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弱碱性离子交换纤维对六价铬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代立波 周从章 原思国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4-678,共5页
以一种腈纶基弱碱性离子交换纤维为材料,探讨了纤维型式(氯型、氢氧型)对吸附量和再生性能的影响。考察了溶液pH、温度对氯型纤维吸附量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转为氯型的纤维吸附与再生性能明显优于相应的氢氧型... 以一种腈纶基弱碱性离子交换纤维为材料,探讨了纤维型式(氯型、氢氧型)对吸附量和再生性能的影响。考察了溶液pH、温度对氯型纤维吸附量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转为氯型的纤维吸附与再生性能明显优于相应的氢氧型纤维,该纤维在pH 2~3时吸附性能最好,温度越高吸附量越大。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8),吸附在30 min内基本达到平衡。纤维对六价铬的吸附容量可达376 mg g 1(pH=2,C0=300 mg L 1),明显高于国外商品化的Fiban A-1离子交换纤维(152.9 mg g 1);且经100次含铬电镀废水吸附再生循环后,六价铬去除率与纤维质量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纶基 弱碱性离子交换纤维 六价铬 吸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酸离子交换纤维对含镍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宋艳阳 原思国 周从章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014-2017,2021,共5页
系统研究了自制羧基离子交换纤维对电镀废水中Ni 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钠型羧酸纤维的平衡吸附容量远高于相应氢型纤维;静态条件下纤维对Ni 2+的吸附容量可达220mg/g以上;溶液初始浓度、pH值以及温度越高,钠型羧酸纤维的平衡吸附量越... 系统研究了自制羧基离子交换纤维对电镀废水中Ni 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钠型羧酸纤维的平衡吸附容量远高于相应氢型纤维;静态条件下纤维对Ni 2+的吸附容量可达220mg/g以上;溶液初始浓度、pH值以及温度越高,钠型羧酸纤维的平衡吸附量越大。100~300mg/L范围内的含镍电镀废水经柱吸附后可达国家规定排放浓度(≤0.5mg/L),吸附Ni 2+后的纤维可用2mol/L盐酸溶液解吸,纤维重复使用100次后吸附性能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离子交换纤维 吸附 电镀废水 镍(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耦合膜分离技术回用电镀废水中Cr(Ⅵ)技术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国昌 冯世业 +4 位作者 李浩 周从章 黄振华 李雪梅 吕经烈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0-243,共4页
为实现电镀废水中6价铬离子(Cr(Ⅵ))回用,将纳滤技术与离子交换技术耦合,建立了1 m3/h中试试验装置。含Cr(Ⅵ)废水经离子交换纤维吸附处理,出水Cr(Ⅵ)质量浓度≤0.08 mg/L,可达标排放;将离子交换纤维吸附饱和后再生,获得5 000 mg/L以上... 为实现电镀废水中6价铬离子(Cr(Ⅵ))回用,将纳滤技术与离子交换技术耦合,建立了1 m3/h中试试验装置。含Cr(Ⅵ)废水经离子交换纤维吸附处理,出水Cr(Ⅵ)质量浓度≤0.08 mg/L,可达标排放;将离子交换纤维吸附饱和后再生,获得5 000 mg/L以上Cr(Ⅵ)浓缩液,同时含有Cl-。采用纳滤膜处理该浓缩液,将Cr(Ⅵ)与Cl-分离。对比研究了运行压力和离子质量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由此筛选较适宜膜产品。结果表明:进水Cr(Ⅵ)质量浓度为3 680mg/L,Cl-质量浓度为16 049 mg/L,运行压力为0.7 MPa,Cr(Ⅵ)截留率为80%,Cl-完全透过;溶液p H=8和p H=11时纳滤膜对Cr(Ⅵ)、Cl-分离效果无显著差异;经过60 d试验纳滤膜的脱盐性能无衰减。将离子交换与纳滤技术耦合,连续运行,能获得Cr(Ⅵ)质量浓度为3 200 mg/L、Cl-质量浓度为20 mg/L的浓缩液。研究表明,集成工艺整体可行,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分离过程 离子交换纤维 电镀废水 铬离子 纳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碱型离子交换纤维对铬酸雾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原思国 吕邢鑫 +2 位作者 安威威 周从章 赵林秀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0,共4页
为了抑制镀铬工业中产生的铬酸雾,分别利用腈纶基弱碱型离子交换纤维和脱脂棉对铬酸雾进行了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弱碱离子交换纤维连续使用150 h吸附铬酸雾1.26 mg,且尾气浓度低于0.005 mg/m3,远低于国标规定的铬酸雾排放标准(0.05 mg/m... 为了抑制镀铬工业中产生的铬酸雾,分别利用腈纶基弱碱型离子交换纤维和脱脂棉对铬酸雾进行了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弱碱离子交换纤维连续使用150 h吸附铬酸雾1.26 mg,且尾气浓度低于0.005 mg/m3,远低于国标规定的铬酸雾排放标准(0.05 mg/m3);脱脂棉在连续使用55 h后尾气排放超标,尾气浓度为0.069 mg/m3;通过4次再生吸附实验,弱碱离子交换纤维保持了良好的吸附与机械性能,在含铬废气治理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酸雾 离子交换纤维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分离模拟电镀废水浓缩液中Cr(Ⅵ)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浩 李雪梅 +2 位作者 刘国昌 吕经烈 周从章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46,共4页
实验通过纳滤分离模拟电镀废水浓缩液中Cr(Ⅵ)与氯离子,研究了运行时间、运行压力、离子浓度和溶液pH对Cr(Ⅵ)及氯离子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运行时间和溶液高pH对Cr(Ⅵ)分离性能基本无影响;运行压力和离子浓度是影响其分离效果的... 实验通过纳滤分离模拟电镀废水浓缩液中Cr(Ⅵ)与氯离子,研究了运行时间、运行压力、离子浓度和溶液pH对Cr(Ⅵ)及氯离子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运行时间和溶液高pH对Cr(Ⅵ)分离性能基本无影响;运行压力和离子浓度是影响其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水通量实验表明,运行压力和离子浓度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后考察了膜性能衰减情况,结果表明,经过60天实验,膜的脱盐性能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Cr(Ⅵ)废水浓缩液 膜分离 纳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