关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肇庆学院北岭主校区校园植物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校园内共有园林植物61科138属175种,其中乔木类27科55属74种,灌木类(含小乔木)29科50属59种,草坪地被类19科30属35种,藤本类1科1属1种,水生植物类5科5属6种;构建的校园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包含1个目标层、5个准则层和16个对象层。校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指数为66.163,属Ⅱ级,表明植物景观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景观评价 层次分析法 大学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肇庆学院校园园林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黄秋燕 和太平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1期116-123,共8页
对肇庆学院北岭主校区的校园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统计其园林植物种类,在调研和统计的基础上,对园林植物物种组成、生活型和观赏特性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校园内共有园林植物61科138属175种。共有裸子植物5科5属5种,被子植物56科133... 对肇庆学院北岭主校区的校园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统计其园林植物种类,在调研和统计的基础上,对园林植物物种组成、生活型和观赏特性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校园内共有园林植物61科138属175种。共有裸子植物5科5属5种,被子植物56科133属170种,蕨类植物1科1属1种;有优势科10科81种、优势属9属33种;有乔木类27科55属74种,灌木类(含小乔木)29科50属59种,草坪地被类19科30属35种,藤本类1科1属1种,水生植物类5科5属6种;共有观花植物63种,观果植物8种,观干植物2种,其他均为观叶和观形植物。提出优化校园植物景观资源库,提升校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校园植物景观营造科学化水平,保护好见证学校历史的古树名木,增加具有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的植物品种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物种组成 植物生活型 观赏特性 肇庆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水库底泥泡沫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彦苍 宁钰 +7 位作者 石华旺 冯胜雷 张晓雄 张春元 于铠源 朱骥 靳子栋 乔威涛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1-224,共14页
【目的】为了提高水库底泥的高值化利用率,拟使用水库底泥来制备泡沫混凝土,以水胶比、底泥掺量、泡沫掺量为变量【方法】采用Design-Expert 13.0软件中响应曲面法对水库底泥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分析变量对水库底泥泡沫混... 【目的】为了提高水库底泥的高值化利用率,拟使用水库底泥来制备泡沫混凝土,以水胶比、底泥掺量、泡沫掺量为变量【方法】采用Design-Expert 13.0软件中响应曲面法对水库底泥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分析变量对水库底泥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的影响。采用SEM和XRD探究了底泥泡沫混凝土微观结构。【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对水库底泥泡沫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影响顺序为:水胶比>泡沫掺量>底泥掺量,而导热系数的影响顺序为:水胶比>底泥掺量>泡沫掺量。随着水胶比增加,抗压强度先升高后下降,导热系数逐渐降低。增加泡沫和底泥掺量会导致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均下降。孔隙率与导热系数呈现负相关,符合指数模型。【结论】经优化配比,水库底泥泡沫混凝土在水胶比0.4、底泥掺量30%、泡沫掺量4.2%条件下制备,其28 d抗压强度为18.19 MPa,导热系数为0.1214W/(m·K),表观密度为701.2 kg/m^(3)。微观结果分析表明,底泥掺入量为30%条件下,试块内部物相结合紧密,孔隙分布均匀。研究成果为水库底泥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底泥 泡沫混凝土 响应曲面法 抗压强度 导热系数 影响因素 水胶比 SEM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肇庆航空职业学院植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
8
作者 张铭亦 苏海琪 +3 位作者 高嘉沛 卓钰荣 唐桂焕 覃娇芬 《现代园艺》 2025年第23期58-60,64,共4页
为掌握广东肇庆航空职业学院植物群落构成、物种丰富程度、植物多样性等生态学特点,对其校园内植物进行全面的实地调查和样本采集,记录不同植物的种类、科属等信息,调查分析校园内植物的频度和物种丰富度。结果表明,广东肇庆航空职业学... 为掌握广东肇庆航空职业学院植物群落构成、物种丰富程度、植物多样性等生态学特点,对其校园内植物进行全面的实地调查和样本采集,记录不同植物的种类、科属等信息,调查分析校园内植物的频度和物种丰富度。结果表明,广东肇庆航空职业学院共记录到高等植物27科31属32种。其中,草本植物涵盖6科7属,共计7种;灌木植物则包含10科12属,总计12种;乔木植物则涉及11科12属,共计13种。由此可知,广东肇庆航空职业学院植物种类少,群落结构单一,无明显色相变化。因此,需要提高其景观植物物种丰富度,优化其结构以促进植物多样性、丰富植物色彩搭配。研究结果对高校绿地植物多样性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物种组成 广东肇庆航空职业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骨木提取物对桃蚜的毒力和发育繁殖的影响
9
作者 李卓丽 王博 +4 位作者 虎少婧 郭金 潘夏丽 张庆雯 张李香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9-234,248,共7页
为探究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提取物对桃蚜Myzus persicae的触杀活性及对其发育和繁殖的影响,采用点滴法测定接骨木乙醇粗提取物和4种溶剂萃取物对桃蚜的毒力,同时测定了接骨木正丁醇萃取物的半致死剂量对桃蚜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 为探究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提取物对桃蚜Myzus persicae的触杀活性及对其发育和繁殖的影响,采用点滴法测定接骨木乙醇粗提取物和4种溶剂萃取物对桃蚜的毒力,同时测定了接骨木正丁醇萃取物的半致死剂量对桃蚜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接骨木乙醇粗提物对桃蚜具有较好的触杀效果,处理72 h的LD_(50)为0.133μg/头。接骨木4种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物对桃蚜均具有杀虫活性,正丁醇萃取物对桃蚜触杀效果最佳,处理72 h对成蚜及若蚜的LD_(50)分别为1.243μg/头和0.145μg/头;用LD_(50)的正丁醇萃取物处理桃蚜后,其F_(0)代的成蚜平均寿命缩短、每成蚜平均产蚜量下降;F_(1)代的净生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的值显著低于同世代的对照组;F_(2)代的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与同世代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因此认为,接骨木提取物可显著抑制桃蚜F_(0)代的繁殖力,降低F_(1)代的种群数量。研究结果为将接骨木提取物作为植物源杀虫剂防治桃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木 点滴法 桃蚜 生物活性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混合试验的黏滞阻尼器Maxwell模型参数识别
10
作者 郑欢 王涛 +4 位作者 王贞 孟丽岩 许国山 张佳辉 窦晓亮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3,106,共10页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在真实高频响应下的振动特性并识别其Maxwell模型参数,给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Maxwell模型参数识别方法,开展物理子结构为黏滞阻尼器的高速列车减振器实时混合试验,得到车速在250~400 km/h内黏滞阻尼器真实滞回响应,并...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在真实高频响应下的振动特性并识别其Maxwell模型参数,给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Maxwell模型参数识别方法,开展物理子结构为黏滞阻尼器的高速列车减振器实时混合试验,得到车速在250~400 km/h内黏滞阻尼器真实滞回响应,并根据阻尼器真实响应识别黏滞阻尼器Maxwell模型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列车车速增大,黏滞阻尼器力与位移峰值响应均增大且位移基频提高,所识别Maxwell模型标准化刚度增大而标准化阻尼减小;所给参数识别方法精度较高,不同车速下黏滞阻尼器识别力与实测力时程的均方根误差不超过20.9%,且列车车速越大,均方根误差越小。该研究可为高频振动下黏滞阻尼器性能评估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混合试验 黏滞阻尼器 Maxwell模型 参数识别 滞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景观遗产视角下国内乡村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雯婧 梁盈章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16-220,共5页
文化景观遗产与乡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乡村景观遗产”属于“文化景观”中“有机演进的景观”这一类别。通过CiteSpace软件的分析结果,对近20年国内文化景观遗产研究下乡村主题进行梳理分析,总结研究发展态势与特征。阶段呈现出以... 文化景观遗产与乡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乡村景观遗产”属于“文化景观”中“有机演进的景观”这一类别。通过CiteSpace软件的分析结果,对近20年国内文化景观遗产研究下乡村主题进行梳理分析,总结研究发展态势与特征。阶段呈现出以下相似特征:研究逐渐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综合框架,核心关键词包括“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乡村景观”等。基于分析结果提出我国在该研究方向的展望,文化景观遗产视角的介入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方向;多学科协作与创新方法是推动研究深化的关键,点云技术、大数据分析为乡村研究提供精确性和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espace分析 文化景观遗产 乡村 乡村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清晖园园林理法看岭南古典园林人文精神体现
12
作者 黎美伶 《现代园艺》 2025年第5期156-159,共4页
以清晖园为例,深入探讨岭南古典园林的人文精神体现。清晖园作为岭南园林的杰出代表,其独特的园林理法充分展现了岭南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精神。通过对清晖园的布局、建筑、植物、园林理法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其如何巧妙... 以清晖园为例,深入探讨岭南古典园林的人文精神体现。清晖园作为岭南园林的杰出代表,其独特的园林理法充分展现了岭南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精神。通过对清晖园的布局、建筑、植物、园林理法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其如何巧妙地融合了岭南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特色,以及如何在园林景观中传达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此外,还探讨了岭南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以及其在当代社会的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晖园 岭南古典园林 人文精神 园林理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德清晖园景观视觉舒适度评价
13
作者 黎美伶 梁凯欣 +3 位作者 符美迅 林锦淇 杨敏欣 张铭亦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187-192,共6页
顺德清晖园作为岭南园林的代表,其景观视觉舒适度对于游客体验至关重要。对清晖园的景观视觉舒适度进行评价,以便进一步提升清晖园的景观美感。从色彩特征、景观特征、文化特征和空间特征4个方面建立清晖园视觉舒适度评价模型,并结合实... 顺德清晖园作为岭南园林的代表,其景观视觉舒适度对于游客体验至关重要。对清晖园的景观视觉舒适度进行评价,以便进一步提升清晖园的景观美感。从色彩特征、景观特征、文化特征和空间特征4个方面建立清晖园视觉舒适度评价模型,并结合实地观测和问卷调查完善评价体系,最终记录数据结果并分析成因。结果表明,清晖园整体景观视觉舒适度较高,但部分区域还存在视觉拥挤和色彩搭配不当等问题。建议在保持传统园林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景观视觉舒适度,如采用优化植物配置、调整景观元素布局,以更好地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促进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视觉舒适度 评价 岭南古典园林 顺德清晖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千万工程赋能乡村振兴“学校+社区”一站式服务——以肇庆市白土镇为例
14
作者 陈晓彤 卓钰荣 +3 位作者 张铭亦 庞钰 高嘉沛 覃娇芬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8期185-188,共4页
该文以肇庆市高要区白土镇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法、文献阅读法和归纳总结法,分析“稻虾共生”在白土镇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可知,通过一站式标准体系、一站式展销平台、一站式文化熏陶以及一站式水质检测所构成的“学校+社... 该文以肇庆市高要区白土镇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法、文献阅读法和归纳总结法,分析“稻虾共生”在白土镇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可知,通过一站式标准体系、一站式展销平台、一站式文化熏陶以及一站式水质检测所构成的“学校+社区”一站式服务模式,可解决当地发展瓶颈,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增强品牌市场竞争力,同时提高养殖户的综合素质,形成良性循环,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生 一站式服务模式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课程平台下园林花卉学在线课程的建设与探索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秋燕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8期167-169,共3页
在线课程平台的建设使得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能得以有效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课程形式可以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对《园林花卉学》课程的课程设计、教学方式以... 在线课程平台的建设使得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能得以有效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课程形式可以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对《园林花卉学》课程的课程设计、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进行探讨。通过整合教学课件资源,简化理论教学内容;增加互动环节,将该门课程线上与线下的学习点进行合理的安排;注重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客观合理的考核,注重学生学习的综合效果,进一步提升在线课程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课程 园林花卉学 教学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石城镇卫生院升级改造项目工业设计方案
16
作者 王秋菊 廖明慧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8-148,共1页
关键词 石城镇 广东省云浮市 卫生院 云安区 升级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肇庆市长者公园植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符美迅 林锦淇 +3 位作者 梁凯欣 贺文杰 张铭亦 黄秋燕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8期47-50,65,共5页
[目的]分析长者公园内植物物种组成、群落构成、物种丰富度及植物多样性等生态学特征,为公园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植物景观的优化等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肇庆市长者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对物种组成进行调查,计算频度和丰富度... [目的]分析长者公园内植物物种组成、群落构成、物种丰富度及植物多样性等生态学特征,为公园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植物景观的优化等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肇庆市长者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对物种组成进行调查,计算频度和丰富度指数。[结果]公园内共有高等植物69科94属103种。其中乔木植物25科33属38种,灌木植物26科29属32种,草本植物18科32属33种。[结论]肇庆市长者公园内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植物群落结构较为稳定,但公园内乔灌草比例相当,不利于层次感的搭配和景观效果的营造;草本种类较少,类型单一;色叶树种相对较少,季相变化不明显;缺少后期养护。该研究结果对提高城市公园植物多样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者公园 植物多样性 物种组成 肇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E法和SD法的肇庆市水基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宜芹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2期62-68,共7页
以肇庆市水基湿地公园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选取12张最具代表性的植物景观照片,运用SBE法进行美景度评价,采用SD法分解、量化景观要素,利用SPSS 24软件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景观质量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水基湿地公园植物景观... 以肇庆市水基湿地公园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选取12张最具代表性的植物景观照片,运用SBE法进行美景度评价,采用SD法分解、量化景观要素,利用SPSS 24软件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景观质量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水基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质量总体一般,朴树+凤凰木+铁冬青+银合欢+构树+苦楝+海南菜豆树—土蜜树+澳洲鸭脚木+龙船花+鸡蛋花+光叶子花—鬼针草+乌蔹莓+铺地黍等乔灌草配置形式的美景度值最高。水基湿地公园植物景观主要受绿视率、层次感、水面倒影的景观要素影响,景观质量评价模型为YSBE=-49.214+22.876X2+26.618X6+37.176X10,根据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结果及景观要素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为肇庆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肇庆市 水基湿地公园 植物景观 SBE法 SD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树木冠层疏透度测度及遮荫功能综合评价
19
作者 钟汝淇 黄秋燕 +10 位作者 杨建欣 霍明宇 刘文苑 廖婉柔 黄茵燕 柳怡辰 罗晓蕾 郭耿娜 贺文杰 陈颢文 李高山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22-130,共9页
园林树木冠层疏透度对遮荫功能等生态效益的发挥有着重要影响。选取肇庆市10种常见行道树,采用数码相机拍摄冠层照片,结合Photoshop图像处理方法进行冠层疏透度测定,验证树木参数、冠层疏透度、遮荫面积与荫影照度的相关性,并采用主成... 园林树木冠层疏透度对遮荫功能等生态效益的发挥有着重要影响。选取肇庆市10种常见行道树,采用数码相机拍摄冠层照片,结合Photoshop图像处理方法进行冠层疏透度测定,验证树木参数、冠层疏透度、遮荫面积与荫影照度的相关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遮荫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凤凰木(Delonix regia)、盆架木(Alstonia scholaris)、小叶榄仁(Terminalia neotaliala)、黄葛榕(Ficus virens)的疏透度最高;凤凰木、盆架木、小叶榄仁、芒果(Mangifera indica)的荫影照度最高。(2)冠层疏透度(CT)、枝下高(UBH)、树高(TH)、胸径(DBH)与荫影照度(SI)呈正相关;冠幅(CW)、冠高(CH)、胸径(DBH)、树高(TH)与遮荫面积(S)呈正相关;枝下高(UBH)、胸径(DBH)、树高(TH)与冠层疏透度(CT)呈正相关;荫影照度(SI)和冠高(CH)显著负相关,层疏透度与荫影照度显著正相关。冠幅是决定遮荫面积的主导因素,冠层疏透度和冠高是决定树木荫影照度的重要因素。(3)综合遮荫功能排序前3的树木分别为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黄葛榕和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冠层疏透度的测度为开展园林树木遮荫功能相关研究提供了全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树木 冠层疏透度 遮荫功能 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挡风墙对风力机尾流干扰特性的研究
20
作者 孙芳锦 邓富河 +1 位作者 张大明 曾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4-459,共6页
针对不同排布方式下风力机尾流干扰问题,探寻在有限场地内减小风力机尾流干扰方法。利用数值模拟对不同排布下的风力机尾流干扰进行研究,得到尾流干扰最不利工况以限制场地大小,后加入挡风墙,开展挡风墙放置位置和高度变化对风力机尾流... 针对不同排布方式下风力机尾流干扰问题,探寻在有限场地内减小风力机尾流干扰方法。利用数值模拟对不同排布下的风力机尾流干扰进行研究,得到尾流干扰最不利工况以限制场地大小,后加入挡风墙,开展挡风墙放置位置和高度变化对风力机尾流干扰特性的研究。研究得到不同排布方式下的尾流分布,以及加入挡风墙时尾流干扰的风速云图和功率分布规律,发现不同参数挡风墙对尾流干扰的限制影响。研究表明:随着串列干扰间距的增大,干扰效应逐渐减弱;功率随串列干扰间距的增加而增加,在串列间距为3D(D为风轮直径)时干扰效应最大;错列间距越大,干扰效应越弱,尾流恢复变慢,功率随错列间距增加而增加。随着错列间距的增大,干扰程度逐渐减弱,风速损失变小;错列使尾流叠加效应减弱,尾流膨胀减弱。挡风墙距离下游风力机越近时,越能限制上游风力机的尾流,提高下游风力机来流风速;3种高度下的挡风墙,对尾流干扰限制最佳高度为25 m,40 m的挡风墙比10 m的挡风墙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尾流 风电场 尾流干扰特性 挡风墙布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