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沙湾珍珠贝养殖区水体及微塑料表面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1
作者 王婷 姚嘉莹 +3 位作者 廖永山 杨秀艳 邓岳文 杨创业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5,共10页
微塑料作为新兴的环境污染物,在海洋中广泛存在,其表面生物膜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以聚酰胺(PA)、聚苯乙烯(PS)和聚氯乙烯(PVC)材质的微塑料为材料,开展原位定殖实验,利用16S rDNA技术分析流沙湾珍珠贝养殖区水体及不同... 微塑料作为新兴的环境污染物,在海洋中广泛存在,其表面生物膜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以聚酰胺(PA)、聚苯乙烯(PS)和聚氯乙烯(PVC)材质的微塑料为材料,开展原位定殖实验,利用16S rDNA技术分析流沙湾珍珠贝养殖区水体及不同微塑料表面细菌群落结构特征。α多样性分析显示,微塑料表面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高于水体,不同类型的微塑料表面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也存在显著差异;水体细菌群落主要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蓝藻门(Cyanobacteria),而微塑料表面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ota)相对丰度均增加,表明微塑料发展成了细菌独特的栖息环境;此外,在微塑料和水体中均检测到了鱼类病原体黄杆菌(Flavobacterium)和布鲁氏菌(Bruegeria)等病原菌,表明微塑料可能成为潜在病原菌的载体。研究结果丰富了水产养殖区微塑料污染的基础资料,并为海洋环境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群落 微塑料 16SrDNA 流沙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鹅珍珠贝人工养殖及育珠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符韶 邓陈茂 +2 位作者 梁飞龙 黄海立 谢仁政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34-37,共4页
在幼贝中间养成中采用柱形笼养殖法,母贝的养成中采用穿耳开放式养殖法,与全程采用锥形笼的传统式养殖方法相比较,进行企鹅珍珠贝人工养殖。结果表明:采用本技术养殖企鹅珍珠贝,在幼贝中间养成阶段,比传统养殖的壳高生长速率提高32·... 在幼贝中间养成中采用柱形笼养殖法,母贝的养成中采用穿耳开放式养殖法,与全程采用锥形笼的传统式养殖方法相比较,进行企鹅珍珠贝人工养殖。结果表明:采用本技术养殖企鹅珍珠贝,在幼贝中间养成阶段,比传统养殖的壳高生长速率提高32·1%(P<0·05),壳长生长速率提高30·3%(P<0·01),成活率提高36%(P<0·01);母贝养成阶段,比传统养殖的壳高生长速率提高28·1%(P<0·05),壳长生长速率提高26·7%(P<0·01),成活率提高18·3%(P<0·01)。同时进行企鹅珍珠贝人工培育游离珠实验,植核贝在休养期和育珠期存活率分别为71·2%和54·3%,留核率分别为29·6·6%和21·0%,成珠率58·6%,优质珠比例为2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鹅珍珠贝 穿耳开放式养殖 柱形笼养殖 生长速率 成活率 育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鹅珍珠贝游离珠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梁飞龙 邓陈茂 +1 位作者 符韶 刘永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1-96,共6页
2006年5—12月,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芳华珍珠养殖场,采用贝龄2~4a的企鹅珍珠贝作植核贝,以1~3a贝作小片贝,进行游离珍珠培育试验。结果表明,植核母贝经15~40d的术前处理,成活率为95.33%~97.00%;施术贝经过6个月培育后,吐核率为... 2006年5—12月,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芳华珍珠养殖场,采用贝龄2~4a的企鹅珍珠贝作植核贝,以1~3a贝作小片贝,进行游离珍珠培育试验。结果表明,植核母贝经15~40d的术前处理,成活率为95.33%~97.00%;施术贝经过6个月培育后,吐核率为63.00%~71.88%,死亡率为26.17%~35.00%,成珠率为1.95%~3.33%。企鹅珍珠贝合适的植核母贝为2~3龄贝,小片贝为1~2龄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鹅珍珠贝 手术贝 术前处理 小片贝 游离珍珠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珠母贝游离珍珠培育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永 张春芳 +1 位作者 焦宗垚 邓陈茂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36,共7页
2008~2010年,在广西涠洲岛进行了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 Jameson)游离珍珠培育实验。实验过程中采用解剖法优选植核核位、几种术前处理方法和低温处理小片贝制备外套膜小片等技术,旨在提高育珠贝留核率、成珠率和优珠率。结果... 2008~2010年,在广西涠洲岛进行了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 Jameson)游离珍珠培育实验。实验过程中采用解剖法优选植核核位、几种术前处理方法和低温处理小片贝制备外套膜小片等技术,旨在提高育珠贝留核率、成珠率和优珠率。结果表明,在大珠母贝内脏囊缩足肌左右两侧各有一个适合培育游离珍珠的核位,分别称为左袋和右袋,实际操作中只有左袋可以植入珠核培育游离珍珠;不同术前处理实验组的植核贝休养期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留核率、成珠率显著差异(P〈0.05),其中采用传统术前处理和低温处理相结合的综合术前处理方法可有效提高留核率、成珠率平均达78.2%和80.1%;低温处理小片贝与传统方法制备的大珠母贝外套膜小片的育珠效果(成珠率、优珠率、正圆珠比例)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成珠率、优珠率、正圆珠比例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增高,在4~8℃达到最好育珠效果,成珠率、优珠率和正圆珠比例分别达到98%、53%和30%左右;在术后休养期,植核贝吐核高峰出现植核后5-t5d,手术伤口愈合时间为15-20d,育殊贝的死亡高峰出现在术后的第20~30天。在水温25~30℃条件下,珠核表面形成珍珠层的时间为45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 Jameson) 核位 术前处理 小片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鹅珍珠贝一体两用育珠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谢绍河 邓陈茂 +2 位作者 梁飞龙 符韶 林伟财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33-38,共6页
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进行企鹅珍珠贝游离珍珠植核手术,6个月后进行附壳造型珍珠再植核手术,附壳珍珠养殖育珠时间12个月,游离珍珠18个月。结果表明:经过术前麻醉处理的珍珠贝容易开口,方便植核手术,提高作业效率;使用特制可调式送核... 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进行企鹅珍珠贝游离珍珠植核手术,6个月后进行附壳造型珍珠再植核手术,附壳珍珠养殖育珠时间12个月,游离珍珠18个月。结果表明:经过术前麻醉处理的珍珠贝容易开口,方便植核手术,提高作业效率;使用特制可调式送核针可以达到核片同送,减轻手术创伤;附壳珍珠培育实验组成活率、商品珠率分别为(82.2±2.6)%与(69.9±4.7)%,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1.5%和18.6%(p值<0.05);游离珍珠培育实验组对照组的成活率、留核率与商品珠率分别为(31.8±1.9)%、(20.0±1.5)%与(38.8±2.6)%,实验组留核率与商品珠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0.9%和13.4%;对企鹅珍珠育珠贝进行一体两用技术育珠试验,企鹅珍珠贝适合培育附壳造型珍珠,但不适合培育游离珍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鹅珍珠贝 术前麻醉 一体两用 珍珠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珍珠水解液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蒲月华 邓旗 童银洪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35-2637,2642,共4页
以VC为对照品,测定海水珍珠水解液对DPPH·、ABTS·、OH·和O_2^-·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海水珍珠水解液对DPPH·的清除能力较强,其清除率略低于VC,IC50为7. 85%,当海水珍珠水解液体积分数为16%,其清除率达95. 11%... 以VC为对照品,测定海水珍珠水解液对DPPH·、ABTS·、OH·和O_2^-·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海水珍珠水解液对DPPH·的清除能力较强,其清除率略低于VC,IC50为7. 85%,当海水珍珠水解液体积分数为16%,其清除率达95. 11%;海水珍珠水解液对OH·和O_2^-·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弱,当海水珍珠水解液体积分数为20%时,对其清除率分别为23. 44%和42. 94%;海水珍珠水解液对ABTS·的清除率大于VC,其差异显著(P <0. 05),IC50为7. 41%;海水珍珠水解液对DPPH·、ABTS·、OH·和O_2^-·的清除率都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大而显著增加(P <0. 05)。海水珍珠水解液具备较高的抗氧化能力,为海水珍珠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珍珠 珍珠水解液 自由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珍珠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蒲月华 邓旗 +1 位作者 何锦锋 童银洪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5-559,共5页
本文以L-抗坏血酸(VC)为对照组,测定水解珍珠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水解珍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水解珍珠对DPPH和ABTS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IC_(50)分别为0.07%和0.14%;... 本文以L-抗坏血酸(VC)为对照组,测定水解珍珠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水解珍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水解珍珠对DPPH和ABTS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IC_(50)分别为0.07%和0.14%;而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弱,IC_(50)分别为12.60%和7.65%;其IC_(50)均低于V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水解珍珠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都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大而显著增加(p<0.05)。水解珍珠具备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可为珍珠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珍珠 自由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壳造型珍珠培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谢绍河 梁飞龙 +1 位作者 林展新 林伟财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34-38,共5页
比较了不同材料模核、模核规格和植核季节对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育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贝壳、金属铝、硬塑料和软硅胶模核对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的成活率和优质珠率存在显著性影响(P<0.05),硬塑料模核的优质珠率最高;不同规格模核... 比较了不同材料模核、模核规格和植核季节对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育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贝壳、金属铝、硬塑料和软硅胶模核对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的成活率和优质珠率存在显著性影响(P<0.05),硬塑料模核的优质珠率最高;不同规格模核对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的成活率和优质珠率均存在显著性影响(P<0.05),利用复合模核的育珠效果较好,育珠蚌成活率最高可达88%以上,优质珠率最高可达33%;不同季节插核对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的成活率和优质珠率均存在显著性影响(P<0.05),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手术植核,取得的育珠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褶纹冠蚌 复合模核 附壳造型珍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有核珍珠大面积养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谢绍河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55-58,共4页
在33.3hm2的育珠水体中,选择2龄三角帆蚌作手术贝,采用外套膜错位排列的方法,每只母蚌植入直径6~7mm珠核10粒进行育珠试验。结果表明,经2~3a的育珠,育珠蚌成活率75%,留核率45%~75%,优质珠率40%,经济效益是普通无核珍珠的3倍以上,并... 在33.3hm2的育珠水体中,选择2龄三角帆蚌作手术贝,采用外套膜错位排列的方法,每只母蚌植入直径6~7mm珠核10粒进行育珠试验。结果表明,经2~3a的育珠,育珠蚌成活率75%,留核率45%~75%,优质珠率40%,经济效益是普通无核珍珠的3倍以上,并且收珠后的育珠蚌可以再次植核育珠。1991-2001年,试验结果以广东绍河珍珠有限公司建立的养殖基地在福建、江西、安徽、浙江和江苏等地进行示范和推广,推广面积2000hm2,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有核珍珠 大面积养殖 三角帆蚌 植核育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鹅珍珠贝珍珠培育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飞龙 谢绍河 林伟财 《水产养殖》 CAS 2014年第4期37-41,共5页
本文介绍了企鹅珍珠贝的生物学特性,对国内外企鹅珍珠贝人工育苗、养殖、育珠、遗传和病害防治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研究建议。
关键词 企鹅珍珠贝 人工育苗 育珠技术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养殖技术规范 亲贝》广东省地方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被引量:3
11
作者 符韶 童银洪 +2 位作者 邓陈茂 黄海立 谢仁政 《海洋与渔业》 2008年第5期7-9,共3页
阐述了《马氏珠母贝养殖技术规范亲贝》广东省地方标准制订的立项背景、总体思路、技术路线、技术方案和标准的结构与准则研究。对马氏珠母贝亲贝来源、亲贝特征、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和规定,填补了国内珍珠... 阐述了《马氏珠母贝养殖技术规范亲贝》广东省地方标准制订的立项背景、总体思路、技术路线、技术方案和标准的结构与准则研究。对马氏珠母贝亲贝来源、亲贝特征、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和规定,填补了国内珍珠养殖标准制订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 研究 制订 马氏珠母贝 亲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地方标准《企鹅珍珠贝附壳珠培育技术规范》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童银洪 邓陈茂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3期271-273,共3页
阐述了《企鹅珍珠贝附壳珠培育技术规范》广东省地方标准的编制目的和意义,介绍了《企鹅珍珠贝附壳珠培育技术规范(DB44/T741-2010)》的立项背景和起草工作过程、编制原则和适用范围,解读了《企鹅珍珠贝附壳珠培育技术规范(DB44/T741-20... 阐述了《企鹅珍珠贝附壳珠培育技术规范》广东省地方标准的编制目的和意义,介绍了《企鹅珍珠贝附壳珠培育技术规范(DB44/T741-2010)》的立项背景和起草工作过程、编制原则和适用范围,解读了《企鹅珍珠贝附壳珠培育技术规范(DB44/T741-2010)》的主要条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 企鹅珍珠贝 附壳珠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珠核材料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童银洪 张珠福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3期16-17,19,共3页
防范放射性污染是我国以及全世界面临的一项现实和重要的任务。开发白云岩珠核材料,应当重视放射性污染问题,确保其安全性。参照相关规定方法,利用高纯锗型低本底多道γ能谱仪测定了砗磲和白云岩珠核材料中226Ra、232Th和40K的比活度。... 防范放射性污染是我国以及全世界面临的一项现实和重要的任务。开发白云岩珠核材料,应当重视放射性污染问题,确保其安全性。参照相关规定方法,利用高纯锗型低本底多道γ能谱仪测定了砗磲和白云岩珠核材料中226Ra、232Th和40K的比活度。证明了白云岩珠核具有安全性,不会对人们构成辐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珠核 白云岩 安全性 放射性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珍珠瑕疵的观察研究
14
作者 张春芳 刘永 +1 位作者 童银洪 尹国荣 《水产养殖》 CAS 2015年第4期20-25,共6页
为了了解珍珠瑕疵的形成原因,以育珠期为1个月的马氏珠母贝薄层珍珠为观察对象,对珍珠瑕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收获的珍珠样品中95.3%有瑕疵,珍珠的瑕疵主要有尾巴、凸起、黑斑、全污;污斑、尾巴、凸起和全污等各种瑕疵出现频率分别为... 为了了解珍珠瑕疵的形成原因,以育珠期为1个月的马氏珠母贝薄层珍珠为观察对象,对珍珠瑕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收获的珍珠样品中95.3%有瑕疵,珍珠的瑕疵主要有尾巴、凸起、黑斑、全污;污斑、尾巴、凸起和全污等各种瑕疵出现频率分别为53.9%、25.2%、19.1%和1.8%,其中,污斑出现频率最大,全污出现频率最小;尾巴只出现在A区和B区,C区、D区、E区和F区没有尾巴出现,在B区出现尾巴的频率大于A区,分别为66.8%和34.6%,其中1.4%同时在A区和B区出现尾巴;凸起和污斑可出现在A区、B区、C区、D区、E区和F区,其中A区出现凸起和污斑的频率最大,E区则很少出现凸起和污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尾巴 凸起 污斑 全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壳造型珍珠增光技术研究
15
作者 谢绍河 童银洪 邓陈茂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27-29,共3页
进行了附壳造型珍珠增光过程中的增光工艺、碱液pH值、有机溶剂对珍珠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pH值为10.5~11.0时,珍珠光泽增强明显,对珍珠的结构不会造成损伤,深色珍珠还可能出现彩虹色。有机溶剂以甲醇加入一定量的聚乙二醇2 000的... 进行了附壳造型珍珠增光过程中的增光工艺、碱液pH值、有机溶剂对珍珠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pH值为10.5~11.0时,珍珠光泽增强明显,对珍珠的结构不会造成损伤,深色珍珠还可能出现彩虹色。有机溶剂以甲醇加入一定量的聚乙二醇2 000的效果较好;不同颜色和深浅不同的珍珠,A液处理后,珍珠褪色明显,且颜色越深,褪色越显著;B液处理后珍珠光泽增强明显;C液处理后珍珠变透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壳造型珍珠 增光技术 碱液 工艺 有机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浦珠母贝珍珠层粉微量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亚保 黄甫 +3 位作者 邓陈茂 宋文东 符韶 余光忠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93-95,共3页
珠母贝贝壳可分为三层,最外层叫角质层,中层叫棱柱层,内层称为珍珠层。贝壳珍珠层和天然珍珠的显微结构及化学组成基本相同,均由95%以上的文石型碳酸钙和低于5%的有机质组成。珍珠及珍珠层自古以来便用作名贵中药材和装饰材料。... 珠母贝贝壳可分为三层,最外层叫角质层,中层叫棱柱层,内层称为珍珠层。贝壳珍珠层和天然珍珠的显微结构及化学组成基本相同,均由95%以上的文石型碳酸钙和低于5%的有机质组成。珍珠及珍珠层自古以来便用作名贵中药材和装饰材料。除去珠母贝贝壳的外层和中层的内层,经加工制成的细粉称为珍珠层粉。珍珠层粉与珍珠有类似的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珍珠层粉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ICP-AES 氨基酸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雌雄同体和自体受精的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梅芳 余祥勇 +2 位作者 刘永 谭亚聪 杨珍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0-424,共5页
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Dunker)成体的性腺进行外观和切片观察,可把马氏珠母贝雌雄同体的个体分为2种类型,其中A类型可以从性腺外观特征上辨别,而B类型需性腺穿刺或组织切片来确认。对试验群体的性腺的类型进行的初步统计表明... 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Dunker)成体的性腺进行外观和切片观察,可把马氏珠母贝雌雄同体的个体分为2种类型,其中A类型可以从性腺外观特征上辨别,而B类型需性腺穿刺或组织切片来确认。对试验群体的性腺的类型进行的初步统计表明,雌雄同体个体比例A类型为4.6%,B类型为3.4%,其中雌雄生殖细胞均接近成熟的个体分别约为1.8%和2.1%。通过解剖、0.07‰的氨海水处理,对雌雄同体个体的自体授精及其早期胚胎发育进行了研究,发现自体授精的受精率低于异体授精,同时在发育过程中有较多的卵裂球解体,但仍有部分胚胎可以发育成D型幼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雌雄同体 自体受精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氏獭蛤(Lutraria sieboldii)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的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曹伏君 刘永 +2 位作者 张春芳 罗杰 刘志刚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76-982,共7页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湛江市遂溪县草潭镇施氏獭蛤的性腺发育和繁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氏獭蛤的性腺发育以1年为1个周期,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雄性生殖细胞发生经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湛江市遂溪县草潭镇施氏獭蛤的性腺发育和繁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氏獭蛤的性腺发育以1年为1个周期,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雄性生殖细胞发生经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等时期,精原细胞具有A型和B型两种类型。施氏獭蛤卵子的发生可分为卵原细胞期、生长初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和成熟期。较晚期的卵母细胞和成熟卵子的核仁变成双质核仁。流沙港海区施氏獭蛤性腺指数峰值出现在1月,为3.47%;该贝的繁殖期为10月—次年4月,繁殖期水温为16.2—26.5℃。雌、雄性腺发育基本同步,雄性发育略快,雌雄比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獭蛤 性腺发育 生殖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母贝人工苗中间培育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海立 符韶 +1 位作者 邓陈茂 梁飞龙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67-270,共4页
2004年6-9月,分别采用不同养殖方法、光照度和水层对珠母贝人工苗进行中间培育。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养殖方法的成活率和壳高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拱形笼吊养法、柱形笼吊养法、网箱法、开放式吊养法成活率分别为9.4%、27.3%、24.5... 2004年6-9月,分别采用不同养殖方法、光照度和水层对珠母贝人工苗进行中间培育。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养殖方法的成活率和壳高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拱形笼吊养法、柱形笼吊养法、网箱法、开放式吊养法成活率分别为9.4%、27.3%、24.5%、0,壳高分别为26.5、31.4、29.8 mm、-,拄形笼吊养法和网箱法生长快且成活率较高;不同光照度对稚贝的壳高和成活率的影响显著(P〈0.05),自然光组、800-1000 lx、300-500 lx成活率分别为24.7%、29.6%、36.5%,壳高分别为29.8、28.3、33.6 mm;2-3 m、4-5 m、6-7 m、8-9 m水层成活率分别为27.3%、29.1%、33.6%、38.9%,随着水层的加深而提高(P〈0.05),壳高分别为31.4、30.6、29.5、30.2 mm,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母贝 人工苗 中间培育 养殖 光照度 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印尼种大珠母贝繁育F1母贝植核育珠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谢绍河 邓岳文 +7 位作者 符韶 梁飞龙 杜晓东 林伟财 王钦贵 邱壮炮 方昂松 谭楚勤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37-41,共5页
以印度尼西亚引进大珠母贝亲本繁育的子代F1群体进行植核育珠,育珠贝数量8086只,在海区休养20 d后,统计育珠母贝的成活率与留核率,比较3月与4月植核手术育珠贝的育珠性状差异。结果表明:休养期结束后,育珠贝的成活率与留核率分别为97.57... 以印度尼西亚引进大珠母贝亲本繁育的子代F1群体进行植核育珠,育珠贝数量8086只,在海区休养20 d后,统计育珠母贝的成活率与留核率,比较3月与4月植核手术育珠贝的育珠性状差异。结果表明:休养期结束后,育珠贝的成活率与留核率分别为97.57%和90.69%;育珠期3个月时(6月17日)育珠贝的成活率为81.22%;4月植核育珠母贝的留核率与成活率明显高于在3月的植核育珠母贝,但两者之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 F1群体 植核育珠 成活率 留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