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绅士化的动态表征与形成机制——以广东惠州上良村为例 被引量:35
1
作者 蔡晓梅 刘美新 +1 位作者 林家惠 麻国庆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68,共14页
随着中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乡村绅士化现象成为学术与现实关注的热点之一。文章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广东省惠州市上良村为例,试图探究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绅士化的动态表征与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乡村绅士化的过程吸引了不同阶层主... 随着中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乡村绅士化现象成为学术与现实关注的热点之一。文章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广东省惠州市上良村为例,试图探究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绅士化的动态表征与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乡村绅士化的过程吸引了不同阶层主体的加盟,政策、资本和相关利益者共同推动乡村阶层发生重构,形成了"经济驱动型""被动参与型""生活方式型"和"支持鼓励型"多阶层模式,呈现出混杂性和临时性的阶层表征。(2)乡村绅士化带来自然、文化与政治景观的多维变迁,融合了多重主体意志的乡村景观呈现出既是城市又是乡村的杂糅状态,进而使本地村民产生了地方和身份的困惑。(3)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限制了农村土地的自由流转,土地的争夺成为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多重主体利益博弈的核心,也成为乡村绅士化阶层与景观动态表征背后的解释机制。研究丰富了乡村绅士化的内涵与外延,为理解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管理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绅士化 乡村旅游 阶层 景观 土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旅游创新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颖 王菁娜 +2 位作者 唐金稳 朱怡婷 刘子瑜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5-119,125,共6页
基于系统学理论,构建区域旅游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将区域旅游创新系统分为创新能力系统和创新效率系统,采用离差算法,对广东省2007—2008年、2012—2013年、2017—2018年3个节点数据进行测算,分析各地市旅游子系统的创新协调水平,揭示出... 基于系统学理论,构建区域旅游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将区域旅游创新系统分为创新能力系统和创新效率系统,采用离差算法,对广东省2007—2008年、2012—2013年、2017—2018年3个节点数据进行测算,分析各地市旅游子系统的创新协调水平,揭示出区域旅游创新协调能力“时间上波动、空间上差异”的时空特征。将广东省创新变化型城市分为四大类,发现旅游创新系统是自我调整和优化的系统,该系统能力子系统和效率子系统协调共生,系统协调值的时空变化符合“中心-边缘”的空间衰减规律和经济周期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 创新系统 协调度 时空演变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群体共识到集体共情:旅游价值作用下民族村寨族群认同感凝聚的路径研究
3
作者 曾韬 罗秋菊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1,共7页
旅游价值是重塑民族文化自信、凝聚族群认同感的重要激发因素。本文针对贵州千户苗寨旅游发展实践,应用软式阶梯访谈,递进式探索旅游价值作用下民族村寨族群认同感从唤醒到凝聚的动态路径。研究发现:族群意识的唤醒得益于价值共识、价... 旅游价值是重塑民族文化自信、凝聚族群认同感的重要激发因素。本文针对贵州千户苗寨旅游发展实践,应用软式阶梯访谈,递进式探索旅游价值作用下民族村寨族群认同感从唤醒到凝聚的动态路径。研究发现:族群意识的唤醒得益于价值共识、价值保全、价值再生与价值联动的动态激活;旅游价值激活下族群认同感逐渐建构,聚焦于特异积极化、社会归因与主体间整体化的自我范畴化;自我范畴化加强了族群互依,通过将院落结构编织为聚落体系,弱化群内偏差,强化集体有机团结;集体有机团结语境下地方感纽带得以再造,凝聚集体情感并施行为共有家园的守护责任,体现了利益、观念与情感多重嵌套下族群意识再范畴化的命运共同体构建逻辑。研究从学理上解明旅游价值构建族群认同感的理论联结,也为民族乡村族群意识“自下而上”克服群体偏差、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价值 族群认同感 唤醒 建构 凝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东西北农村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测度与评价
4
作者 刘辉 袁琰星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8期39-44,共6页
为推动粤东西北不发达地区立足各自的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实现更高水平的农村高质量发展,该文基于前期研究成果构建的包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基本维度的经济不发达地区——粤东西北农村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 为推动粤东西北不发达地区立足各自的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实现更高水平的农村高质量发展,该文基于前期研究成果构建的包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基本维度的经济不发达地区——粤东西北农村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粗糙集理论赋权,然后针对粤东西北12个城市进行测度与评价。该文基于河源市提出粤东西北不发达地区重塑新质生产力的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粤东西北 农村高质量发展 评价与测度 模糊粗糙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5
作者 胡云洋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192,共1页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化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生产过程普遍具有高复杂性、高能耗和高风险的特点。传统的化工生产依赖于经验积累和规则驱动的自动化系统,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生产效率、安全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化...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化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生产过程普遍具有高复杂性、高能耗和高风险的特点。传统的化工生产依赖于经验积累和规则驱动的自动化系统,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生产效率、安全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化工过程涉及多变量、多尺度的动态系统,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特征,这对现有的建模、控制与优化技术提出了严峻挑战。近年来,随着大数据、计算能力和智能算法的快速发展,工业领域逐渐迈入智能化时代,这为解决化工生产中的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算法 人工智能 化工生产 计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利时区域资历框架构建:欧盟对接和本土特色——以弗兰德斯大区为例
6
作者 林素絮 何佳玲 林欣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103,共9页
资历框架已然成为各国在衡量跨国、跨地区人才知识与技能的关键指标,是促进终身教育和推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措施。比利时弗兰德斯大区资历框架(FQF)以欧盟资历框架为导向,在对接比利时法语社区和德语社区资历框架的过程中,着重提高... 资历框架已然成为各国在衡量跨国、跨地区人才知识与技能的关键指标,是促进终身教育和推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措施。比利时弗兰德斯大区资历框架(FQF)以欧盟资历框架为导向,在对接比利时法语社区和德语社区资历框架的过程中,着重提高相互支持程度和可操作性,并在不断完善中逐渐形成本土特色。研究表明,FQF在完善法律保障中实现“一对多”的区域互通协调;在推动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基础上,推进区域互通协调性;在欧盟资历框架的资历等级划分的基础上,更侧重能力;在资历等级标准下,加强对非正式学习和非正规学习的认可;在更加贴近市场需求下,实现特色化的职业教育培养方式。因此,比利时弗兰德斯区域资历框架的构建经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探索中国特色的国家资历框架新模式,并为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资历框架 比利时 学习型社会 终身教育 教育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高职学生就业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基于广东省42所高职院校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林欣 林素絮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3-61,共9页
利用广东省42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样本数据,从就业概率、就业意向和就业成本三个维度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就业的总体影响,并对不同性别毕业生的异质性影响也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高职毕业生就业三个维... 利用广东省42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样本数据,从就业概率、就业意向和就业成本三个维度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就业的总体影响,并对不同性别毕业生的异质性影响也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高职毕业生就业三个维度的影响各不相同,对就业概率影响最大,对就业成本影响其次,对就业意向影响较小。此外,男生的就业概率与人力资本关系更大一些,而女生的就业概率与社会资本关系更大一些。而家庭越有钱,女生就业越不积极;家庭越有地位,男生就业越不积极。因此,人力资本的提升对高职学生就业仍然重要;以家庭社会资本带动和提升个人社会资本存量,降低社会资本的不利影响,提升其积极影响;降低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均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的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高职学生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健康技术与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玉华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1-109,共9页
全社会风险保障意识的提升促使了健康保险的快速发展,但健康保险的风险管理作用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数字健康技术在延展健康管理服务、渗透全域市场发展、提升风险保障管理水平等方面成为推动健康保险突破困境的重要支撑。数字健康技... 全社会风险保障意识的提升促使了健康保险的快速发展,但健康保险的风险管理作用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数字健康技术在延展健康管理服务、渗透全域市场发展、提升风险保障管理水平等方面成为推动健康保险突破困境的重要支撑。数字健康技术与健康保险的融合发展,优化了健康保险的产品设计、提高了服务效率、提升了风险管控水平。但难以获取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专业人才队伍的缺失及数字健康技术运用不足等制约了健康保险与数字健康技术的融合发展,有必要从政府、企业及政策支持等层面加强健康保险与数字健康技术的协同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市场 健康保险 协同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开放背景下广东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轨迹与演进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廖丽平 王芳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广东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近年来其经济增长放缓引发了人们对外向型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担忧。为有效发挥对外开放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在测算广东省1990年~2016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研究FDI、进口和出... 广东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近年来其经济增长放缓引发了人们对外向型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担忧。为有效发挥对外开放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在测算广东省1990年~2016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研究FDI、进口和出口依存度对广东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轨迹与演进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从影响轨迹来看,随着FDI、进口和出口依存度的上升,全要素生产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动轨迹;从演进特征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FDI、进口和出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作用区间在缩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FDI、进口和出口应从量的扩张走向质的提升,才能有效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全要素生产率 外商直接投资 进出口 FDI依存度 进出口依存度 广东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实践探索——对广东经验的总结与反思 被引量:2
10
作者 阳程文 侯保疆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8-114,共7页
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在以广州为代表的广东经验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主要经历了“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的起步阶段、“资助式个人累积账户”的探索阶段和“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的整合规... 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在以广州为代表的广东经验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主要经历了“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的起步阶段、“资助式个人累积账户”的探索阶段和“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的整合规范阶段。从政策价值层面看,一体化进程增进了社会共享、促进了社会公平、推动了社会正义,但广度和深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各地可在借鉴广东经验的同时,着重从增加个人缴费和集体补贴标准、创新优化养老金待遇确定与调整机制、加快实现跨区域异地转移接续等方面对政策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 养老保险一体化 广东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探析——以广东省河源市为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林素絮 陈霖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18期159-162,共4页
红色文旅产业的发展是革命老区旅游业提质增效促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之一。河源市作为广东省内的革命老区之一,目前其红色文旅产业发展面临着红色资源利用开发程度不足,红色文旅项目单一,产业从业人员不足,城市红色... 红色文旅产业的发展是革命老区旅游业提质增效促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之一。河源市作为广东省内的革命老区之一,目前其红色文旅产业发展面临着红色资源利用开发程度不足,红色文旅项目单一,产业从业人员不足,城市红色文旅名片知名度低以及红色文旅招商引资项目稀缺等困境。本文基于现实困境,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源市红色文旅产业发展路径:合理开发利用红色资源,深挖文旅项目红色文化内涵;启动多项“红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拟定象征性的“红色标签”;推进当地高校文创产业学院的建设;创新与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建设独具地方特色的红色文旅产业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红色资源 红色文旅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国良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37,共6页
文章选取2007—2021年中国上市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计量回归模型、调节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深入探究数字金融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金融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呈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 文章选取2007—2021年中国上市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计量回归模型、调节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深入探究数字金融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金融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呈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且该曲线关系会受营销环境的调节,即良好的营销环境会使曲线形态收窄、拐点右移、整体水平提高。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既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也可通过增加企业杠杆率降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进一步研究发现,营商环境的调节作用在高技术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倒U”型关系中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营商环境 企业杠杆率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信息下带时滞的鲁棒资产负债博弈问题研究
13
作者 杨璐 张成科 +1 位作者 朱怀念 徐萌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1-567,共17页
研究了部分可观测信息下带时滞的鲁棒资产负债博弈问题,运用滤波理论,将不完全信息转化为完全信息,以终端相对财富的效用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不完全信息带时滞的鲁棒资产负债博弈问题,借助动态规划原理,得到了均衡投资策略和值函数的显... 研究了部分可观测信息下带时滞的鲁棒资产负债博弈问题,运用滤波理论,将不完全信息转化为完全信息,以终端相对财富的效用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不完全信息带时滞的鲁棒资产负债博弈问题,借助动态规划原理,得到了均衡投资策略和值函数的显示表达式。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参数对均衡投资策略和值函数的影响,主要得出了不完全信息下投资者的效用低于完全信息。所以,投资者应尽可能的搜集与投资相关的更多信息,以便于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均衡策略 滤波理论 时滞 效用最大化 部分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社会组织参与能力及其提升:以G省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开腾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在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空间越来越大、机会越来越多。要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参与社会治理,就必须加强其能力建设。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主要由价值引领能力、资源动员能力和专业服务能力三个要素构成。目前... 在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空间越来越大、机会越来越多。要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参与社会治理,就必须加强其能力建设。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主要由价值引领能力、资源动员能力和专业服务能力三个要素构成。目前,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面临组织行动理念滞后、使命感缺乏、动员对象的非多元化、动员技术的非多样化、服务契合度有偏差等困境。根本原因是社会组织的公共性瓶颈、政策激励瓶颈、社会关系网络瓶颈制约。因此,只有优化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才能促进社会组织参与能力的可持续提升,这就需要重塑社会组织的公共性、健全社会组织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社会组织的社会关系网络、健全社会组织的社会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社会治理 参与能力 制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村寨旅游价值提升民族认同感的路径研究
15
作者 曾韬 罗秋菊 +2 位作者 张海燕 刘美新 胡佩珊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0,共9页
以手段目标链理论为指导,结合软式阶梯法与硬式阶梯法深入多个民族村寨获取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与层次结构分析法,系统建构旅游价值提升民族认同感的关系路径。结果显示,在民族村寨旅游价值提升路径中,民族认同感呈现整体性、发散性与... 以手段目标链理论为指导,结合软式阶梯法与硬式阶梯法深入多个民族村寨获取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与层次结构分析法,系统建构旅游价值提升民族认同感的关系路径。结果显示,在民族村寨旅游价值提升路径中,民族认同感呈现整体性、发散性与汇聚性的多层次网络建构过程;旅游价值提升民族认同感的路径为认知—探索—共情—承诺—文化同源归因。研究进一步推导出路径的形成机制:民族资源的有机结合是民族认同意识成长的基础;文化共享活动生产的情感共鸣是民族认同感凝聚的内生动力;身份重构作用下的荣耀性情感是民族认同感融合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旅游价值 认同感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客不当行为影响员工工作投入的边界条件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晓晖 张艳清 吴海波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9-146,共18页
文章基于资源保存理论,采取经验取样法探讨了顾客不当行为对员工工作投入的负面影响,并进一步识别了工作常规化和主动性人格两个边界条件对顾客不当行为负面影响的调节作用。通过对128位医护人员连续测量10个工作日的调查,获得1023份数... 文章基于资源保存理论,采取经验取样法探讨了顾客不当行为对员工工作投入的负面影响,并进一步识别了工作常规化和主动性人格两个边界条件对顾客不当行为负面影响的调节作用。通过对128位医护人员连续测量10个工作日的调查,获得1023份数据。研究发现,每日顾客不当行为对员工第二天早上的工作投入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工作常规化和主动性人格对每日顾客不当行为的负面影响有显著弱化作用。此外,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工作常规化和主动性人格的三重调节效应。这些结论对服务型企业有以下启示:需要关注顾客行为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甄选员工和培训员工要重视其主动性人格,提升工作常规化水平;员工主动性人格和工作常规化可以有效缓解顾客不当行为造成的员工工作投入低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客不当行为 工作投入 工作常规化 主动性人格 经验取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训参与有助于缓解农户相对贫困吗?--源自河南省3278份农户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4
17
作者 罗明忠 唐超 吴小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56,189,190,共16页
在打赢全面精准扶贫攻坚战后,中国将迎战更加艰巨而又长期复杂的解决相对贫困的难题。基于河南省3278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以经济相对贫困和多维度相对贫困两种方式测算农户的相对贫困水平,分别检验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参与和非农就业职业... 在打赢全面精准扶贫攻坚战后,中国将迎战更加艰巨而又长期复杂的解决相对贫困的难题。基于河南省3278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以经济相对贫困和多维度相对贫困两种方式测算农户的相对贫困水平,分别检验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参与和非农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参与对农户相对贫困的影响,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不论按照哪种相对贫困测算方式,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参与和非农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参与均对农户相对贫困有显著负向影响;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参与对农户经济相对贫困的影响程度更高;非农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户多维度贫困的影响程度比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更高。可见,面对未来解决中国相对贫困问题,要充分发挥培训作用,按照发展式扶贫要求,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根据农户需求合理选择农村劳动力农业职业技能和非农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内容;进一步完善政府、企业、集体以及个人共同参与的培训体系;不断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激励劳动者通过“干中学”提升人力资本,丰富社会资本,增加收入水平,带动家庭脱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训参与 相对贫困 自我发展能力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地歧视效应、机制和对策 被引量:2
18
作者 庞隽 楚燕来 +1 位作者 李梦琳 焦腾啸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4,I0003,I0004,共12页
本研究证实了新冠疫情影响下的产地歧视效应,即消费者对产自疫情更严重地区的常温包装产品表现出更低的购买意向,即使该产品不具备病毒传播的可能性。通过二手数据分析和行为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文发现产地歧视效应具有跨地区、跨... 本研究证实了新冠疫情影响下的产地歧视效应,即消费者对产自疫情更严重地区的常温包装产品表现出更低的购买意向,即使该产品不具备病毒传播的可能性。通过二手数据分析和行为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文发现产地歧视效应具有跨地区、跨品类、跨样本的普遍性及时间上的持续性。该效应的诱因是消费者缺乏科学知识而过高估计产自疫区的常温包装产品传播新冠病毒的风险。因此,向消费者科普病毒传播知识可以有效削弱产地歧视效应。本文拓展了有关新冠疫情和行为免疫系统如何影响消费行为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原产地效应的理论模型。同时,本研究为企业和政府之后应对疫情冲击、恢复市场活力提供了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歧视 行为免疫 风险认知 原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乡村振兴与民族地区农村“空心化”治理 被引量:60
19
作者 黄开腾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1-58,共8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民族地区实现乡村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然而,民族地区农村"空心化"问题无疑给乡村振兴带来了现实难题。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加强民族地区农村"空心化"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民族地区实现乡村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然而,民族地区农村"空心化"问题无疑给乡村振兴带来了现实难题。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加强民族地区农村"空心化"治理。城乡分割是造成民族地区农村"空心化"的根源,它使城乡之间在就业收入、社会制度、生活条件、文化认知度等方面产生差距。结合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消除城乡分割,走向城乡融合,是加强民族地区农村"空心化"治理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族地区 农村“空心化”治理 城乡分割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群数字化治理:一个理论框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齐宇 刘汉民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6-128,共13页
数字化治理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环节。从政府角色演变的视角切入,针对产业集群数字化治理提出了政府-核心企业-非核心企业三方协作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产业集群数字化治理可分为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对应的任务分别是平台孕... 数字化治理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环节。从政府角色演变的视角切入,针对产业集群数字化治理提出了政府-核心企业-非核心企业三方协作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产业集群数字化治理可分为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对应的任务分别是平台孕育、平台搭建和平台运营。在不同的任务中,政府依次担任投资者,发挥引导核心企业和扶持非核心企业的作用;担任管理者,履行协同核心企业和控制非核心企业的职能;转变为监督者,给予核心企业咨询服务并考察非核心企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为产业集群数字化治理提供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治理 三方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