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及其纳米粒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胡举伟 郑磊 +5 位作者 黄乐秋 孟鑫 朱晓洁 刘辉 李新柱 宋涛 《农学学报》 2024年第5期33-39,共7页
壳聚糖是一种从几丁质生产的天然、安全且低成本的生物聚合物,因其独特的性质,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综述聚焦于壳聚糖及其纳米粒在农业领域的多重作用,特别是在种子处理、土壤修复、肥料和农药增效方面。研究表明,壳聚糖... 壳聚糖是一种从几丁质生产的天然、安全且低成本的生物聚合物,因其独特的性质,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综述聚焦于壳聚糖及其纳米粒在农业领域的多重作用,特别是在种子处理、土壤修复、肥料和农药增效方面。研究表明,壳聚糖可用于种子包衣,形成物理屏障以抵御病原体侵染,并且其抗菌活性有助于促进作物生长及提高对非生物和生物胁迫的耐受性。此外,低分子量壳聚糖能显著诱导植物的抗病性。近年来,壳聚糖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载体,已被开发用于包裹杀虫剂、杀菌剂、肥料和微量元素等,旨在实现农药和肥料使用的减量化和效率化,进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本研究还探讨了壳聚糖及其纳米粒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壳聚糖纳米粒 农业 化肥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沂地区草莓叶枯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松 高媛 +5 位作者 于新 徐文凤 邢芳芳 艾立山 李新柱 孟祥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40-143,共4页
为明确山东临沂地区草莓叶枯病的致病菌类型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和柯赫氏法则,对山东省临沭县草莓种植园的草莓叶枯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以及致病性回接试验,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分离出一株草莓叶枯致病菌CM1,... 为明确山东临沂地区草莓叶枯病的致病菌类型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和柯赫氏法则,对山东省临沭县草莓种植园的草莓叶枯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以及致病性回接试验,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分离出一株草莓叶枯致病菌CM1,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棒状拟盘多毛孢菌(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该菌株可导致草莓叶片出现黑褐色病斑,后期产生墨水状黏稠小黑点,该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株最适生长条件:温度25℃,pH为6,蔗糖作为碳源,氮源为牛肉膏或蛋白胨。该试验首次报道了山东临沂地区棒状拟盘多毛孢菌对草莓叶片的致病能力,为今后草莓叶枯病的病原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叶枯病 新棒状拟盘多毛孢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叶枯病生防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效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梁松 孟祥坤 +5 位作者 于新 徐文凤 邢芳芳 郑树林 李新柱 王亮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2-99,共8页
为筛选防治草莓叶枯病的生防芽孢杆菌(Bacillus spp.),采集健康草莓根际土壤,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对峙法,筛选对草莓叶枯病具有较高防效的芽孢杆菌,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初步研究其发酵特性,... 为筛选防治草莓叶枯病的生防芽孢杆菌(Bacillus spp.),采集健康草莓根际土壤,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对峙法,筛选对草莓叶枯病具有较高防效的芽孢杆菌,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初步研究其发酵特性,同时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法对其防治效果进行验证,通过血平板法和盆栽试验法对菌株安全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一株对草莓叶枯病菌(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具有较高抑制效果的芽孢杆菌B125,其平板抑菌率达到75.44%,经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利用液体发酵培养以及热风干燥法制备得到菌株B125菌粉,其菌粉对草莓叶枯病的室内离体叶片防效达到61.69%,安全性试验表明,该菌株不具备溶血性,对作物生长无害且可以显著促进作物生长。综上,贝莱斯芽孢杆菌B125能够显著抑制草莓叶枯病菌的生长,具有较高的工业生产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叶枯病 生物防治 新拟盘多毛孢 贝莱斯芽孢杆菌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红蓝光配比对樱桃幼苗形态发育、抗坏血酸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胡举伟 郑磊 +3 位作者 孟鑫 朱晓洁 宋涛 李新柱 《中国果树》 2024年第4期55-60,70,共7页
为了探索樱桃幼苗发育、抗氧化酶活性、抗坏血酸和活性氧代谢对红蓝组合光的响应机制,采用LEDs为光源,以鲁樱3号樱桃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红光(0%B)、蓝光(100%B)和红蓝组合光(15%B、20%B、30%B、50%B)6个处理,以白光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红... 为了探索樱桃幼苗发育、抗氧化酶活性、抗坏血酸和活性氧代谢对红蓝组合光的响应机制,采用LEDs为光源,以鲁樱3号樱桃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红光(0%B)、蓝光(100%B)和红蓝组合光(15%B、20%B、30%B、50%B)6个处理,以白光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红蓝光配比处理对樱桃幼苗形态发育、总抗坏血酸库、抗坏血酸代谢相关酶活性、活性氧积累和活性氧清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可促进樱桃幼苗的茎伸长和叶片展开,红光、蓝光和红蓝组合光处理樱桃幼苗叶片抗坏血酸含量、脱氢抗坏血酸含量以及总抗坏血酸库、抗氧化酶活性均明显高于白光对照。蓝光比率(15%~50%)增大更利于樱桃叶片抗氧化能力提高,减轻膜脂过氧化损伤,但蓝光(100%B)处理引起樱桃叶片活性氧积累和丙二醛含量相对增加,不利于樱桃幼苗叶片生理代谢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 光质 抗坏血酸 抗氧化酶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土壤酸化对柑橘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改良措施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川 于文华 +3 位作者 齐英杰 邹朋 陈宏坤 张强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8期148-150,161,共4页
柑橘适宜生长的土壤pH为5.5~6.5,土壤过酸会影响柑橘的生长,导致树势衰弱、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等,土壤酸化已成为制约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近年来,针对土壤酸化的原因、危害及改良方面已有较深入的研究。笔者综述了土壤酸化... 柑橘适宜生长的土壤pH为5.5~6.5,土壤过酸会影响柑橘的生长,导致树势衰弱、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等,土壤酸化已成为制约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近年来,针对土壤酸化的原因、危害及改良方面已有较深入的研究。笔者综述了土壤酸化的过程及原因、酸性土壤对柑橘根系为害症状、对柑橘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对柑橘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土壤改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土壤酸化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