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酶、脂肪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酶活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周俊华 刘桂武 +3 位作者 何若钢 覃小荣 刘荣福 罗涛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77-80,共4页
文章在研究脂肪粉、脂肪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免疫、酶活及激素水平的影响。选用杜长大断奶仔猪360头,随机分为6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试验期30 d,预饲期5 d。采用2×3双因子设计,脂肪粉设0%、1%两个水平,脂肪酶设0%、0.02... 文章在研究脂肪粉、脂肪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免疫、酶活及激素水平的影响。选用杜长大断奶仔猪360头,随机分为6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试验期30 d,预饲期5 d。采用2×3双因子设计,脂肪粉设0%、1%两个水平,脂肪酶设0%、0.02%、0.03%三个水平。结果表明:处理6组末期均重及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高于处理1组(P<0.05),处理6组料重比(F/G)显著低于处理1组(P<0.05);各处理组间粗蛋白(CP)、干物质(DM)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组间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免疫球蛋白A(IgA)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组间甲状腺素(T4)、生长激素)GH)差异不显著(P>0.05),但处理6组均较其他处理组高。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处理6组即1%脂肪粉+0.03%脂肪酶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脂肪粉 生长性能 仔猪 激素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子宫深部授精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
2
作者 刘桂武 张灿菲 王连想 《猪业科学》 2014年第6期100-102,共3页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用人工的方法采集公猪的精液,经过检验、稀释、分装、保存、运输等一系列处理后,再将精液输入到发情母猪的生殖道内,以代替公母自然交配的一种配种方法。人工授精技术自上世纪50年代广泛应用生产以来,其输精材料先...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用人工的方法采集公猪的精液,经过检验、稀释、分装、保存、运输等一系列处理后,再将精液输入到发情母猪的生殖道内,以代替公母自然交配的一种配种方法。人工授精技术自上世纪50年代广泛应用生产以来,其输精材料先后由最初的胶皮半软管输精管发展到塑料硬管输精管,后来人们又发现堵住子宫颈时可以避免精液倒流,于是又在塑料硬管前设置了一个塑料膨胀囊[1]。这些技术改进,使猪人工授精的生产成绩已接近甚至优于自然交配的水平。本世纪初期,人们又研究出一种新的人工授精方法,即子宫深部输精法,以期望在达到较高受胎率及产仔数的同时,还能降低输精量,提高经济效益。子宫深部输精是指使用比常规输精管内部多一根细长软管的特制导管进行输精,当输精器外管堵头到达子宫颈并锁紧后,再将内管延长10~15cm,以通过子宫颈到达子宫体内或子宫颈前端接近子宫体的部位进行输精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授精技术 深部输精 子宫颈 公猪 应用 塑料硬管 人工授精方法 自然交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