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保护区有害生物治理方案及绩效指标研究——以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1
作者 游奕来 甘加俊 +4 位作者 熊晴帆 孙争争 毕慧缘 梅玉启 江美婵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6期12-18,共7页
针对自然保护区有害生物治理问题,以广东省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淇澳岛片区有害生物治理项目为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为准绳,应用现有技术条件,从科学管控外来入侵生物、确保红树林湿地健康和群... 针对自然保护区有害生物治理问题,以广东省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淇澳岛片区有害生物治理项目为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为准绳,应用现有技术条件,从科学管控外来入侵生物、确保红树林湿地健康和群落正向演替、法律法规、政策依据和治理技术5方面入手,厘清了自然保护区有害生物治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和技术条件等问题,论证并提出了开展自然保护区有害生物治理的实施方案和绩效指标,对科学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可供广东省乃至国内外自然保护区有害生物治理参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有害生物 治理方案 绩效指标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类群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游奕来 甘加俊 +2 位作者 熊晴帆 孙争争 毕慧缘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8期28-34,共7页
以《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的有关材料为依据,对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维管植物类群及分布区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该保护区共记录维管植物171科608属984种(含野生维管植物152科505属819种),约占广... 以《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的有关材料为依据,对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维管植物类群及分布区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该保护区共记录维管植物171科608属984种(含野生维管植物152科505属819种),约占广东省维管植物总数7320种的13.6%;遗传多样性比较脆弱,表现在单种科和寡种科、单属科及单种属所占比例较大;②因该保护区地处沿海潮间带湿地滩涂和小海岛立地,植物多样性天赋不足,故与广东阳春百涌省级自然保护区相比,物种丰富度各有千秋,但后者的野生物种更为丰富;与广东全省相比,各类植物数量所占比例均较少,但与同等级自然保护区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③保护区的维管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类型为主,与其地处南亚热带气候区大致吻合;④保护区的植物群落恢复与重建范例可供国内外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建设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管植物 植物多样性 植物区系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红树林互花米草和五爪金龙风险分析
3
作者 单振菊 林伟 +4 位作者 熊晴帆 徐淼锋 曹野 管维 陈志云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3期83-87,共5页
2023—2024年,在广东省珠海市红树林有害生物种类监测调查中,对发生危害较重的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和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2种有害生物的危害性、潜在危险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危险性管理难度等进行分析。参照国际... 2023—2024年,在广东省珠海市红树林有害生物种类监测调查中,对发生危害较重的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和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2种有害生物的危害性、潜在危险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危险性管理难度等进行分析。参照国际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方法,对两者在珠海红树林的危害风险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估。结果显示,珠海红树林主要有害生物有32种,其中互花米草、五爪金龙危害较为严重,风险综合评价(R)分别为2.08和1.73,分别属于高度危险和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两者在珠海红树林局部发生危害,如不及时控制会大面积扩散,对红树及周边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应实施动态监测,建立以应急除治、生态修复、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生态防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分析 红树林 互花米草 五爪金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坝光银叶树湿地园植物资源调查与管护对策
4
作者 易小青 何春梅 +4 位作者 高常军 马姣娇 蔡坚 孙争争 姜广甲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3年第4期254-260,共7页
[目的]了解深圳坝光银叶树湿地园植物资源本底现状,为该园区植物资源的保护、修复与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野外全域调查和室内标本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圳坝光银叶树湿地园内植物群落进行鉴定与统计。[结果]共记录植物113科353... [目的]了解深圳坝光银叶树湿地园植物资源本底现状,为该园区植物资源的保护、修复与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野外全域调查和室内标本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圳坝光银叶树湿地园内植物群落进行鉴定与统计。[结果]共记录植物113科353属433种,优势科属为禾本科、菊科和大戟科,野生植物和园林植物分别占园区植物总种数的58.20%和32.10%。从生活型组成来看,园区植物主要由草本植物、乔木植物和灌木植物组成,分别占总种数的41.11%、29.79%和21.25%。园区特色植物包括树龄200 a以上的古银叶树33棵、红树植物16种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园区有外来入侵植物21种。[结论]坝光银叶树湿地园植物物种组成丰富,优势科属植物集中,特色植物突出,具有重要保护价值。园区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较高但危害程度一般,需加强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物多样性 植物调查 管护对策 坝光银叶树湿地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瓣海桑纯林湿地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游奕来 熊晴帆 +3 位作者 孙争争 何克宏 甘加俊 郑特佳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6期7-14,共8页
针对现有无瓣海桑纯林树种结构单一,单层林冠郁闭度达0.81,林下物种多样性低下,耐阴小灌木老鼠簕的覆盖度达88.7%等低效林问题,从现状、政策和技术等层面,系统地论证了对该纯林湿地进行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应用自有的和前人的... 针对现有无瓣海桑纯林树种结构单一,单层林冠郁闭度达0.81,林下物种多样性低下,耐阴小灌木老鼠簕的覆盖度达88.7%等低效林问题,从现状、政策和技术等层面,系统地论证了对该纯林湿地进行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应用自有的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修复技术方案:①对该林分进行修枝、透光伐至郁闭度≤0.5,并在其林下种植较耐阴的木榄和桐花树等乡土树种的一系列技术措施;②对其潮沟水系进行清理疏通,以保障该湿地持续健康;③对其生态修复成效进行监测,为政府决策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④对该区域的巡护码头进行修缮提升,以避免安全隐患和正常巡护。研究可为全国3800 hm 2以上无瓣海桑林的生态修复提供借鉴,也可为我国滨海湿地红树林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等提供重要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瓣海桑 纯林 湿地 生态修复 可行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土壤基质的不同处理方式对草海桐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潘淑芳 蓝玉杏 +3 位作者 孙争争 熊晴帆 罗海威 何克宏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第3期22-23,共2页
以淇澳红树林保护区内对草海桐进行扦插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基于黄心土的土壤基质下,采用粗枝无处理方式扦插,草海桐成活率最高;基于50%黄心土+50%泥炭土的土壤基质下,采用粗枝浸泡120 mg·L^(-1)生根粉30 min的方式扦插,草海桐成... 以淇澳红树林保护区内对草海桐进行扦插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基于黄心土的土壤基质下,采用粗枝无处理方式扦插,草海桐成活率最高;基于50%黄心土+50%泥炭土的土壤基质下,采用粗枝浸泡120 mg·L^(-1)生根粉30 min的方式扦插,草海桐成活率最高;基于50%黄心土+50%营养土的土壤基质下,采用顶枝无处理方式扦插,草海桐成活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海桐 扦插栽培 土壤 处理方式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