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26家三甲医院新生儿科超未成熟儿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住院费用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吴繁 +51 位作者 冯周善 崔其亮 杨传忠 叶晓彤 戴怡蘅 梁伟怡 叶秀桢 莫镜 丁璐 吴本清 陈宏香 黎炽旺 张喆 荣箫 沈薇 黄为民 杨冰岩 吕峻峰 黄辉文 霍乐颖 饶红萍 严文康 任雪军 杨勇 王方方 刘东 刁诗光 刘晓燕 孟琼 王玉 王斌 张丽娟 黄宇戈 敖当 李伟中 陈洁玲 陈艳玲 李薇 陈志凤 丁月琴 李晓瑜 黄越芳 林霓阳 蔡扬帆 韩莎莎 金雅 柳国胜 万忠和 班奕 白波 李广洪 严越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4,共7页
目的探讨广东省新生儿科出院的超未成熟儿(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EPI)与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的住院费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广东省26家三甲医院新生儿科于2013-2017年出院的EPI与ELBW... 目的探讨广东省新生儿科出院的超未成熟儿(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EPI)与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的住院费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广东省26家三甲医院新生儿科于2013-2017年出院的EPI与ELBWI的住院情况和住院费用,并按救治结局、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院年份、出院地区和医院类型等进行分组,分别计算和比较各组的住院天数、日均住院费用和住院总费用。结果共2392例EPI与ELBWI进入分析,整体患儿的中位住院天数为52(4,73)d,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为2060(1441,3404)元,中位住院总费用为78044(20176,134440)元。死亡/转院组(n=1117)与存活/非转院组(n=1275)比较,存活/非转院组的中位住院天数和中位住院总费用均大于死亡/转院组(Z=-35.600、-29.394,均P<0.001),但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低于死亡/转院组(Z=-24.511,P<0.001)。在存活/非转院组中,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中位住院总费用与出院年份呈正相关(r=0.302、0.259,均P<0.001),各年的中位住院总费用分别相当于当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56、3.74、4.11、4.10和4.05倍;中位住院天数、中位住院总费用分别与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呈负相关(均P<0.001),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仅与出生胎龄呈负相关(P<0.001);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中位住院总费用与出院医院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r=0.356、0.392,均P<0.001);综合性医院的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中位住院总费用均低于专科医院(Z=-2.230、-3.373,P=0.026、P<0.001)。结论EPI与ELBWI的救治费用与救治结局、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院年份、出院地区、医院类型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低出生体质量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市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及特点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志强 邓新强 +3 位作者 黄辉如 高彩凤 刘集鸿 胡冰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608-2610,共3页
目的:通过本调查研究,掌握惠州市人群重要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为以后的防治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幼儿、中小学生、社会人群和中心医院患者四类人群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6166例,寄生虫感染631例,感染率10.23%。检... 目的:通过本调查研究,掌握惠州市人群重要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为以后的防治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幼儿、中小学生、社会人群和中心医院患者四类人群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6166例,寄生虫感染631例,感染率10.23%。检出肠道寄生虫8种,其中蛔虫、鞭虫、钩虫、溶组织内阿米巴、粪类圆线虫、华枝睾吸虫、肠道毛滴虫及蛲虫(仅幼儿组200人中检测),感染率分别为6.05%、1.12%、1.14%、0.21%、0.56%、0.28%、0.19%、21%;社会人群各区之间的感染情况未见明显差异;女性感染情况重于男性,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χ2=55.86,P<0.01)。结论:本次调查显示,人群总感染率、多虫种感染及虫种数量,均比之前报道有大幅度下降,应及时总结经验,调整制定今后的寄生虫病防治方案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寄生虫 感染率 流行病学 惠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四个地区大肠癌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陆宝钿 许岸高 +4 位作者 余志金 张晓慧 徐永成 钟选芳 何伟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43-1645,共3页
目的:探讨广东不同地区大肠癌的发病特点。方法:比较分析珠三角、粤北、粤西、粤东四个地区1988-2008年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8172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172例大肠癌中珠三角4327例、粤东1583例、粤北782例、粤西1480例;2006-200... 目的:探讨广东不同地区大肠癌的发病特点。方法:比较分析珠三角、粤北、粤西、粤东四个地区1988-2008年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8172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172例大肠癌中珠三角4327例、粤东1583例、粤北782例、粤西1480例;2006-2008年段与1988-1990年段比较,四个地区大肠癌患者的收治数均呈上升趋势,以粤北上升最显著;中位发病年龄以粤东最高,为61岁;四个地区的中位发病年龄均呈上升趋势,以粤东上升最显著;四个地区的性别比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直、结肠癌的比例以粤东最高,为1.3∶1;粤北和粤西黏液腺癌的比例高于珠三角和粤东;低未分化癌的比例以粤北最高。Dukes A期和Dukes B期的比例以珠三角和粤东为高。结论:广东不同地区大肠癌的临床特征有一定的差异,提示各地区大肠癌的危险因素和发病原因可能有所不同,各地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结肠肿瘤 临床特征 地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市2004年恶性肿瘤死因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余志金 许岸高 +1 位作者 张晓慧 钟旭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01-102,共2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惠州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为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惠州市10个样本区(镇)全部人口共230786人进行死亡人口登记,对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其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等。结果:2... 目的:了解广东省惠州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为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惠州市10个样本区(镇)全部人口共230786人进行死亡人口登记,对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其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等。结果:2004年惠州市10个样本区(镇)总死亡人数863例,其中恶性肿瘤181例,死亡率为78.43/10万,包括男116例,女65例,男女死亡人数之比为1.78∶1。恶性肿瘤前9位死因死亡人数及其死亡率分别为肝癌58例(25.13/10万),肺癌33例(14.30/10万),胃癌20例(8.67/10万),大肠癌17例(7.37/10万),白血病14例(6.07/10万),乳腺癌8例(3.47/10万),食管癌7例(3.03/10万),宫颈癌5例(2.17/10万),鼻咽癌6例(2.60/10万),其它13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106例,占恶性肿瘤总构成的58.56%。结论:肝癌、肺癌、胃癌、大肠癌和白血病是影响惠州市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死因的78.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死亡原因 死因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开展医院健康教育 努力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被引量:1
5
作者 曾宁 王子跃 吴光泰 《中国健康教育》 1999年第8期5-7,共3页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现有职工1271人,编制床位700张,年门诊病人70万人次,住院病人19万人次。曾连续四次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医院”,并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单位”和“精神文明建设百...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现有职工1271人,编制床位700张,年门诊病人70万人次,住院病人19万人次。曾连续四次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医院”,并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单位”和“精神文明建设百优单位”。今年又被卫生部评为“全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健康教育 三级甲等医院 百佳医院 文明医院 人民医院 门诊病人 住院病人 全民健康 素质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市6101例多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廖博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3期179-180,共2页
惠州市6101例多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分析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516001)廖博厚应用日产Aloka-SSD725型超声心动图仪配合UGR-36型多普勒仪,探头频率3MHz,检查了我院自1991~1994年共61... 惠州市6101例多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分析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516001)廖博厚应用日产Aloka-SSD725型超声心动图仪配合UGR-36型多普勒仪,探头频率3MHz,检查了我院自1991~1994年共6101例心脏检查病例(不包括复检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 超声心动图 诊断符合率 疾病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干预对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力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49
7
作者 赵萍 周春梅 +3 位作者 廖火生 张秀琴 张伟忠 李清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1,共3页
为评价早期干预对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儿智力发育的效果 ,以62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常规育儿组32例 ,另设同期正常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干预组从新生儿期开始接受为期24月~30月的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治... 为评价早期干预对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儿智力发育的效果 ,以62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常规育儿组32例 ,另设同期正常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干预组从新生儿期开始接受为期24月~30月的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治疗。所有病例均于生后每隔3月~6月进行智能发育检测。结果干预组1岁、2岁时智力发育指数 (MDI)、运动发育指数 (PDI)比常规育儿组高 (P<0.01) ,可达正常对照组水平 (P>0.05) ;干预组康复率为93 %,而常规育儿组仅为72 %,提示早期干预可促进HIE患儿智力发育 ,有效地防治HIE所致的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早期干预 智力 HI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早期干预对降低早产儿脑性瘫痪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廖火生 赵萍 +2 位作者 郭秀东 严文康 曾雪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早期干预对降低早产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140例早产儿分为干预组65例,未干预组75例。干预组:自早产儿出院后除接受常规育儿指导外,在医生指导下在家中接受视、听、触觉刺激及水疗、按摩、体操和主动... 目的:探讨家庭早期干预对降低早产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140例早产儿分为干预组65例,未干预组75例。干预组:自早产儿出院后除接受常规育儿指导外,在医生指导下在家中接受视、听、触觉刺激及水疗、按摩、体操和主动运动训练,出现运动异常者做相应康复训练,共2年。未干预组:只接受与干预组相同的常规育儿指导。结果:3、6、12月龄时干预组早产儿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显著高于未干预组(P<0.01);1岁时脑瘫发生率干预组为1.5%(1/65),未干预组为5.3%(4/75),干预组早产儿脑瘫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干预组(P<0.01);2岁时Gesell智能检查,五大能区干预组与未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家庭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早产儿脑瘫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婴儿 早期干预 脑性瘫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病变程度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9
作者 刘伟芳 吴伟琼 +2 位作者 陈利强 杨伟平 温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323-2325,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分析不同程度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583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下肢血管病变,将检测结果分为无下肢血管病变组(无PVD组)、有下肢...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分析不同程度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583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下肢血管病变,将检测结果分为无下肢血管病变组(无PVD组)、有下肢血管病变组(PVD组),根据下肢血管病变程度,PVD组内又分为3个亚组:轻度病变组(Ⅰ组)、中度病变组(Ⅱ组)、重度病变组(Ⅲ组),同时观察分析临床因素及生化指标与下肢血管病变之间的相关性,并对病变的危险因素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的超声检查显示有下肢血管病变者占28.30%。年龄、病程、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比例在PVD组中均显著增高(P〈0.01)。总胆固醇、LDL-C水平在各不同病变组(Ⅰ、Ⅱ、Ⅲ组)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病程、低密度脂蛋白是PV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血脂,其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病程、LDL—C,LDL—C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下肢血管病变 危险因素 下肢血管彩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和下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9
10
作者 廖亮华 罗伟良 +1 位作者 陈树丹 江兴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08-609,616,共3页
目的探讨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96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同时强调躯干控制能力训练,治疗后两组患者分别采用躯干控制能力(Sheikh)评分、FMA... 目的探讨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96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同时强调躯干控制能力训练,治疗后两组患者分别采用躯干控制能力(Sheikh)评分、FMA平衡功能评分和下肢FMA评分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变化均数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1)。躯干控制能力分别与平衡功能和下肢功能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值分别是0.783和0.746(P<0.01)。结论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和下肢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干控制 偏瘫 平衡 下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骨科术后PCEA对血清疼痛介质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陈然 刘远辉 +1 位作者 严俨 罗德兴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1期2613-2615,2618,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骨科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血清疼痛介质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2月在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硬腰联合麻醉下骨折手术且要求术后镇痛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 目的:研究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骨科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血清疼痛介质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2月在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硬腰联合麻醉下骨折手术且要求术后镇痛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罗哌卡因配伍盐酸氢吗啡酮术后 PCEA,对照组接受罗哌卡因配伍盐酸吗啡术后 PCEA.比较两组患者的 PCEA 情况、血清疼痛介质含量以及应激反应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 内追加按压镇痛泵的次数以及麻醉药物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后1 d、3 d、5 d 时,观察组患者血清中5-HT、NO、PGE2以及 Cor、GH、PRL 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后1 d、3 d、5 d、7 d 时,观察组患者的 REE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骨科术后 PCEA 能够增强镇痛效果、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并抑制疼痛介质产生、减轻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氢吗啡酮 自控硬膜外镇痛 骨科手术 疼痛介质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对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廖亮华 江兴妹 +2 位作者 叶志卫 罗林坡 潘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9期867-869,共3页
目的比较肘关节骨折术后早期与延迟开始实施康复治疗的不同疗效。方法根据介入的时间将57例患者分成早期组(29例)和延迟组(28例)。两组患者经系统康复治疗后进行Mayo肘关节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评定,1年后随诊肘关节活动障碍例数。结... 目的比较肘关节骨折术后早期与延迟开始实施康复治疗的不同疗效。方法根据介入的时间将57例患者分成早期组(29例)和延迟组(28例)。两组患者经系统康复治疗后进行Mayo肘关节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评定,1年后随诊肘关节活动障碍例数。结果早期组Mayo肘关节评分(P<0.01)、ROM(P<0.05)均优于延迟组;两组1年后随诊,肘关节活动障碍例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能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骨折 康复 Mayo肘关节评分 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所致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创伤程度及骨代谢评估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志文 黄玉良 +2 位作者 邬哲慧 刘志彬 李国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1期2555-2557,2561,共4页
目的:分析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所致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创伤程度及骨代谢情况。方法:76例跟骨骨折所致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跟距关节融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创... 目的:分析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所致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创伤程度及骨代谢情况。方法:76例跟骨骨折所致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跟距关节融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创伤程度、骨代谢指标及影像学参数指标值差异。结果:术后7d时,观察组患者血清中SP、IL-6、PGE2、β-EP、MYO、IMA、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TA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月时,观察组患者血清中ALP、BG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ACP、PT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3月时,观察组患者X线下距跟高度高于对照组患者,距跟角、距骨倾斜角、跟骨补偿角大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有助于减轻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创伤程度、促进成骨过程,最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距下关节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9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少杰 彭伟强 +1 位作者 李红星 黄宇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03-504,507,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92例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69例,保乳术23例,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74例,切除肋间臂神经18例,术后对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74例中术后患侧...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92例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69例,保乳术23例,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74例,切除肋间臂神经18例,术后对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74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66例(87.5%),感觉异常8例(12.5%);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18例患者均有感觉异常(100%)。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肋间神经 淋巴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探讨血管集束征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1
15
作者 刘国荣 程传虎 +1 位作者 蓝博文 黄尧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集束征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周围型小肺癌和22例肺良性结节行多层螺旋CT高分辨薄层扫描,并按血管走行方向做多平面重建(MPR),重点观察血管集束征的CT表现,最后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血管集束征在周围型小肺... 目的探讨血管集束征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周围型小肺癌和22例肺良性结节行多层螺旋CT高分辨薄层扫描,并按血管走行方向做多平面重建(MPR),重点观察血管集束征的CT表现,最后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血管集束征在周围型小肺癌的出现率为88.5%(46/52),肺良性结节出现率为18.2%(4/22),二者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01)。结论多层螺旋CT高分辨薄层扫描结合(MPR)能较好地显示血管与肿瘤的关系,血管集束征是周围型小肺癌的重要CT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血管集束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sVCAM-1、IL-18和VE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瑞玉 巫远忠 +3 位作者 范火亮 许先吟 罗耀光 胡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17-120,共4页
本研究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白介素18(IL-18)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AA患者和25例正常人血清sVCAM-1、IL-18和VEGF水... 本研究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白介素18(IL-18)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AA患者和25例正常人血清sVCAM-1、IL-18和VEGF水平。结果表明:AA患者血清sVCAM-1和IL-18水平分别为(839.08±173.97)ng/ml和(380.35±47.76)pg/ml,较正常对照组的(538.16±91.21)ng/ml和(256.39±59.52)pg/ml明显升高(p均<0.01);且重型AA的sVCAM-1和IL-18水平[(969.94±182.54)ng/ml、(388.96±46.06)pg/ml]较慢性AA的sVCAM和IL-18水平[(709.26±165.32)ng/ml、(352.21±47.08)pg/ml]升高更为明显(p<0.01;p<0.05);而AA患者血清VEGF水平[(69.63±27.42)pg/ml]较正常对照组[(125.62±32.15)pg/ml]明显降低(p<0.01),且重型AA[(51.30±29.86)pg/ml]较慢性AA[(80.02±25.14)pg/ml]降低更显著(p<0.01)。AA患者治疗后血清sVCAM-1和IL-18水平[(623.84±176.57)ng/ml、(295.25±89.31)pg/ml]较治疗前[(847.33±186.41)ng/ml,(368.50±62.02)pg/ml]明显降低(p<0.01;p<0.05),而VEGF治疗后水平[(90.61±28.76)pg/ml]较治疗前[(63.93±26.04)pg/ml]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水平的sVCAM-1、IL-18及低水平的VEGF细胞因子,可能与AA的发生、发展及病情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白介素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国荣 程传虎 +1 位作者 蓝博文 黄尧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3-565,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了52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对其多层螺旋CT的MPR和横断高分辨薄层图像作对比分析。结果MPR在肿瘤分叶征、细支气管气相、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叶间胸膜...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了52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对其多层螺旋CT的MPR和横断高分辨薄层图像作对比分析。结果MPR在肿瘤分叶征、细支气管气相、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叶间胸膜破坏征的显示率明显高于横断位薄层。棘突征、短毛刺征的显示率与横断位薄层大致相同;空泡征的显示率反而较横断位薄层低。结论多层螺旋CT的MPR可以弥补横断位图像显示肿瘤征象不全面的缺点,对周围型小肺癌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肿瘤 多平面重建 周围型小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肿瘤中Tiam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莉 许岸高 +2 位作者 王蔚 张庆玲 丁彦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 lymphom a invasion and m etastasis induc ing factor 1,Tiam1)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肠正常组织、大肠腺瘤、大肠癌和大肠淋巴结转移癌石蜡组织标本中...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 lymphom a invasion and m etastasis induc ing factor 1,Tiam1)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肠正常组织、大肠腺瘤、大肠癌和大肠淋巴结转移癌石蜡组织标本中Tiam1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肠癌细胞株中Tiam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Tiam1蛋白在大肠正常组织、腺瘤、癌及淋巴结转移癌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2χ=23.561,P<0.01);两两比较发现,腺瘤Tiam1表达比大肠正常组织高(Z=-2.423,P<0.05),淋巴结转移癌组织Tiam1表达比大肠癌组织高(Z=-2.051,P<0.05),而大肠癌组织与腺瘤组织Tiam1表达差异无显著性(Z=-0.938,P>0.05)。在大肠癌组织中,伴发转移的大肠癌组织比未发生转移的大肠癌组织Tiam1表达明显增强,差异具有显著性(Z=-3.176,P<0.01)。RT-PCR结果显示Tiam1基因在高转移的LoVo和SW 620中呈高表达,在低转移的LS174T和HT29中呈低或不表达,在SW 480、HCT116等呈中度表达。结论Tiam1表达与大肠癌转移存在密切关系,Tiam1表达可作为大肠癌转移过程中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架结合拉力螺钉治疗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36例 被引量:12
19
作者 肖军华 谢惠缄 +1 位作者 郭汉民 赖志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4期2815-2815,共1页
关键词 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拉力螺钉 外固定架 胫骨 治疗 单臂外固定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骨缺损修补术20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杨炳湖 荆国杰 杨魁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73-174,共2页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材料的选择及手术方式、时机、手术技巧与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促进合理选择颅骨修补材料 ,改善手术技巧以预防及减少并发症。方法 :总结 2 0 8例颅骨缺损修补术手术材料、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与术后...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材料的选择及手术方式、时机、手术技巧与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促进合理选择颅骨修补材料 ,改善手术技巧以预防及减少并发症。方法 :总结 2 0 8例颅骨缺损修补术手术材料、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的经验。结果 :采用种植性仿生颅骨修补 130例 ,有机玻璃修补 5 0例 ,钛合金片修补 15例 ,自体颅骨修补 13例。出现近期并发症的 2 6例中头皮下积液 15例 ,硬膜外血肿 6例 ,硬膜下血肿 1例 ,头皮部分坏死颅骨外露 2例 ,感染 2例。远期并发症 14例中癫痫 6例 ,骨板塌陷 5例 ,骨板松动 3例。结论 :合理选择颅骨修补材料 ,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及时机 ,术中精细操作、提高手术技巧能有效地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外科手术 修补术 临床分析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