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猪瘟流行野毒E2基因的扩增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邓雨修 宋延华 +1 位作者 王东东 苏润环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8年第2期29-32,共4页
运用RT-PCR技术对3株广东省近期流行的猪瘟野毒的E2基因进行了扩增,并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同时与国内外参考毒株的抗原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绘制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3株流行毒株E2基因间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为81.9%~90.9%,所推导... 运用RT-PCR技术对3株广东省近期流行的猪瘟野毒的E2基因进行了扩增,并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同时与国内外参考毒株的抗原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绘制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3株流行毒株E2基因间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为81.9%~90.9%,所推导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56.6%~77.4%;与石门株之间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为82.3%~93%,所推导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57%~84.5%。经系统发育关系分析,1株属于基因1群(group1),2株属于基因2群(group2),提示近期猪瘟流行毒株的变异呈现一定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E2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云浮部分猪场猪流感血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温纳相 吴德铭 宋延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10期55-57,共3页
从广东云浮市猪场采集39个猪场种公猪、后备和经产母猪血清1506份,用微量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监测H1、H3、H5、H9亚型猪流感抗体。结果表明:所监测猪场大部分猪群存在H1亚型猪流感抗体,场阳性率为71.79%(28/39),猪群血清抗体阳性率在2... 从广东云浮市猪场采集39个猪场种公猪、后备和经产母猪血清1506份,用微量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监测H1、H3、H5、H9亚型猪流感抗体。结果表明:所监测猪场大部分猪群存在H1亚型猪流感抗体,场阳性率为71.79%(28/39),猪群血清抗体阳性率在22.2~100%之间,总阳性率为59.07%(890/1506);部分猪群存在H3亚型猪流感抗体,场阳性率为74.35%(29/39),猪群血清抗体阳性率在5~100%之间,总阳性率为67.75%(1020/1506);未监测到H5、H9亚型猪流感抗体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 血清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约化养猪公司分胎次饲养管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春生 邓跃林 刘文宽 《广东饲料》 2006年第4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饲养管理 集约化养猪 胎次 公司 经产母猪 仔猪疾病 生产性能 营养要求 发达国家 生长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阉鸡养殖与消费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梁伯财 简洪锴 张子聪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0年第6期48-49,共2页
为了解广东省阉鸡的养殖和消费现状,并根据现阶段阉鸡的养殖情况对广东省冬至和2011年春节的行情进行评估,笔者对广东省阉鸡的养殖和消费进行调研,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关键词 消费情况 鸡养殖 广东省 消费现状 阉鸡 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新兴株Ⅰ型鸭病毒性肝炎鸡胚化弱毒疫苗的研制 被引量:3
5
作者 温纳相 周全 +5 位作者 黎敏 宋永峰 周丽 高恒 管凤霞 宋延华 《山东畜牧兽医》 2009年第5期9-10,共2页
本试验从广东新兴地区分离的I型鸭病毒性肝炎毒株中筛选出免疫原性优良SS毒株,用鸡胚传代培育出Ⅰ型鸭肝炎病毒79代鸡胚化弱毒疫苗株SS79。按弱毒疫苗规程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该苗对1日龄雏鸭安全无致病性,免疫剂量为10-5.16个EID50/只。... 本试验从广东新兴地区分离的I型鸭病毒性肝炎毒株中筛选出免疫原性优良SS毒株,用鸡胚传代培育出Ⅰ型鸭肝炎病毒79代鸡胚化弱毒疫苗株SS79。按弱毒疫苗规程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该苗对1日龄雏鸭安全无致病性,免疫剂量为10-5.16个EID50/只。接种1日龄雏鸭后第3天可检测到抗体,7d可产生高峰期中和抗体,并可完全保护雏鸭抵抗同型强毒的攻击,1次免疫抗体可维持4周以上。疫苗在-20℃保存6~12个月仍能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病毒性肝炎 传代制弱 弱毒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氏模式 多赢的选择
6
作者 罗旭芳 《中国猪业》 2012年第10期11-12,共2页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温氏)创立于1983年,从最初的8000元资本发展到2011年销售产值达到311亿元,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积累了温氏自己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温氏模式首先考虑合作农户的利益,其次考虑员工利益,第三考虑合...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温氏)创立于1983年,从最初的8000元资本发展到2011年销售产值达到311亿元,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积累了温氏自己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温氏模式首先考虑合作农户的利益,其次考虑员工利益,第三考虑合作客户的利益,最后才是股东的利益。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紧密型的"公司+农户"型。把农户看成公司的一个生产车间,由公司承担市场风险,农户负责饲养环节。二是全员股份制,所有股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农户 市场风险 生产车间 饲养环节 利益 紧密型 股份制 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C型鸭肝炎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16
7
作者 潘梦 付余 +4 位作者 王笑言 徐永亮 温纳相 王丽艳 张大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 聚合酶基因 小RNA病毒 鉴定 分离 C型 VIRUS 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空强饲法测定鸡饲料表观代谢能值的变异程度及其来源 被引量:8
8
作者 米宝民 赵峰 +4 位作者 谭会泽 任立芹 赵江涛 张宏福 杨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72-2180,共9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淀粉饲粮鸡表观代谢能值的变异来源,探讨排空强饲法测定鸡饲料表观代谢能值的精度。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48只成年黄羽肉鸡公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分别测定强饲量为40和25 g淀粉饲粮...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淀粉饲粮鸡表观代谢能值的变异来源,探讨排空强饲法测定鸡饲料表观代谢能值的精度。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48只成年黄羽肉鸡公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分别测定强饲量为40和25 g淀粉饲粮的表观代谢能值,共重复测定4个批次。结果表明:1)强饲量为40 g时,4个批次在表观代谢能值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4个批次表观代谢能值的批内、批间和总变异系数分别为5.39%、1.89%和5.27%;强饲量为25 g时,4个批次在表观代谢能值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第6批次显著地低于第5批次和第7批次的相应值(P<0.05),4个批次表观代谢能值的批内、批间和总变异系数分别为1.97%、1.53%和2.36%。强饲量为25 g时,鸡体重损失、强饲鸡干物质排泄量和强饲鸡总能排泄量的批内、批间和总变异系数均比强饲量40 g时的相应值低。2)在淀粉饲粮表观代谢能值的方差(变异)来源中,当强饲量为40 g时,强饲鸡的干物质排泄量的变异、排泄物总能含量的变异和强饲量的变异对总变异的贡献分别为96.46%、3.23%和0.30%;当强饲量为25 g时,三者的贡献分别为67.72%、24.51%和7.76%。由此可见,强饲量为40 g时,淀粉饲粮表观代谢能值的变异较大,而强饲量为25 g时,其表观代谢能值的变异较小。在表观代谢能值测定的变异来源中,排泄物的质量是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空强饲法 表观代谢能值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CQ/01/2004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峰 周庆丰 +4 位作者 王敬师 李少璃 张齐 吴孔兴 曹永长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3-387,共5页
2004年从重庆某肉用鸡场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鸡中采集病料,按常规处理后接种9~10日龄鸡胚,通过鸡胚连续传代培养3代,并对该分离毒株的鸡胚致病性、血凝性和NDV的干扰特性进行检测,同时进行了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具有... 2004年从重庆某肉用鸡场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鸡中采集病料,按常规处理后接种9~10日龄鸡胚,通过鸡胚连续传代培养3代,并对该分离毒株的鸡胚致病性、血凝性和NDV的干扰特性进行检测,同时进行了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具有IBV感染特征,可使鸡胚胚体出血、蜷缩、矮化;该分离毒株无直接血凝性,对NDV有明显的干扰作用;动物回归试验中有75%的感染鸡在10d内发病或死亡。剖检病死鸡可见肾苍白、肿胀,肾小管内充塞大量尿酸盐,支气管有出血点、有大量粘液。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对CQ/01/2004的纤突蛋白S1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基因具有IBVS1基因的共有分子特征,将测序结果提交GenBank进行同源性检索,发现分离株CQ/01/2004和J株S1的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4%,氨基酸同源性为89.4%,与M41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0.6%,氨基酸同源性为78.0%。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株CQ/01/2004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分离鉴定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鸡生长和肉质性状定位资源群体的构建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成龙 张德祥 +7 位作者 徐海平 彭志军 何丹林 曾华 聂庆华 梁少东 杨关福 张细权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99-1106,共8页
采用远交F-2设计,以杏花鸡(A系)为亲本,分别与隐性白洛克鸡(B系)、泰和丝羽乌骨鸡(C系)进行全同胞和半同胞的正反交,产生了包含A♂×B♀、B♂×A♀、A♂×C♀、C♂×A♀4个杂交组合的各两组F2群体,并进行详细的性状表... 采用远交F-2设计,以杏花鸡(A系)为亲本,分别与隐性白洛克鸡(B系)、泰和丝羽乌骨鸡(C系)进行全同胞和半同胞的正反交,产生了包含A♂×B♀、B♂×A♀、A♂×C♀、C♂×A♀4个杂交组合的各两组F2群体,并进行详细的性状表型记录,建立了可用于定位生长和肉质的数量性状座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的4个资源群体。对F2群体的各种性状表型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F2群体各生长性状和肉质性状都分离得很好。资源群体有足够的群体规模,并有利于校正母体效应和环境影响,保证有效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检测数量和QTL定位的准确性,使资源群体的构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性状 肉质性状 资源群体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基因与长白母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豪 吴珍芳 +5 位作者 刘德武 李加琪 潘国成 赵云翔 王青来 刘珍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9-141,共3页
猪繁殖性状遗传力低,表型选择基本无效。因此,近年来研究遗传标记与猪繁殖性状的相互关系成为人们探索的热点。研究表明,血病抑制因子(LIF)具有促进附植前胚胎发育的功能,是胚胎正常附植必须的生长因子。检测了长白猪LIF基因外显子3中C&... 猪繁殖性状遗传力低,表型选择基本无效。因此,近年来研究遗传标记与猪繁殖性状的相互关系成为人们探索的热点。研究表明,血病抑制因子(LIF)具有促进附植前胚胎发育的功能,是胚胎正常附植必须的生长因子。检测了长白猪LIF基因外显子3中C>T突变的基因型,分析了该基因与长白猪繁殖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AA和AB基因型母猪的产仔数接近,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BB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仔数 LIF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结核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鲁俊鹏 邹潍力 +2 位作者 林彦星 常孝勇 罗满林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11期25-28,共4页
牛结核病主要是由牛分支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目前,牛结核病的诊断仍然以传统的迟发性变态反应试验为主,其他诊断方法有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诊断、抗酸染色法、细菌分... 牛结核病主要是由牛分支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目前,牛结核病的诊断仍然以传统的迟发性变态反应试验为主,其他诊断方法有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诊断、抗酸染色法、细菌分离培养法、PCR法、血清学方法、淋巴细胞转化试验、γ-干扰素试验和菌体成分检测法等。为了净化该病,必须提高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文章对这些诊断方法及其优缺点做了概述,并指出结核病普查检测时,比较合理的诊断方式是迟发性变态反应试验和间接ELISA法同时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病 牛分支杆菌 诊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益生元及合生素的作用机制和相互关系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鸣 潘宝海 +1 位作者 陈伟兴 孙冬岩 《饲料研究》 CAS 2008年第4期62-64,66,共4页
关键词 益生菌 合生素 益生元 机制 活菌制剂 有益微生物 饲料添加剂 微生物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生物保鲜剂对冰鲜鸡肉保鲜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勋 解万翠 +1 位作者 杨锡洪 姜石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7-89,共3页
以羧甲基壳聚糖(CCS)、乳酸链球菌素(Nisin)、溶菌酶(lysozyme)作为复合生物保鲜剂处理新鲜鸡肉。根据中心组合设计试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5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考察3种保鲜剂对冰鲜鸡肉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3种保鲜剂对冰鲜鸡肉的保鲜... 以羧甲基壳聚糖(CCS)、乳酸链球菌素(Nisin)、溶菌酶(lysozyme)作为复合生物保鲜剂处理新鲜鸡肉。根据中心组合设计试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5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考察3种保鲜剂对冰鲜鸡肉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3种保鲜剂对冰鲜鸡肉的保鲜效果依次为羧甲基壳聚糖>Nisin>溶菌酶;羧甲基壳聚糖与Nisin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交互效应,羧甲基壳聚糖与溶菌酶、Nisin与溶菌酶之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当羧甲基壳聚糖、Nisin、溶菌酶分别以1.85%、0.05%、0.08%进行复配时,对冰鲜鸡肉的保鲜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保鲜剂 冰鲜鸡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IGF-Ⅰ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屠体性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靳薇 张德祥 +4 位作者 鲁生霞 戚小鸿 王玳玮 杨柳 邓学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5-109,共5页
本研究采用PCR-RFLP技术,对438只黄羽矮小型肉鸡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IGF-Ⅰ)的5′端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发现该区域的PCR扩增产物经HinfⅠ酶切后出现GG、GT和TT 3种基因型。经χ2检验,群体在该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本研究采用PCR-RFLP技术,对438只黄羽矮小型肉鸡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IGF-Ⅰ)的5′端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发现该区域的PCR扩增产物经HinfⅠ酶切后出现GG、GT和TT 3种基因型。经χ2检验,群体在该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对9个性状(活体重、屠体重、皮脂厚、半净膛、全净膛、胸肌重、腿肌重、腹脂重、腹脂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肌间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家系效应在8个性状上(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全净膛、胸肌重、腿肌重、腹脂重、腹脂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基因型效应只在腹脂率上达到显著水平(P<0.05),腹脂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669)。不同基因型的最小二乘均值间多重比较结果发现,TT型的腹脂重和腹脂率均显著低于GT型(P<0.05),而GG型和GT、TT型的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Ⅰ基因 PCR-RFLP 屠体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星状病毒ORF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兰家暖 刘磊 +5 位作者 郭旋 刘欢 卢冰霞 张民秀 廖承球 黄伟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7-31,I0001,共6页
参考GenBank上发表的猪星状病毒亚基因组序列,设计1对引物,对猪星状病毒广西流行株衣壳蛋白ORF2基因进行扩增,最终克隆得到PAstV/NNJG7株的衣壳蛋白完整序列。序列分析发现,其ORF2全长2 358bp,编码786个氨基酸;与猪星状病毒Ⅰ型参考株... 参考GenBank上发表的猪星状病毒亚基因组序列,设计1对引物,对猪星状病毒广西流行株衣壳蛋白ORF2基因进行扩增,最终克隆得到PAstV/NNJG7株的衣壳蛋白完整序列。序列分析发现,其ORF2全长2 358bp,编码786个氨基酸;与猪星状病毒Ⅰ型参考株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77.3%~79.4%;在ORF1b和ORF2连接处有一段高度保守的序列,在ORF2 3′端有一段长83bp非翻译序列及一个含43bp高度保守的茎环样基序。本试验不仅丰富了猪星状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序列,也为基因疫苗和诊断试剂盒的研制提供材料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星状病毒 ORF2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肉鸡肠道rBAT和y^+LAT2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定远 谭会泽 +5 位作者 邹仕庚 刘清神 左建军 董泽敏 叶慧 张常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58,共7页
选用遗传背景相同的1日龄父母代雄性Arbor Acre(AA)和父母代雄性岭南黄肉雏鸡各160羽,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以AA肉鸡和岭南黄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样品为模板,研究不同品种肉鸡肠道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rBAT和y+LAT2 mRNA表达的发... 选用遗传背景相同的1日龄父母代雄性Arbor Acre(AA)和父母代雄性岭南黄肉雏鸡各160羽,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以AA肉鸡和岭南黄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样品为模板,研究不同品种肉鸡肠道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rBAT和y+LAT2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结果显示:十二指肠和空肠rBAT和y+LAT2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与回肠有着较大的差异。不同品种肉鸡rBAT和y+LAT2 mRNA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表达具有相同的发育模式,从2~30 d不断升高,44 d下降,55 d回升;岭南黄肉鸡rBAT和y+LAT2 mRNA表达丰度的变化幅度小于AA肉鸡,AA肉鸡rBAT和y+LAT2 mRNA表达丰度在2~30 d时均高于岭南黄肉鸡。回肠rBAT和y+LAT2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在岭南黄肉鸡和AA肉鸡间有显著差别,岭南黄肉鸡回肠rBAT和y+LAT2 mRNA表达在后期(30~58 d)高于前期(2~16 d);而AA肉鸡回肠rBAT和y+LAT2 mRNA表达在58d显著高于其它时间点,在16 d时最低。以上结果说明:(1)十二指肠和空肠rBAT、y+LAT2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与回肠有着较大的差异,这表明肠道近端和远端在碱性氨基酸吸收的功能上可能有差异;(2)不同品种肉鸡十二指肠和空肠rBAT、y+LAT2 mRNA的表达具有相同的发育模式,但在时间点上有一定的差异,而与回肠的表达模式不同,表明rBAT和y+LAT2 mRNA的表达受到发育阶段、品种和肠段的影响;(3)回肠rBAT和y+LAT2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在岭南黄肉鸡和AA肉鸡间有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肠道 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 发育性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蝇蛆粉对矮脚黄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任静雷 吴银宝 林金荣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1,共4页
研究在矮脚黄鸡日粮中添加蝇蛆粉对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评价蝇蛆粉作为肉鸡日粮蛋白质来源的可行性。试验选取8日龄体重相近的矮脚黄公鸡31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4%鱼粉组和4.44%蝇蛆粉组,每组3个重复。分小鸡(8~21日... 研究在矮脚黄鸡日粮中添加蝇蛆粉对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评价蝇蛆粉作为肉鸡日粮蛋白质来源的可行性。试验选取8日龄体重相近的矮脚黄公鸡31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4%鱼粉组和4.44%蝇蛆粉组,每组3个重复。分小鸡(8~21日龄)、中鸡(22~42日龄)和大鸡阶段(43~63日龄)测定各组试验鸡生长性能指标,并在63日龄饲养试验结束时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小鸡阶段蝇蛆粉组试验鸡的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鱼粉组,料肉比和死亡率与其它2组差异不显著。中鸡阶段和大鸡阶段,蝇蛆粉组的各生长性能指标与其它2组无显著差异。屠宰测定表明,各试验组的屠宰性能指标、肉质性状指标差异不显著。由此可知,在8~21日龄矮脚黄鸡日粮中添加4.44%蝇蛆粉可以显著增加鸡的采食量和日增重,可作为此阶段肉鸡日粮蛋白质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蛆粉 矮脚黄鸡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的鉴定和血清分型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峰 吴孔兴 +4 位作者 张齐 冯寿华 张秀丽 廖秋生 曹永长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2-95,共4页
从四川、重庆和广东3个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发病的肉鸡中分离出5株病毒.通过鸡胚发育试验、NDV干扰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感染后鸡血清中抗体水平变化确定这5株病毒均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中和试验表明,这5株病毒血清型与北京分离的A... 从四川、重庆和广东3个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发病的肉鸡中分离出5株病毒.通过鸡胚发育试验、NDV干扰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感染后鸡血清中抗体水平变化确定这5株病毒均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中和试验表明,这5株病毒血清型与北京分离的A2株一致,而与H52、H120、M41、T和Holte株不同.该研究结果证实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类4/91毒株在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鉴定 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星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兰家暖 郭旋 +5 位作者 刘磊 张民秀 卢冰霞 廖承球 黄福标 黄伟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99-203,共5页
猪星状病毒(porcine astrovirus,PAstV)感染猪后可引起腹泻、呕吐、脱水和生长迟缓等临床症状,对断奶前仔猪侵害尤为严重,对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对猪星状病毒广西流行株用PK-15细胞进行分离,用RT-nPCR、间接免疫荧光、电... 猪星状病毒(porcine astrovirus,PAstV)感染猪后可引起腹泻、呕吐、脱水和生长迟缓等临床症状,对断奶前仔猪侵害尤为严重,对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对猪星状病毒广西流行株用PK-15细胞进行分离,用RT-nPCR、间接免疫荧光、电镜和免疫印迹分析进行鉴定并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分离到2株具有细胞病变和致病性的猪星状病毒,为进一步研究猪星状病分子生物学、致病机制及构建发病动物模型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星状病毒 分离 鉴定 动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