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部湾江山半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与生态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董建宇 沈晓龙 +1 位作者 曾鸿滨 王学锋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33,共11页
潮间带是海陆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对人类活动干扰较为敏感。为探究不同人类活动下北部湾江山半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并揭示其底栖生态质量,于2023年秋季(11月)和2024年春季(4月)分别对江山半岛白龙尾和白浪滩2个潮间带断面开展... 潮间带是海陆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对人类活动干扰较为敏感。为探究不同人类活动下北部湾江山半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并揭示其底栖生态质量,于2023年秋季(11月)和2024年春季(4月)分别对江山半岛白龙尾和白浪滩2个潮间带断面开展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分析其种类组成、栖息密度、生物量、优势种及生物多样性,并用海洋生物指数(AZTI Marine Biotic Index,AMBI)和多变量海洋生物指数(M-AMBI)对生态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87种,其中软体动物41种,环节动物21种和节肢动物19种,其他类群动物6种;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栖息密度、生物量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均低于秋季;相对重要性指数(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IRI)结果显示,2个断面优势种存在明显的季节更替且无共有优势种。AMBI和M-AMBI评估结果表明,虽然白龙尾断面受到的扰动整体略高于白浪滩断面,但总体而言,2个断面的生态质量均处于良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生物 潮间带 生态质量评价 生物指数 北部湾 防城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