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学文学教学阅读体验的促生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斐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7-89,共3页
何谓体验?在心理学中,体验作为重要概念,通常表示人们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阅读体验,是在阅读的瞬间在心灵上引起的各种快感,它往往发生在读者阅读作品的第一时间。在这种状态下... 何谓体验?在心理学中,体验作为重要概念,通常表示人们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阅读体验,是在阅读的瞬间在心灵上引起的各种快感,它往往发生在读者阅读作品的第一时间。在这种状态下,读者会暂且忘记一切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之中,感受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等传递出的思想与情绪。体验理论认为,“阅读就是体验”,阅读一部艺术作品,就是体验作家体验过的世界、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体验 文学教学 艺术作品 中学 心理感受 读者阅读 心理活动 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德育的思考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立群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32,共2页
当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语文教学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警醒,其中对语文德育的轻视或忽视尤其值得我们注意。如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出版的反映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当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语文教学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警醒,其中对语文德育的轻视或忽视尤其值得我们注意。如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出版的反映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著述,几乎惊人相似地都缺失了“语文德育”这一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新课程背景 德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语文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理念 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评才子佳人小说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新灿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3-127,共5页
才子佳人小说对中华民族婚恋心理影响至为深巨,然而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十分薄弱。要扭转这一局面,最重要的是要对才子佳人小说的思想和艺术有客观通达的认识。才子佳人小说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它成功地将人们普遍的求同与求异两种矛盾心理... 才子佳人小说对中华民族婚恋心理影响至为深巨,然而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十分薄弱。要扭转这一局面,最重要的是要对才子佳人小说的思想和艺术有客观通达的认识。才子佳人小说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它成功地将人们普遍的求同与求异两种矛盾心理保持在最佳张力场内,有很强的可读性,它以人为本的婚恋理想是进步的思想观念,它表达的是一种“心理真实”或“未来真实”,它在通史性质的中国文学史中至少应该占有设立专章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子佳人小说 重评 中国文学史 心理影响 中华民族 艺术价值 矛盾心理 心理真实 思想观念 以人为本 学术界 可读性 婚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诗学的“生产性”对话——读钟华教授《从逍遥游到林中路——海德格尔与庄子诗学思想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德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诗学研究 思想比较 海德格尔 逍遥游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庄子 教授 对话 生产性 中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的学生意识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泉良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2年第4期31-34,共4页
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课程标准最重要的理念,教学中教师的学生意识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根本,而教学中教师的学生意识淡薄,又是当下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教学中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因此认识教学中教师学生意识的重要性,分析学生意识... 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课程标准最重要的理念,教学中教师的学生意识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根本,而教学中教师的学生意识淡薄,又是当下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教学中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因此认识教学中教师学生意识的重要性,分析学生意识淡薄产生的根源,并进行有益的探索,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推进教育转型的进程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学 教师 学生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走于传统之上的睿智提醒——毕淑敏短篇作品艺术风格探微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迪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1-53,共3页
毕淑敏说:“对生活的感受,像一些彩色的布。每当打开包袱皮,它们就跳到眼前。”(《女儿,你是在织布吗》,本文所引散文皆据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我很重要一一毕淑敏哲理散文精选》,本文所引小说皆据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毕淑敏说:“对生活的感受,像一些彩色的布。每当打开包袱皮,它们就跳到眼前。”(《女儿,你是在织布吗》,本文所引散文皆据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我很重要一一毕淑敏哲理散文精选》,本文所引小说皆据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毕淑敏自选精品集(小说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淑敏 艺术风格 文艺出版社 作品 短篇 睿智 传统 哲理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现代性话语看审美交流的危机
7
作者 蓝国桥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9-143,158,共6页
审美交流的危机,潜藏在现代性话语的深处,这在中西方皆然。现代性在开拓着辽远的物质疆土,文化物化了。物化窒息了交流的审美声气,并破坏了审美交流的内在机理。在物化的深渊,人与人之间频繁相遇却不相知,频繁相知却不相爱,频繁相爱却... 审美交流的危机,潜藏在现代性话语的深处,这在中西方皆然。现代性在开拓着辽远的物质疆土,文化物化了。物化窒息了交流的审美声气,并破坏了审美交流的内在机理。在物化的深渊,人与人之间频繁相遇却不相知,频繁相知却不相爱,频繁相爱却不相信。从物化的世界中远出,在文明的意义上回归自然,或许能重建对人的信任,并畅通审美交流的血脉。在话语上回归自然,是一条值得尝试的突围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话语 审美交流 物化 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态语与体态语词——“阿母大拊掌”补注
8
作者 陈云龙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48,共2页
《孔雀东南飞》诗中有“阿母大拊掌”句。某高中语文教材对“拊掌”的注释为“击掌”。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篇第一册《焦仲卿妻》注为:“拍掌。这里是表示惊异。”《汉语大词典》释为“拍手,鼓掌。表示欢乐或愤激。”以上... 《孔雀东南飞》诗中有“阿母大拊掌”句。某高中语文教材对“拊掌”的注释为“击掌”。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篇第一册《焦仲卿妻》注为:“拍掌。这里是表示惊异。”《汉语大词典》释为“拍手,鼓掌。表示欢乐或愤激。”以上注释均不完善。高中语文课本的注释只说明了体态动作,没有说明体态动作的含义,过于简单。朱东润注和《汉语大词典》注既说明了体态动作,也解释了体态动作的含义,但是没有说明“拊掌”为什么有“欢乐”和“激愤”这样相反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态语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汉语大词典》 高中语文教材 《孔雀东南飞》 体态动作 补注 语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课程实施中的文化冲突
9
作者 杨泉良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1年第4期38-41,共4页
语文课程的文化性是渗透于语文课程标准全部内容的灵魂。语文课程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整体文化密切联系的,一方面,要正确、全面地实施语文课程,实施者必须具有相应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语文课程文化内容的实施与落... 语文课程的文化性是渗透于语文课程标准全部内容的灵魂。语文课程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整体文化密切联系的,一方面,要正确、全面地实施语文课程,实施者必须具有相应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语文课程文化内容的实施与落实,必须要有制度文化的保障。同时,由于语文课程标准的文化内涵中包含了借鉴西方的文化内容和具有当代性特点,因此,在当下语文教师普遍文化储备不足,考试制度改革滞后的背景下实施语文课程标准,必然会出现现代与传统、理论与操作等多方面的矛盾冲突,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这些矛盾冲突,对于我们有效把握语文课程的内涵,提高语文课程实施的效率是不可缺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程 实施 文化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保之死并不是“为了成全弟弟”
10
作者 阎开振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6期50-51,共2页
在人教版课标本高中《语文》(必修5)的《教师教学用书》第27页中,有这样一段关于《边城》的“整体把握”:
关键词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边城》 人教版 高中 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