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鸭群中一株变异型番鸭呼肠孤病毒的分离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峰 雷雯 +5 位作者 张祥斌 招丽婵 操胜 刘闯 覃健萍 李海燕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18-622,共5页
本研究从广东省某发病番鸭场分离得到的呼肠孤病毒(DRV)混合有番鸭细小病毒(MDPV)疫苗株。采用MDPV阳性血清中和后,经2轮番鸭胚有限稀释克隆获得纯化的DRV。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呈球形、无囊膜、双层衣壳、直径约70 nm。F6代病毒滴度为log1... 本研究从广东省某发病番鸭场分离得到的呼肠孤病毒(DRV)混合有番鸭细小病毒(MDPV)疫苗株。采用MDPV阳性血清中和后,经2轮番鸭胚有限稀释克隆获得纯化的DRV。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呈球形、无囊膜、双层衣壳、直径约70 nm。F6代病毒滴度为log107.5TCID50/0.1 mL,病毒能够致番鸭胚成纤维细胞产生细胞病变,并能够致死番鸭胚和SPF鸡胚,回归1日龄雏番鸭出现典型的肝脏点状或斑块状出血等特征性病变,与临床发病鸭相同。分离株S3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与太湖流域2011年分离株DRV-TH11最高,为99.9%,与福建番鸭源分离株MDRV-J18为98%;与早期MDRV在66.8%~67.2%之间,处于不同进化分支上。本研究分离株对番鸭胚、SPF鸡胚及雏番鸭致病力强,而且其基因序列比早期分离株变异较大,应加强监测并及时筛选新疫苗株以有效防控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 呼肠孤病毒 分离 电镜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宏基因组学鉴定国内第一株鸭2型腺病毒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峰 招丽婵 +5 位作者 覃健萍 周庆丰 罗玉子 林丽苗 操胜 李海燕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03-907,共5页
为分离鉴定广东某养鸭场疑似"肝坏死"病例的病原,本研究将采集的病料样品感染番鸭胚及番鸭胚成纤维细胞(MDEF)进行病原分离,提取出现细胞病变培养物的核酸,采用宏基因组学方法,以随机引物反转录并合成双链DNA进行PCR扩增,扩... 为分离鉴定广东某养鸭场疑似"肝坏死"病例的病原,本研究将采集的病料样品感染番鸭胚及番鸭胚成纤维细胞(MDEF)进行病原分离,提取出现细胞病变培养物的核酸,采用宏基因组学方法,以随机引物反转录并合成双链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分子克隆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F6代分离的病毒滴度为log10^(5.0)TCID_(50)/m L,能够导致9日龄~11日龄番鸭胚死亡及MDEF产生明显细胞病变。50个随机克隆经Gen Bank检索有28个为鸭2型腺病毒(DAd V-2)同源序列,核苷酸同源性为92%~99%。28个同源序列形成8个毗连序列群,共计15 107 bp,覆盖DAd V-2基因组全长的34.54%,分离株与Gen Bank中唯一的DAd V-2 GR分离株亲缘关系最近,其部分hexon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3.3%。参照测定序列设计的引物能够特异性扩增病毒基因。本研究首次应用宏基因组学分离获得国内首株DAd V-2,也是迄今除了法国以外国内首次报道的DAd V-2分离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 鸭2型腺病毒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