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诱导对2株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亚月 薛欣怡 +4 位作者 黎卓怡 马小翔 梁金月 胡雪琼 张翼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58,共9页
【目的】以2株海洋真菌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种类及浓度的化学表观遗传修饰剂对其次级代谢产物化学多样性和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基于化学表观遗传修饰策略,采用两种不同的化学表观遗传修饰剂5-氮杂胞嘧啶核苷(5-azaC)和丁酸钠,分别... 【目的】以2株海洋真菌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种类及浓度的化学表观遗传修饰剂对其次级代谢产物化学多样性和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基于化学表观遗传修饰策略,采用两种不同的化学表观遗传修饰剂5-氮杂胞嘧啶核苷(5-azaC)和丁酸钠,分别对Penicillium sp.019和Aspergillus terreus ZN4-5-4两株海洋来源真菌进行表观遗传修饰。通过观察真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变化,并根据薄层层析(TLC)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HPLC)图谱、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和卤虫致死活性筛选模型等技术手段,从中筛选出代谢产物丰富、AChE抑制活性与抗氧化活性产物丰富且毒性小的发酵培养条件。【结果】添加1 mmol/mL的丁酸钠诱导剂可使菌株019和ZN4-5-4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增加,且同时能提高该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的AChE的抑制活性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因此,确定菌株019和ZN4-5-4的最优发酵条件均是添加浓度为1 mmol/mL丁酸钠的PDB培养基。【结论】化学表观遗传修饰策略指导下,添加诱导剂5-azaC或者丁酸钠对2株海洋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化学诱导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抗氧化 卤虫致死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真菌来源丁内酯I的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及结构类似物虚拟筛选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煜 周龙建 +2 位作者 刘亚月 王远 张翼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9-128,共10页
【目的】为研究海洋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C23-3的次级代谢产物中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及其抑制作用类型,借助计算机模拟方法探讨同类型化合物对单胺氧化酶的潜在抑制活性及构效关系,以开发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方法】采用活性引导... 【目的】为研究海洋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C23-3的次级代谢产物中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及其抑制作用类型,借助计算机模拟方法探讨同类型化合物对单胺氧化酶的潜在抑制活性及构效关系,以开发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方法】采用活性引导下的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得到活性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质谱、圆二色谱分析鉴定其结构,采用酶标比色法评价化合物对单胺氧化酶抑制作用。使用Autodock vina对其结构类似物进行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虚拟筛选。【结果】1)分离鉴定得到一个具有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丁内酯I;2)丁内酯I对单胺氧化酶A和单胺氧化酶B的抑制作用为可逆非竞争性抑制,对单胺氧化酶A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21.45μmol/L,抑制常数Ki=6.27μmol/L;对单胺氧化酶B的IC50为24.16μmol/L,Ki=12.61μmol/L;3)分子对接显示丁内酯I可与单胺氧化酶形成多个氢键,五元内酯环为α,γ‒二芳基取代、含有苯并吡喃或苯并呋喃基团的aspvinone类丁内酯化合物在虚拟筛选中对单胺氧化酶最小结合亲和力得分更低(即结合力更强)。【结论】丁内酯I是可逆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对单胺氧化酶的抑制为非竞争性抑制。真菌来源丁内酯类化合物可作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新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单胺氧化酶 抑制类型 虚拟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红米糠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构表征及抑制HepG2细胞增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岑 陈建平 +6 位作者 黄文浩 陈博文 钟赛意 李瑞 刘晓菲 宋兵兵 汪卓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7-54,共8页
该文主要考察了海红米糠多糖(sea red rice bran polysaccharide,SRBP)的提取工艺、结构表征及其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情况。以海红米皮糠为原料,考察了不同提取方法对SRBP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SRBP的最佳提... 该文主要考察了海红米糠多糖(sea red rice bran polysaccharide,SRBP)的提取工艺、结构表征及其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情况。以海红米皮糠为原料,考察了不同提取方法对SRBP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SRBP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苯酚硫酸法和间羟基联苯比色法测定其化学组成,液相色谱法测定分子质量及单糖组成,并用紫外、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其进行结构表征。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e tetrazolium,MTT)法测定SRBP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RBP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61 min,料液比(g∶mL)1∶33,酶解温度59℃。经测定,SRBP是一种纯度较高的甘露糖吡喃型杂多糖,不含蛋白及核酸物质,表面粗糙、呈片状结构。MTT实验表明,SRBP在800μg/mL下对HepG2细胞作用24 h的存活率仅为(9.77±0.81)%,表明其具有抑制HepG2增殖的能力。综上可知,提取得到的SRBP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为其在饮食干预肝癌等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红米糠 多糖 提取工艺 结构表征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减盐腌制方法对卵形鲳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泽富 陈春蓓 +10 位作者 陈晓思 高梓亮 孙钦秀 魏帅 夏秋瑜 韩宗元 刘阳 夏文 肖乃勇 殷燕涛 刘书成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4,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减盐腌制方法对卵形鲳鯵(Trachinotus ovatus)品质、蛋白质和脂质氧化的影响,为减盐“一夜埕”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干腌法、湿腌法、高压静电场腌制法三种不同减盐方法腌制的卵形鲳鲹,测定盐含量、水... 【目的】研究不同减盐腌制方法对卵形鲳鯵(Trachinotus ovatus)品质、蛋白质和脂质氧化的影响,为减盐“一夜埕”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干腌法、湿腌法、高压静电场腌制法三种不同减盐方法腌制的卵形鲳鲹,测定盐含量、水分含量及分布、离心损失、蒸煮损失、质构、色泽、感官评价、硫代巴比妥酸值、过氧化值、羰基、巯基等指标。【结果】湿腌、高压静电场辅助腌制、干腌组产品盐质量分数分别为1.56%、1.44%、1.33%,其中湿腌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湿腌组离心损失和蒸煮损失最大(13.98%和6.38%)且显著高于其他组。干腌组、湿腌组和高压静电场腌制组弹性分别为0.18、0.14和0.20 mm,咀嚼性分别为35.34、28.69和43.04;相比于湿腌组,高压静电场腌制组弹性和咀嚼性分别增加40.37%和50.03%。干腌组亮度值(L^(*))为30.63,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湿腌组红度(a^(*))值最高,干腌次之,电场辅助腌制最低;湿腌组和高压静电场腌制组黄度(b^(*))值分别为2.23和2.26,显著高于干腌组(0.33);干腌组与高压静电场辅助腌制组咸味评分优于湿腌组,高压静电场腌制组风味评分更高,总体可接受度更好。高压静电场腌制组的巯基质量摩尔浓度为67.02 nmol/mg,显著高于干腌组和湿腌组(59.80、49.51 nmol/mg,P<0.05)。高压静电场腌制组TBA值(1.67 mg/kg)显著低于干腌组和湿腌组(3.44、2.55 mg/kg,P<0.05)。【结论】与其他两种减盐腌制方式相比,高压静电场辅助腌制可显著提升减盐卵形鲳鲹的保水性,改善卵形鲳鲹的弹性和咀嚼性,抑制脂质和蛋白质氧化,可用于减盐卵形鲳鲹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减盐腌制方法 蛋白质氧化 脂质氧化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糙海参极性脂的提取和神经保护活性
5
作者 熊仕洪 张翼 +4 位作者 赵佳文 周龙建 刘亚月 杨志友 张永平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5,共12页
【目的】研究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极性脂的抗阿尔茨海默氏症作用。【方法】采用8种总脂提取方法结合冷丙酮抽提制备海参极性脂,计算不同方法下的极性脂得率,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比较所制备极性脂的指纹图谱,采用薄层层析-磷钼... 【目的】研究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极性脂的抗阿尔茨海默氏症作用。【方法】采用8种总脂提取方法结合冷丙酮抽提制备海参极性脂,计算不同方法下的极性脂得率,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比较所制备极性脂的指纹图谱,采用薄层层析-磷钼酸显色法和基于液质联用的脂质组注释分析其成分,对通过优选提取方法得到的总极性脂,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测试、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BV-2)神经炎症模型、Aβ_(25-35)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损伤模型等指标,综合评价糙海参极性脂的抗阿尔茨海默氏症潜力。【结果】1)在8种不同的总脂提取方法中,Bligh&Dyer法既有较高的最终极性脂得率(1.25%),且提取的极性脂成分多样,并在同等效果下氯仿消耗量最低,该方法在极性脂提取上综合表现最佳;2)薄层层析-磷钼酸显色实验显示该极性脂中含有磷脂类成分,脂质组分析显示其含有丰富的磷脂、鞘脂、甘油脂、脂肪酸、N-磺甲基酰胺和未知脂类等成分;3)糙海参极性脂表现出较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半数清除质量浓度(217.13±2.34)μg/mL]、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半抑制质量浓度(30.39±1.48)μg/mL]、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中NO生成活性(1μg/mL剂量下抑制率为48.88%),以及对Aβ_(25-35)诱导的HT-22神经元损伤的治疗性、预防性保护作用和清除胞内活性氧的作用(40μg/mL剂量下)。【结论】糙海参极性脂具有较好的多靶向抗阿尔茨海默氏症体外活性,作为相关功能食品和药物具备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海参 极性脂 提取 阿尔茨海默氏症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HCO_(3)和KHCO_(3)复合保水剂对凡纳滨对虾虾肉保水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杨瑞炳 梁珊 +7 位作者 税小林 毛伟杰 孙钦秀 王泽富 韩宗元 刘阳 刘书成 魏帅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5,共9页
【目的】探究复合添加NaHCO_(3)、KHCO_(3)两种无磷保水剂的添加量和浸泡时间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虾肉保水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添加质量分数(0.5%、1.0%、1.5%、2.0%、2.5%、3.0%)的NaHCO_(3)和KHCO_(3)两种保... 【目的】探究复合添加NaHCO_(3)、KHCO_(3)两种无磷保水剂的添加量和浸泡时间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虾肉保水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添加质量分数(0.5%、1.0%、1.5%、2.0%、2.5%、3.0%)的NaHCO_(3)和KHCO_(3)两种保水剂及浸泡时间单因素实验,分析NaHCO_(3)和KHCO_(3)对凡纳滨对虾虾肉pH、浸泡增重率、蒸煮损失率等指标的变化;并对NaHCO_(3)和KHCO_(3)联合使用时的添加质量分数和作用时间进行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添加量及浸泡时间;以电位、水分分布、微观结构等指标分析不同保水剂对虾肉蛋白的内在影响。【结果】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添加NaHCO_(3)和KHCO_(3)能有效提升虾肉保水效果,且均在添加质量分数为2.0%时保水效果最佳。浸泡6~15 h间,虾肉pH和浸泡增重率变化较小。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NaHCO_(3)和KHCO_(3)添加量存在交互影响,复合添加1.5%NaHCO_(3)和1.5%KHCO_(3),浸泡9 h后虾肉有较高的浸泡增重率(22.65%)和适宜的pH(8.06)。保水剂对蛋白的影响表明,复合保水剂添加主要通过促进虾肉蛋白的电位增加、自由水增加、分子解离及凝胶结构的形成来提高虾肉的保水能力,其保水能力强于添加质量分数0.5%复合磷酸盐组。【结论】联合添加使用质量分数1.5%NaHCO_(3)与质量分数1.5%KHCO_(3)并浸泡9 h处理,可增加虾肉肌原纤维蛋白分子电位、增强虾肉蛋白凝胶网络结构、改变虾肉内部水分分布,对提升虾肉保水能力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肉 无磷复合保水剂 保水性 pH 电位 水分分布 凝胶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水煮加热过程颜色与虾青素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旭飞 罗晓琳 +3 位作者 吉宏武 刘书成 任惠峰 毛伟杰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5-112,共8页
【目的】研究水煮加热过程中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颜色与虾青素、体外抗氧化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计算机视觉系统(CVS)和色差仪两种方法对标准色卡进行测定,确定CVS参数,对加热过程中颜色进行连续化测定;测定水煮... 【目的】研究水煮加热过程中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颜色与虾青素、体外抗氧化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计算机视觉系统(CVS)和色差仪两种方法对标准色卡进行测定,确定CVS参数,对加热过程中颜色进行连续化测定;测定水煮加热中虾青素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水煮加热过程中,CVS可以代替色差仪对颜色进行连续化测定。前300 s内L、a、b值均增加,且与加热时间呈线性相关;360 s后a、b值无显著变化(P>0.05),L值呈下降趋势。虾青素的含量在300 s时达到最高后呈下降趋势。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凡纳滨对虾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增强。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呈先增大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在300 s之内,L、a、b值与虾青素含量、自由基清除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7。【结论】CVS可以代替色差仪对加热过程中对虾的色泽进行测定,且颜色值与虾青素含量、自由基清除率呈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水煮加热 颜色 计算机视觉系统 虾青素 体外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叶和亨氏马尾藻岩藻聚糖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4
8
作者 罗宝浈 陈建平 +6 位作者 李佳睿 陈雪花 范土贵 钟赛意 刘晓菲 李瑞 宋兵兵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4-140,共7页
【目的】比较半叶马尾藻岩藻聚糖(Fb)和亨氏马尾藻岩藻聚糖(Fh)的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探讨马尾藻岩藻聚糖的理化性质与其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的构效关系。【方法】运用超声热水浸提法提取Fb和Fh,进行化学组成和紫外分析,通... 【目的】比较半叶马尾藻岩藻聚糖(Fb)和亨氏马尾藻岩藻聚糖(Fh)的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探讨马尾藻岩藻聚糖的理化性质与其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的构效关系。【方法】运用超声热水浸提法提取Fb和Fh,进行化学组成和紫外分析,通过红外光谱进行结构鉴定;通过测定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FRAP法)比较Fb和Fh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运用MTT法测定其抗肿瘤活性。【结果】Fb中总糖(75.33±3.99)%、L-岩藻糖(15.63±3.37)%和硫酸基(29.16±0.86)%的含量均高于Fh。紫外扫描表明Fb和Fh不含核酸,仍含少量蛋白;红外光谱结果表明Fb和Fh均有O—H、C—H多糖特征官能团、S=O活性特征官能团;体外抗氧化结果表明,Fb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强于Fh,并呈剂量依赖性,表明Fb抗氧化活性强于Fh。MTT结果表明,随着Fh和Fb质量浓度增大,HepG2细胞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且当Fb和Fh质量浓度为8 mg/mL时,HepG2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21.17±2.54)%、(27.21±3.69)%,说明Fb的抗肿瘤活性也强于Fh。【结论】马尾藻岩藻聚糖的抗氧化能力和抗肿瘤活性与其L-岩藻糖、硫酸根的含量有关,且抗肿瘤活性与其抗氧化能力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氏马尾藻 半叶马尾藻 岩藻聚糖 抗氧化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栖菜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油脂成分的提取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黎燕媚 聂影影 +6 位作者 刘亚月 周龙建 宋采 洪鹏志 张永平 胡雪琼 张翼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7-106,共10页
【目的】建立药食同源海藻羊栖菜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油脂成分的优化提取工艺,探明其主要活性组分的具体化学成分。【方法】以提取物质量浓度1 mg/mL下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提取物质量为指标,比较各... 【目的】建立药食同源海藻羊栖菜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油脂成分的优化提取工艺,探明其主要活性组分的具体化学成分。【方法】以提取物质量浓度1 mg/mL下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提取物质量为指标,比较各个溶剂比、料液质量体积比、超声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四个单因素水平下的抑制AChE活性成分提取效果,确定各个单因素中的最优水平范围,进而设计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按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下提取制备粗浸膏,运用硅胶柱色谱法、薄层层析等方法对粗浸膏进行分离纯化并追踪其活性组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成分分离与鉴定。【结果】羊栖菜抑制AChE活性成分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溶剂乙酸乙酯、石油醚体积比为5∶5,料液质量(g)体积(mL)比为1∶10,超声时间30 min,提取次数3次。此条件下对应的提取物质量浓度1 mg/mL下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提取物质量(g)的值为7.078±1.038。从该粗提物中分离得到两个具有抑制AChE活性的组分Fr2和Fr3,主要成分为花生四烯酸、亚油酸、油酸等脂肪酸,Fr3还含有十四烷等多种烷烃。其抑制IC_(50)值分别为2.69 mg/mL和5.31 mg/mL。【结论】本研究确定的基于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的超声提取工艺可得到较高产量的羊栖菜抑制AChE活性成分,其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可能在改善记忆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栖菜 正交实验 阿尔茨海默症 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