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读读品品,品品读读
1
作者 胡滨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4-24,共1页
"品读"是洪镇涛先生创导的语文本体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本体教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反对离开语言这个本体去架空分析课文的思想性、人文性. "品"是发现,是欣赏,是咀嚼,是感受."品"要以"读"为基... "品读"是洪镇涛先生创导的语文本体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本体教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反对离开语言这个本体去架空分析课文的思想性、人文性. "品"是发现,是欣赏,是咀嚼,是感受."品"要以"读"为基础,而"品"过之后,要用"读"来加深"品"的收获,要用"读"来丰富语言的积累.先"读"后"品","品"后再"读",读读品品,品品读读:这是学习语言,或者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读 阅读 本体教学 特征 语文 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蘋洲”解
2
作者 倪岗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第1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白蘋洲” 温庭筠 《望江南》 中学 语文 释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什么,“忆”什么
3
作者 倪岗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11期35-35,共1页
上了不少次的<木兰诗>,每次讲到"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时,总觉得费解."何所思"课文注释为"想什么".问"想什么",女儿偏说"没想什么".前有"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上了不少次的<木兰诗>,每次讲到"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时,总觉得费解."何所思"课文注释为"想什么".问"想什么",女儿偏说"没想什么".前有"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明明肢体语言显露无遗,怎么会"无所思,无所忆"呢?后有"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明明已有"思""忆"的具体内容,又怎么会"无所思,无所忆"呢?因此,只好强作解人,说是木兰搪塞之词.不过"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明明是好事,又何必扭扭捏捏的掩饰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 《木兰诗》 课文注释 肢体语言 鞍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