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磁同步电机无电解电容驱动技术综述
1
作者 王孝洪 梁彧 +2 位作者 潘志锋 陆铭清 刘满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3-108,共16页
永磁同步电机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廉、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家用电器等领域。电解电容作为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中连接电网侧和电机侧的中间部分,其寿命容易受到环境温度、湿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电... 永磁同步电机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廉、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家用电器等领域。电解电容作为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中连接电网侧和电机侧的中间部分,其寿命容易受到环境温度、湿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电机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无电解电容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成为了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学者们针对实现高功率因数、抑制电流谐波、电机稳定运行等目标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控制策略。该文分析了无电解电容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电能质量和电机性能的影响因素,综合对比了不同控制策略的优缺点,对优化系统性能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永磁同步电机无电解电容驱动技术进行了展望,得到以下结论:当前对电能质量的改善主要采用优化电机控制算法的方式,但现有的间接功率控制、直接功率控制、补偿相电流非理想特性、再生能量控制等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电机性能的改善主要针对传统的弱磁控制、过调制等基于恒定母线电压的控制策略来进行,同时兼顾抑制拍频现象和保证电机稳定运行,后续研究中需要进一步考虑功率因数和电流谐波是否满足标准;兼顾电能质量和电机性能的综合调控是当前无电解电容驱动系统面临的最大难题,因此,需针对电网侧和电机侧进行协同控制,以合理分配功能,避免产生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解电容 驱动系统 电能质量 电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生成式故障诊断模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汉坤 岑健 +3 位作者 赵必创 司伟伟 王玮樾 潘黄楠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5-213,共9页
深度生成模型因强大的生成能力而备受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深度生成模型成功应用于故障诊断领域,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系统介绍传统深度生成式模型受限玻尔兹曼机以及目前主流的深度生成式模型生成对抗网络和变分自编码器;对生成对抗网... 深度生成模型因强大的生成能力而备受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深度生成模型成功应用于故障诊断领域,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系统介绍传统深度生成式模型受限玻尔兹曼机以及目前主流的深度生成式模型生成对抗网络和变分自编码器;对生成对抗网络典型变体进行分类和梳理,包括基于模型结构改进和基于损失函数改进。同时,将变分自编码器典型变体分为无监督VAE和有监督VAE,并进行系统总结。最后,从样本问题、模型泛化能力、构建新模型3个角度探讨了现有深度生成式模型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深度生成式模型 生成对抗网络 变分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改进重复控制–分数阶自抗扰的LCL型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
3
作者 何彪 林珊 +1 位作者 王孝洪 潘志锋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1-1113,共13页
三相LCL型逆变器具有高频抑制明显和体积较小的优点,但LCL型滤波器固有谐振峰易导致系统不稳定.本文设计了基于分数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FOLESO)的分数阶自抗扰控制(FOLADRC)策略,利用FOLESO的扰动补偿特性有效地抑制了系统的谐振峰.... 三相LCL型逆变器具有高频抑制明显和体积较小的优点,但LCL型滤波器固有谐振峰易导致系统不稳定.本文设计了基于分数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FOLESO)的分数阶自抗扰控制(FOLADRC)策略,利用FOLESO的扰动补偿特性有效地抑制了系统的谐振峰.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具有无相移低通滤波器和降阶型频率自适应相位滞后环节的改进重复控制(RC)策略,进一步提高系统对周期性电流谐波抑制能力.本文还给出了改进重复控制–分数阶自抗扰控制(RCFOLADRC)策略的详细设计过程、参数选择方法和相关性能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RC-FOLADRC在保证电流跟踪性能的基础上,对电网阻抗变化、LCL滤波器参数变化和电网频率波动有很强的鲁棒性,能够有效地应用于LCL型逆变器并获得较为理想的并网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型逆变器 改进重复控制 分数阶自抗扰控制 电流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孤岛模式下光储直流微网的改进超螺旋MPPT控制策略
4
作者 杨建湘 范毅然 +3 位作者 熊建斌 张金良 辛妍丽 王颀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4-116,共13页
由于光储直流微网输出功率在孤岛模式下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为提高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特性,采用了正反激变换器的独立光伏发电拓扑结构。针对传统滑模控制在光伏最大功率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中存在的滑模抖振和响... 由于光储直流微网输出功率在孤岛模式下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为提高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特性,采用了正反激变换器的独立光伏发电拓扑结构。针对传统滑模控制在光伏最大功率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中存在的滑模抖振和响应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超螺旋趋近律的MPPT滑模控制实现方法。该方法利用Sigmoid函数的连续性并与快速终端滑模面相结合,优化了超螺旋趋近律,改善了抖振效果,提高了响应速度,并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与其他控制策略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当系统不存在外界扰动时,所提方法均能实现对最大功率点的快速跟踪,同时具有较小的抖振。当辐照度、温度发生变化时,系统具有更好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抗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直流微网 正反激变换器 MPPT 快速终端滑模 超螺旋趋近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样本学习的故障诊断研究
5
作者 赵必创 岑健 +2 位作者 黄汉坤 黄昊霖 陈杜衡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2-39,共8页
随着数据驱动智能化故障诊断方法的发展以及机械设备的日益复杂化,零样本学习技术正逐渐成为该领域创新的关键。因此,对基于零样本学习的故障诊断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对相关的方法应用进行了整理。系统介绍了零样本学习在故障诊断领域... 随着数据驱动智能化故障诊断方法的发展以及机械设备的日益复杂化,零样本学习技术正逐渐成为该领域创新的关键。因此,对基于零样本学习的故障诊断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对相关的方法应用进行了整理。系统介绍了零样本学习在故障诊断领域的必要性,并对零样本故障诊断问题进行了定义。对基于属性对齐式的零样本学习方法进行了介绍和梳理,根据度量方式对属性对齐式方法进行了系统剖解,分析属性对齐式方法的优缺点。另外,将基于属性转换式的零样本学习方法进行了介绍与分类,根据分类器的不同对其性能进行探讨。最后,针对目前基于零样本学习的故障诊断研究提出了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零样本学习 广义零样本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技术的光电无损检测系统 被引量:1
6
作者 庄志惠 施金鸿 +1 位作者 岑健 陈丽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9-42,共4页
研究光电无损检测问题,在较为复杂的情况下,由于当前检测技术的不成熟,造成系统运行时间较长、相对误差率较高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光电无损检测系统。光电无损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激光传感器、... 研究光电无损检测问题,在较为复杂的情况下,由于当前检测技术的不成熟,造成系统运行时间较长、相对误差率较高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光电无损检测系统。光电无损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激光传感器、核心电路的设计、驱动器、数据转换模块、通信模块。软件部分主要是通过激光传感器对光电信号进行动态扫描,利用图像数字转换模块对输出信号进行信号调理,采用A/D转换对图像数据进行高速处理,删除冗余信号。在LabVIEW平台下,进行光电无损检测系统软件的编制,引用模块化的思想,构建相应的模块,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以及存储,满足光电无损检测以及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光电无损 检测系统 数据转换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VAE和OB-Mix的小样本数据增强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玮 钟名锋 +3 位作者 杨根 侯至丞 王卫军 袁海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由于深度学习模型对海量标注数据的依赖性较高,导致目前许多前沿性目标检测理论难以适用于工业检测领域。为此,提出一种基于NVAE图像生成和OB-Mix数据增强的小样本数据扩充方法。具体方法是通过NVAE构建检测目标的数据分布模型,再通过... 由于深度学习模型对海量标注数据的依赖性较高,导致目前许多前沿性目标检测理论难以适用于工业检测领域。为此,提出一种基于NVAE图像生成和OB-Mix数据增强的小样本数据扩充方法。具体方法是通过NVAE构建检测目标的数据分布模型,再通过采样潜变量的方式生成与真实目标图像属于同一分布的全新目标图像。在得到生成目标图像后,提出了OB-Mix数据增强策略,将生成目标图像与背景图像进行随机位置融合以构建出新的图像数据,从而提高网络的定位能力及泛化能力。方法在仅使用474张标注图像以及400张无检测目标的背景图像情况下,使YOLOv5的检测精确率达到95.86%,相比于不使用该方法的结果提高了17.60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增强 小样本 数据生成 新派变分自编码器(NVAE) 表面缺陷检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石化机组故障诊断检测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房锦发 熊建斌 +5 位作者 董湘君 王颀 叶宝玉 苏乃权 路天天 林可锐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82-194,共13页
石化机组故障诊断对于现代工业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智能(AI)技术作为工业应用的新兴领域和故障识别的有效解决方案,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然而,在不同的运行条件下,人工智能方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理论... 石化机组故障诊断对于现代工业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智能(AI)技术作为工业应用的新兴领域和故障识别的有效解决方案,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然而,在不同的运行条件下,人工智能方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理论背景和工业应用两方面对石化机组故障诊断中的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全面阐述。介绍不同的人工智能算法,包括K近邻、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等方法;对AI算法在工业应用中进行了广泛的文献调研;最后,对不同AI算法的优势、局限性、实践启示进行总结,表明了技术进步、多模态数据整合、实时监测预测、算法通用性对提升石化工业效率与可靠性的关键作用,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机组 故障诊断 人工智能 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序知识图谱补全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6
9
作者 肖蕾 李琪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54,共12页
知识图谱补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下游应用中,如知识问答、推荐系统和智能搜索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大部分补全方法忽略了知识图谱的动态特性,其中许多的事实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新兴的时序知识图谱补全方法考虑... 知识图谱补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下游应用中,如知识问答、推荐系统和智能搜索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大部分补全方法忽略了知识图谱的动态特性,其中许多的事实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新兴的时序知识图谱补全方法考虑到了以往补全方法的局限性,在其中加入了时间信息,使得知识图谱随时间的动态变化也能很好地被捕获。针对时序知识图谱补全方法在社交网络、交通运输、金融贸易等动态变化且具有复杂时间依赖特性的研究领域所拥有的巨大潜力,梳理了时序知识图谱补全技术。根据模型主要使用原理的不同,总结了基于逻辑规则、张量分解、平移模型、神经网络、深度强化学习和语言模型的补全方法,归纳了现有方法的常用评价指标、公开数据集、核心思想、优缺点、适用场景以及在对应静态模型上的改进。最后,对时序知识图谱补全方法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知识推理 链接预测 时序知识图谱补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小样本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综述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俊孚 岑健 +3 位作者 黄汉坤 刘溪 赵必创 司伟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2-54,共13页
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方法表现出了优秀的性能。深度学习应用于故障诊断以来,监督学习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当样本稀少或者缺失时,监督学习将缺乏训练的必要条件。提出了零小样本问题并分析了其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方法表现出了优秀的性能。深度学习应用于故障诊断以来,监督学习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当样本稀少或者缺失时,监督学习将缺乏训练的必要条件。提出了零小样本问题并分析了其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领域的现状;回顾了零小样本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发展历程、主流模型和当前研究热点;从零样本问题和小样本问题两个方面总结了现有研究成果并分析现有方法在零小样本问题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零小样本方法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样本 小样本 故障诊断 数据扩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热处理对劣化交联聚乙烯热电性能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惠宝军 谢月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4,共7页
热因素是影响高压电缆绝缘层交联聚乙烯绝缘微观形态的关键因素之一。选取1根运行7年与1根新电缆分别制备绝缘层交联聚乙烯片状试样,首先在105℃下进行180 d的热老化,然后在90~115℃对各老化试样进行恒温24 h的短时热处理,并完成交联度... 热因素是影响高压电缆绝缘层交联聚乙烯绝缘微观形态的关键因素之一。选取1根运行7年与1根新电缆分别制备绝缘层交联聚乙烯片状试样,首先在105℃下进行180 d的热老化,然后在90~115℃对各老化试样进行恒温24 h的短时热处理,并完成交联度、差示扫描量热、高场强电导测试。结果表明:老化初期,热老化助于交联聚乙烯结晶,且热处理有利于熔融温度与结晶度升高,晶体尺寸分布变小,电导率减小;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上述参数逐渐到达最优值,并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开始反向变化;随着老化程度加深,相同热处理温度后各参数提升作用减弱,表现为参数最优值对应的热处理温度降低且与未老化试样差异逐渐减小,老化180 d后各参数值均明显低于未老化试样。研究表明,经历一定热老化的交联聚乙烯在合理温度下短时热处理后,可有效改善内部结晶特征,提升热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交联聚乙烯 短时热处理 差示扫描量热 交联度 高场强电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鲸鱼优化算法的焊缝尺寸预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屏 李文强 +3 位作者 陈威 何日恒 张佩美 张广潮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3-139,共7页
在机器人电弧焊过程中,准确预测焊缝尺寸对于控制焊接成形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了一种融合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与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的预测模型,简称WOA-DBN.该模型以电流、频率、... 在机器人电弧焊过程中,准确预测焊缝尺寸对于控制焊接成形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了一种融合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与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的预测模型,简称WOA-DBN.该模型以电流、频率、占空比和焊接速度作为输入参数,进行了四因素十水平正交试验,构建了针对电弧焊焊缝尺寸的预测模型.为提升算法的搜索效率、增强收敛性能并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引入了混沌反向学习初始化种群、非线性收敛因子以及模拟退火操作和自适应变异扰动等策略,建立了一种混沌鲸鱼优化算法优化的深度信念网络模型,即AAMCWOA-DBN.通过试验对比,AAMCWOA-DBN模型在预测精度和性能指标方面均优于传统的WOA-DBN模型,熔宽预测的MAPE仅有1.85%,余高预测的MAPE仅有0.47%.文中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电弧焊的焊缝尺寸进行预测,为焊接成形控制和焊接质量的智能化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有望在相关领域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人电弧焊 焊缝尺寸预测 WOA-DBN AAMCWOA-DB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中文实体抽取方法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蕾 陈镇家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4-48,共15页
中文实体抽取(Chinese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CNER)是中文信息抽取任务中的关键一步,是问答系统、机器翻译和知识图谱等下游任务的基础,其方法主要分为知识驱动和数据驱动两大类。然而基于规则、词典与机器学习的传统知识驱动方法... 中文实体抽取(Chinese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CNER)是中文信息抽取任务中的关键一步,是问答系统、机器翻译和知识图谱等下游任务的基础,其方法主要分为知识驱动和数据驱动两大类。然而基于规则、词典与机器学习的传统知识驱动方法存在忽视上下文语义信息、计算成本高和低召回率的问题,限制了CNER技术的发展。介绍了CNER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详细整理了CNER任务的典型数据集、训练工具、序列标注方式和模型评价指标。对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将数据驱动的方法划分为基于深度学习、预训练语言模型和中文实体关系联合抽取等方法,并分析了数据驱动方法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场景。对CNER任务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新方法的提出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实体抽取 数据驱动 深度学习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鲸鱼优化迭代算法的水下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向丹 翟晨凯 +4 位作者 林利彬 何登玉 王惠华 高攀 邱海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针对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锚节点较少、迭代误差大导致节点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鲸鱼优化-牛顿迭代的水下三维节点定位算法(Improved Whale Optimization-Newton Iteration,IWONI)。该算法首先使用牛顿迭代算法对... 针对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锚节点较少、迭代误差大导致节点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鲸鱼优化-牛顿迭代的水下三维节点定位算法(Improved Whale Optimization-Newton Iteration,IWONI)。该算法首先使用牛顿迭代算法对节点距离远近关系建立对应法则,并利用目标位置估计值和修正因子为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提供动态搜索区域;其次,建立以测量误差为权重的适应度函数作为判断基准,采用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进行迭代求解,以获得最优解;最后,利用定位方程得到网络节点位置。为了验证IWONI算法的性能,将IWONI算法与时间差定位算法(TDOA-CHAN、TDOA-Taylor)、测距定位算法(最小二乘法、高斯牛顿迭代法)和牛顿迭代算法进行定位误差、收敛性能和定位成功率对比实验,并验证了节点数量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IWONI算法的定位误差和收敛速度明显优于其他对比算法。(2)IWONI算法在测量噪声大时的定位成功率高达92%,明显优于其他对比算法。(3)在通信半径不变的情况下,选择5~7个传感器节点可以在IWONI算法中实现定位精度与成本开销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 三维节点定位 鲸鱼优化 牛顿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网且上网模式下含复合储能CCHP系统能量管理策略优化研究
15
作者 陈程 林仕立 +1 位作者 胡安信 张先勇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81-3992,共12页
冷热电联供(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CCHP)系统是工业产业园区、建筑用户能源利用过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针对CCHP系统产用能不平衡、设备耦合相关、并网且上网模式等影响,本文构建了含电池储能系统和水箱蓄热系统的... 冷热电联供(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CCHP)系统是工业产业园区、建筑用户能源利用过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针对CCHP系统产用能不平衡、设备耦合相关、并网且上网模式等影响,本文构建了含电池储能系统和水箱蓄热系统的CCHP系统,并以运行成本和燃料消耗量为目标,建立CCHP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的多目标优化函数;在此基础上,重点考虑约束条件和拥挤度算子对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 NSGA-Ⅱ)搜索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改进型NSGA-Ⅱ算法实现CCHP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的优化求解。结果表明:在并网且上网模式下,含复合储能CCHP系统相比无储能CCHP系统,夏季典型日的日运行成本和燃料消耗分别可节约0.89%和2.11%,冬季典型日可分别节约27.70%和7.30%,年运行成本和年总能量消耗则分别可减少11.11%和6.06%,可知基于改进型NSGA-Ⅱ算法所获得的含复合储能CCHP系统能量管理策略具有较好的能量调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电联供 并网且上网 复合储能 改进型NSGA-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级语义分割的数码喷印缺陷检测算法研究
16
作者 肖蕾 张铭芷 +1 位作者 李琪 陈镇家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8-227,共10页
喷嘴堵塞是数码喷印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为了能够及时发现、避免大量产品报废,需要对生产过程中喷印图像进行实时检测。针对目前数码喷印缺陷检测传统方法效率低,检测速度与检测精度不平衡的情况,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轻量级语义分割的缺陷检... 喷嘴堵塞是数码喷印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为了能够及时发现、避免大量产品报废,需要对生产过程中喷印图像进行实时检测。针对目前数码喷印缺陷检测传统方法效率低,检测速度与检测精度不平衡的情况,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轻量级语义分割的缺陷检测方法。使用GhostNet对Deeplabv3+中的主干网络进行轻量化网络结构改进,在Deeplabv3+的ASPP模块中加入3个残差模块,对空洞卷积进行上下文结构调整,并使用Focal Loss损失函数和ReLU6激活函数。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Gh-R-Deeplabv3+在数码喷印缺陷数据集上每秒处理帧数为47.71,并达到了82.8%的平均交并比以及90.96%的平均像素准确率,取得了较高的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并符合实时检测标准。证实了本研究模型对数码喷印缺陷在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喷印 缺陷检测 Deeplabv3+ Ghost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温介电谱测量的XLPE老化状态评估 被引量:7
17
作者 邓红雷 杨浩 +3 位作者 谢月 刘刚 赵一枫 范星辉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6-161,219,共7页
为研究交联聚乙烯(XLPE)经历热老化后在不同温度下介电特性的变化,文中开展了XLPE的热和热-辐射老化实验。文中对试样进行80℃、100℃、135℃、155℃条件下100 h—800 h的热老化,在相同情况下引入100 Gy/h伽马射线的热-辐射老化,并完成2... 为研究交联聚乙烯(XLPE)经历热老化后在不同温度下介电特性的变化,文中开展了XLPE的热和热-辐射老化实验。文中对试样进行80℃、100℃、135℃、155℃条件下100 h—800 h的热老化,在相同情况下引入100 Gy/h伽马射线的热-辐射老化,并完成25℃—200℃条件下的介电谱测量。实验结果发现:引入射线条件后,试样的活化能与Cole-Cole曲线中校正因子β的数值出现了明显减小;老化温度与辐射条件相同时,试样的电导率与松弛峰峰值频率f_(p)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可反映试样老化过程中介电特性的变化;温度不同时,低频下复介电常数和复介电模量的差异比高频下更加明显。文中实验结果表明,高温低频下的介电特性可以有效反映XLPE绝缘劣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XLPE) 热老化 介电谱 复介电模量 伽马射线 绝缘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弦因子和量子局部搜索的灰狼优化算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辰华 骆珠光 +1 位作者 吴冠宏 刘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83-89,共7页
针对基本灰狼优化算法在求解复杂问题时,存在依赖初始种群、过早收敛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提出一种融合正弦控制因子和量子局部搜索的灰狼优化算法(QGWO)。通过对灰狼算法中的控制因子按照具有正弦变化的曲线变化,使改进后的算法在... 针对基本灰狼优化算法在求解复杂问题时,存在依赖初始种群、过早收敛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提出一种融合正弦控制因子和量子局部搜索的灰狼优化算法(QGWO)。通过对灰狼算法中的控制因子按照具有正弦变化的曲线变化,使改进后的算法在迭代前期加快收敛速度以快速完成全局搜索,并且在迭代后期减缓收敛速度以提高算法精度。引入量子局部搜索降低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概率。选用12个标准测试函数对QGWO算法性能进行验证,分别从单峰、多峰和固定维测试函数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GWO、WOA、SCA和CGWO相比,QGWO对测试函数的求解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通过工程实例优化KELM进行分类实验验证,QGWO表现出更好的寻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灰狼优化算法 正弦因子 量子局部搜索 测试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融合和ILSTSVM的铝电解过热度识别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斌 韦业辉 +1 位作者 徐辰华 熊建斌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98-1007,共10页
为提高过热度识别的准确性和降低成本,提出了一种融合火眼图像深层特征和浅层特征的过热度识别方法。首先,提出CNN-CGWO-ILSTSVM的过热度识别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对火眼图像进行深层特征提取,利用改进的最小二乘孪生支持向量机(I... 为提高过热度识别的准确性和降低成本,提出了一种融合火眼图像深层特征和浅层特征的过热度识别方法。首先,提出CNN-CGWO-ILSTSVM的过热度识别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对火眼图像进行深层特征提取,利用改进的最小二乘孪生支持向量机(ILSTSVM)作为分类器提高算法的泛化能力和运算效率。然后,针对ILSTSVM参数选择困难,采用混沌灰狼优化算法(CGWO)对ILSTSVM进行参数寻优,从而提高分类器的精度和泛化能力。最后,采用实际生产数据对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CNN-CGWO-ILSTSVM模型提高了火眼图像识别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该方法识别的准确率为93.74%,对比目前的过热度识别方法,显示出更好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度识别 深层特征 特征融合 孪生支持向量机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BiLSTM的柔直阀冷入阀水温预测及冷却能力评估 被引量:4
20
作者 唐文虎 林泽康 +3 位作者 辛妍丽 赵伟 吴亮 金晶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2-111,148,共11页
为实现柔性直流(voltage sourced converter-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换流阀冷却系统入阀水温的智能预测,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双向长短时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 为实现柔性直流(voltage sourced converter-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换流阀冷却系统入阀水温的智能预测,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双向长短时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网络混合的柔直换流阀冷却系统入阀水温的预测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柔直换流站阀冷系统的冷却能力进行评估。首先,采用RF算法对由阀冷系统监测变量组成的高维特征集进行重要性分析,筛选出影响入阀水温的重要特征,与历史入阀水温构成输入特征向量。然后,将特征向量输入到BiLSTM预测模型,对模型进行训练并实现对入阀水温的准确预测和冷却能力定量评估。最后,以广东电网某柔直换流站为实例对所提方法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基于RF-BiLSTM的混合模型预测精度优于BiLSTM模型、RF模型、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and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并且实现了冷却能力的定量评估。结果表明该换流站冷却裕量达98%,存在过度冷却、能源浪费的问题,与换流站现场运行情况相符,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直阀冷系统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RF)算法 双向长短时记忆(BiLSTM)网络 入阀水温预测 冷却能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