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金属胁迫对水生动物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邱明生 《科学养鱼》 2025年第4期57-58,共2页
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其中水环境的重金属污染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根据生物体对金属离子的需求,可将它们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物体必需的金属元素,如铜(Cu)、锌(Zn)、铬(Cr)、镍(Ni)、钴(Co)等;另一类是非必... 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其中水环境的重金属污染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根据生物体对金属离子的需求,可将它们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物体必需的金属元素,如铜(Cu)、锌(Zn)、铬(Cr)、镍(Ni)、钴(Co)等;另一类是非必需金属元素,包括铝(Al)、镉(Cd)、汞(Hg)、锡(Sn)、铅(Pb)等。这些重金属不仅具有高残留性、高毒性、易于在生物体内累积的特性,而且它们的降解过程十分困难,这些特性使得重金属污染的处理变得更加复杂和棘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动物 重金属污染 生理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江山半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与生态质量评价
2
作者 董建宇 沈晓龙 +1 位作者 曾鸿滨 王学锋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33,共11页
潮间带是海陆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对人类活动干扰较为敏感。为探究不同人类活动下北部湾江山半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并揭示其底栖生态质量,于2023年秋季(11月)和2024年春季(4月)分别对江山半岛白龙尾和白浪滩2个潮间带断面开展... 潮间带是海陆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对人类活动干扰较为敏感。为探究不同人类活动下北部湾江山半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并揭示其底栖生态质量,于2023年秋季(11月)和2024年春季(4月)分别对江山半岛白龙尾和白浪滩2个潮间带断面开展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分析其种类组成、栖息密度、生物量、优势种及生物多样性,并用海洋生物指数(AZTI Marine Biotic Index,AMBI)和多变量海洋生物指数(M-AMBI)对生态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87种,其中软体动物41种,环节动物21种和节肢动物19种,其他类群动物6种;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栖息密度、生物量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均低于秋季;相对重要性指数(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IRI)结果显示,2个断面优势种存在明显的季节更替且无共有优势种。AMBI和M-AMBI评估结果表明,虽然白龙尾断面受到的扰动整体略高于白浪滩断面,但总体而言,2个断面的生态质量均处于良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生物 潮间带 生态质量评价 生物指数 北部湾 防城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鱼病防治APP教学实践系统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冼远清 江颖龙 +1 位作者 初庆柱 彭小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7,共6页
针对移动编程技术教学方案中缺少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实验教学内容问题,设计了一个以Android和YOLOv5s为核心技术的鱼病防治教学实践系统。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将理论知识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引入CDIO(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 针对移动编程技术教学方案中缺少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实验教学内容问题,设计了一个以Android和YOLOv5s为核心技术的鱼病防治教学实践系统。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将理论知识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引入CDIO(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operate(运作))教学模式,以系统功能设计、深度学习开发环境搭建、鱼病数据集构建、YOLOv5s鱼病检测算法设计、项目部署与测试、项目答辩路演等为主要教学模块进行递进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该系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病识别 人工智能 实验教学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制剂对罗非鱼链球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4
作者 邱明生 《科学养鱼》 2024年第11期56-58,共3页
目前,针对罗非鱼链球菌感染,可采用多种抗生素进行干预,如青霉素类、磺胺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药物。但是,抗生素的长期使用易导致耐药性或不敏感,或为农业禁用、限用种类,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或危害。因此,亟待寻找一种有效... 目前,针对罗非鱼链球菌感染,可采用多种抗生素进行干预,如青霉素类、磺胺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药物。但是,抗生素的长期使用易导致耐药性或不敏感,或为农业禁用、限用种类,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或危害。因此,亟待寻找一种有效的可替代抗生素的防治链球菌病的方法。本文以黄连、黄芪、连翘、板蓝根、金银花、穿心莲6味中草药配制成中药复方制剂,运用抑菌和攻毒试验深入探讨该复方对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制剂 链球菌感染 无乳链球菌 青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 头孢菌素类 替代抗生素 链球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刺鳅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初庆柱 陈刚 +2 位作者 张健东 潘传豪 周晖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8,共5页
用HE染色方法研究了大刺鳅(Mastacembelue armatus)消化系统组织结构。结果显示:大刺鳅的食道短小,食道粘膜上皮中分布大量的粘液细胞。胃壁较厚,胃壁内侧有较多的的粘膜褶。贲门部和胃体部的固有膜中分布大量的胃腺。幽门部开口很小,... 用HE染色方法研究了大刺鳅(Mastacembelue armatus)消化系统组织结构。结果显示:大刺鳅的食道短小,食道粘膜上皮中分布大量的粘液细胞。胃壁较厚,胃壁内侧有较多的的粘膜褶。贲门部和胃体部的固有膜中分布大量的胃腺。幽门部开口很小,有一层很厚的环肌。肠管上的粘膜上皮有致密的小肠绒毛,纹状缘发达。肝脏致密。胰脏弥散分布在肝脏周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刺鳅( Mastacembelue armatus) 消化系统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拟扇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初庆柱 刘书成 +2 位作者 范德炜 张建东 陈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8-172,共5页
南极拟扇虾(ParribacusantarcticusLund)隶属于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爬行亚目(Reptantia)的龙虾类(Palinura)中的蝉虾科(Scyllaridae),分布于我国台湾、南海,栖息于10—150ITI深浅不等的暖水区域。南极... 南极拟扇虾(ParribacusantarcticusLund)隶属于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爬行亚目(Reptantia)的龙虾类(Palinura)中的蝉虾科(Scyllaridae),分布于我国台湾、南海,栖息于10—150ITI深浅不等的暖水区域。南极拟扇虾耐饥饿强、成活率高、肉质细滑、风味独特,在南方沿海一带深受欢迎,是一种稀有的名贵品种,价格比龙虾更高,极具开发性。但由于资源量较少,南极拟扇虾并未受到重视,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少,仅见对其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的简单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拟扇虾 肌肉 营养成分 氨基酸 矿物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珠母贝幼虫和稚贝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谢仁政 初庆柱 +2 位作者 黄海立 梁炫禧 周银环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57-61,共5页
为了解珠母贝早期发育阶段最适存活和生长条件,于2013年5—6月在珍珠贝养殖场进行不同海水盐度对珠母贝直线铰合期幼虫、壳顶期幼虫和稚贝生长及存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珠母贝直线铰合期幼虫存活适宜盐度为2285—3886,最适盐度为2... 为了解珠母贝早期发育阶段最适存活和生长条件,于2013年5—6月在珍珠贝养殖场进行不同海水盐度对珠母贝直线铰合期幼虫、壳顶期幼虫和稚贝生长及存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珠母贝直线铰合期幼虫存活适宜盐度为2285—3886,最适盐度为2719—3502,壳长增长的适宜盐度为2043—4123,最适盐度为3110;壳顶期幼虫存活适宜盐度为2310-3914,最适盐度为2719—3502,壳长增长的适宜盐度为2029—4009,最适盐度为3110·3502;稚贝存活适宜盐度为2064—3910,最适盐度为2719—3502,壳长增长的适宜盐度为1938—4130,最适盐度为2719—3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母贝 直线铰合期幼虫 壳顶期幼虫 稚贝 海水盐度 生长 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福建纹胸鮡的食性及繁殖力 被引量:6
8
作者 初庆柱 陈刚 +2 位作者 张健东 潘传豪 周晖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10-13,共4页
对2007年取自粤西水域的福建纹胸鮡进行生物学研究。结果显示:粤西福建纹胸鮡食性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雌雄性比为1.16∶1;性腺成熟系数雌性为0.263%~19.048%,雄性为0.101%~3.226%;福建纹胸鮡个体绝对怀卵量在45~420粒之间,平均140.9&... 对2007年取自粤西水域的福建纹胸鮡进行生物学研究。结果显示:粤西福建纹胸鮡食性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雌雄性比为1.16∶1;性腺成熟系数雌性为0.263%~19.048%,雄性为0.101%~3.226%;福建纹胸鮡个体绝对怀卵量在45~420粒之间,平均140.9±74.7粒;相对怀卵量在31.7~130.4粒/g之间,平均64.3±21.1粒/g;绝对怀卵量与体长呈幂相关:y=0.0008 x7.7308,R2=0.855 2;绝对怀卵量与体重呈指数相关:y=14.439 e0.838 2 x,R2=0.878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纹胸鮡 食性 个体生殖力 粤西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投喂模式对龙虎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吴耀华 王成桂 +1 位作者 梁华芳 罗海健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21-25,共5页
在室内玻璃钢桶中,采用全人工配合饲料,以每天投喂、投喂1 d停饲1 d、投喂2 d停饲1 d、投喂3 d停饲1 d等4种投喂模式(分别用A1、A2、A3、A4表示)对体质量(84.5±12.9)g的龙虎斑进行30 d养殖实验,研究不同投喂模式对龙虎斑生长和摄... 在室内玻璃钢桶中,采用全人工配合饲料,以每天投喂、投喂1 d停饲1 d、投喂2 d停饲1 d、投喂3 d停饲1 d等4种投喂模式(分别用A1、A2、A3、A4表示)对体质量(84.5±12.9)g的龙虎斑进行30 d养殖实验,研究不同投喂模式对龙虎斑生长和摄食的影响。结果表明:体长增长率A1、A4组最高,分别为20.68%、19.4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增加率A1、A4组最高,分别达76.50%、79.6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定生长率A1、A4组最高,分别为1.89%·d-1和1.95%·d-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其他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物转化率A1、A4组最高,分别为114、1.1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A1、A4组各指标最佳,但鉴于成本问题,A4组投喂模式的综合养殖效果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虎斑 投喂模式 生长 食物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安氏伪镖水蚤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陈清香 吕军仪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76-82,共7页
为探讨表面活性剂成分对海洋桡足类生物的影响,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安氏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annandalei Sewell)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SDBS对安氏伪镖水蚤雌体24h、48h、72h和96h的半致死浓... 为探讨表面活性剂成分对海洋桡足类生物的影响,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安氏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annandalei Sewell)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SDBS对安氏伪镖水蚤雌体24h、48h、72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40、1.67、1.59和1.58mg·L-1,而对雄体分别为1.84、1.54、1.41和1.40mg·L-1;SDS对雌体24h、48h、72h和96h的LC50分别为54.33、30.85、25.21和15.85mg·L-1,对雄体分别为18.48、13.55、10.51和8.50mg·L-1;SDBS对雌体和雄体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24mg·L-1和0.32mg·L-1,而SDS对雌体和雄体的分别为2.98mg·L-1和2.19mg·L-1.结果显示,对安氏伪镖水蚤而言,SDBS比SDS的毒性更强;以半致死浓度LC50为参考依据,安氏伪镖水蚤雄体均比雌体对这两种表面活性剂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伪镖水蚤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 十二烷基磺酸钠(SDS)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droid的智慧教学APP设计 被引量:10
11
作者 冼远清 匡珍春 初庆柱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8-131,共4页
针对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的特点,采用基于Android的移动开发技术,开发了一款用于课堂辅助教学APP软件。该软件采用MVP设计模式,使用JSON作为数据传输格式,利用MUI、Okhttp3、GreenDao等技术将多门课程集成,把课堂教学、知识推送、智能考勤... 针对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的特点,采用基于Android的移动开发技术,开发了一款用于课堂辅助教学APP软件。该软件采用MVP设计模式,使用JSON作为数据传输格式,利用MUI、Okhttp3、GreenDao等技术将多门课程集成,把课堂教学、知识推送、智能考勤、智慧提问、学生问答等功能集于一体,提供了一个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移动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化、碎片化学习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学 移动学习 教学APP ANDROID MV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养条件下军曹鱼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和摄食 被引量:2
12
作者 初庆柱 陈刚 +4 位作者 吴灶和 施钢 叶富良 汤保贵 张健东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29-34,共6页
研究了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早期阶段的生长和摄食特性。结果表明:1-29日龄间,全长与日龄之间呈指数函数相关:y=3.6922e^0.0995x(R=0.9913);体重与日龄间呈指数函数相关:y=0.0002e0.276x(R=0.9830);体重与全长之间为... 研究了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早期阶段的生长和摄食特性。结果表明:1-29日龄间,全长与日龄之间呈指数函数相关:y=3.6922e^0.0995x(R=0.9913);体重与日龄间呈指数函数相关:y=0.0002e0.276x(R=0.9830);体重与全长之间为幂函数相关:y=5×10^-6x^2.786(R=0.9957);口径与日龄的关系为直线函数关系:y=0.1034x-0.0044(R=0.9939)。鱼苗早期阶段的生长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军曹鱼早期鱼苗在3-6日龄时主要摄食原生动物、单轮幼虫和轮虫;7-12日龄时主要摄食桡足类无节幼体;13日龄以后主要摄食桡足类成体。仔、稚鱼阶段,军曹鱼的摄食活动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其饱满度指数均在12时前后出现最高峰,日摄食率分别为57.36%和14.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曹鱼 早期发育阶段 生长 摄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曹鱼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初庆柱 张健东 +1 位作者 陈刚 叶富良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6-91,共6页
利用连续石蜡切片方法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消化系统胚后发育(1~29日龄)进行了光镜观察。结果表明,食道前部内侧纵行肌纤维发达,后部球形粘液细胞更丰富;胃腺的分化较晚,在仔鱼后期(出膜后8d)才见胃腺细胞团。胃幽门部无胃腺... 利用连续石蜡切片方法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消化系统胚后发育(1~29日龄)进行了光镜观察。结果表明,食道前部内侧纵行肌纤维发达,后部球形粘液细胞更丰富;胃腺的分化较晚,在仔鱼后期(出膜后8d)才见胃腺细胞团。胃幽门部无胃腺,但具发达的肌层。肠上皮的纹状缘出现较早,1日龄时就可见,而且发育较快,3日龄时很发达。肠后段黏液细胞明显多于前段和中段。肝脏发育较早,但16日龄仔鱼才开始贮存脂质。胰腺为弥散型,2日龄出现。军曹鱼这些结构特点的变化是与其摄食、消化、吸收的功能相适应的;其摄食方式以及食性也随着消化系统的发育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曹鱼 消化系统 胚后发育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砗磲人工繁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远球 邓岳文 梁飞龙 《水产养殖》 CAS 2019年第11期18-21,共4页
砗磲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帘蛤目Veneroida,砗磲科Tridacnoidea,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等国,以及我国台湾、海南、西沙群岛和南海等印度洋、太平洋海域[1-4... 砗磲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帘蛤目Veneroida,砗磲科Tridacnoidea,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等国,以及我国台湾、海南、西沙群岛和南海等印度洋、太平洋海域[1-4]。目前,世界上报道的砗磲有2属10种[1-4],其中砗磲属(Tridacna)有8种,砗蚝属(Hippopus)有2种。在我国分布的砗磲有6种,分别为大砗磲(Tridacna gigas)、无鳞砗磲(Tridacna derasa)、鳞砗磲(Tridacna squamosa)、长砗磲(Tridacna maxima)、番红硨磲(Tridacna crocea)和砗蚝(Hippopus hippop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繁育 软体动物门 太平洋海域 砗磲 巴布亚新几内亚 西沙群岛 双壳纲 所罗门群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