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海丰国际重要湿地生物资源调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3
1
作者 谢首冕 钟志强 +5 位作者 李艺 曾向武 林少娜 段智钊 严云仙 秦思思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1期43-50,共8页
海丰湿地在水鸟保护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亚太地区南中国海迁徙水鸟的重要通道,国际珍贵水鸟、濒危水禽等的重要栖息场所,也是我国水鸟保护网络的重要节点。对此对海丰湿地的植物植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资源... 海丰湿地在水鸟保护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亚太地区南中国海迁徙水鸟的重要通道,国际珍贵水鸟、濒危水禽等的重要栖息场所,也是我国水鸟保护网络的重要节点。对此对海丰湿地的植物植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资源进行调查,结合海丰湿地的生态价值设定8个服务价值评估指标,采用直接价值法、成本替代法等方法进行核算,结果表明:(1)海丰湿地生物资源丰富,有野生维管植物109科308属437种,鱼类13目42科71属79种,两栖动物1目5科10种,爬行动物2目7科11种,鸟类16目43科120种,哺乳类4目5科10种。(2)海丰湿地生态服务年总价值85 290.57万元,渔业产值、栖息地服务等价值类型为湿地生态价值体系的优化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生态补偿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标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丰湿地 资源调查 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物种扩散模型构建广东沿海地区黑脸琵鹭的功能性生态廊道 被引量:5
2
作者 杨锡涛 钟志强 +5 位作者 修晨 林少娜 李艺 曾向武 段智钊 谢首冕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2期12-22,共11页
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栖息地斑块化导致了其种群规模、地理分布和栖息地利用率都发生了变化,并阻碍了它们的迁移和扩散,构建功能性生态廊道逐渐成为降低这些影响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功能性生态廊道的连接是基于物种的扩散实现的,然而... 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栖息地斑块化导致了其种群规模、地理分布和栖息地利用率都发生了变化,并阻碍了它们的迁移和扩散,构建功能性生态廊道逐渐成为降低这些影响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功能性生态廊道的连接是基于物种的扩散实现的,然而扩散是最难表观的参数之一。这导致了功能性生态廊道在构建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主要包括(1)如何表观物种的扩散趋势;(2)如何利用物种扩散模式确定功能性生态廊道踏脚石的间距值。鉴于此,以2010—2020年广东沿海地区的黑脸琵鹭为研究对象,利用物种扩散模型,获得了它们的扩散意愿链、踏脚石间距值的估算方法,并完成了功能性生态廊道的空间布局。结果如下:(1)黑脸琵鹭具有北向、东向和西向的扩散意愿链;(2)功能性生态廊道踏脚石间的适宜间距为33~50 km;(3)以此间距为参考,构建功能性生态廊道,可以保持黑脸琵鹭中等强度的扩散强度,以稳定种群的扩散加速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增长速度,从而更好的发挥扩散的源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脸琵鹭 扩散 栖息地 保护 生态廊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间竞争对燕鸥繁殖生态的影响
3
作者 杨锡涛 柯素强 +4 位作者 林宜舟 李双霜 林少娜 刘金成 游永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7期160-164,170,共6页
本文研究了乌屿岛粉红燕鸥、褐翅燕鸥和大凤头燕鸥的巢址选择偏好和繁殖生态,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新的种间竞争如何影响巢址选择和繁殖生态。结果表明:大凤头燕鸥占据了粉红燕鸥的巢址,迫使粉红燕鸥侵占褐翅燕鸥的巢区,出现粉... 本文研究了乌屿岛粉红燕鸥、褐翅燕鸥和大凤头燕鸥的巢址选择偏好和繁殖生态,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新的种间竞争如何影响巢址选择和繁殖生态。结果表明:大凤头燕鸥占据了粉红燕鸥的巢址,迫使粉红燕鸥侵占褐翅燕鸥的巢区,出现粉红燕鸥和褐翅燕鸥最佳巢址重叠的现象;在大凤头燕鸥的竞争压力下,褐翅燕鸥倾向于低密度的繁殖方式,而粉红燕鸥则偏向于高密度的繁殖方式;大凤头燕鸥进入后,粉红燕鸥平均窝卵数由1.17枚增加到1.76枚,有2枚卵的巢占比由1/6增加到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鸥 种间竞争 繁殖生态 巢址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