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脲对短程反硝化系统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
作者 陈圩 沈冰娜 +5 位作者 李淑更 杨萧帆 王成刚 鲁坚伟 陈纯福 张立秋 《净水技术》 2025年第1期120-127,共8页
【目的】探究硫脲废水对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PDA)工艺脱氮性能的影响,为含硫脲工业废水的处理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通过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分别开展了不同质量浓度硫脲(2、5、10、20 mg/L)在单周期条件下的冲击试验和为期149 d... 【目的】探究硫脲废水对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PDA)工艺脱氮性能的影响,为含硫脲工业废水的处理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通过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分别开展了不同质量浓度硫脲(2、5、10、20 mg/L)在单周期条件下的冲击试验和为期149 d的长期运行试验,系统考察硫脲对短程反硝化(PD)工艺氮素转化效率、微生物群落结构及胞外聚合物(EPS)分泌量的影响。【结果】短期试验表明,硫脲对PD系统的影响随浓度增加而变化,亚硝酸盐氮积累率(NAR)由空白组的68.20%分别提升至70.64%、70.86%、71.87%和70.23%;硝酸盐氮去除率(NRR)则由61.16%分别变化至60.33%、54.81%、61.56%和54.31%。硫脲对硝酸盐还原酶(Nar)的抑制作用弱于对亚硝酸盐还原酶(Nir)。长期试验显示,0.2~1.0 mg/L硫脲对PD系统氮素转化无显著影响(P>0.05)。微生物通过调整群落结构和增加EPS分泌,抵御硫脲的抑制作用。同时,PD系统对硫脲的去除率较低,大部分硫脲随出水排出。【结论】硫脲对PD工艺的脱氮性能具有一定影响,浓度越高影响越显著,但中低浓度硫脲在长期运行中对氮素转化无显著负面影响。研究表明,微生物群落的适应性和EPS分泌是抵御硫脲抑制作用的主要机制。硫脲的低去除率表明,其在PD系统中的降解能力有限,需结合其他工艺进一步处理硫脲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脲抑制 短程反硝化 生物脱氮 微生物群落 工业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