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体技术的习得、转换与再造——基于广东连南排瑶“歌堂长鼓舞”形态的分析
1
作者 李婷 焦子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0,共6页
舞蹈作为以身体为载体对外界做出主观反映的表现形式,往往成为本民族历史、经济、文化和社会现象的镜像方式。排瑶长鼓舞形态是排瑶人在特定的生存生境下为求生存习得技术成为体化记忆后,在实践中产生觉知转换,即融入主体性意识而形成... 舞蹈作为以身体为载体对外界做出主观反映的表现形式,往往成为本民族历史、经济、文化和社会现象的镜像方式。排瑶长鼓舞形态是排瑶人在特定的生存生境下为求生存习得技术成为体化记忆后,在实践中产生觉知转换,即融入主体性意识而形成。随着瑶汉交往的不断深入,瑶族对汉族文化、耕作方式的认同促使身体技术再生产,从而促进舞蹈形态的再造。长久表演实践中养成的身体表演技术也促进了舞蹈承继中的身体再造和鼓王身份重建下的身体重构。当下地方舞蹈文化展演建立起传统与当代、地方与国家的互动关系,地方文化纳入国家化进程中,彰显地方在国家的重要位置。身体技术理论下的舞蹈形态研究对民俗舞蹈的传承带来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技术 排瑶 长鼓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骗骗”喜欢你》:电影音乐设计与喜剧效果的完美结合
2
作者 郑丽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96-100,共5页
《“骗骗”喜欢你》是一部将音乐设计与喜剧效果完美结合的爱情喜剧电影。导演通过多样化的音乐设计,强化了喜剧氛围和情感表达。影片设计了风格迥异的主题曲,巧妙运用电子音乐叙事,通过节奏与画面的紧密配合,营造出轻松幽默的氛围。同... 《“骗骗”喜欢你》是一部将音乐设计与喜剧效果完美结合的爱情喜剧电影。导演通过多样化的音乐设计,强化了喜剧氛围和情感表达。影片设计了风格迥异的主题曲,巧妙运用电子音乐叙事,通过节奏与画面的紧密配合,营造出轻松幽默的氛围。同时,影片对古典音乐的改编与反差运用,为角色塑造和情节发展增添了独特的喜剧效果。此外,夸张的音效设计与肢体表演相结合,进一步强化了喜剧场景的感染力。这些音乐设计策略也为我国喜剧电影音乐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骗骗”喜欢你》 音乐设计 喜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整体育人:音乐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本体建构与实践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文滔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6,共6页
音乐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综合实践课程为基础,观照整体主义哲学,以音乐学科为主导,立足核心素养,指向义务教育全学段学生发展全过程,融课程形态、实施场域、内容经纬、育人契机和组织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音乐课程新模态。音乐跨学科... 音乐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综合实践课程为基础,观照整体主义哲学,以音乐学科为主导,立足核心素养,指向义务教育全学段学生发展全过程,融课程形态、实施场域、内容经纬、育人契机和组织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音乐课程新模态。音乐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为新课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提供解题思路;以深度学习模式牵引探寻音乐学习本质及其内在价值,以整体育人模态加强音乐与学科联系;为音乐实践与探究搭建具身认知平台。实施音乐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可由“音+1”学科交叉型初级模式向“音+N”主题统摄型高阶模式进阶,并注重以学科类化思维来设计和体现课程的分层育人逻辑,从而走向整体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中小学音乐教育 整体育人 课程形态 跨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音乐学三种文献著述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郭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9-192,共4页
民族音乐学自1980年引入我国以来,在西方与本土间有着长期的“对话”与探索,伍国栋、杨民康、洛秦三位学者的著述分别于不同年代出版,体现了学科著述在传统性写作、跨学科写作与前沿性写作三个不同阶段的写作语境,其内容既包括基础知识... 民族音乐学自1980年引入我国以来,在西方与本土间有着长期的“对话”与探索,伍国栋、杨民康、洛秦三位学者的著述分别于不同年代出版,体现了学科著述在传统性写作、跨学科写作与前沿性写作三个不同阶段的写作语境,其内容既包括基础知识,又有前沿性的经典理论文献分析,虽各具特色,但最终都回归本学科在本土化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思考,是学科进行中国实践的重要代表作。三本著作的学习可串联成较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在基础知识学习中了解学科属性,将本学科理论与跨学科理论学习融通,又能通过前沿经典文献回望与反省,逐渐提升学科知识,有利于学科教学实践,打开学生学科研究的思维与眼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学 文献著述 中国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主持人观众接受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佳瑜 郑达威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98,共6页
本文从观众视角出发,探究虚拟主持人观众接受意愿影响因素。基于创新扩散理论与信任理论的研究框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究了相对优势、兼容性、感知拟人化、社会影响对虚拟主持人观众接受意愿的影响,并采用层级回归检验数字信任在... 本文从观众视角出发,探究虚拟主持人观众接受意愿影响因素。基于创新扩散理论与信任理论的研究框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究了相对优势、兼容性、感知拟人化、社会影响对虚拟主持人观众接受意愿的影响,并采用层级回归检验数字信任在相对优势、感知拟人化与接受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相对优势、兼容性、感知拟人化、社会影响对观众接受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信任在相对优势、感知拟人化与接受意愿之间均具有中介作用,且均为部分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主持人 创新扩散理论 接受意愿 影响因素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以降岭南音乐家群的代际薪传与艺术贡献
6
作者 闫骥爽 《学术研究》 2025年第8期44-50,共7页
近代岭南得风气之先,士子文人率先引入西学西乐,新式学堂推行音乐教育,学子留学出洋,岭南音乐家群由此形成,开启中国近代音乐的新篇章。100年来,岭南音乐家群代际薪火相传,历经首代发韧、掀起留学热潮、投身救亡洪流、社会主义革新及引... 近代岭南得风气之先,士子文人率先引入西学西乐,新式学堂推行音乐教育,学子留学出洋,岭南音乐家群由此形成,开启中国近代音乐的新篇章。100年来,岭南音乐家群代际薪火相传,历经首代发韧、掀起留学热潮、投身救亡洪流、社会主义革新及引领乐坛多元化发展等阶段,在音乐理论、创作实践、乐器改良、美学创新等方面革故鼎新、折衷中西、融汇古今,建立民族交响体系,推动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变革与发展,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音乐流派。新时代,岭南音乐家群继续遵循艺术发展规律,赓续文化根脉,顺应社会变革,增强文化自信,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音乐家群 岭南乐派 美学思想 艺术贡献 代际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频驱动跨模态视觉生成算法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姜莱 于震 +2 位作者 王鹏飞 周东生 侯亚庆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1-188,共8页
由于音频驱动的跨模态视觉生成算法具有广泛地应用场景,近年来已得到产业界和科研界的广泛关注。音频和视觉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和常见的2种模态,然而设计一种能够创意地想象出与音频相对应的视觉场景一直是一个巨大挑战,目前关于音... 由于音频驱动的跨模态视觉生成算法具有广泛地应用场景,近年来已得到产业界和科研界的广泛关注。音频和视觉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和常见的2种模态,然而设计一种能够创意地想象出与音频相对应的视觉场景一直是一个巨大挑战,目前关于音频驱动的跨模态视觉生成问题在已有文献中尚未得到系统而全面地研究。针对现有音频驱动的跨模态视觉生成算法进行概述,并将其分为音频到图像、音频到肢体动作视频和音频到说话人脸视频3类。首先阐述其具体应用领域与主流算法流程,并对涉及框架技术进行解析,然后按照技术推进的顺序对相关算法的核心内容与优劣势进行阐述,并解释其生成表现效果,最后对目前领域内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讨论,给出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模态生成 音频 视觉 深度学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琴组曲《巴蜀之画》民族风格创作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商蕤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4-162,共9页
本文通过对《巴蜀之画》作曲技法、构思布局的深入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作曲家“立足巴蜀,开创求新”的创作理念。该作品的出现拓宽了四川民族音乐与钢琴音乐相融合的发展空间,激励当代音乐创作者继承与发扬老一辈的创... 本文通过对《巴蜀之画》作曲技法、构思布局的深入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作曲家“立足巴蜀,开创求新”的创作理念。该作品的出现拓宽了四川民族音乐与钢琴音乐相融合的发展空间,激励当代音乐创作者继承与发扬老一辈的创新精神,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之画》 黄虎威 钢琴组曲 创作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琴艺术教育在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发展研究——《钢琴教育教学与实践问题探论》 被引量:2
9
作者 郑丽莎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2期F0002-F0002,共1页
目前,中国当代钢琴教育随着教育发展变化不断完善。由蓝天棉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创作的《钢琴教育教学与实践问题探论》一书,对我国钢琴教育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和教学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可行性研讨... 目前,中国当代钢琴教育随着教育发展变化不断完善。由蓝天棉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创作的《钢琴教育教学与实践问题探论》一书,对我国钢琴教育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和教学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可行性研讨。该书对多元文化视域下钢琴艺术教育的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艺术教育 钢琴教育教学 钢琴教育现状 发展前景 多元文化视域下 价值和意义 探论 教学实践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身体符号表征与意指实践——基于粤北过山瑶长鼓舞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婷 蒋海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3-178,共6页
符号的本质是意义,作为身体符号的传统舞蹈自身携带的潜在意义,只有进入意指实践中才能得以呈现,并在某种文化中有效循环。粤北过山瑶长鼓舞表征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多重信仰与“漂洋过海”、迁徙安居等游耕生活,以及在“拜盘王”“造屋”... 符号的本质是意义,作为身体符号的传统舞蹈自身携带的潜在意义,只有进入意指实践中才能得以呈现,并在某种文化中有效循环。粤北过山瑶长鼓舞表征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多重信仰与“漂洋过海”、迁徙安居等游耕生活,以及在“拜盘王”“造屋”“度戒”“非遗”展演等不同表演场域下的不同功能和组织者、执仪者、表演者之间的权利关系等多模态意义,其意义生产(意指实践)是在国家制度、区域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集体意向的身体投射和特定语境中多维因素影响下的文化构造。由于文化符码只有在意指实践中才能进入“文化循环”,所以保护传统文化就要发挥其生命力,让其在意指实践中得以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表征 意指实践 过山瑶 长鼓舞 身体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