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车站咽喉区监控实施方案研究
1
作者 张文中 高海庆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1-123,共3页
根据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对车站道岔咽喉区的监控需求,结合广州至珠海城际轨道交通的工程实际情况,开展对车站道岔咽喉区监控的实施方案研究,包括监控设备的选型比选、设备安装方式等。最终结合工程实际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以充分提... 根据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对车站道岔咽喉区的监控需求,结合广州至珠海城际轨道交通的工程实际情况,开展对车站道岔咽喉区监控的实施方案研究,包括监控设备的选型比选、设备安装方式等。最终结合工程实际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以充分提升摄像机对咽喉区的覆盖质量,并对车站咽喉区重点区域昼夜不间断地实施行列车和治安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 车站咽喉区 夜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际轨道交通车站建设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洋 王晓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3-144,共2页
结合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已建成的车站工程建设的实践,根据城际轨道交通车站的特点,对城际轨道交通车站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车站规模确定、车站选址、车站装修、高架车站用地权属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为城际轨道交通车站的设计和... 结合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已建成的车站工程建设的实践,根据城际轨道交通车站的特点,对城际轨道交通车站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车站规模确定、车站选址、车站装修、高架车站用地权属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为城际轨道交通车站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轨道 车站选址 车站规模 地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珠城际铁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黎庆雄 黄琼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4-106,共3页
广珠城际铁路设计运行速度为200 km/h,路基工程总长度较少,但工点多,分布零散,施工受雨季影响较大。首先介绍了路基填料的取料标准、设计和生产要求以及施工工艺流程,然后详细说明了填筑施工要求、质量控制措施和路基沉降变形动态监测... 广珠城际铁路设计运行速度为200 km/h,路基工程总长度较少,但工点多,分布零散,施工受雨季影响较大。首先介绍了路基填料的取料标准、设计和生产要求以及施工工艺流程,然后详细说明了填筑施工要求、质量控制措施和路基沉降变形动态监测系统。经实施,现场施工效果良好。实践证明,采取正确的填筑材料和施工方法是路基施工质量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路基 填料 过渡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际铁路盾构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技术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启清 黄君 +2 位作者 翁国亮 田书广 李景阳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5-58,73,共5页
以珠机(珠海市区—珠海机场)城际铁路橫琴隧道金融岛车站—3号工作井区间3#联络通道(与泵房合建)为工程背景,针对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形成的形状复杂的冻土帷幕结构,利用FLAC 3D对冻结法施工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以珠机(珠海市区—珠海机场)城际铁路橫琴隧道金融岛车站—3号工作井区间3#联络通道(与泵房合建)为工程背景,针对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形成的形状复杂的冻土帷幕结构,利用FLAC 3D对冻结法施工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冻结帷幕的变形特性、应力分布特性以及开挖造成的隧道周围管片应力的重新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联络通道开挖前对通道内土体预加固能有效改善拱顶和拱底的受力状态;喇叭口是整个冻土帷幕的最薄弱处所,施工中须特别注意;联络通道开挖容易使主隧道管片处于受拉状态,且拉应力多分布在开口环的对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联络通道 数值模拟 冻结法施工 应力 变形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海特大桥主桥抗风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何旭辉 谭凌飞 +2 位作者 敬海泉 刘启清 李的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81-2088,共8页
为检验主跨3×340m的挑臂式钢箱梁斜拉桥在施工阶段和运营期的抗风安全性,分别开展节段模型和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模拟该桥在成桥状态和最不利施工阶段的风致响应。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施工阶段和成桥状态下,该桥主梁的颤... 为检验主跨3×340m的挑臂式钢箱梁斜拉桥在施工阶段和运营期的抗风安全性,分别开展节段模型和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模拟该桥在成桥状态和最不利施工阶段的风致响应。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施工阶段和成桥状态下,该桥主梁的颤振临界风速均远大于颤振检验风速,未发生明显涡激共振。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证实在施工阶段和成桥运营阶段,实桥风速达到109.5 m/s时桥梁未发生颤振、扭转发散等静力失稳现象。增设抗风缆后,在各个试验风速下,均匀流场和紊流场中主梁竖向位移均方根最大减小幅度分别为84%和94%,扭转角均方根最大减小幅度分别为64.6%和53.8%,显著降低了施工阶段主梁风致响应,提高了桥梁施工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桥 挑臂式钢箱梁 抗风性能 风洞试验 风致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平稳横风作用的列车-大跨斜拉桥耦合系统动力响应 被引量:4
6
作者 何旭辉 谭凌飞 +2 位作者 顾建华 敬海泉 李书昌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100,共9页
为了研究非平稳横风对列车-大跨斜拉桥耦合系统的动力响应,首先使用EMD(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已有实测台风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台风的时变平均风速,将风谱中的平均风速替换成时变平均风速,通过谐波合成法模拟得到非平稳横风脉动风速.使用... 为了研究非平稳横风对列车-大跨斜拉桥耦合系统的动力响应,首先使用EMD(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已有实测台风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台风的时变平均风速,将风谱中的平均风速替换成时变平均风速,通过谐波合成法模拟得到非平稳横风脉动风速.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列车-轨道-斜拉桥耦合分析模型,非平稳风荷载包括时变平均风引起的静风力和非平稳脉动风引起的抖振力.计算了风-列车-大跨斜拉桥耦合系统的动力响应,对比分析了平稳风与非平稳风作用下列车和斜拉桥的加速度响应以及桥上列车的安全舒适性指标.结果表明:对比平稳风,在非平稳风作用下列车的横向和竖向最大加速度分别增大了12%和23%,桥梁的横向和竖向最大加速度分别增大了16%和7%,列车的轮重减载率、轮轨横向力、脱轨系数分别增大了9%、14%和4%,列车的横向Sperling指标有一定的增大,从而降低了桥上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频谱图显示在低频区域内,非平稳风作用下列车的竖向振动、横向振动和桥梁的横向振动会更加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稳横风 风-车-桥 多体动力学 大跨斜拉桥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盾构隧道上方基坑群开挖顺序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卫军 徐国元 刘启清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4-87,共4页
以珠海市海琴桥承台基坑群工程为背景,利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建立该基坑群工程的三维数值模型并优化基坑开挖顺序,分析4种不同开挖顺序引起的下卧盾构隧道竖向位移与地表沉降。结果表明:最优开挖顺序为3组对称间隔式开挖,能最大程度... 以珠海市海琴桥承台基坑群工程为背景,利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建立该基坑群工程的三维数值模型并优化基坑开挖顺序,分析4种不同开挖顺序引起的下卧盾构隧道竖向位移与地表沉降。结果表明:最优开挖顺序为3组对称间隔式开挖,能最大程度减小盾构隧道的竖向位移及地表沉降,即第一步开挖面积较大的1#基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桥梁 基坑群开挖 数值分析 盾构隧道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40m公铁同层合建多塔斜拉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26
8
作者 余国武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珠机城际铁路金海特大桥位于磨刀门水道入海口,与金海高速公路大桥同层合建,主桥采用(58.5+116+3×340+116+58.5)m四塔三主跨斜拉桥。桥面宽度达49.6 m,中间布置荷载较重的双线城际列车,两侧布置荷载较轻的高速公路。为提高多塔斜... 珠机城际铁路金海特大桥位于磨刀门水道入海口,与金海高速公路大桥同层合建,主桥采用(58.5+116+3×340+116+58.5)m四塔三主跨斜拉桥。桥面宽度达49.6 m,中间布置荷载较重的双线城际列车,两侧布置荷载较轻的高速公路。为提高多塔斜拉桥的结构刚度并释放长联温度效应,采用刚构-连续体系,中塔塔梁墩固结,边塔塔梁固结、塔墩分离。主梁采用大挑臂式钢箱梁结构,由单箱三室钢箱梁加两侧挑臂组成,便于钢箱梁腹板与钢塔的壁板连接,实现塔梁固结。桥塔采用空间四柱式钢塔,其下桥墩为钢筋混凝土双肢薄壁结构。斜拉索采用LPES7-199~LPES7-379型Ⅱ级松弛平行钢丝拉索,按两平行索面扇形布置。钢塔及钢梁在工厂制造,再浮运至桥位安装。结构静动力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受力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桥 多塔斜拉桥 同层合建 刚构-连续体系 大挑臂式钢箱梁 空间四柱式钢塔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轮轨匹配的小曲线轮缘异常磨耗机理与控制措施 被引量:4
9
作者 许自强 董孝卿 +1 位作者 彭中彦 陈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27-133,共7页
部分城际线路出现了轮缘异常快速磨耗问题,造成车轮频繁镟修,轮对提前报废,极大的增加运营成本,影响运营秩序。为了分析轮缘异常磨耗原因,对城际线路轮轨异常磨耗进行了现场调研,以实测轮轨型面为输入,采用轮轨几何匹配关系、轮轨磨耗... 部分城际线路出现了轮缘异常快速磨耗问题,造成车轮频繁镟修,轮对提前报废,极大的增加运营成本,影响运营秩序。为了分析轮缘异常磨耗原因,对城际线路轮轨异常磨耗进行了现场调研,以实测轮轨型面为输入,采用轮轨几何匹配关系、轮轨磨耗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轮缘异常磨耗机理,并通过现场测试与仿真分析相结合对轮缘减磨措施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运用中个别线路的小曲线钢轨轨头型面严重偏磨,廓形偏离初始设计,车轮廓形与磨耗钢轨严重不匹配,轮缘出现快速磨耗,且轮缘外形与严重磨耗钢轨廓形接近,逐渐形成共形磨耗。通过现场测试分析发现:为了降低动车组轮缘磨耗速率,建议优先对钢轨打磨恢复钢轨设计廓形,同时采取轮轨润滑措施,可显著降低轮缘磨耗;其次采用车辆定期换端运行、轮轨型面优化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缘磨耗 现场试验 小曲线 轮轨匹配 减磨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