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生姜镰刀菌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1
作者 杨维超 李小莉 +3 位作者 文俊丽 黄皓 周生茂 袁高庆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54-58,共5页
为确定引起广西生姜镰刀菌枯萎病的病原菌种类,研究采集了广西生姜主产区疑似镰刀菌枯萎病的生姜病株,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获得16株病原菌菌株,结合形态学观察和TEF-1α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接种3株典型菌株的分生孢子悬浮液进行... 为确定引起广西生姜镰刀菌枯萎病的病原菌种类,研究采集了广西生姜主产区疑似镰刀菌枯萎病的生姜病株,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获得16株病原菌菌株,结合形态学观察和TEF-1α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接种3株典型菌株的分生孢子悬浮液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16株菌株均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聚为一支,经柯赫氏法则验证,明确了尖孢镰刀菌是引起广西生姜镰刀菌枯萎病的主要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镰刀菌枯萎病 病原菌鉴定 尖孢镰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菊科入侵植物精油对红火蚁的生物活性
2
作者 周敏 刘宇琦 +3 位作者 蒋露 杨沆鑫 李军 李超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248,共6页
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极大的入侵生物,已被列为100种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菊科入侵植物在我国入侵植物中占比最多,危害较为严重。为探究假臭草PraxeliSclematidea、南美蟛蜞菊Sphagneticola tri... 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极大的入侵生物,已被列为100种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菊科入侵植物在我国入侵植物中占比最多,危害较为严重。为探究假臭草PraxeliSclematidea、南美蟛蜞菊Sphagneticola trilobata、微甘菊Mikania micrantha、白花鬼针草BidenSalba、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 5种菊科入侵植物精油对红火蚁的生物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植物精油,运用密闭熏蒸法、点滴法测定植物精油对红火蚁的熏蒸、触杀活性。结果表明:5种植物精油均对红火蚁具有熏蒸、触杀活性,通过毒力分析发现,5种植物精油的熏蒸活性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而处理时间的延长对触杀活性影响不大,其中飞机草精油的熏蒸活性最强,熏蒸6 h时LC_(50)为2.53μL/L,熏蒸8 h时LC_(50)为1.50μL/L;白花鬼针草和假臭草精油的触杀活性最强,12 h时LD_(50)分别为0.024、0.028μL/头,24 h时LD_(50)分别为0.022、0.025μL/头。由此可见,5种菊科入侵植物精油对红火蚁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有望作为天然熏蒸剂、触杀剂用于防控红火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入侵植物 精油 红火蚁 熏蒸活性 触杀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新品种粤烟208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俊标 李淑玲 +5 位作者 马柱文 李茂军 朱文格 李集勤 袁清华 张振臣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共6页
粤烟208是以MS89X为母本,98-39-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烤烟雄性不育一代杂交种,于2017年6月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田间生长整齐一致,长势强,叶片分层落黄,易烘烤;中抗青枯病、黑胫病和根结线虫病,中感TMV和CMV,感赤星病和P... 粤烟208是以MS89X为母本,98-39-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烤烟雄性不育一代杂交种,于2017年6月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田间生长整齐一致,长势强,叶片分层落黄,易烘烤;中抗青枯病、黑胫病和根结线虫病,中感TMV和CMV,感赤星病和PVY,综合经济性状优于对照品种K326。烤后原烟颜色以金黄色为主,部分正黄色,结构疏松,化学成份较协调,感官质量与K326相当。粤烟208是一个较能兼顾产量、质量、烘烤性能和抗病性的优良烤烟新品种,适宜在东南烟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品种 粤烟208 选育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顶时期与采收方式互作对烤烟烟叶结构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志强 朱文格 +2 位作者 朱志军 邓建良 彭健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8期6-8,共3页
以粤烟97为材料,采用大田裂区试验设计,以打顶时期为主区,采收方式为副区,分别设3个水平,研究打顶时期与采收方式互作对烤烟烟叶结构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时期与采收方式互作对烤烟上部叶比例、中部叶比例、上等烟比例、产... 以粤烟97为材料,采用大田裂区试验设计,以打顶时期为主区,采收方式为副区,分别设3个水平,研究打顶时期与采收方式互作对烤烟烟叶结构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时期与采收方式互作对烤烟上部叶比例、中部叶比例、上等烟比例、产量、均价和产值影响极显著。在广东乐昌烟叶产区,对粤烟97采用抽蕾打顶与上部8片叶一次性采收处理,有利于降低烤后烟叶上部叶比例,同时提高中部叶比例、上等烟比例和均价,产量和产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打顶时期 采收方式 烟叶结构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水型空气源热泵移动烤房与燃煤密集烤房烘烤效果比较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文格 何振峰 +6 位作者 朱志军 彭健强 丁怡 周胡根 周华斌 王行 张敏坚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0期232-234,共3页
以烤烟品种云烟87烟叶为试验材料,燃煤密集烤房挂竿烘烤为对照,对热水型空气源热泵气流上升式移动烤房散叶(限位插针)烘烤(Q1处理)、挂竿烘烤(Q2处理)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Q1、Q2装炕烘烤鲜烟叶,烤后中部和上二棚烟叶经济性状均... 以烤烟品种云烟87烟叶为试验材料,燃煤密集烤房挂竿烘烤为对照,对热水型空气源热泵气流上升式移动烤房散叶(限位插针)烘烤(Q1处理)、挂竿烘烤(Q2处理)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Q1、Q2装炕烘烤鲜烟叶,烤后中部和上二棚烟叶经济性状均优于CK(燃煤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挂竿装烟),其中,Q1对比CK,原烟上等烟比例和均价分别增加16.9个百分点和2.5元/kg,水平差异极显著;Q2对比CK,原烟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和均价分别增加16.9个百分点、2.43个百分点和2.82元/kg,水平差异极显著;Q1对比Q2,上二棚烟叶的中上等烟比例减少了0.8个百分点,水平差异极显著。烘烤下二棚烟叶,Q1不如Q2、CK,其中,Q1对比CK,均价水平差异显著,降低了0.6元/kg;Q1对比Q2,上中等烟比率水平差异极显著,均价水平差异显著,分别降低了4.8个百分点和1.35元/kg;Q2和CK无显著性差异。烘烤1 kg烟叶:Q1、Q2和CK上二棚烟叶费用分别为1.38、1.18、1.80元,Q1、Q2分别比CK节省23.33%、34.44%;Q1、Q2和CK下二棚烟叶费用分别为1.96、1.76、2.40元,比CK分别节省18.33%、26.67%;另外,烘烤中部和下二棚烟叶,Q1比Q2费用分别增加31.36%、11.36%。烘烤1 kg干烟人工费,Q1比Q2和CK分别少了0.38、0.44元,分别节约了26.38%、29.33%。1 kg干烟综合效益,Q1、Q2比CK增加2.19、2.60元,增加比例分别是9.89%、11.74%。Q1、Q2原烟化学成分协调性得到改善,评吸结果表明,烟叶质量与对照烘烤的烟叶质量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型空气源热泵 散叶烘烤 普通密集烤房 挂竿烘烤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叶面肥对烤烟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彭健强 邓建良 +2 位作者 陈志强 朱文格 吴邦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9期4-7,9,共5页
为探索叶面肥在烤烟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于2018—2019年在广东省乐昌市开展了不同类型叶面肥在烤烟上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富万钾、壳寡糖等叶面肥对烤烟的有效叶片数、株高、节距等都有较明显增加作用,能明显改善鲜烟的烘... 为探索叶面肥在烤烟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于2018—2019年在广东省乐昌市开展了不同类型叶面肥在烤烟上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富万钾、壳寡糖等叶面肥对烤烟的有效叶片数、株高、节距等都有较明显增加作用,能明显改善鲜烟的烘烤特性和原烟的身份、油分、颜色及叶片结构,可显著提高原烟产量与质量,显著减少上部烟等级比例,明显调节糖碱比和烟碱、钾的含量;部分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会弱化鲜烟的烘烤特性和原烟叶片的橘黄度、油分、身份;同时,因气候影响,不同叶面肥对原烟的产量、质量的影响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叶面肥 产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