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间隙波导的毫米波宽带定向耦合器
1
作者 沈瑞亮 冯文杰 +2 位作者 倪啸宇 王慧 施永荣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18-2123,共6页
本文基于新型间隙波导传输线技术,设计了一种宽带的0 dB前向波定向耦合器,提出的耦合器中心频率在30 GHz,可以实现宽带平坦的0 dB耦合特性,通过在两个相邻的槽间隙波导的公共壁上开耦合缝隙来实现主通道到副通道的能量耦合.为了方便实... 本文基于新型间隙波导传输线技术,设计了一种宽带的0 dB前向波定向耦合器,提出的耦合器中心频率在30 GHz,可以实现宽带平坦的0 dB耦合特性,通过在两个相邻的槽间隙波导的公共壁上开耦合缝隙来实现主通道到副通道的能量耦合.为了方便实验测试,还设计了宽带的槽间隙波导到标准WR-28波导的过渡转换结构.最后进行了实物加工与测量,根据测量结果,本文提出的定向耦合器工作频带为27.1~31.5 GHz,带内最大插入损耗约为0.5 dB,且回波损耗小于-10 dB,耦合器的相对带宽为14.7%(中心频率30 GHz).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实验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波导 定向耦合器 电磁带隙 低损耗 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毫米波收发前端集成电路研究进展
2
作者 邱枫 宛操 +8 位作者 罗雄耀 邓帅 徐涛涛 梅术聪 陈嘉文 吴亮 朱浩慎 车文荃 薛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3-396,共14页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逐步向毫米波频段(FR2)部署,以及目前无人驾驶技术对毫米波雷达技术的需求,高性能的毫米波收发前端集成电路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与此同时,硅基器件工艺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晶体管的截止频率,为低成本...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逐步向毫米波频段(FR2)部署,以及目前无人驾驶技术对毫米波雷达技术的需求,高性能的毫米波收发前端集成电路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与此同时,硅基器件工艺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晶体管的截止频率,为低成本、高性能的硅基毫米波集成电路设计提供了基础.本文对近年来的毫米波通信和雷达的硅基收发前端集成电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毫米波 射频前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弓形法的极化转换器测试技术和系统研究
3
作者 杨杰尧 陈海东 +8 位作者 何招领 梁振川 陈慧冰 夏晨斌 赵小娇 王宜 胡健 车文荃 薛泉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4,共7页
极化转换器的迅速发展对相应的测试系统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文中提出了一套基于弓形法的极化转化器测试系统,介绍了该测试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并运用时域和频域互转以及时域加窗的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误差处理。文中同时开发了一套基于VB.... 极化转换器的迅速发展对相应的测试系统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文中提出了一套基于弓形法的极化转化器测试系统,介绍了该测试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并运用时域和频域互转以及时域加窗的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误差处理。文中同时开发了一套基于VB.NET的控制软件,并研制了一种基于超表面结构的极化转换器用于对比验证。通过仿真和测试对比,所提出的测试系统的反射率测试误差预计优于2 dB,同时,其测试效率相对于传统机械方法提升了80%以上。所研制的测试系统有望成为本领域先进的研制案例,推动极化转换器测试技术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法 超表面 极化转换器 时域消除法 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30 GHz GaN HEMT单片集成单刀双掷开关 被引量:2
4
作者 曾丁元 朱浩慎 +2 位作者 冯文杰 车文荃 薛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4-449,共6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100 nm氮化镓(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工艺设计的24~30 GHz单片集成单刀双掷(SPDT)开关.该开关采用1/4波长微带线并联HEMT开关器件的结构,通过采用两级并联HEMT实现低插入损耗同时获得更好的隔离度.测试结果显...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100 nm氮化镓(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工艺设计的24~30 GHz单片集成单刀双掷(SPDT)开关.该开关采用1/4波长微带线并联HEMT开关器件的结构,通过采用两级并联HEMT实现低插入损耗同时获得更好的隔离度.测试结果显示,在24~30 GHz的5G毫米波频段内以及0/-5 V的控制电压下,该开关的插入损耗低于1.5 dB,隔离度优于28 dB,输入功率1 dB压缩点大于27 dBm.测试结果能够很好地验证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 HEMT 单片微波集成电路 单刀双掷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6 GHz硅基氮化镓可变增益低噪声放大器 被引量:1
5
作者 江兰兰 陈宏尘 +3 位作者 朱浩慎 冯文杰 车文荃 薛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3-419,共7页
基于100 nm硅基氮化镓(GaN)工艺,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工作频段为20~26 GHz且增益平坦的可变增益低噪声放大器(VGLNA).该放大器采用三级共源级级联来实现高增益,并通过调节第二、第三级的栅极偏置实现增益控制.测试结果表明,该放大器在... 基于100 nm硅基氮化镓(GaN)工艺,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工作频段为20~26 GHz且增益平坦的可变增益低噪声放大器(VGLNA).该放大器采用三级共源级级联来实现高增益,并通过调节第二、第三级的栅极偏置实现增益控制.测试结果表明,该放大器在工作频段内实现了超过20 dB的增益可变范围和±1.5 dB的增益平坦度,在增益可变范围内功耗为126 mW至413 mW.在最大增益状态下,该放大器在整个频段内可实现大于20 dB的小信号增益且噪声系数(NF)为2.95 dB至3.5 dB,平均输出1dB压缩点(OP1dB)约为14.5 dBm.该芯片的面积为2 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 HEMT 微波单片集成电路 低噪声放大器 可变增益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路任意功分比Gysel功分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虹萍 陈海东 +1 位作者 薛泉 车文荃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3-390,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多路任意功分比Gysel功分器,通过传输线和电路理论对该结构进行了分析,推导了满足任意路数和功分比的设计公式,研究了设计变量对频率带宽的影响.该结构适用于任意端口数、任意终端阻抗和任意功分比.进一步,通过对提出的Gy... 本文提出了一种多路任意功分比Gysel功分器,通过传输线和电路理论对该结构进行了分析,推导了满足任意路数和功分比的设计公式,研究了设计变量对频率带宽的影响.该结构适用于任意端口数、任意终端阻抗和任意功分比.进一步,通过对提出的Gysel功分器进行ADS和HFSS仿真,分别设计中心频率在3.5 GHz的4路等分(1:1:1:1)和4路不等分(1:1.5:2:2.5)Gysel功分器,通过理论、仿真和测试结果的对比,证明提出的设计公式的准确性,从而为Gysel功分器的设计使用提供了理论和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ysel功分器 多路 设计公式 任意功分比 任意终端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电感的建模与仿真及其在振荡器电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超 宛操 +1 位作者 朱浩慎 薛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7-404,共8页
本文提出一种中心抽头差分电感模型,可以有效地替代电磁仿真文件进行电路的仿真,并不影响电路仿真结果.将提出的中心抽头差分电感模型应用于振荡器电路,并对模型结果与测试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电感模型的有效性.测试结果表明,模型可以在... 本文提出一种中心抽头差分电感模型,可以有效地替代电磁仿真文件进行电路的仿真,并不影响电路仿真结果.将提出的中心抽头差分电感模型应用于振荡器电路,并对模型结果与测试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电感模型的有效性.测试结果表明,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S参数,并能与测试结果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抽头差分电感 建模与仿真 振荡器 S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介质加载的地球覆盖波束天线设计
8
作者 任雪 廖绍伟 +2 位作者 薛泉 黄衡 何文龙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3,17,共5页
地球覆盖波束天线为低轨卫星与地面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建立了通道,文中研究了一种新型的介质加载地球覆盖波束天线。基于介质加载的方法,文中提出了一种圆极化地球覆盖波束天线设计,该天线由馈电网络、馈源和介质三部分组成,介质包括底... 地球覆盖波束天线为低轨卫星与地面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建立了通道,文中研究了一种新型的介质加载地球覆盖波束天线。基于介质加载的方法,文中提出了一种圆极化地球覆盖波束天线设计,该天线由馈电网络、馈源和介质三部分组成,介质包括底部圆柱部分和顶部半球部分,馈源集成于介质内部。设计的地球覆盖波束天线工作在C波段,轴向0°~64°范围内增益在0 dBic以上,40°方向增益为5.2 dBic。天线尺寸紧凑,辐射波束具有较好的空间截止特性,可满足立方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加载天线 地球覆盖波束 圆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宽带注入锁定三倍频器
9
作者 宛操 薛泉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3-580,共8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宽带注入锁定三倍频器。在传统注入方式基础上,倍频器采用了推-推差分对输入信号进行二倍频,并将产生的二次谐波通过变压器耦合至注入管的源极共模点,增强了注入管源极共模点二次谐波。由于注入电流是由注入信号与源极共... 文章提出了一种宽带注入锁定三倍频器。在传统注入方式基础上,倍频器采用了推-推差分对输入信号进行二倍频,并将产生的二次谐波通过变压器耦合至注入管的源极共模点,增强了注入管源极共模点二次谐波。由于注入电流是由注入信号与源极共模点二次谐波进行混频而产生,因此注入电流也被增强,从而增大了锁定范围。除此之外,三倍频采用了四阶谐振器,谐振阻抗的相位在过零点被平坦化,锁定范围进一步被增大。采用标准CMOS 65 nm工艺设计三倍频,芯片面积为720×670μm^(2),1.2-V供电时的功耗为15.2 mW。0 dBm注入功率下三倍频的锁定范围为19.2~27.6 GHz,对应的基波抑制比大于25 dB,二次谐波抑制大于35 dB。注入锁定三倍频器可满足5G收发机中本振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推差分对 二次谐波增强 变压器 四阶谐振器 5G本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编寄语
10
作者 薛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集成电路被誉为“工业粮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和主要推动力。其中,射频集成电路是现代通信、雷达以及传感等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当前,国内射频集成电路的整体研发实力有待提升,高端射频集成电路市场仍然... 集成电路被誉为“工业粮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和主要推动力。其中,射频集成电路是现代通信、雷达以及传感等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当前,国内射频集成电路的整体研发实力有待提升,高端射频集成电路市场仍然由国外厂商主导,自给率偏低,从而制约着无线通信和雷达等产业的发展。因此,射频集成电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集成电路 无线通信 战略性新兴产业 现代通信 新一代信息技术 核心技术 自给率 推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