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温度无水保活对香港牡蛎微生物和基本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高加龙 章超桦 +3 位作者 秦小明 曹文红 郑惠娜 林海生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111-117,共7页
【目的】研究温度对无水保活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存活状态、微生物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方法】对在4℃、10℃和15℃条件下保活不同时间的牡蛎存活率、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以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4... 【目的】研究温度对无水保活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存活状态、微生物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方法】对在4℃、10℃和15℃条件下保活不同时间的牡蛎存活率、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以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4℃条件下保活9 d后牡蛎存活率仍可达到95%,高于10℃和15℃的存活率;在保活前期,牡蛎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数变化不大,当4℃保活6 d后,10℃保活5 d后和15℃保活4 d后微生物数量急剧上升,超过了国际微生物标准委员会新鲜双壳贝类的微生物限量标准;在保活过程中,牡蛎的水分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保活时间的延长,蛋白质含量稍有下降,而脂肪含量和糖原含量则消耗较多,乳酸含量逐渐上升;与4℃相比,10℃和15℃条件下保活的牡蛎脂肪和糖原的消耗更多。【结论】4℃条件下牡蛎保活时间更长,营养物质损失相对较低,更利于牡蛎保活流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牡蛎 无水保活 微生物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贵栉孔扇贝酶法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工艺优化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海生 廖津 +4 位作者 章超桦 秦小明 曹文红 高加龙 罗凯耀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72-79,共8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挖掘海洋贝类潜在的降血糖功能。【方法】选用华贵栉孔扇贝闭壳肌为原料,以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制备工艺。【结果】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 【目的】为了进一步挖掘海洋贝类潜在的降血糖功能。【方法】选用华贵栉孔扇贝闭壳肌为原料,以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制备工艺。【结果】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和栉江珧(Atrina pectinate)等三种海洋贝类的闭壳肌酶解产物均对a-葡萄糖苷酶、a-淀粉酶和脂肪酶具有抑制活性;正交试验和响应面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华贵栉孔扇贝闭壳肌制备a-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最佳工艺:复合蛋白酶酶添加量5500 U/g,酶解温度57℃,酶解pH=7,酶解时间4 h,其酶解液中小肽含量21.64 mg/mL,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达到31.53%。【结论】利用响应面法可优化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 生物活性肽 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夷扇贝内脏团对镉的富集特性及生理响应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加龙 章超桦 +3 位作者 秦小明 郝记明 张静 苏伟明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31-37,共7页
【目的】对虾夷扇贝(Mizuhopectenyessoensis)内脏团中镉的富集特性进行研究,并分析镉暴露后与镉胁迫相关的基因在内脏团中的表达。【方法】采用人为添加镉的方法使虾夷扇贝进行镉暴露,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组织中镉含量,实时荧光定... 【目的】对虾夷扇贝(Mizuhopectenyessoensis)内脏团中镉的富集特性进行研究,并分析镉暴露后与镉胁迫相关的基因在内脏团中的表达。【方法】采用人为添加镉的方法使虾夷扇贝进行镉暴露,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组织中镉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在虾夷扇贝内脏团中的表达。【结果】虾夷扇贝内脏团比其他组织富集了更多的镉(P=0.004),在含400μg/L Cd海水中暴露7 d和10 d后,扇贝内脏团中的Cd质量分数由62μg/g(干基)分别增加到180和217μg/g(干基);内脏团中抗氧化酶CAT、SOD和GPx以及热休克蛋白HSP70在200μg/L Cd暴露7 d后的基因表达量也显著增加(P <0.05)。【结论】内脏团是虾夷扇贝富集镉的重要组织,内脏团中CAT、SOD、GPx和HSP70对扇贝镉的防御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富集特性 生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