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工伤康复患者睡眠状况调研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黄琼 周慧玲 +1 位作者 马科科 刘四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1-464,共4页
2014年美国劳工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有统计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就有300多万起。自2003年开始美国因工伤而造成的社会损失达到了156.2亿美元,并且呈现逐年递增趋势[1]。我国的工伤保险事业起步于2004年,在过去十年中发展迅速,国内... 2014年美国劳工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有统计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就有300多万起。自2003年开始美国因工伤而造成的社会损失达到了156.2亿美元,并且呈现逐年递增趋势[1]。我国的工伤保险事业起步于2004年,在过去十年中发展迅速,国内2013年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9年来累计享受工伤待遇人数达816.8万人[2]。随着工伤参保人员人数不断增加,工伤康复工作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伤康复 睡眠状况 劳工部 参保人 手外伤 睡眠问题 官方数据 脊髓损伤 数据显示 睡眠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伤职业康复的发展现况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卢讯文 徐艳文 +1 位作者 伍尚锟 唐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60-762,共3页
职业康复(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VR)是使残疾人保持并获得适当的职业,从而促进他们参与或重新参与社会。职业康复是实现最终康复目标的康复手段,是现代康复的重要内容,在促进伤残人士就业及回归社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职业康复 工伤 康复手段 康复目标 现代康复 回归社会 残疾人 伤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氏就业准备量表在工伤职业康复中信度和效度的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徐艳文 罗筱媛 +1 位作者 卢讯文 Chow S.Lam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2-596,共5页
目的测量林氏就业准备量表(LASER)普通话版本的信度和效度。同时观察重返工作岗位信心对于不同就业准备阶段的影响。方法共85例四肢骨折的受伤工人参与本次研究。资料收集主要通过面谈的方式获得。信度测试包括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 目的测量林氏就业准备量表(LASER)普通话版本的信度和效度。同时观察重返工作岗位信心对于不同就业准备阶段的影响。方法共85例四肢骨折的受伤工人参与本次研究。资料收集主要通过面谈的方式获得。信度测试包括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测试。效度检验主要通过因子分析方法解释结构效度。重返工作岗位信心对于不同阶段受伤工人就业准备的影响采用方差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到4个因子。重测组内相关系数0CC)为0.27~0.89,而4个阶段的内部一致性为0.691~0.796。重返工作岗位信心的强弱与不同准备阶段有较大的关系。结论LASER普通话版本的结构效度能反映受伤工人重返工作岗位的准备过程。部分条目信度较低,该版本需要在进一步修改后才能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转变模型 受伤工人 重返工作岗位 职业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伤康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黄琼 梁玲毓 朱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9-752,共4页
目的:探讨住院工伤康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实施心理干预,促进身体恢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727例住院工伤康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工伤康复患者心理状况筛查阳性率为62.4%。其躯体化(t=20.84,P<0.001)、强... 目的:探讨住院工伤康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实施心理干预,促进身体恢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727例住院工伤康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工伤康复患者心理状况筛查阳性率为62.4%。其躯体化(t=20.84,P<0.001)、强迫(t=6.26,P<0.001)、抑郁(t=12.85,P<0.001)、焦虑(t=10.85,P<0.001)、恐怖(t=17.35,P<0.001)和精神病性的因子(t=13.92,P<0.001)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女性患者在躯体化(t=-4.60,P<0.001)、强迫(t=-4.27,P<0.001)、人际关系敏感(t=-2.16,P<0.05)、抑郁(t=-4.57,P<0.001)、焦虑(t=-4.54,P<0.001)和恐怖因子(t=-7.58,P<0.001)上的得分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受教育程度越低的患者,在躯体化(t=10.11,P<0.001)和抑郁因子(t=7.74,P<0.001)得分越高。未婚组人际关系敏感(t=3.46,P<0.01)、偏执(t=3.60,P<0.001)和精神病性(t=2.46,P<0.05)得分明显高于已婚组;已婚组躯体化因子(t=-5.10,P<0.001)得分显著高于未婚组。年龄越低的患者,在人际关系敏感(t=14.62,P<0.001)、偏执(t=7.80,P<0.01)和精神病性因子(t=9.02,P<0.001)得分上得分越高。结论:工伤康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受其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伤康复 症状自评量表-90 心理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伤康复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和心理状况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琼 周慧玲 梁玲毓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工伤康复患者医学应对方式与心理状况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738例工伤康复患者进行测评。结果:不同受伤类型工伤康复患者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未婚组和已婚组在屈服和回避的得... 目的:探讨工伤康复患者医学应对方式与心理状况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738例工伤康复患者进行测评。结果:不同受伤类型工伤康复患者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未婚组和已婚组在屈服和回避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患者在面对和屈服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屈服与SCL-90各因子存在显著的相关。屈服应对方式是对工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好的预测指标。结论:工伤康复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工伤康复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医学应对方式对疾病的发展及预后有很大影响,医护人员应通过心理干预改变工伤康复患者的不良应对方式,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以提高其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伤康复 医学应对方式 90项症状清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康复质量认证委员会(CARF)标准下的工伤职业康复实施探索 被引量:4
6
作者 冯兰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8-470,共3页
1 CARF内涵及职业康复项目标准国际康复质量认证委员会(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Rehabilitation Facilities,CARF),是国际康复医疗机构认证体系中的最高标准。由该认证机构颁发的证书已经成为康复患者值得信赖的标志,每年不断... 1 CARF内涵及职业康复项目标准国际康复质量认证委员会(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Rehabilitation Facilities,CARF),是国际康复医疗机构认证体系中的最高标准。由该认证机构颁发的证书已经成为康复患者值得信赖的标志,每年不断更新的标准成为国际康复行业内的"金标准"[1-2]。CARF成立于1966年,是一个私立的、非营利性质量认证机构,已为全球20多个国家认证了超过48000个项目[2]。专注于以下几个领域的认证服务:医学康复、老年服务、行为健康、儿童青少年服务和就业/社区服务等。它的使命是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服务价值及通过认证咨询服务实现健康服务的最佳疗效,改善服务对象的的生活品质叫职业康复项冃就是其就业/社区认证服务的其中一个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认证 职业康复 金标准 委员会 国际 服务质量 工伤 康复医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工伤体力工作患者受伤风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茹 蔡东星 +2 位作者 罗庆 高潮铨 卢讯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1,共4页
体力工作人群是目前广东地区数量最大的职业人群,容易发生工伤,并且他们工伤的严重程度远远高于非体力工作人群^([1])。研究该人群发生工伤的风险特征,并根据研究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该类人群的受伤风险。1资料与方法1.1... 体力工作人群是目前广东地区数量最大的职业人群,容易发生工伤,并且他们工伤的严重程度远远高于非体力工作人群^([1])。研究该人群发生工伤的风险特征,并根据研究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该类人群的受伤风险。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在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住院的工伤患者,缴纳广东社保的工伤患者。入选标准:(1)缴纳广东社保;(2)职业符合国际上通用的职业分类大典规定的体力工作;(3)工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分类大典 工伤 职业人群 风险特征 体力 入选标准 广东地区 相应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卫生系统康复资源配置与服务现状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辉霞 符传东 +1 位作者 孙宇光 唐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5-248,共4页
目的调查广东省卫生系统康复医院发展情况,为康复机构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11月至12月,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以电子邮件方式,向广东省21个地市卫计委发出问卷,调查所管辖的康复医院情况,调查数据截止到2015年12月30日。结果广... 目的调查广东省卫生系统康复医院发展情况,为康复机构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11月至12月,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以电子邮件方式,向广东省21个地市卫计委发出问卷,调查所管辖的康复医院情况,调查数据截止到2015年12月30日。结果广东省卫生系统共有康复医院38家,其中非营利性康复医院18家,营利性20家,三级康复医院仅1家,共开放病床4524张,医院规模以50~199张(68.4%)床位为主,万元以上设备37,262台,主要以50万元以下设备为主。专业人员配置情况:康复医师776名,护士1051名,治疗师749名,其他248名。服务情况:每年接待入院患者5.5万余人次,病床使用率74.6%左右,每年病床周转次数约12.75,病床工作时间272.3 d,住院患者平均住院19.5 d。结论广东省卫生系统康复医院机构存在总量少、地域分布不均衡、病床使用率和周转率低、设备投入不足、医院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服务能力有限等问题,应加强康复机构服务能力与管理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系统 康复医院 配置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超声成像技术测量健康青年腹部肌肉厚度及其信度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春龙 张志杰 +1 位作者 余瑾 朱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4-126,132,共4页
目标:测试康复超声成像技术测量健康青年腹部肌肉厚度及其信度。方法:健康青年30例,使用康复超声成像技术测量腹部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在放松仰卧位的厚度。由初学测试者A和有经验测试者B分别进行测量,其中初学测试者A在3d后重... 目标:测试康复超声成像技术测量健康青年腹部肌肉厚度及其信度。方法:健康青年30例,使用康复超声成像技术测量腹部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在放松仰卧位的厚度。由初学测试者A和有经验测试者B分别进行测量,其中初学测试者A在3d后重复测试一次。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和最小检测变化值(MDC)。结果:初学测试者A的重复性测量信度均为优秀(ICC>0.90);最小检测变化值在0.03—0.09cm之间,显示测量误差较小;不同施测者间信度分析均为好(0.75<ICC<0.90);左右两侧腹外斜肌、腹内斜肌与腹横肌肌肉厚度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康复超声技术可以准确、有效测量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厚度,健康青年左右两侧的肌群厚度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超声技术 肌肉厚度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对颈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罗治安 李福胜 +2 位作者 吴大为 石芝喜 易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颈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92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根据损伤部位分为颈髓损伤、胸髓损伤、腰髓损伤3组,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进行评定。结果经过60~426d治疗后,3组患者...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颈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92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根据损伤部位分为颈髓损伤、胸髓损伤、腰髓损伤3组,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进行评定。结果经过60~426d治疗后,3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及FIM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01),三组间比较,腰髓损伤患者优于胸髓损伤,而胸髓损伤又优于颈髓损伤患者(P<0.05)。结论康复治疗能促进颈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但效果不如胸、腰段脊髓损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颈髓 康复 BARTHEL指数 功能独立性评定(F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疗康复技术专家共识 被引量:42
11
作者 王俊 +17 位作者 王建强 王轶钊 方杰 丛芳 许清 李岩 陈颖 张保 金龙 钟华贵 崔尧 黄犇 曾祥龙 常有军 廖麟荣 廖婷 翟浩瀚 檀志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56-760,共5页
水疗法(hydrotherapy)是利用各种不同成分、温度、压力的水,以不同的形式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机械及化学刺激作用来防治疾病的方法[1—2]。水中运动治疗(aquatic exercise)是利用水的特性让患者在水中进行运动治疗,以缓解患者症状或改善功... 水疗法(hydrotherapy)是利用各种不同成分、温度、压力的水,以不同的形式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机械及化学刺激作用来防治疾病的方法[1—2]。水中运动治疗(aquatic exercise)是利用水的特性让患者在水中进行运动治疗,以缓解患者症状或改善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水疗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与地面上所采用的运动治疗相比,既有相似,又有不同,这是由于两种媒介物理性质差异所决定的。水中运动治疗具有多种治疗作用,对神经、肌肉、骨骼损伤及烧伤康复期等患者,均可极大地缓解各种症状或改善运动功能[3—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疗法 康复技术 运动治疗 专家 治疗方法 刺激作用 物理性质 治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延伸康复训练对四肢骨折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3
12
作者 李卉梅 刘小芳 +2 位作者 李秀云 刘四文 伍翰笙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2期72-74,共3页
目的 探讨在骨科病房对四肢骨折康复期患者实施康复延伸训练的疗效.方法 对2012年1~5月的50例四肢骨折康复期患者(对照组)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实施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理疗等综合康复治疗,剩余时间由家属督促患者自主练习.2013年1~5月... 目的 探讨在骨科病房对四肢骨折康复期患者实施康复延伸训练的疗效.方法 对2012年1~5月的50例四肢骨折康复期患者(对照组)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实施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理疗等综合康复治疗,剩余时间由家属督促患者自主练习.2013年1~5月的50例(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在病房接受康复延伸训练.实施1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I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在骨科康复病房对四肢骨折患者开展康复延伸训练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全面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康复训练 延伸训练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力量训练结合康复治疗对运动员髌股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志杰 方健辉 +2 位作者 刘四文 冯亚男 朱毅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06-1007,1029,共3页
目的:观察髋关节力量训练结合常规康复疗法改善髌股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25例髌股疼痛综合征运动员随机分为髋关节力量训练组(12例)和对照组(1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疗法,髋关节力量训练组应用常规康复疗法与髋关节力量训练结... 目的:观察髋关节力量训练结合常规康复疗法改善髌股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25例髌股疼痛综合征运动员随机分为髋关节力量训练组(12例)和对照组(1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疗法,髋关节力量训练组应用常规康复疗法与髋关节力量训练结合进行康复治疗。比较康复后膝关节疼痛评分的变化。结果:髋关节力量训练组和对照组康复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髋关节力量训练组康复治疗后膝关节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力量训练与常规康复疗法相结合改善膝关节疼痛的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力量训练 髌股疼痛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1
14
作者 刘浩 刘四文 +4 位作者 贾延兵 王旭豪 吴金花 马建青 石芝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124,共4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及反射功能)的障碍。虽然近些年SCI的诊断、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脊髓损伤的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及反射功能)的障碍。虽然近些年SCI的诊断、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脊髓损伤的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给患者和家属带来身心上的巨大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脊髓损伤 运动功能康复 脊髓功能 重复经颅磁刺激 损伤平面 脊髓结构 运动阈值 大鼠 步行能力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训练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早期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孙天宝 郭钦 +4 位作者 王俊 申美平 易先锋 方璐 纪雪亮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184,共3页
发生大面积烧伤的患者中,烧伤后的创伤反应常导致持续性的骨骼肌分解代谢增强、肌力减弱、心率增高、运动能耗增加、肺功能下降和对热环境的不耐受,以及应激性糖尿病的高发生率等[1];有氧训练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和脑卒中[3]患者... 发生大面积烧伤的患者中,烧伤后的创伤反应常导致持续性的骨骼肌分解代谢增强、肌力减弱、心率增高、运动能耗增加、肺功能下降和对热环境的不耐受,以及应激性糖尿病的高发生率等[1];有氧训练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和脑卒中[3]患者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但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前瞻性研究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早期进行有氧训练在改善心肺功能方面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 有氧训练 应激性糖尿病 肌力减弱 创伤反应 运动平板试验 运动耐力 常规康复训练 最大心率 平板运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自我管理能力在大面积烧伤康复早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方璐 刘小芳 孙天宝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33-1135,共3页
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烧伤的疼痛刺激、创面或全身感染和瘢痕增生等,经常出现关节活动度受限,肌力下降,步行能力降低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下等功能问题[1],为临床康复护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本研究在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早期通过应用... 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烧伤的疼痛刺激、创面或全身感染和瘢痕增生等,经常出现关节活动度受限,肌力下降,步行能力降低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下等功能问题[1],为临床康复护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本研究在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早期通过应用强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护理干预方案,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患者 自我管理能力 康复早期 应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护理工作 关节活动度 疼痛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住院患者康复辅助器具应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晓艳 李奎成 +2 位作者 王杨 丘开亿 王海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3-536,共4页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住院患者康复辅助器具的需求及使用情况。方法:预先设计调查表,通过调阅病历、查询辅助器具配备记录等方法,统计辅助器具配备和应用情况。结果:73例脊髓损伤住院患者中,40例(54.79%)在入院前配备了辅助器具,但其中61....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住院患者康复辅助器具的需求及使用情况。方法:预先设计调查表,通过调阅病历、查询辅助器具配备记录等方法,统计辅助器具配备和应用情况。结果:73例脊髓损伤住院患者中,40例(54.79%)在入院前配备了辅助器具,但其中61.54%不符合要求;住院后共71例(97.26%)配备了辅助器具,配备辅助器具数量由高到低分别为生活辅具(224件)、矫形器(101件)、轮椅(64台)、压力衣(49件)、助行器具(37件)。与配备前相比,配备后颈、胸、腰段损伤患者MBI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绝大部分脊髓损伤患者有辅助器具需求,辅助器具可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目前辅助器具配备工作存在不足,需在今后工作中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辅助器具 轮椅 需求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康复机器人在脊髓损伤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石芝喜 刘四文 杨振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1,共5页
脊髓损伤后对患者日常生活最大的影响是运动和排尿功能。下肢的运动功能直接影响患者的站立、步行、回归家庭和社会的广度与深度,同时,还对生活的信心和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造成一定的影响[1]。因此,脊髓损伤后下肢功能重... 脊髓损伤后对患者日常生活最大的影响是运动和排尿功能。下肢的运动功能直接影响患者的站立、步行、回归家庭和社会的广度与深度,同时,还对生活的信心和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造成一定的影响[1]。因此,脊髓损伤后下肢功能重建对患者日后的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随着现代电子科技的蓬勃发展,智能化康复手段逐渐成为康复设备发展的主流,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发展,为脊髓损伤后的下肢功能重建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功能重建 康复机器人 脊髓损伤 临床应用 运动功能 排尿功能 回归家庭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工伤职工重返工作岗位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晓姗 张胜岚 林岳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3-446,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工伤职工重返工作岗位的因素,为促进工伤职工再就业制订干预措施。方法:查阅本中心社会康复科的档案资料(包括基本信息、辅导记录、出院后跟进记录),采用单因素分析检查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返工作的因素。结果:... 目的:分析影响工伤职工重返工作岗位的因素,为促进工伤职工再就业制订干预措施。方法:查阅本中心社会康复科的档案资料(包括基本信息、辅导记录、出院后跟进记录),采用单因素分析检查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返工作的因素。结果:在1953例工伤职工中,1346例(68.9%)在随访期间成功返回工作岗位,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文化程度、户籍、社保归属地、公司性质、伤残等级均影响重返工作岗位的结局。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伤残级别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文化程度、公司性质、社保归属地。结论:多种因素影响工伤职工返回工作岗位,伤残级别、文化程度、社保归属地、公司性质对重返工作岗位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伤职工 重返工作岗位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外伤工伤职工重返工作岗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小发 杨晓姗 +1 位作者 林岳卿 刘川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5-597,共3页
下肢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创伤性疾病,近年来骨外伤的发生概率呈上升趋势,工伤是导致其受伤的原因之一。由于下肢是行走活动的主要肢体,其功能障碍可导致严重的生活质量下降[1],重返工作岗位对其生存质量有正向及独立的影响[2]。因此,重返... 下肢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创伤性疾病,近年来骨外伤的发生概率呈上升趋势,工伤是导致其受伤的原因之一。由于下肢是行走活动的主要肢体,其功能障碍可导致严重的生活质量下降[1],重返工作岗位对其生存质量有正向及独立的影响[2]。因此,重返工作岗位不仅可以减少家庭乃至社会的经济负担,还可以减轻职工本人的心理压力,提升其生存质量。对于下肢外伤的工伤职工,重返工作岗位是必然的选择,有多种因素影响其重返工作岗位,本文尝试了解下肢外伤工伤职工的基本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更好地了解下肢外伤工伤职工一般资料与能否成功返回工作岗位的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伤职工 创伤性疾病 下肢骨折 骨外伤 功能障碍 下肢外伤 生存质量 发生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