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惠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及群落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翁锦泅 孟蕊 +2 位作者 林石运 韩婉诗 彭秋燕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5期36-44,共9页
为摸清惠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状况,于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分季节开展了10次监测。通过样线法和红外相机自动感应拍照法,共记录到鸟类13目41科115种。其中,含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列入CITES附录Ⅱ的物种13种;以雀形目... 为摸清惠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状况,于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分季节开展了10次监测。通过样线法和红外相机自动感应拍照法,共记录到鸟类13目41科115种。其中,含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列入CITES附录Ⅱ的物种13种;以雀形目物种占比最大,约占70.43%。居留型方面,以留鸟为主,有73种,占比63.48%;冬候鸟约占19.13%,夏候鸟约占11.30%,旅鸟约占6.09%。优势物种有16种,如黑鸢、白鹇、珠颈斑鸠、黑眉拟啄木鸟、白腹凤鹛、栗背短脚鹎等,常见种和偶见种各37种,稀有种25种。物种数方面,秋季>夏季>春季>冬季;总体遇见率方面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多样性方面,春夏季高于秋冬季;而秋冬季的物种优势性更为明显。主要生境类型的鸟种组成相似度均低于50%,林鸟占比超过95%,是南亚热带原始次生常绿阔叶林区鸟类组成的典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鸟类名录 时序变化 古田自然保护区 广东惠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惠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猪种群现状与危害防治调查 被引量:4
2
作者 杨越文 吕振军 +3 位作者 吕文龙 韩婉诗 杨江波 张伟雄 《热带林业》 2020年第1期62-66,56,共6页
2017年7~12月,采用样带调查、红外相机法和访问调查的方法,对广东惠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猪(Sus scrofa)种群现状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夏季野猪种群的平均密度为2.9~4.5头/km^2,保护区野猪个体总数量在64~99头之间,冬季野... 2017年7~12月,采用样带调查、红外相机法和访问调查的方法,对广东惠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猪(Sus scrofa)种群现状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夏季野猪种群的平均密度为2.9~4.5头/km^2,保护区野猪个体总数量在64~99头之间,冬季野猪种群的平均密度为1.6~3.3头/km^2,保护区野猪个体总数量在35~72头之间。野猪日活动高峰期为2:00~4:00,其次为20:00~22:00。野猪主要危害果园、菜地;假人、家犬、围栏是当地村民的主要防治措施,其中假人和家犬的防治效果不明显,围栏的防治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种群数量 危害防治 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惠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白鹇活动节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廖远芳 孟蕊 +4 位作者 杨越文 翁锦泅 吕文龙 丁向运 黄晓晶 《热带林业》 2023年第4期58-62,共5页
2020年—2022年,采用红外相机陷阱法对白鹇的活动节律进行监测分析,将49台红外相机布设在23个1km×1km网格中,海拔为216m~706m,共获得白鹇独立有效照片3439张。结果显示白鹇的日活动高峰在10:00~12:00间,呈单峰型,为明显昼行性鸟类... 2020年—2022年,采用红外相机陷阱法对白鹇的活动节律进行监测分析,将49台红外相机布设在23个1km×1km网格中,海拔为216m~706m,共获得白鹇独立有效照片3439张。结果显示白鹇的日活动高峰在10:00~12:00间,呈单峰型,为明显昼行性鸟类。2月份与11月份为白鹇活动最为频繁的时期,海拔300m~400m为白鹇记录最多的区域。此次监测能有效反映白鹇在保护区的生存现状,为保护区后续的科学监测和有效保护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 白鹇 活动节律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3
4
作者 翁锦泅 李东洋 +1 位作者 周鹏 吕文龙 《湖北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53-57,共5页
为掌握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建设,本研究于2011年3~10月对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两栖爬行动物共52种,隶属于3目13科。其中两栖纲1目4科14种... 为掌握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建设,本研究于2011年3~10月对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两栖爬行动物共52种,隶属于3目13科。其中两栖纲1目4科14种,爬行纲2目9科38种。该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区划属于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达41种(占总物种数的78.85%)。调查发现1种广东省两栖类动物新记录———长肢林蛙,发现外来入侵物种红耳龟、牛蛙和孟加拉巨蜥。并就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耳龟在广东古田保护区的家域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鹏 史海涛 +2 位作者 胡诗佳 翁锦泅 龚世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4-669,共6页
于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在广东古田保护区内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保护区内21只红耳龟的家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耳龟家域为5.25 hm2±8.66 hm2,核域为1.26 hm2±1.73 hm2。红耳龟的家域和核域面积在繁殖期显著大于非繁殖期... 于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在广东古田保护区内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保护区内21只红耳龟的家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耳龟家域为5.25 hm2±8.66 hm2,核域为1.26 hm2±1.73 hm2。红耳龟的家域和核域面积在繁殖期显著大于非繁殖期,雄性的在繁殖期显著大于非繁殖期,雌性的在繁殖期和非繁殖期无显著性差异,但在繁殖期大于非繁殖期。雄性的和核域在繁殖期显著大于雌性,在非繁殖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雄性的都大于雌性的。家域大小与其身体大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耳龟 家域 核域 古田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及分析
6
作者 杨越文 《农技服务》 2016年第6期246-246,共1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中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两栖爬行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特点,文中对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中两栖爬行动物资源分布情况做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 古田 省级自然保护区 两栖爬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惠东莲花山山地灌丛草甸区系组成及群落特征
7
作者 廖远芳 黄潇洒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7期31-33,46,共4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亚热带山地灌丛草甸植被的发生、发展和组成等特征,利用和保护好区域生物多样性资源,基于野外样方调查数据,对广东惠东莲花山山地灌丛草甸的植物区系及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灌丛草甸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30种,隶属... 为了更好地了解亚热带山地灌丛草甸植被的发生、发展和组成等特征,利用和保护好区域生物多样性资源,基于野外样方调查数据,对广东惠东莲花山山地灌丛草甸的植物区系及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灌丛草甸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30种,隶属于21科26属,单种科、属的比例较高,科、属组成较为分散;该区灌丛草甸植物区系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其次为温带成分;灌丛草甸群落特征主要表现为高位芽、单叶、革质、全缘叶的特点,反映了该区域地带性亚热带植被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丛草甸 区系 群落 莲花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市湿地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牛晓楠 盛大勇 +1 位作者 刘斯垚 廖远芳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4期24-27,52,共5页
惠州市是粤港澳大湾区世界城市群建设的重要生态屏障,在维护湾区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有效保护惠州市湿地资源,在2018—2021年对惠州市湿地资源和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实地调查,掌握和分析了惠州市湿地资源的现状。同时... 惠州市是粤港澳大湾区世界城市群建设的重要生态屏障,在维护湾区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有效保护惠州市湿地资源,在2018—2021年对惠州市湿地资源和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实地调查,掌握和分析了惠州市湿地资源的现状。同时针对因城市化快速发展加剧的湿地资源破碎与萎缩,威胁着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保护策略,以期为今后惠州市湿地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资源 生物多样性 保护 对策 惠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