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读曼殊五部曲 被引量:2
1
作者 达亮 《五台山研究》 2004年第2期31-38,共8页
关键词 苏曼殊 佛教文化 文学创作 生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东坡的佛教思想特色 被引量:1
2
作者 达亮 《五台山研究》 2008年第2期55-59,共5页
苏东坡的诗词、文赋、书画,融汇着儒、释、道的血液。儒家的"入世",以儒家精神为担纲;道家的"忘世",以道家精神为养气;佛家的"出世",以佛家精神为超脱,三家思想的杂糅,形成了苏东坡"外儒内禅"... 苏东坡的诗词、文赋、书画,融汇着儒、释、道的血液。儒家的"入世",以儒家精神为担纲;道家的"忘世",以道家精神为养气;佛家的"出世",以佛家精神为超脱,三家思想的杂糅,形成了苏东坡"外儒内禅"的人生观、艺术观。在顺境与逆境的变更中,在入世与出世的交叠中,在激情与虚幻的转化中,在儒、佛、道的碰撞激荡中,苏东坡得到了融汇、整合与统一,从而达到天趣洋溢、生机浩荡、超然无累、自足圆满的人生境界,形成其独具佛教思想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坡 佛教 诗词 外儒内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限慈悲的观音菩萨
3
作者 达亮 《五台山研究》 2007年第2期37-40,共4页
菩萨是梵文音译“菩提萨堙”的简称,其菩提汉译为觉悟,萨堙汉译为众生,或有情(一切有感情之物),全译为觉有情、觉悟的众生之意。根据修行的层次,菩萨可分为胁侍菩萨和供养菩萨。胁侍菩萨是修行层次最高的菩萨,其修行觉悟仅次于... 菩萨是梵文音译“菩提萨堙”的简称,其菩提汉译为觉悟,萨堙汉译为众生,或有情(一切有感情之物),全译为觉有情、觉悟的众生之意。根据修行的层次,菩萨可分为胁侍菩萨和供养菩萨。胁侍菩萨是修行层次最高的菩萨,其修行觉悟仅次于佛或等同于佛。每尊佛都有两位或几位胁侍菩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菩萨 慈悲 觉悟 修行 菩提 汉译 梵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曼殊五部曲(续)
4
作者 达亮 《五台山研究》 2004年第3期31-35,共5页
关键词 曼殊 革命生涯 爱国主义 革命思想 小说创作 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生说死
5
作者 达亮 《五台山研究》 2003年第2期17-21,共5页
“生”是自然大化的创造,“死”是自然大化的杰作。古今中外人士及宗教看安乐死,是生还是死,如何生,如何死;由生观死,由死观生,生死相安,这是最佳境界的一种生死大智慧。
关键词 安乐死 死亡的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步原来是向前
6
作者 达亮 《五台山研究》 2005年第2期9-12,共4页
从契此的“手把青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偈中,反映了退让并不是完全的消极,有时反而是一种积极的进取,从而揭示出丰富的人生哲理。
关键词 退步 禅理 处世哲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