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地中海贫血患者基因诊断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莉 叶国永 +2 位作者 黄国珍 黄伟忠 唐景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677-2678,共2页
目的对深圳市育龄人群进行地中海贫血(地贫)筛查,为深圳市育龄人群的产前诊断和预防地贫患儿出生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254例经血红蛋白电泳筛查疑为地贫患者的静脉血,采用Gap-PCR的方法检测α地贫患者3种常见基因缺失;采用PCR... 目的对深圳市育龄人群进行地中海贫血(地贫)筛查,为深圳市育龄人群的产前诊断和预防地贫患儿出生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254例经血红蛋白电泳筛查疑为地贫患者的静脉血,采用Gap-PCR的方法检测α地贫患者3种常见基因缺失;采用PCR结合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β地贫患者17个常见基因突变位点。结果有189例地贫患者得到确诊,其中120例(63.5%)为α地贫,64例(33.9%)为β地贫,5例(2.6%)为混合型地贫。在α地贫患者的3种基因缺失中,检测出-α4.214例(8.9%)、-α3.733例(20.9%)、-SEA 111例(70.3%),其基因型以-SEA/αα最为常见(73例,60.8%)。在β地贫患者基因突变位点中,CD41~4220例(31.3%)、IVS-Ⅱ-654 14例(21.9%)、CD17 14例(21.9%)、-28 6例(9.4%)、βE 2例(3.1%)、CD71~72 3例(4.7%)、CD435例(7.8%)。结论深圳市α地贫患者基因型中以-SEA/αα基因型最为常见,而在β地贫患者中基因突变位点以CD41~42点突变最为常见。少见或罕见类型缺陷需建立新的多重连接酶依赖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基因诊断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识别预警健康管理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先辉 孙国平 +6 位作者 罗建业 黄鸿 朱伟梁 徐芸 何强 张玲 杨秀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560-1562,共3页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主要疾病,但其二级预防的落实状况亟待改善。物联网技术在家庭健康监测和远程医学中的应用,以及云计算的普及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识别,为卒中高危患者提供了智能化、人性化、预防性的医...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主要疾病,但其二级预防的落实状况亟待改善。物联网技术在家庭健康监测和远程医学中的应用,以及云计算的普及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识别,为卒中高危患者提供了智能化、人性化、预防性的医疗健康服务。本研究提出构建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识别预警的健康管理模型,探讨其内涵、构建思路及研究内容,从而为其健康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健康管理 物联网 云计算 二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保护素与RANKL在骨折愈合期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严斌 何沛恒 +1 位作者 罗震 李庆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64-1467,共4页
目的:探讨在骨折患者血肿部位及骨折愈合期内血清中骨保护素(OPG)与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基(RANKL)的浓度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就诊闭合型骨干骨折患者60例,检测血肿部位、骨折后及术后1、2、4、6、8、12、24、48周血清中OP... 目的:探讨在骨折患者血肿部位及骨折愈合期内血清中骨保护素(OPG)与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基(RANKL)的浓度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就诊闭合型骨干骨折患者60例,检测血肿部位、骨折后及术后1、2、4、6、8、12、24、48周血清中OPG/RANKL浓度水平,并设对照组30例。结果:(1)在血肿处OPG血清浓度明显高于骨折后血清浓度[(30.27±5.38)pmol/L vs.(5.14±1.55)pmol/L],骨折后患者血清OPG浓度高于对照组[(5.14±1.55)pmol/L vs.(2.9±0.81)p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部位RANKL血清浓度、骨折后血清浓度与对照组浓度分别为(0.055±0.053)、(0.053±0.045)、(0.049±0.075)p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愈合期,患者血清中OPG浓度波动于2.53-5.84 pmol/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NKL的浓度波动于0.030-0.046 pmol/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血肿部位RANKL/OPG比值最低;与对照组相比,骨折组RANKL/OPG比值在骨折术后1周达最低,随后缓慢增高(P〈0.05)。结论:骨折血肿部位及患者血清中OPG的浓度升高明显,RANKL/OPG比值远远低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愈合期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 被引量:2
4
作者 常永春 曲心宇 +2 位作者 费保刚 彭柳花 黄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10年8月收治的586例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7例吻合口瘘的患者采取保守及手术治疗,观察其结果,分析吻合口瘘的临床特点。结果:27...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10年8月收治的586例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7例吻合口瘘的患者采取保守及手术治疗,观察其结果,分析吻合口瘘的临床特点。结果:27例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其中24例经冲洗引流、营养支持、全身应用抗生素等保守治疗方法治愈,3例行横结肠造口术治愈。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围手术期处理是防止吻合口瘘的关健,及时发现并处理对吻合口瘘的治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结肠癌 吻合口瘘 保肛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氏综合征胎儿21号染色体上新微小RNA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武县 徐勇 +4 位作者 刘雪燕 秦晓林 梁勤东 戴勇 涂植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1-1146,I0013,共7页
目的:利用Solexa高通量深度测序技术鉴定21号染色体上新的微小RNA(miRNA)基因,为阐明21号染色体功能、探索唐氏综合征(DS)患者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例经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为DS胎儿的脐带血和3例正常胎儿脐带血,分析染色体... 目的:利用Solexa高通量深度测序技术鉴定21号染色体上新的微小RNA(miRNA)基因,为阐明21号染色体功能、探索唐氏综合征(DS)患者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例经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为DS胎儿的脐带血和3例正常胎儿脐带血,分析染色体核型;提取胎儿脐带血单个核细胞总RNA,构建小RNA文库,采用Solexa高通量深度测序、计算机分析、Stem-loop RT-PCR法鉴定miRNA基因并分析其生物学功能。结果:血染色体核型分析,5例DS胎儿脐带血显示DS标准核型,3例正常胎儿脐带血显示正常核型;在DS胎儿脐带血中共发现21个新miRNA,其中仅1个候选miRNA来源于21号染色体,位于21号染色体的"DS关键区域",命名为"miR-nov21",后者在DS胎儿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胎儿。生物学功能分析,miR-nov21可调节211个靶基因共215个位点,与基因的表达、细胞分化的调节、胚胎形态的发生和心脏的发育有关。结论:21号染色体"DS关键区域"存在1个新的miRNA基因———miR-nov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唐氏综合征 高通量深度测序技术 脐带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红霉素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林伟豪 冯国祝 詹淑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1054-1055,共2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54例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3~5mg·kg-1.d-1),静脉滴注,1次/d,疗程5...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54例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3~5mg·kg-1.d-1),静脉滴注,1次/d,疗程5~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小剂量红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CA72-4、MG-Ag和CA19-9对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科 谭红霞 +1 位作者 卢建刚 胡孝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773-775,77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72-4(CA72-4)、胃癌相关抗原(MG-Ag)和糖类抗原19-9(CA19-9)单独或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281例经病理学确诊的早期胃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检测血清CA72-4、MG-Ag和...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72-4(CA72-4)、胃癌相关抗原(MG-Ag)和糖类抗原19-9(CA19-9)单独或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281例经病理学确诊的早期胃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检测血清CA72-4、MG-Ag和CA19-9的水平。结果:复发组血清CA72-4、MG-Ag和CA19-9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单独血清CA72-4、MG-Ag、CA19-9检测及两两联合CA72-4+MG-Ag、MG-Ag+CA19-9及CA72-4+CA19-9预测早期胃癌术后早期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低于3项联合CA72-4+MG-Ag+CA19-9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论:早期胃癌术后复发患者的血清CA72-4、MG-Ag和CA19-9水平及阳性率高于未复发的患者,联合检测CA72-4、MG-Ag和CA19-9比单独或两两联合对早期胃癌术后复发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类抗原72—4(CA72—4) 胃癌相关抗原(MG—Ag) 糖类抗原19—9(CA19—9) 胃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前凝血指标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9
8
作者 谭红霞 张科 +4 位作者 胡孝海 石娅妮 钟粲野 胡璐 王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983-987,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前的凝血指标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检测89例首次化疗前的老年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前的凝血指标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检测89例首次化疗前的老年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等,并结合患者的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腺癌、腺鳞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及其他)、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TNM分期(0期、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及淋巴结转移(N0、N1及N2)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肺癌患者血浆FIB、D-D及PLT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APTT与PT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鳞状细胞癌及大细胞癌患者的FIB、APTT、PT、D-D优于腺鳞癌、腺癌与小细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肿瘤分化程度患者的FIB、APTT、PT、D-D均优于低分化程度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与Ⅲ、Ⅳ期之间FIB、APTT、PT、D-D及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优于Ⅲ、Ⅳ期;N0、N1、N2期两两之间FIB、PT、APTT、D-D及P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PT与淋巴结转移具有负相关性(P<0.05),FIB、D-D及PLT与淋巴结转移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与肺癌的病理类型、恶性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系,凝血功能指标变化也可能是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转移的信号;肺癌患者极易发生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老年 凝血指标 分期 分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偶联蛋白2在SD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9
作者 何国栋 陈龙镇 钟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847-2849,共3页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2(UCP2)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30min缺血组(30minI组)、30min缺血再灌注组(30minI/R组)、60min缺血组(60minI组)、60min缺血再灌注组(60minI/R组),每组10只...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2(UCP2)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30min缺血组(30minI组)、30min缺血再灌注组(30minI/R组)、60min缺血组(60minI组)、60min缺血再灌注组(60minI/R组),每组10只。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其ALT、ATP及UCP2的表达。结果:SO组、I组和I/R组的血清ALT和肝组织UCP2的表达依次升高,而ATP依次降低;析因方差分析显示缺血、再灌注两因素都使其升高或降低,且有协同作用。病理结果示缺血组肝组织呈灰白色,病理切片可见散在的凋亡细胞;缺血再灌注组呈暗红色,30minI/R组病理切片可见点状坏死,而60minI/R组可见桥接坏死。结论:UCP2在正常肝组织中已有表达;缺血后肝组织中UCP2的表达已经开始升高,ATP减少;缺血再灌注后肝组织UCP2的表达继续升高,ATP进一步减少;UCP2表达升高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UCP2 ALT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脂肪肝服用丹香清脂颗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0
作者 周永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135-1135,共1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脂肪肝服用丹香清脂颗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服用丹香清脂颗粒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服用丹香清脂颗粒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接受全程治疗60%,半...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脂肪肝服用丹香清脂颗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服用丹香清脂颗粒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服用丹香清脂颗粒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接受全程治疗60%,半程治疗25%,无序治疗15%;对照组接受全程治疗24%,半程治疗16%,无序治疗6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的BMI,WIIR,TC,TG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脂肪肝服用丹香清脂颗粒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脂肪肝 丹香清脂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软膏应用于小儿异位性皮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探讨
11
作者 黄纯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101-101,共1页
目的研究他克莫司软膏在小儿异位性皮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8 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4 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68.18%,对比有统... 目的研究他克莫司软膏在小儿异位性皮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8 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4 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68.18%,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有1 例发生局部灼热感,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软膏给药方便,在小儿异位性皮炎的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软膏 异位性皮炎 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