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反应器高密度异养培养小球藻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世名 孟海华 +2 位作者 梁世中 尹建云 麦平珍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1-86,共6页
首先用摇瓶实验确定异养流加分批培养小球藻中起始葡萄糖及KNO3的适宜浓度与流加葡萄糖及KNO3浓度的控制范围和补料液中最适C/N值.培养基中起始添加10g·L-1葡萄糖和1.6g·L-1KNO3较适宜.在此前提下,流加分批培养时葡萄糖和NO3... 首先用摇瓶实验确定异养流加分批培养小球藻中起始葡萄糖及KNO3的适宜浓度与流加葡萄糖及KNO3浓度的控制范围和补料液中最适C/N值.培养基中起始添加10g·L-1葡萄糖和1.6g·L-1KNO3较适宜.在此前提下,流加分批培养时葡萄糖和NO3-质量浓度应分别控制在617~245g·L-1和≤0.44g·L-1,补料液中最适C/N值为41.2.据此结果,经5L通风搅拌反应器放大培养实验,效果良好.连续流加分批异养培养小球藻59h,总糖60g·L-1,得藻生物量341g·L-1,葡萄糖转化率为56.8%,实现了高密度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高密度 搅拌反应器 异养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酶法生产蔗果低聚糖糖浆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何社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2-85,共4页
本文探讨了固定化酶生产蔗果低聚糖糖浆的生产技术,研究证明固定化酶可生产60批次,并对生产过程中pH值、灭菌时间、灭菌温度、不同原料糖源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对保质期内产品中蔗果低聚糖(GF2、GF3、GF4)含量的变化进行测定。
关键词 固定化酶法 蔗果低聚糖 糖浆 生产技术 反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食品行业循环冷却水生物黏泥形成的探讨
3
作者 何社强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5期66-67,共2页
介绍在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抑制生物黏泥形成的经验和方法 ,用 Na OH调 p H至 8.5 ,维持运行一段时间 ,待 p H自然下降至 7.5时 ,加 HCl调 p H至 6 .5 ,然后加入 Na Cl、Cu SO4 、双乙酸钠混合药剂 ,利用药剂交替使用和相互之间的协同效应... 介绍在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抑制生物黏泥形成的经验和方法 ,用 Na OH调 p H至 8.5 ,维持运行一段时间 ,待 p H自然下降至 7.5时 ,加 HCl调 p H至 6 .5 ,然后加入 Na Cl、Cu SO4 、双乙酸钠混合药剂 ,利用药剂交替使用和相互之间的协同效应来抑制生物黏泥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行业 循环冷却水 生物黏泥 水处理 化学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异养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余若黔 刘学铭 +1 位作者 梁世中 陈子健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7-62,共6页
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可以利用葡萄糖、果糖、乙酸盐等有机碳源异养生长。在异养条件下,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30~32C、 pH5.5~6.5。该小球藻可以利用硝酸盐、铵盐、尿素和一些结构简单的氨基酸... 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可以利用葡萄糖、果糖、乙酸盐等有机碳源异养生长。在异养条件下,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30~32C、 pH5.5~6.5。该小球藻可以利用硝酸盐、铵盐、尿素和一些结构简单的氨基酸(如甘氨酸)作为唯一氮源生长,在由铵盐和硝酸盐组成的混合氮源中生长时,优先利用铵盐。该小球藻对培养基中不同营养物的利用给培养基的pH带来不同的影响。利用葡萄糖和果糖为唯一碳源时培养基的pH值变化不大,而利用乙酸盐时可以使pH很快上升到小球藻能够耐受的pH(9.5)以上;利用硝酸盐为唯一氮源时使培养基的pH上升,利用按盐时使pH下降,利用尿素和甘氨酸时基本不改变培养基pH。该小球藻在30℃时,摇瓶异养培养的比生长速率为0.055h-1,倍增时间为12.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灌 异养生物 生物量 蛋白质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红曲色素工业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8
5
作者 陈家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24,共5页
讨论了液体深层发酵生产水溶性红曲色素的工业性试验结果。工业性试验生物反应器的容积为 4 0 0 0L ,试验研究中设计了较合理的工艺流程 ,选择了较优的工艺条件和合理的设备型式。获得了如下结果 :连续 8批发酵水平在 2 0 6U/mL ,最高达... 讨论了液体深层发酵生产水溶性红曲色素的工业性试验结果。工业性试验生物反应器的容积为 4 0 0 0L ,试验研究中设计了较合理的工艺流程 ,选择了较优的工艺条件和合理的设备型式。获得了如下结果 :连续 8批发酵水平在 2 0 6U/mL ,最高达 2 56U/mL ,平均提取收率达 6 0 5% ,产品成本为 2 4 1元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菌 红曲色素 液体深层发酵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罐葡萄糖流加大规模异养培养小球藻 被引量:3
6
作者 梁世中 孟海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66-70,共5页
应用流加工艺在5,50,200,800,4000L机械搅拌发酵罐中大规模异养培养小球藻,与间歇异养或光照自养相比,流加培养大大地提高了细胞密度和生产率,最高细胞质量浓度达到43.31g/L,比生长速率达到0.069h^-1,细胞生产率达到0.62g/(L... 应用流加工艺在5,50,200,800,4000L机械搅拌发酵罐中大规模异养培养小球藻,与间歇异养或光照自养相比,流加培养大大地提高了细胞密度和生产率,最高细胞质量浓度达到43.31g/L,比生长速率达到0.069h^-1,细胞生产率达到0.62g/(L.h),结果表明,利用传统的机械搅拌发酵罐大规模生产小球有良好的商业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搅拌发酵罐 大规模异常培养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酶制剂配伍方案初步试验研究
7
作者 荣俊 彭宗胜 +2 位作者 程太平 杨待建 刘剑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酶制剂 配伍方案 增重 饲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糖异养培养微藻发酵条件的优化及生产试验 被引量:7
8
作者 尹建云 孟海华 +1 位作者 张学松 梁世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57,61,共4页
采用酶解糖取代葡萄糖作为碳源,应用流加工艺和发酵条件(起始pH、温度、溶氧)优化,在7L机械搅拌发酵罐异养培养微藻,与葡萄糖作为碳源工艺相比,微藻生物量达到49.8 g/L,提高了13.7 g/L;在优化发酵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4 000 L机械搅拌发... 采用酶解糖取代葡萄糖作为碳源,应用流加工艺和发酵条件(起始pH、温度、溶氧)优化,在7L机械搅拌发酵罐异养培养微藻,与葡萄糖作为碳源工艺相比,微藻生物量达到49.8 g/L,提高了13.7 g/L;在优化发酵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4 000 L机械搅拌发酵罐放大生产试验,连续3罐批,微藻平均生物量达到46.8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糖 微藻 异养培养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淡盐法制备低核酸酵母抽提物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斌 黄丽娜 邱丽娟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107-109,共3页
通过建立一种新的酵母核酸中温淡盐去除法,成功研制出品质优良的低核酸酵母抽提物。工艺简单,处理时间短,温度不超过70℃,可避免高温对酵母营养物质的破坏;该法氯化钠用量少,无需脱盐处理,易产业化及应用推广;研究制备的酵母抽提物,核... 通过建立一种新的酵母核酸中温淡盐去除法,成功研制出品质优良的低核酸酵母抽提物。工艺简单,处理时间短,温度不超过70℃,可避免高温对酵母营养物质的破坏;该法氯化钠用量少,无需脱盐处理,易产业化及应用推广;研究制备的酵母抽提物,核酸去除量达70%以上,色浅、肉香味鲜,适合食品加工。同时,附加得到高提取率、高纯度的核酸。中温淡盐法去除酵母核酸的技术,扩展了酵母制品的应用领域,更为尿酸偏高及痛风人群食用安全营养的酵母食品提供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淡盐 低核酸 RNA提取 酵母抽提物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铬酵母的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肖方正 刘曲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1-63,共3页
对富铬酵母生产的主要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并介绍了富铬酵母的生理功能以及富铬酵母作为营养补充剂在多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生物活性铬 富铬酵母 生产工艺 营养补充剂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酵母中铬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曲滨 肖方正 +1 位作者 陈子健 刘康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铬酵母 铬含量 二苯胺基脲比色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少H_2O_2干扰测定稳定性ClO_2含量的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车金林 刘桂祯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3-34,37,共3页
用碘量法测定稳定性ClO2 溶液中的ClO2 含量时 ,当稳定液中过碳酸盐过量 ,测定结果会偏高。作者提出将待测样酸化后加入稍过量的K2 Cr2 O7与其中的H2 O2 反应以消除其影响 ,再用碘量法测定的新方法。方法操作简便 ,结果可靠 ,为较准确... 用碘量法测定稳定性ClO2 溶液中的ClO2 含量时 ,当稳定液中过碳酸盐过量 ,测定结果会偏高。作者提出将待测样酸化后加入稍过量的K2 Cr2 O7与其中的H2 O2 反应以消除其影响 ,再用碘量法测定的新方法。方法操作简便 ,结果可靠 ,为较准确地检测含过量过碳酸盐的稳定性ClO2 溶液中的ClO2 真实含量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二氧化氯 碘量法 二氧化二氢 消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