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国家视阈下我国“西北边疆”的生成与政治地理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任念文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32-39,共8页
近代以来,我国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与治理过程中,对"西北边疆"的认识与界定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最终的形成是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后,传统封建王权国家被迫与国际社会接轨的结果,既符合我国政治地理的演变历史,也符合现代民族... 近代以来,我国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与治理过程中,对"西北边疆"的认识与界定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最终的形成是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后,传统封建王权国家被迫与国际社会接轨的结果,既符合我国政治地理的演变历史,也符合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由此,边疆治理观念发生变化,首先在由传统"塞防为主"国防布局向近代"海防、塞防并重"的国防布局变迁中,维护西北陆权是伸张海权的基本前提;其次,西北边疆由国内地缘政治要素向国际地缘政治要素升级;第三,两个层次的"西北边疆"具有特殊重要的国防意义。至此,确定西北疆界、守卫国土成为近代以来我国作为民族国家对西北边疆治理的主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边疆 民族国家 政治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发展和演变
2
作者 薛三让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05-108,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宗教及其社会作用的认识和相应的政策选择有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其中社会主义要不要包容宗教,宗教能不能为社会主义服务亦见颇多热议。"合理存在协调论"、"积极引导适应论"、"与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宗教及其社会作用的认识和相应的政策选择有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其中社会主义要不要包容宗教,宗教能不能为社会主义服务亦见颇多热议。"合理存在协调论"、"积极引导适应论"、"与时俱进和谐论"就分别代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梳理这一过程,弄清其中的脉络,对我们认识和利用宗教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问题 宗教和谐 文化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恩来赴黄埔前的“军阀”话语应用——以《周恩来早期文集》为例
3
作者 李思聪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4-159,共6页
近代"军阀"概念由日本传入我国,至大革命时期,获得"市民权",并成为建设黄埔党军的理论武器。作为黄埔军校政工制度的实际开创者和领导者,周恩来曾在军校政治教育和革命工作中大量应用了"军阀"话语。然而,... 近代"军阀"概念由日本传入我国,至大革命时期,获得"市民权",并成为建设黄埔党军的理论武器。作为黄埔军校政工制度的实际开创者和领导者,周恩来曾在军校政治教育和革命工作中大量应用了"军阀"话语。然而,从"军阀"话语应用的视角透视早期共产党人建军思想与实践的研究仍显不足。梳理周恩来早期的"军阀"话语应用,可以发现,黄埔时期的革命实践是对其早期军阀话语应用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早期文献 军阀话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