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甘酯与蜂蜡质量比、加热温度和时间对鱼油凝胶特性与抗氧化的影响
1
作者 陈菲 沈丽平 +5 位作者 韩宗元 刘阳 夏秋瑜 王泽富 夏文 刘书成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59,共11页
【目的】明确单甘酯与蜂蜡共组装制备鱼油凝胶的工艺条件,解决鱼油因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而易氧化酸败的问题。【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单甘酯与蜂蜡质量比(10∶0、7∶3、5∶5、3∶7、0∶10)、加热温度(50、55、60、65℃)和时间(1... 【目的】明确单甘酯与蜂蜡共组装制备鱼油凝胶的工艺条件,解决鱼油因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而易氧化酸败的问题。【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单甘酯与蜂蜡质量比(10∶0、7∶3、5∶5、3∶7、0∶10)、加热温度(50、55、60、65℃)和时间(10、15、20 min)对鱼油凝胶特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单甘酯与蜂蜡共组装的鱼油凝胶具有较好的凝胶特性和抗氧化效能,特别是当单甘酯与蜂蜡质量比为3∶7时,在60℃加热10~20 min形成的鱼油凝胶,外观均匀光滑,持油率高达100%,硬度与凝胶强度较高,表现为弹性主导的假塑性流体,即储能模量(G′)大于损耗模量(G″),且G′最高,形成细长、密集、稳定的晶体网络结构,有效限制油脂流动。凝胶化过程会轻微促进鱼油初级氧化,但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远低于二级精制鱼油标准限值,其中单甘酯与蜂蜡共组装的鱼油凝胶(尤其是3∶7组)的过氧化值(0.564 g/kg)和茴香胺值(0.2287)均显著低于单甘酯或蜂蜡组装的鱼油凝胶(P<0.05),符合一级精制鱼油标准。【结论】通过单甘酯与蜂蜡共组装构建具有高氧化稳定性和应用性能的鱼油凝胶,为鱼油提供有效的物理抗氧化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凝胶 单甘酯 蜂蜡 共组装 凝胶结构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微纳米气泡水联合聚赖氨酸盐酸盐对鮰优势腐败菌及致病菌的抑菌机制
2
作者 彭亮聪 孙钦秀 +3 位作者 张艳秋 张子琪 文教辉 刘书成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5,共10页
【目的】探究臭氧微纳米气泡水(OMNBW)与聚赖氨酸盐酸盐(ε-PLH)联合使用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中优势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菌效果及机理,为开发新型水媒介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平板计数、荧光染色、扫描电子... 【目的】探究臭氧微纳米气泡水(OMNBW)与聚赖氨酸盐酸盐(ε-PLH)联合使用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中优势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菌效果及机理,为开发新型水媒介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平板计数、荧光染色、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OMNBW联合ε-PLH处理前、后鮰3种优势菌株和1种腐败菌的细胞形态、细胞膜通透性、胞内活性氧状况以及核酸蛋白泄漏情况等多项指标分析。【结果】相较单一处理,3.0 mg/L OMNBW与0.25 mg/mLε-PLH联合处理显著提高对4株优势腐败菌和致病菌菌株的杀灭效果(P<0.05),活菌数量对数值降幅均超过4。经ε-PLH、OMNBW及OMNBW联合ε-PLH处理后,希瓦氏菌(Shewanella)菌落总数对数值分别减少至4.40、4.08、3.46。扫描电镜结果发现,OMNBW与ε-PLH联合处理会加剧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大量细胞发生破碎。联合处理还可促使4株菌株细胞膜通透性显著增强,致使细胞内的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等物质泄漏,胞外核酸、蛋白、K~+浓度以及电导率值等显著升高(P<0.05)。OMNBW联合ε-PLH主要是通过促进疏水物质暴露、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以及改变菌株细胞形态等方式,来实现对菌株增殖的抑制。【结论】OMNBW联合ε-PLH使用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其通过加剧破坏细胞结构完整性、显著破坏细胞膜通透性、致使内容物流出,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腐败菌 抑菌机理 臭氧微纳米气泡水 聚赖氨酸盐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