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菌群一步发酵法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潘慧华 李晶晶 刘坚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37-641,共5页
本实验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的初发酵培养基LST以及从国标(GB)乳糖胆盐初发酵培养基中优选出的A3培养基作大肠菌群检测的初发酵基础培养基。首先在LST和A3中分别添加几种不同浓度的革兰氏阳性菌抑制剂进行大肠菌群检测。结果表明... 本实验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的初发酵培养基LST以及从国标(GB)乳糖胆盐初发酵培养基中优选出的A3培养基作大肠菌群检测的初发酵基础培养基。首先在LST和A3中分别添加几种不同浓度的革兰氏阳性菌抑制剂进行大肠菌群检测。结果表明,革兰氏阳性菌抑制剂对革兰氏阳性菌和大肠菌群均有抑制,不利于大肠菌群检出。然后,在A3培养基中分别添加大肠杆菌以及枯草杆菌等七种革兰氏阳性菌进行大肠菌群检测。在210支混合发酵管中,结果吻合率为92.42%,假阳性和假阴性分别为2.84%、4.74%。T检验法表明,在初发酵中,革兰氏阳性菌的存在对大肠菌群检测没有明显影响。接着,本实验又在A3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产生假阳性的革兰氏阳性菌进行纯种发酵检测。在120支假阳性纯种发酵管中,均不会产生阳性反应。大量镜检实验也充分显示,发酵液中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综上结果说明,A3培养基是一种适宜大肠菌群生长,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生长的初发酵基础培养基,能在短期内使发酵管产气的菌群基本就是大肠菌群。因此,在大肠菌群检测中只需进行一步发酵法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菌群 检测 一步发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