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桥墩基础冲刷试验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高祥宇
周伟
李书亮
段子冰
高正荣
俞竹青
-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长江南京航道局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广东港珠澳大桥材料腐蚀与工程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33,43,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9YFB1600700)
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2019⁃MS1⁃011)。
-
文摘
桥墩基础冲刷是桥梁毁坏的重要因素,是桥梁基础设计的关键指标之一。目前国内外对于桥墩基础在复杂动力条件下冲刷深度的研究常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利用正态系列模型方法,在波流水槽中研究了水流、潮流和波流共同作用下青州航道桥索塔基础周围流态变化和局部冲刷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桥墩最大冲刷深度和冲淤范围与水流流速、桥墩轴线与水流夹角和波浪等因素有关;在潮流最大流速和恒定流流速一致情况下,桥墩局部冲刷深度达到平衡后,将会达到与恒定流基本一致的最大冲深;波流共同作用下的最大冲刷深度比恒定流增加10%左右。设计桥墩形状在100年一遇水流和波浪共同作用下桥墩基础局部最大冲刷深度为13.7 m。
-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青州航道桥
桥墩基础
局部冲刷
波流共同作用
最大冲刷深度
-
Keywords
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Qingzhou channel bridge
bridge pier foundation
local scour
wave⁃current interaction
maximum scour depth
-
分类号
P753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TV149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港珠澳大桥岛桥结合跨箱梁波浪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刘清君
李岩汀
李国红
王登婷
琚烈红
-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广东港珠澳大桥材料腐蚀与工程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17,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9YFB1600700)
船舶总体性能创新研究开放基金(31422118)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Y220013,Y221017,Y222004)。
-
文摘
通过三维物理模型系列试验,对港珠澳大桥工程西人工岛、岛桥结合跨进行模拟。试验测量了不同波浪入射角度、波高、波周期以及梁底净高等影响因子下的岛桥结合跨箱梁所受的浮托力和水平力,分析了受力随波陡、相对梁底作用高度以及波浪入射角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箱梁浮托力和水平力,随波陡的增大而减小,随梁底相对作用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波浪入射方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与箱梁沿波浪传播方向的有效长度相关。由于岛桥结合跨的特殊性,改进的Douglass公式并不适用于岛桥结合跨箱梁受力的计算。通过主要影响因子的量纲分析,建立针对岛桥结合跨箱梁浮托力和水平力的计算公式。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同类工程以及数值模拟提供借鉴与参考。
-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岛桥结合跨
浮托力
水平力
-
Keywords
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island bridge joint
uplift wave force
horizontal wave force
-
分类号
TV139.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港珠澳大桥人工岛水下滩槽演变的数值模拟与工程检验
被引量:4
- 3
-
-
作者
闫禹
何杰
徐贝贝
谢至正
-
机构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港珠澳大桥材料腐蚀与工程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0,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9YFB1600700)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Y222003)。
-
文摘
港珠澳大桥地处伶仃洋的湾口水域,东、西人工岛分别位于伶仃洋大濠深槽两侧。人工岛水域水深流急,潮流正面冲击人工岛,易造成人工岛海域水下地形发生大的变化与调整,最终形成以人工岛为中心的局部滩槽新格局。在大桥工程设计阶段,采用伶仃洋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人工岛建设后的伶仃洋水沙环境和水下地形冲淤进行了模拟计算。模型预测结果表明,人工岛对伶仃洋水域的水沙环境影响集中在人工岛上、下游各5 km水域内,人工岛呈冲刷趋势,岛体上下游形成以岛为中心的梭状淤积体。人工岛建设10年前后的水下地形冲淤变化结果表明,人工岛建设引起的海床冲淤变化趋势与数学模型预测结果基本一致,此为当初采用的数学模型预测效果提供了良好的佐证。
-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人工岛
水下地形
滩槽演变
工程检验
-
Keywords
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artificial island
underwater topography
beach trough evolution
model verification
-
分类号
P753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U657.2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
-
题名港珠澳大桥无人船水下综合检测系统研究
- 4
-
-
作者
景强
肖雪露
-
机构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广东港珠澳大桥材料腐蚀与工程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
出处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25,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B1600700)。
-
文摘
港珠澳大桥桥长22.36 km,水下服役环境复杂,为提高对大桥水下结构设施服役状态的检测能力,设计无人船水下综合检测系统。研发智能化无人船平台、水下机器人系统、水下地形地层检测设备、船/岸异构无线通信系统、多源数据融合及三维可视化系统等关键模块。应用无人船水下综合检测系统在大桥处开展水下检测工程实践,获取水下结构关键部位表观状况、桥墩承台外形特征和周边冲刷情况、人工岛斜坡堤结构及周边冲刷情况、隧道顶部回淤状态等信息。检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安全、可靠、高效,实质性提高了跨海集群设施水下维养检测水平,解决了目前跨海集群设施水下检测手段单一,检测数据独立,可追溯性、交互性差等问题。
-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跨海集群设施
水下结构
无人船
水下检测
服役状态
检测系统
-
Keywords
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offshore cluster facilities
underwater structure
unmanned ship
underwater inspection
service condition
inspection system
-
分类号
U446.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桥结合段波浪演变数值模拟
- 5
-
-
作者
李岩汀
刘清君
闫禹
王登婷
琚烈红
-
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广东港珠澳大桥材料腐蚀与工程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25,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9YFB1600700)
船舶总体性能创新研究开放基金(31422118)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Y220013,Y221017,Y222004)。
-
文摘
近年来海洋极端天气频发,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地处外海,与其相连接的桥梁非通航跨的桥面高程较低,容易受到海浪侵袭,威胁到岛桥功能的正常发挥和结构自身安全。针对西人工岛桥结合部周围的复杂地形条件,采用OpenFOAM®开源程序,分别对S、SSW和SW三个方向的极端波浪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测量值的比较验证了的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不同方向入射波的波高和沿岛体斜坡爬高的变化规律。随着波浪入射角的增大,人工岛南侧斜坡的波浪爬高呈逐渐减小,但在岛体西端靠近桥梁的位置处,波浪爬高逐渐增大;同时也反映了越浪和桥面上水风险的大小。研究旨在为实际工程的管理和设计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西人工岛
岛桥结合部
波浪爬高
越浪
-
Keywords
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west island
island⁃bridge joint
wave run⁃up
overtopping
-
分类号
TV139.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海洋环境中CaAl-LDH对钢筋混凝土寿命的影响
- 6
-
-
作者
张东方
刘国强
陈昊翔
范志宏
田科婷
-
机构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海洋基础设施长期性能交通运输行业野外观测研究基地水工构造物耐久性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
广东港珠澳大桥材料腐蚀与工程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出处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3,共6页
-
基金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科技研发项目(2023-ZJKJ-PTJS07)。
-
文摘
通过共沉淀和离子交换法制备了钙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aAl-LDH),并采用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CaAl-LDH对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钢筋抗氯盐侵蚀性能的影响,以及在模拟海洋环境中对钢筋混凝土寿命的提升作用。结果显示:钢筋表面CaAl-LDH与氯离子发生交换,使钢筋的钝化电位提升了近200 mV,钝化范围扩大;CaAl-LDH有效降低了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使氯离子扩散系数及表面氯离子质量分数分别降低63.6%和55.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服役寿命延长。
-
关键词
海洋环境
钢筋混凝土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
防腐蚀
服役寿命
-
Keywords
marine environment
reinforced concrete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LDH)
corrosion protection
service life
-
分类号
TG174.4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