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角C电厂锅炉微油点火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树峰 《广东电力》 2009年第4期56-58,共3页
针对沙角C电厂锅炉微油点火系统在开机过程中出现多次锅炉主燃料跳闸(main fuel trip,MFT)的现象,详细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机组失去再热器保护逻辑所致,为此,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锅炉微油点火技术得到提高和... 针对沙角C电厂锅炉微油点火系统在开机过程中出现多次锅炉主燃料跳闸(main fuel trip,MFT)的现象,详细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机组失去再热器保护逻辑所致,为此,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锅炉微油点火技术得到提高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微油点火 锅炉主燃料跳闸 再热器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机组振动特性及案例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何国安 陈强 +3 位作者 甘文亮 蒋波 张学延 张卫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22,共5页
针对上海电气集团生产的1 000 MW汽轮发电机组普遍存在的高压转子振动波动、中压转子轴承座振动跳变、低压转子不稳定振动、发电机转子热不平衡和励端小轴异常振动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振动的特征及产生机理,并据此给出振动处理对策,为其... 针对上海电气集团生产的1 000 MW汽轮发电机组普遍存在的高压转子振动波动、中压转子轴承座振动跳变、低压转子不稳定振动、发电机转子热不平衡和励端小轴异常振动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振动的特征及产生机理,并据此给出振动处理对策,为其他该类型机组的振动故障诊断及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1000 MW 振动 动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1000MW机组锅炉末级再热器爆管原因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秦承鹏 王亮 +3 位作者 李梁 钟世鹏 王鹏 王福贵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9-72,共4页
对某台超超临界1 000MW机组的锅炉末级再热器HR3C爆管进行了宏观形貌观察、金相组织分析、室温拉伸性能试验、压扁试验、硬度试验、晶间腐蚀试验,并对爆口进行了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末级再热器HR3C管因冷弯后未进行固溶处... 对某台超超临界1 000MW机组的锅炉末级再热器HR3C爆管进行了宏观形貌观察、金相组织分析、室温拉伸性能试验、压扁试验、硬度试验、晶间腐蚀试验,并对爆口进行了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末级再热器HR3C管因冷弯后未进行固溶处理,运行过程中的弯制残余应力、内压应力致使管材在有氯离子等腐蚀元素存在的环境中极易发生沿晶应力腐蚀开裂,从而导致爆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1000 MW机组 锅炉 末级再热器 HR3C 应力腐蚀 爆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力轴承对汽轮机径向振动的耦合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何国安 刘永民 +2 位作者 杨金星 晋树伶 张学延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5-119,共5页
为了研究推力轴承对汽轮机径向振动的耦合影响,本文分析了推力盘在推力轴承中的运动机理,指出推力盘过大的锥形涡动将改变推力轴承中油膜厚度的分布,使得各推力瓦块作用在推力盘上的力不再均衡,并合成了一个动反力和动反力矩。受此影响... 为了研究推力轴承对汽轮机径向振动的耦合影响,本文分析了推力盘在推力轴承中的运动机理,指出推力盘过大的锥形涡动将改变推力轴承中油膜厚度的分布,使得各推力瓦块作用在推力盘上的力不再均衡,并合成了一个动反力和动反力矩。受此影响,支撑转子的径向轴承在水平方向上的油膜合力不再为0,且垂直方向上的油膜合力也随之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汽轮机径向振动的动态特性。结合现场工程实例对相关理论分析进行验证,并指出推力轴承对汽轮机径向振动的耦合特征主要表现为超低频的振动跳变,且跳变幅度受轴向推力的大小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推力轴承 推力盘 轴承间隙 振动耦合 振动跳变 油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火电机组凝结水节流系统动态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胡勇 刘洁臻 +2 位作者 曾德良 祁积满 李雅哲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8-822,共5页
为了克服新能源电力对电网产生的影响,传统的火电机组必须提升其快速变负荷能力。在对汽轮机及回热系统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凝结水节流方案。为了实现对凝结水节流系统的高效、安全控制,通过对凝结水节流系统的特性分析... 为了克服新能源电力对电网产生的影响,传统的火电机组必须提升其快速变负荷能力。在对汽轮机及回热系统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凝结水节流方案。为了实现对凝结水节流系统的高效、安全控制,通过对凝结水节流系统的特性分析并经过一定的简化,建立1000MW火电机组凝结水节流系统非线性动态模型,根据模型结构并结合实验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通过对模型输出与机组实际输出的对比验证中可以看出,模型的响应与机组实际输出完全一致,具有很好的仿真精度,该模型可以应用于凝结水节流系统的控制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水节流 快速变负荷 非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风对湿式冷却塔热力特性影响数值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周兰欣 蒋波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5-168,共4页
基于CFD软件和湿冷塔相关理论,建立了基于Poppe理论的填料区数值求解模型,对喷淋区和雨区采用离散相模型计算。模拟了横向风对冷却塔热力特性和飘水损失的影响;提出了沿塔周设置回流槽的措施,以减少飘水损失。结果表明:横向风对出塔水... 基于CFD软件和湿冷塔相关理论,建立了基于Poppe理论的填料区数值求解模型,对喷淋区和雨区采用离散相模型计算。模拟了横向风对冷却塔热力特性和飘水损失的影响;提出了沿塔周设置回流槽的措施,以减少飘水损失。结果表明:横向风对出塔水温影响很大;无风时,出塔水温最低,随着风速的增加,出塔水温先升高后降低,并且,随着环境温度、湿度的不同,在横向风速为5m/s^7m/s间取得极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塔 横向风 热力特性 离散相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通风冷却塔加装十字挡风墙数值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蒋波 周兰欣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5-168,172,共5页
基于CFD软件和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相关理论,对喷淋区和雨区采用离散相模型计算,对填料区建立了基于Poppe理论的数值求解模型,并通过编译自定义源项函数,实现其在Fluent中的求解。在该模型基础上,分析了横向风速对冷却塔热力性能的影响;... 基于CFD软件和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相关理论,对喷淋区和雨区采用离散相模型计算,对填料区建立了基于Poppe理论的数值求解模型,并通过编译自定义源项函数,实现其在Fluent中的求解。在该模型基础上,分析了横向风速对冷却塔热力性能的影响;最新提出了在雨区加装改进的十字挡风墙的措施,并引入多孔跳跃模型实现其数值求解。计算结果表明:横向风对出塔水温影响很大,当风速为6 m/s时,出塔水温最高,比无风时高1.34℃;改进的十字挡风墙能有效提高冷却塔性能,最大能使出塔水温降低0.32℃,并且能明显降低水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塔 横向风 挡风墙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淡化一级反渗透产水中带锈碳钢的腐蚀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余绍玲 杨胜全 胡家元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95,共5页
带锈层碳钢在海水淡化一级反渗透产水中腐蚀非常严重,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测量及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六偏磷酸钠及硫酸锌复配缓蚀剂对带锈碳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六偏磷酸钠及硫酸锌对带锈碳钢具有很强的协调缓蚀效果,复配药剂的缓蚀... 带锈层碳钢在海水淡化一级反渗透产水中腐蚀非常严重,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测量及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六偏磷酸钠及硫酸锌复配缓蚀剂对带锈碳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六偏磷酸钠及硫酸锌对带锈碳钢具有很强的协调缓蚀效果,复配药剂的缓蚀效率随着加药量的增加而提高,两者的最优配比为1∶1;综合考虑加药的经济性及缓蚀效果,理想加药量可选择为20mg/L,此时缓蚀率可达70%以上。表面分析结果表明,该复配缓蚀剂能够与碳钢表面氧化物结合成膜,使锈层更致密,从而阻碍腐蚀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缓蚀剂 一级反渗透产水 带锈碳钢 防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SO3监测控制冷凝法采样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滨 杨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0-146,共7页
烟气SO3采样多采用控制冷凝法,因SO3易凝结,捕集率仅有80%左右。参照GB/T 21508—2008所规定的控制冷凝法,对影响SO3捕集率的主要因素,如蛇形盘管内径及总长、抽气流量、采样枪温度等进行实验研究,得到最佳盘管型式及控制参数。研究结... 烟气SO3采样多采用控制冷凝法,因SO3易凝结,捕集率仅有80%左右。参照GB/T 21508—2008所规定的控制冷凝法,对影响SO3捕集率的主要因素,如蛇形盘管内径及总长、抽气流量、采样枪温度等进行实验研究,得到最佳盘管型式及控制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采样枪的加热温度应≥280℃;对于内径4 mm的蛇形盘管,最佳抽气流量为20 L/min,蛇形盘管总长应为240 mm。在最佳条件下,控制冷凝法SO3捕集效率可达97%以上,能够满足现场SO3测试需要。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某600 MW超低排放机组的监测,得到了烟气排放不同阶段SO3排放浓度及各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对SO3的脱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SO3监测 SO3采样 控制冷凝法 采样枪 蛇形盘管 抽气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伺服阀阀位反馈装置故障状态下的汽轮机阀门油动机控制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意 林蕾 +1 位作者 陈雪林 尹少勇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5-117,共3页
针对伺服阀阀位反馈装置的线性可变差动变送器(LVDT)在故障状态下汽轮机阀门油动机(简称油动机)控制存在的阀门PID控制器切至手动控制方式后无法将阀位稳定在某一位置等问题,根据油动机的控制原理,结合油动机伺服阀的控制特点,对广东惠... 针对伺服阀阀位反馈装置的线性可变差动变送器(LVDT)在故障状态下汽轮机阀门油动机(简称油动机)控制存在的阀门PID控制器切至手动控制方式后无法将阀位稳定在某一位置等问题,根据油动机的控制原理,结合油动机伺服阀的控制特点,对广东惠州平海发电厂有限公司超超临界2×1 000MW机组的1号机组给水泵汽轮机阀门油动机控制逻辑进行了优化。优化后,油动机控制逻辑在伺服阀阀位反馈装置LVDT故障状态下,能够快速稳定阀位变化;在故障瞬间能够将转速变化控制在300r/min以内,且转速变化经过3个波形变化后,稳定在200r/min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伺服阀 油动机 阀位反馈装置 LVDT 故障状态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1000MW机组直流锅炉无炉水循环泵吹管的研究实践
11
作者 崔振东 李新虎 殷凤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4-77,共4页
广东平海发电厂有限公司超超临界1 000MW机组直流锅炉采用832t/h最大保护直流流量,因炉水循环泵不能投运,导致机组起动阶段锅炉给水温度仅50℃左右,严重低于设计值(105℃)。对此,通过在锅炉起动排放系统上增加一路到除氧器的临时回收系... 广东平海发电厂有限公司超超临界1 000MW机组直流锅炉采用832t/h最大保护直流流量,因炉水循环泵不能投运,导致机组起动阶段锅炉给水温度仅50℃左右,严重低于设计值(105℃)。对此,通过在锅炉起动排放系统上增加一路到除氧器的临时回收系统,实现了超超临界机组锅炉无炉水循环泵吹管,满足了机组冲转的参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1000MW机组 炉水循环泵 吹管 除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锅炉及SCR参数精细化控制实现NO_x浓度实时达标的优化与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广才 李锐攀 +1 位作者 朱学智 陶然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586-592,共7页
目前环保政策要求电站锅炉NO_x浓度排放合格的标准是控制小时均值,未对排放的实时值提出要求。为进一步减小电站锅炉NO_x的排放浓度,提高脱硝系统运行稳定性,最大限度发挥脱硝系统的潜力,通过研究和优化电站锅炉影响NO_x生成和脱除的各... 目前环保政策要求电站锅炉NO_x浓度排放合格的标准是控制小时均值,未对排放的实时值提出要求。为进一步减小电站锅炉NO_x的排放浓度,提高脱硝系统运行稳定性,最大限度发挥脱硝系统的潜力,通过研究和优化电站锅炉影响NO_x生成和脱除的各影响因素,实现了NO_x排放浓度实时值均达标,同时提高了锅炉热效率。在锅炉升降负荷的变工况时段避免了短时超标的现象,在系统的安全、稳定及经济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大大降低了运行人员日常操作调整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精细化控制 NOx 实时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隙探测线圈与端部振动的百万机组转子匝间短路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江旭 文聆安 《广东电力》 2014年第9期55-57,62,共4页
针对某大型汽轮发电机运行中定子振动偏高的问题,介绍了定子绕组端部振动在线监测系统及气隙探测线圈的工作原理,以某百万机组2号发电机端部振动为例,从定子绕组端部振动和转子绕组匝间短路监测的角度,通过监测图像和数据计算分析得出... 针对某大型汽轮发电机运行中定子振动偏高的问题,介绍了定子绕组端部振动在线监测系统及气隙探测线圈的工作原理,以某百万机组2号发电机端部振动为例,从定子绕组端部振动和转子绕组匝间短路监测的角度,通过监测图像和数据计算分析得出机组振动的电气原因,并从实践角度解析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振动在线监测系统在百万机组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 定子绕组端部振动 在线监测 转子绕组匝间短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门子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轴封系统热经济性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波 殷凤军 +2 位作者 甘文亮 陈强 严韶华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1-464,共4页
基于电厂热力系统热经济性状态方程及小扰动理论,建立了轴封系统定量分析通用模型。计算了西门子1 000MW超超临界机组轴封系统各部分热经济性,提出了轴封溢流回收利用的优化方案并成功应用,降低了机组供电标煤耗0.214g/(kW·h)。
关键词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 轴封系统 热经济性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