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质自动监测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及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
作者 张苒 刘京 +1 位作者 周伟 李东一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5-129,共5页
通过水质自动监测数据与常规监测数据比较,表明了自动监测与常规监测数据的一致性;通过对自动监测数据分析,发现五参数可以更直接地反映水质变化,并且五参数之间以及五参数与其他监测指标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典型污染事故预警监测... 通过水质自动监测数据与常规监测数据比较,表明了自动监测与常规监测数据的一致性;通过对自动监测数据分析,发现五参数可以更直接地反映水质变化,并且五参数之间以及五参数与其他监测指标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典型污染事故预警监测案例的分析,更加凸显了五参数连续监测在预警监测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监测 五参数 水环境 预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1
2
作者 文小明 刘佳 +2 位作者 陈传忠 陈耿 于勇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20,共7页
“十四五”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将会迎来新一轮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绿色发展与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将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生态环境监测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亟需强化支撑、引领、服务作用。文章对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 “十四五”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将会迎来新一轮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绿色发展与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将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生态环境监测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亟需强化支撑、引领、服务作用。文章对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从环境质量状况、生态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网络等方面将粤港澳大湾区与东京、纽约、旧金山三大世界级湾区进行系统比较,对标查找差距与不足,并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生态环境监测区域布局、现代感知网络、智慧应用与“美丽湾区”综合评价、联合监测与信息发布、产学研用一体化等方面,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生态环境监测 国际比较 联合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二次有机气溶胶危害性及环境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多宏 张涛 +7 位作者 蒋斌 岳玎利 周炎 钟流举 王伯光 毕新慧 张干 周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305-309,共5页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是细颗粒物中重要组成成分,相比一次有机气溶胶(POA),SOA对环境、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有着更大的影响。国内外已经在城市、郊区和背景区域开展了SOA基础观测与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数据,为掌握SOA演变机理及其...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是细颗粒物中重要组成成分,相比一次有机气溶胶(POA),SOA对环境、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有着更大的影响。国内外已经在城市、郊区和背景区域开展了SOA基础观测与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数据,为掌握SOA演变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其研究主要局限于短期观测,对其具体发生条件、变化规律和重要演化过程及形成机理特征并未开展系统的观测与研究。为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亟需长期开展高时间分辨率高物种分辨率的综合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有机气溶胶 危害 环境监测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以广东省某村庄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陈丹青 谢志宜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2年第2期88-92,共5页
以广东某村庄为实例,介绍了农村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方法。对该村庄菜地、基本农田、曾经污灌农田和怀疑受污染的农田土壤进行了12个样品砷、镉、钴、铬、铜、汞、镍、铅、硒、锌等元素全量和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含量监测,并... 以广东某村庄为实例,介绍了农村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方法。对该村庄菜地、基本农田、曾经污灌农田和怀疑受污染的农田土壤进行了12个样品砷、镉、钴、铬、铜、汞、镍、铅、硒、锌等元素全量和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含量监测,并分别采取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该村土壤污染状况。该村土壤中铜、镉、砷、硒、锌和铅超过GB 15618—1995二级标准和环保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评价技术规定》评价标准,主要以铜、镉和砷污染为主,其超标率分别为75.0%、58.3%和58.3%;重污染土壤样品数占总监测样品数的41.7%,受中度污染的土壤样品数占25.0%,受轻度污染土壤样品数占8.3%,处于警戒水平的土壤样品占25.0%。不同类型土壤污染程度各异,其中曾经污灌的土壤和怀疑受污染的土壤铜、镉、砷、锌、硒、铅含量较高,基本农田土壤次之,菜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壤监测 重金属 有机氯农药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近岸海域环境监测与管理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招康赛 易雯 钟小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共4页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建立一套权威、健全的管理机制和监测体系是搞好监测工作的关键,实施分步走的发展战略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监测体系,提高科学监...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建立一套权威、健全的管理机制和监测体系是搞好监测工作的关键,实施分步走的发展战略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监测体系,提高科学监测水平和人员素质,开展自动监测仪器以及便携式现场监测仪器的研制、开发或引进,要特别重视重大环境事故的应急监测技术,大幅度提高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海域 环境监测 监测体系 管理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环境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林秀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227-229,共3页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环境监测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概述微生物燃料电池应用于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对目前已有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型传感器为监测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微生物燃料电池用于易降解碳源、有毒污染物及微生物数量检测三方面的...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环境监测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概述微生物燃料电池应用于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对目前已有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型传感器为监测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微生物燃料电池用于易降解碳源、有毒污染物及微生物数量检测三方面的研究。最后探讨了微生物燃料电池传感器目前还未被广泛应用于实际水质监测的原因,以期为未来研究开发高性能微生物燃料电池传感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环境监测 生物传感器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MS的开发及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鲁志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00-103,共4页
介绍了广东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及下属9个分中心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开发和应用情况,通过对LIMS投入运行后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的情况进行分析,阐述了LIMS作为现代实验室管理工具,在提高水环境监测工作效率,规范质量管... 介绍了广东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及下属9个分中心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开发和应用情况,通过对LIMS投入运行后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的情况进行分析,阐述了LIMS作为现代实验室管理工具,在提高水环境监测工作效率,规范质量管理,保证数据可靠性,提升水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监测 实验室 LIMS 资源管理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最优网格尺度识别研究——以珠三角耕地土壤镉为例 被引量:14
8
作者 谢志宜 罗小玲 +6 位作者 郭庆荣 陈丹青 吕小明 陆泗进 王业耀 梁耀杰 朱晓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19-1525,共7页
最优采样密度的确定是土壤环境调查、监测及监测网建设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科学问题,但当前对土壤环境监测最优网格尺度识别的研究较少。文章在对珠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土壤按照2 km×2 km的网格加密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经典统计方法、地... 最优采样密度的确定是土壤环境调查、监测及监测网建设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科学问题,但当前对土壤环境监测最优网格尺度识别的研究较少。文章在对珠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土壤按照2 km×2 km的网格加密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经典统计方法、地统计法和空间插值等方法开展土壤镉最优监测网格尺度研究。结果表明:(1)2 km×2 km、4 km×4 km、8 km×8 km和16 km×16 km 4种网格尺度下,采样点间距离均小于空间相关距离,具有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8 km×8 km网格的变程及拟合度最大,说明利用地统计学方法进行珠三角耕地土壤镉含量变量的空间分析,8 km×8 km网格的空间表达能力最强;(2)不论从交叉验证模型,还是独立验证模型以及空间分布模式均可发现,2 km×2 km、4 km×4 km和8 km×8 km等3种采样尺度均可较可靠地反映珠三角区域耕地土壤镉含量的空间变异,而16 km×16 km的采样尺度则无法保证可靠性;(3)在置信水平为95%,相对误差为15%的条件下,采用Cochran公式获取的最佳采样数量为169个,而2 km×2 km、4 km×4 km和8 km×8km满足此条件的点位数均大于169个,此时误差小于《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实验室允许的最大误差25%。总之,在珠江三角洲区域尺度上,以土壤镉作为评价目标的土壤采样中,8 km×8 km是比较适宜的采样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质量 空间变异 监测网络 地统计 空间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团对广东鹤山大气超级监测站单颗粒气溶胶理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陈多宏 何俊杰 +8 位作者 张国华 王伯光 李梅 沈劲 张涛 毕新慧 钟流举 张干 吕小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69,共7页
大气气溶胶对健康、环境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其理化特征能阐明灰霾的成因及机理,对科学调控大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广东江门鹤山大气超级监测站为观测平台,使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和气团后向轨迹综合分析了单颗粒气溶胶的... 大气气溶胶对健康、环境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其理化特征能阐明灰霾的成因及机理,对科学调控大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广东江门鹤山大气超级监测站为观测平台,使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和气团后向轨迹综合分析了单颗粒气溶胶的理化特征,揭示了气团轨迹对颗粒物浓度、类型和化学成分的影响。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在2012年5月11日至7月31日,共采集了约600万个同时含有粒径和质谱信息的颗粒,它们主要可分为8类:有机碳颗粒(OC)、元素碳颗粒(EC)、元素-有机碳混合颗粒(ECOC)、富钾颗粒(K-rich)、大分子有机碳颗粒(HMOC)、海盐颗粒(Na-K)、金属颗粒(Metal)和富硅颗粒(Si-rich)。各类颗粒的质谱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颗粒的来源:EC颗粒来自一次污染源;K-rich颗粒主要来自与生物质燃烧有关的过程;Na-K颗粒来自于海盐碎沫;Metal颗粒主要来自工业源或火力发电;Si-rich颗粒则主要来自扬尘。8类颗粒中普遍存在的二次成分表明它们都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大气老化过程。采样期间每隔6 h绘制一条气团后向轨迹图,聚类分析发现这些气团后向轨迹主要有5类:第1类占总轨迹数的14.1%,它代表由内陆经广州、佛山到达采样点的气团;第2类占总轨迹数的10.2%,它代表沿东南部大陆海岸线到达采样点的气团;第3类和第5类在气团后向轨迹中占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0.0%和36.8%,它们都来自南海海面,但第3类气团经珠海、澳门到达采样点,而第5类则经阳江到达采样点;第4类占总轨迹数的8.8%,这类气团途经深圳、东莞到达采样点。单颗粒数据结合气团后向轨迹进行统计分析表明:经广州、佛山到达采样点的气团会带来高浓度的颗粒物污染,且颗粒的老化程度较高,而发源于南海海面的气团能带来新鲜海风,对鹤山的大气污染起稀释作用;在颗粒类别上,途经广州、佛山、东莞、深圳这些重污染城市的气团中EC颗粒和ECOC颗粒的含量更高,而途经珠三角南部区域的气团则含有更多的OC颗粒和Metal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粒气溶胶 污染物来源分析 后向轨迹 SP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被引量:14
10
作者 邱立莉 敬红 +2 位作者 唐敏 赵俊明 柯钊跃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52,共4页
结合2017年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效果评估结果,总结了企业自验现状和验收监测工作情况,分析了项目业主、技术机构、管理部门三方的技术需求,从如何为企业自验做好技术支撑的角度,提出了主动宣传解读管理与技术要求、完善验收监... 结合2017年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效果评估结果,总结了企业自验现状和验收监测工作情况,分析了项目业主、技术机构、管理部门三方的技术需求,从如何为企业自验做好技术支撑的角度,提出了主动宣传解读管理与技术要求、完善验收监测技术规范体系、全面开展验收监测培训、持续开展验收效果评估、建立环保验收监测服务专家库5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项目 环境保护 验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需改进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3
11
作者 解淑艳 杜丽 +4 位作者 王晓彦 孟晓艳 王帅 王瑞斌 钟流举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72,共4页
现有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颁布于2005年,至今已近10年,这期间部分标准分析方法被废止,部分有所更新,并新增了很多标准分析方法。2012年颁布的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的PM2.5、镉、汞、砷、六价铬等项目在手工监测技术规范中... 现有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颁布于2005年,至今已近10年,这期间部分标准分析方法被废止,部分有所更新,并新增了很多标准分析方法。2012年颁布的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的PM2.5、镉、汞、砷、六价铬等项目在手工监测技术规范中未涉及。针对手工监测技术规范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修订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空气 手工监测 修订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谈根洪 李翠琴 +1 位作者 李明 钟秉照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7-57,共11页
本文报道了广东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的调查方法和结果。全省基本以25×25km 网格均匀布点336个。调查结果表明:(1)广东省原野γ辐射剂量率(离地面1m 高处的空气吸收剂量率,下同)按网格,点(以下简称为测点)、人口和面积的加权均... 本文报道了广东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的调查方法和结果。全省基本以25×25km 网格均匀布点336个。调查结果表明:(1)广东省原野γ辐射剂量率(离地面1m 高处的空气吸收剂量率,下同)按网格,点(以下简称为测点)、人口和面积的加权均值分别为8.53、8.48和8.55×10^(-8)Gy·h^(-1);(2)道路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平均为9.10×10^(-8)Gy·h^(-1);(3)室内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分别为13.39和13.68×10^(-8)Gy·h(-1);(4)宇宙射线致电离成分(不包括中子)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仅均值,室内分别为2.39和2.36×10^(-8)Gy·h^(-1),室外分别为2.74和2.73×10^(-8)Gy·h^(-1);(5)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15.78和16.04×10^(-8)Gy·h^(-1);室外分别为11.27和11.28×10^(-8)Gy·h^(-1);(6)宇宙射线、天然γ辐射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21、0.77和0.98mSv;所致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1.2、4.6和5.8×10~4人·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调查 天然贯穿辐射 剂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空气监测中NO_x、SO_2空白值的研究
13
作者 闵尊校 杨龙潘 +2 位作者 翁炜 廖文英 黄璋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27,共2页
本文研究了惠州市市区环境空气监测中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现场空白值与室内空白值的差异,得出了二氧化硫测定的两种空白值相差无几,氮氧化物测定的两种空白值相差较显著的结论。提出了在计算环境空气氮氧化物浓度时,扣除现场空白值... 本文研究了惠州市市区环境空气监测中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现场空白值与室内空白值的差异,得出了二氧化硫测定的两种空白值相差无几,氮氧化物测定的两种空白值相差较显著的结论。提出了在计算环境空气氮氧化物浓度时,扣除现场空白值是消除分析误差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讨论了现场空白值受环境条件(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 空白值 大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对珠三角区域站空气质量评价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岳玎利 谢敏 +2 位作者 周炎 袁鸾 区宇波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42,共5页
利用粤港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监控网中天湖、金果湾与万顷沙3个区域站2010年全年SO2、NO2、PM10 、O3、PM25与CO自动监测的数据,分析了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GB 3095-2012)对这3个子站空气质量评价的影响.研究发现,若采用新标准,万... 利用粤港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监控网中天湖、金果湾与万顷沙3个区域站2010年全年SO2、NO2、PM10 、O3、PM25与CO自动监测的数据,分析了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GB 3095-2012)对这3个子站空气质量评价的影响.研究发现,若采用新标准,万顷沙的NO2、PM10和PM2.5年均浓度将不同程度超标.这3个子站空气质量达标率下降7~ 28个百分点,空气污染指数从91% ~99%下降至63% ~91%;O3的引入是导致空气质量达标率下降的最主要的原因;O3将取代PM10成为最主要的首要污染物,出现频率大于50%,且O3(8 h)平均浓度的影响大于O3(1 h)浓度的影响.PM2.5的纳入也是导致空气质量达标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其超标率为3%(金果湾)~ 16%(万顷沙).NO2标准的收严未对天湖与金果湾空气质量评价造成影响,但导致万顷沙NO2的超标率从2%上升至10%,且NO2作为首要污染物的比例达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标准 空气质量指数 首要污染物 O3 PM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臭氧污染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45
15
作者 沈劲 杨土士 +5 位作者 晏平仲 陈诗琳 廖彤 陈多宏 谢敏 叶斯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0-95,共6页
该研究发现2014-2019年广东省与珠三角O_(3)-8h第90百分位数浓度、O_(3)年平均浓度以及超标率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O_(3)年度最大值常年居高不下,且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中部和西南部区域。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区域O_(3)均保持上... 该研究发现2014-2019年广东省与珠三角O_(3)-8h第90百分位数浓度、O_(3)年平均浓度以及超标率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O_(3)年度最大值常年居高不下,且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中部和西南部区域。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区域O_(3)均保持上升趋势,珠三角浓度水平介于其它2个区域之间。导致广东或珠三角出现较重臭氧污染的原因主要是臭氧前体物排放量巨大,珠三角VOCs排放强度居全国前列;全国背景臭氧浓度总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广东省天然源VOCs排放量较大,高温强日照的气象条件有利于臭氧生成;夏秋季台风外围下沉气流和副热带高压等不利气象条件,导致臭氧污染进一步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臭氧 污染特征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水样中全氟磺酸类和全氟羧酸类化合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吴建刚 龙强 +3 位作者 肖文 黄博珠 赵金平 向运荣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51-1859,共9页
全氟化合物(PFCs)作为一类难降解的持久性污染物,由于其可能导致肝毒性、致癌性、免疫毒性、生殖毒性以及干扰内分泌等特性,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通常环境水样中PFCs含量较低,其中全氟磺酸类化合物(PFSAs)和全氟羧酸类化合物(PFCAs)为... 全氟化合物(PFCs)作为一类难降解的持久性污染物,由于其可能导致肝毒性、致癌性、免疫毒性、生殖毒性以及干扰内分泌等特性,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通常环境水样中PFCs含量较低,其中全氟磺酸类化合物(PFSAs)和全氟羧酸类化合物(PFCAs)为痕量水平,因此环境水样中PFSAs和PFCAs的分析需要建立灵敏可靠的分析方法.国内外已针对环境水样中PFSAs和PFCAs的分析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全面系统的评述其分析方法近年来的新进展鲜见报道.本文全面总结了近5年来环境水样中PFSAs和PFCAs前处理方法及检测技术的新进展,主要包含基于色谱质谱的分析方法、基于光谱的分析方法、基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分析方法等三类;重点对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技术的新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评述.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样 PFSAs和PFCAs 检测方法 前处理方法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典型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环境呼吸暴露风险评估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军 赵金平 +4 位作者 杨立辉 黄道建 王雄 邓东阳 韩静磊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0-446,共7页
以南方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作为研究对象,调研其3 km半径范围内敏感点分布情况,依据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2014年监督性监测数据,采用较为成熟的AERMOD大气预测模型,预测SO_2、NO_2、HCl、Cd、Pb和二噁英(PCDD/Fs)等6种污染物在27个环境... 以南方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作为研究对象,调研其3 km半径范围内敏感点分布情况,依据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2014年监督性监测数据,采用较为成熟的AERMOD大气预测模型,预测SO_2、NO_2、HCl、Cd、Pb和二噁英(PCDD/Fs)等6种污染物在27个环境敏感点的日均浓度范围分别为0.03~0.21μg·m^(-3)、0.3~2.5μg·m^(-3)、0.01~0.04μg·m^(-3)、0.07~0.56 ng·m^(-3)、0.03~0.22 ng·m^(-3)和0.01~0.07 ng·m^(-3),明显低于相应的标准限值,由此可见该垃圾焚烧厂在研究期间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对周边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小。从模型预测可知,6种污染物的日均最大落地浓度位于网格线上的(200,150)处,分别为22.45、266、4.49、56.1、22.5μg·m^(-3)和59.5 fg·m^(-3),NO_2的日均最大浓度贡献值高于标准限值3.3倍,位于该点位的敏感点值得特别关注。采用USEPA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对该垃圾焚烧发电厂周边敏感点人群呼吸暴露量和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无论成人还是儿童呼吸暴露量随着与烟囱距离的增加呈递减趋势;非致癌化合物的危险指数HI大小顺序为NO_2>SO_2>HCl;致癌化合物危害指数CR大小顺序为Cd>PCDD/Fs>Pb,但其暴露风险相对较低,处于可接受水平;相对成人来说,儿童会承受更高的呼吸暴露剂量;就性别而言,男性会承受更高的呼吸暴露剂量。通过该研究为环保部门掌握垃圾焚烧厂对其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对敏感点人群健康的潜在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重金属 二噁英 呼吸暴露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大气污染典型案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潘月云 陈多宏 +5 位作者 叶斯琪 沈劲 嵇萍 汪宇 谢敏 许凡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2期58-66,共9页
基于广东省空气质量监测和天气形势及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2015年广东省典型大气污染案例中的空气质量污染特征,识别了主导天气形势及气象特征,并结合后向轨迹聚类分析,初步探讨了空气污染与气团来源的关系。结果表明:2015年全省共发生1... 基于广东省空气质量监测和天气形势及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2015年广东省典型大气污染案例中的空气质量污染特征,识别了主导天气形势及气象特征,并结合后向轨迹聚类分析,初步探讨了空气污染与气团来源的关系。结果表明:2015年全省共发生13次大气污染事件,呈现冬季(12~2月)主要为高浓度PM_(2.5)污染、春夏秋季(4~10月)高浓度O_3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的时间特征和重污染区集中于珠三角地区的空间特征;从主导天气形势看,广东省大气污染事件可分为高压出海型、热带低压型、弱槽弱脊型和高压控制型4个类型;通过典型地区后向轨迹聚类分析,发现偏南和偏北方向的污染气团输送与珠三角地区O_3污染关系密切相关,东南和偏西方向的污染气团对PM_(2.5)污染有重要影响。该研究对本地区大气污染演变趋势预测和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典型案例 天气形势 后向轨迹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53
19
作者 钟流举 郑君瑜 +2 位作者 雷国强 陈晶 车汶蔚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3-118,共6页
回顾和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的历程、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不足,针对我国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探讨了我国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的发展思路,并提出构建区域性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建议。
关键词 空气质量 监测网络 复合污染 现状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污染对广东省2020年空气质量目标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13
20
作者 汪宇 区宇波 +4 位作者 陈多宏 陈诗琳 赵燕 翟宇虹 梁家权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0-123,128,共5页
广东省2020年空气质量考核要求PM2.5不超过33μg/m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不低于92.5%。在减排努力下,广东省PM2.5持续下降,2018年达到31μg/m3,但由于臭氧超标率日益上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欠佳。区域背景浓度上升、地形不利于扩散... 广东省2020年空气质量考核要求PM2.5不超过33μg/m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不低于92.5%。在减排努力下,广东省PM2.5持续下降,2018年达到31μg/m3,但由于臭氧超标率日益上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欠佳。区域背景浓度上升、地形不利于扩散、高温时间长、热带气旋活跃、副热带高压影响持续时间长、天然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强度高等客观因素,加剧了广东省臭氧污染,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目标的可达性。当前以PM2.5防治为主,臭氧防治有效路径尚未明确,建议考虑影响臭氧污染的客观因素,使用参比状态监测数据作为考核依据,统计方法采用3年滑动平均,允许考核目标上下浮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目标 臭氧污染 影响因素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