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亚湾及周边地区建立卒中网络及区镇级基层医疗机构应急响应机制
1
作者 何健 孙玲 侯灵峰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7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大亚湾及周边地区卒中网络及区镇级基层医疗机构应急响应机制的可行性。方法按照卒中网络及区镇级基层医疗机构应急响应机制时实施前后,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大亚湾及周边地区某基层医院45例患者纳入到实施前组,将2018年... 目的探讨建立大亚湾及周边地区卒中网络及区镇级基层医疗机构应急响应机制的可行性。方法按照卒中网络及区镇级基层医疗机构应急响应机制时实施前后,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大亚湾及周边地区某基层医院45例患者纳入到实施前组,将2018年6月—2019年5月划分到实施后组,比较实施前后患者致残率、死亡率、神经缺损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建立卒中网络及应急响应机制前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建立卒中网络及应急响应机制后(P<0.05);建立卒中网络及应急响应机制前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建立后有所改善(P<0.05)。结论建立卒中网络及区镇级基层医疗机构应急响应机制,能有效降低大亚湾及周边地区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亚湾及周边地区 卒中网络 基层医疗机构 应急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联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骆春朵 钟宇芳 +1 位作者 王饶萍 金明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糖尿病是世界人类健康三大杀手之一,我国糖尿病人数排世界第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超过10%的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同时确诊为DPN患者,病龄超过10年的患者一... 糖尿病是世界人类健康三大杀手之一,我国糖尿病人数排世界第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超过10%的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同时确诊为DPN患者,病龄超过10年的患者一半以上具有DPN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血府逐瘀汤 患者 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疗效 PN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疗程服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糖皮质激素的影响及缩小肌瘤效果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林少梅 刘兴阳 +1 位作者 杨思光 何伟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8期106-108,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长疗程服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糖皮质激素的影响及缩瘤效果。方法 90例子宫肌瘤患者从月经1~2 d开始服用米非司酮,连续服用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时测量患者子宫和肌瘤的三维径线,同时用免疫化学发... 目的分析研究长疗程服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糖皮质激素的影响及缩瘤效果。方法 90例子宫肌瘤患者从月经1~2 d开始服用米非司酮,连续服用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时测量患者子宫和肌瘤的三维径线,同时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的血清皮质醇、雌二醇、孕酮、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素,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发应。结果患者服药3个月后,促黄体生成素有显著升高,服药6个月后升高幅度有所减低,治疗前与治疗3、6个月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明显低于治疗3个月后(P<0.05);孕酮和皮质醇均先升高再下降,治疗6个月后孕酮和皮质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P<0.05);治疗前后患者雌二醇及促卵泡素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子宫和肌瘤的最大体积均较治疗前显著缩小(P<0.05),肌瘤体积缩小43.8%,子宫体积缩小27.6%;治疗6个月后,子宫和肌瘤的最大体积继续缩小,肌瘤体积缩小57.7%,子宫体积缩小42.7%,与治疗3个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40例患者出现糖皮质激素症状,当患者使用米非司酮6个月后上述症状依然存在,但无明显加重迹象。40例出现糖皮质激素症状患者的血清皮质醇治疗3个月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6个月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显著的改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出现闭经情况,在停药4周后月经恢复。结论长疗程服用米非司酮可以有效缩小子宫肌瘤;部分患者出现抗糖皮质激素效应,这种效应还会随着血清皮质醇而波动,判断是否有米非司酮抗糖皮质激素效应的发生不适合用测定血清皮质醇水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糖皮质激素 缩小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具消毒柜在临床新生儿奶瓶奶嘴消毒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美玲 钟宇芳 林仕青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7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食具消毒柜在临床新生儿奶瓶奶嘴消毒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制定和落实奶瓶奶嘴消毒制度,对新生儿备用及使用中的奶瓶进行消毒管理,将使用后的奶瓶清洗干净、晾干后使用康宝食具消毒柜ZTP70A-33A进行臭氧+紫外+中温三重消毒,将刚... 目的探讨食具消毒柜在临床新生儿奶瓶奶嘴消毒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制定和落实奶瓶奶嘴消毒制度,对新生儿备用及使用中的奶瓶进行消毒管理,将使用后的奶瓶清洗干净、晾干后使用康宝食具消毒柜ZTP70A-33A进行臭氧+紫外+中温三重消毒,将刚消毒好的奶瓶、奶嘴及消毒柜内的奶瓶奶嘴使用8 h后,取奶瓶内面及奶瓶口螺纹处、奶嘴内外面采样做细菌培养。结果奶瓶奶嘴采样做细菌培养均为无菌生长。结论使用康宝食具消毒柜ZTP70A-33A进行消毒,消毒效果安全可靠,且操作简便,耗材少,适合应急及基层医院实施;完善新生儿备用及使用中奶瓶奶嘴清洗、消毒、取用制度,定期对消毒后及使用中奶瓶、奶嘴进行微生物监测,做好新生儿消毒隔离,保证临床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食具消毒柜 奶瓶 奶嘴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李科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3期73-74,共2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55例)及参照组(41例)。研究组给予腹腔镜手术,参照组给予开腹手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55例)及参照组(41例)。研究组给予腹腔镜手术,参照组给予开腹手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68.43±11.78)min、出血量(35.10±7.59)ml、住院时间(9.38±2.71)d、排气时间(36.39±8.48)h及肠蠕动恢复时间(2.91±0.78)d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低于参照组的31.71%(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时间快、微创伤,值得医学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在Graves病和桥本氏甲状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蔡雪蜂 欧阳晓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4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和桥本氏甲状腺炎(H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Graves病患者46例(Graves病组)和HT患者40例(HT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甲状腺实质血流分级情况、甲状腺... 目的探讨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和桥本氏甲状腺炎(H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Graves病患者46例(Graves病组)和HT患者40例(HT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甲状腺实质血流分级情况、甲状腺上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及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情况。结果两组甲状腺实质血流分级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718,P>0.05)。Graves组甲状腺上动脉最大血流速度(73.42±11.53)cm/s明显大于HT组的(58.11±7.36)c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14,P<0.05)。ROC曲线下面积0.877,最佳截断点61.7 cm/s,此时的的敏感度87.0%,特异度70.0%。结论甲状腺上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可以作为诊断Graves病和HT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桥本氏甲状腺炎 甲状腺上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李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3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 88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49例)和参照组(39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并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给予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 88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49例)和参照组(39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并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给予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皮损伤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小于参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能有效改善皮损伤程度,缩小子宫肌瘤体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桂枝茯苓胶囊 子宫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林锋培 周碧琼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8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的高危因素。方法将2013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接诊的5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的高危因素。结果经多因素Logis...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的高危因素。方法将2013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接诊的5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的高危因素。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膝关节周围损伤、关节面复位质量欠佳、术后镇痛、需要植皮或肌瓣/皮瓣修复的软组织缺损、关节周围异位骨化、功能锻炼和规范的康复指导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的独立危险因素[Exp(B)=2.174,18.751,17.333,283162,30247,25.301;P <0.05]。结论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合并膝关节周围损伤、关节面复位质量欠佳、术后镇痛、需要植皮或肌瓣/皮瓣修复的软组织缺损、关节周围异位骨化、功能锻炼和规范的康复指导,临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僵硬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和丙泊酚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脑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林宗钦 李达宇 +2 位作者 王海燕 张欢欢 关开泮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2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镇静效果及脑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48例中重度颅脑损伤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后转入ICU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入组,其中观察组20例,对照组2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镇静效果及脑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48例中重度颅脑损伤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后转入ICU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入组,其中观察组20例,对照组28例,患者麻醉恢复并烦躁不安时开始用药,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μg/kg泵注10min;维持量0.3μg/(kg·h)泵入;对照组给予丙泊酚注射液负荷量0.5mg/kg静脉推注;维持量0.5mg/(kg·h)泵入。比较两组患者GCS评分、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_2)、颈内静脉氧饱和度(SjVO_2)、血乳酸(LAC)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镇静后6h和24h GCS评分与镇静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两个时间段的GCS评分均较镇静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镇静后6h和24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与镇静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而且观察组两个时间段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ScVO_2、SjVO_2水平均有所升高,血LAC水平有所下降;观察组Sc VO_2、Sj VO_2水平在用药后6、24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LAC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20),对照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24%(6/28),但是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上述不良反应均比较轻微,临床无需特殊处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给予右美托咪定基本不影响GCS评分,这将有利于临床医生随时评估病情,其镇静、镇痛效果好,安全可靠,能够降低全身及脑组织代谢水平,对脑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重型颅脑损伤 镇静效果 脑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志鹏 谢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3期31-32,共2页
目的分析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107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给予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107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给予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量(16.89±3.97)ml、术中出血量(28.67±9.78)ml、手术时间(1.09±0.37)h明显优于对照组(10.67±1.34)ml、(145.67±30.15)ml、(3.67±0.58)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2±0.29)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75.93±12.54)分均优于对照组(3.68±0.72)、(50.16±12.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疗效优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更适用于临床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鉴别肝硬化背景下肝内胆管细胞癌与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思光 欧阳晓光 叶小楼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7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鉴别肝硬化背景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并经临床或病理确诊具有肝硬化背景的20例ICC患者(ICC组)和35例HCC患者(HCC组),进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比...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鉴别肝硬化背景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并经临床或病理确诊具有肝硬化背景的20例ICC患者(ICC组)和35例HCC患者(HCC组),进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比较两组相关参数,评价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的鉴别价值。结果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显示,两组患者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46、0.967,P>0.05);ICC组平均渡越时间(mTT)少于HCC组,灌注指数(PI)小于HC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073、2.460,P<0.05)。2位医生主观判断的Kappa值为0.625,二者之间一致性好;定量分析的Kappa值为0.843,二者之间的一致性很好。主观判断的诊断准确性为83.6%,定量分析的诊断准确性为9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定量分析的准确性高于主观判断。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可直观地反映ICC和HCC的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肝硬化背景下ICC和HCC的鉴别,超声造影定量分析ICC的m TT少于HCC,PI小于HCC,有助于两种疾病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定量分析 肝内胆管细胞癌 原发性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欧阳晓光 蔡雪蜂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3期20-22,共3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冠心病(CHD)患者左心室功能。方法选取4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根据CAG结果分为轻度狭窄组(狭窄率50%~70%)、中重度狭窄组(狭窄率>70%),各20例;另选取同期2...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冠心病(CHD)患者左心室功能。方法选取4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根据CAG结果分为轻度狭窄组(狭窄率50%~70%)、中重度狭窄组(狭窄率>70%),各20例;另选取同期2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均实施2D-STI检测,比较三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纵向应变(LS)、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参数,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图分析冠心病组患者曲线下面积(AUC)及截断值、特异度、灵敏度。结果三组年龄、BMI、LVEDV、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狭窄组LVEF为(61.78±8.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52±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狭窄组和对照组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狭窄组LS、RS、CS明显低于轻度狭窄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狭窄组LS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狭窄组和对照组RS、C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LS诊断价值最佳, AUC=0.95, LS以-17.34%为诊断中重度狭窄的截断值,灵敏度为95.0%,特异度为84.4%。结论运用2D-STI分析左室心肌应变,可以早期发现冠心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为临床评估CHD左心室功能提供了无创、简单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冠心病 左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B超检查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卢清辉 戎秋雁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7期183-185,195,共4页
目的研究颅脑B超检查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5月~2018年3月期间诊治的49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研究组);并选取同期49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全部入选对象均在出生后24h内与出生后1~3d... 目的研究颅脑B超检查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5月~2018年3月期间诊治的49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研究组);并选取同期49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全部入选对象均在出生后24h内与出生后1~3d之间对其进行一次颅脑B超检查,观察分析两组新生儿的颅脑B超检查结果。结果全部入选对象的检查操作均完成后,观察分析组间的检查结果,对组间新生儿首次颅脑B超检查相关指标对比分析显示,研究组新生儿的大脑中动脉Vs(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m(时间平均血流速度)、RI(阻力指数)等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研究组大脑中动脉Vd(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观察对比组间的第二次B超检查结果,研究组大脑中动脉Vs、Vm与Vd等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研究组的R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其中研究组患儿首次检查,有27例患儿检出异常(55.10%),而第二次检查,有45例患儿检出异常(91.83%)。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应用颅脑B超检查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为患儿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 颅脑B超 大脑中动脉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左室功能早期改变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蔡雪蜂 欧阳晓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6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功能早期改变的效果。方法 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单纯糖尿病组)1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20例;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2D-ST...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功能早期改变的效果。方法 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单纯糖尿病组)1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20例;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2D-STI测量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以及整体收缩期纵向峰值(GLS),比较三组的差异。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GLS分别为(-18.3±3.1)%、(-20.2±3.3)%、(-21.7±2.8)%;对照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GLS分别为(-20.9±3.3)%、(-23.5±2.8)%、(-24.2±2.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GL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左室整体GLS分别为(-21.7±2.5)%、(-20.1±3.6)%低于对照组的(-23.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D-STI能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功能受损的改变,并发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室功能受损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上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在鉴别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妊娠合并Graves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思光 林少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3期235-237,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上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在鉴别妊娠期甲亢和妊娠合并Graves病中的价值。方法对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GDP患者和25例GTT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观察甲状腺大小、回声特点、血流情况,测量甲状腺上动脉峰值血流速度(P... 目的探讨甲状腺上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在鉴别妊娠期甲亢和妊娠合并Graves病中的价值。方法对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GDP患者和25例GTT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观察甲状腺大小、回声特点、血流情况,测量甲状腺上动脉峰值血流速度(PSV)。结果 GDP组甲状腺上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大于GT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甲状腺上动脉PSV≥60cm/s为标准诊断GDP的敏感性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上动脉峰值血流速度(PSV)可以作为鉴别GTT和GDP的重要参考指标,故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上动脉 彩色多普勒超声 妊娠 甲状腺功能亢进 GRAVES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急诊处置及固定方式对创面感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海德 宋宜鹃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7期254-257,共4页
目的研究与分析外固定支架方式以及石膏外固定方式对于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以及创面感染的情况。方法从本院2013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内接收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 目的研究与分析外固定支架方式以及石膏外固定方式对于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以及创面感染的情况。方法从本院2013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内接收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创面感染的几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疼痛情况以及手术基本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0.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感染的几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0.00%),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6.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52.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疼痛率(8.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40.00%);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方法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效果较为显著,降低了患者创面感染的几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促进了患者的恢复,利于患者早期的康复训练,临床价值较高,可以在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外固定支架治疗 石膏外固定治疗 创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功能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欧阳晓光 陈兰花 刘小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5期22-24,共3页
目的评价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 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不同分为非肥厚组(20例)和肥厚组(16例)。另选取2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 目的评价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 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不同分为非肥厚组(20例)和肥厚组(16例)。另选取2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三组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S)、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情况。比较三组舒张期左房前后径(LADd)、LVMI、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二尖瓣心房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A峰)(E/A)、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非肥厚组与对照组的LVMI、IVST、LVPWT、E/A、LVE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肥厚组LADd水平为(31.67±3.52)mm,大于对照组的(27.32±4.21)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厚组与非肥厚组的LADd、LVE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厚组LVMI、IVST、LVPWT大于非肥厚组, E/A小于非肥厚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肥厚组与对照组的RS、CS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肥厚组LS值为(-18.32±2.46)%,低于对照组的(-25.26±3.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厚组LS、RS、CS值均低于非肥厚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早期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原发性高血压 应变 左室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奈哌齐联合疏血通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廖开成 潘文览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6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在联合服用多奈哌齐和疏血通后对认知和行为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把本院抽取的10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试验组患者在服用多奈哌齐的同时,...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在联合服用多奈哌齐和疏血通后对认知和行为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把本院抽取的10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试验组患者在服用多奈哌齐的同时,给予注射疏血通。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12个月后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和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评价,进行疗效统计。结果 12个月后试验组的患者MMS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ADL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比较明显,且试验组患者的治愈有效率为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性痴呆患者在同时给予多奈哌齐和疏血通治疗后,治疗效果、认知和行为功能明显得到改善,临床效果好于单用丹参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多奈哌齐 疏血通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尖瓣环位移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欧阳晓光 蔡雪蜂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4期27-29,共3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测量二尖瓣环位移(MAD)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方法 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 2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二尖瓣环左右两个点的最大位移(TMAD1、TMAD2)、瓣环中点处最大位移(TMADmid)、TMAD...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测量二尖瓣环位移(MAD)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方法 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 2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二尖瓣环左右两个点的最大位移(TMAD1、TMAD2)、瓣环中点处最大位移(TMADmid)、TMADmid与左室舒张末期长径的百分比(TMADmid%)。对比两组MAD各参数的差异,分析冠心病组MAD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LVEF水平为(43.35±3.23)%,低于对照组的(67.35±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TMAD1、TMAD2、TMADmid、TMADmid%水平分别为(8.59±0.88)mm、(9.38±1.07)mm、(9.03±0.89)mm、(10.33±0.98)%,均低于对照组的(12.35±2.21)mm、(14.26±3.02)mm、(13.75±2.56)mm、(15.27±3.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MAD各参数(TMAD1、TMAD2、TMADmid、TMADmid%)与LVEF呈正相关(r=0.83、0.85、0.87、0.88, P<0.05)。以TMADmid%与LVEF的相关性最好。TMADmid%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为0.887。以TMADmid%预测冠心病,当截断值为10.8%时,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80%。结论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MAD可以准确、快捷地评估冠心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二尖瓣环位移 冠心病 左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蔡雪蜂 杨思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9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FNA)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常规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诊断结果,以甲状腺结节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6例患者中,术后病...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FNA)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常规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诊断结果,以甲状腺结节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6例患者中,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良性12例,恶性44例。常规超声诊断良性20例,恶性36例。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72.7%(32/44)、66.7%(8/12)、88.9%(32/36)、40.0%(8/20)、71.4%(40/56)。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诊断良性13例,恶性43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90.9%(40/44)、75.0%(9/12)、93.0%(40/43)、69.2%(9/13)、87.5%(49/56)。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2, P=0.035<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 细针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