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金属交换的Cu-Mn/SSZ-39催化剂的NH_(3)-SCR脱硝性能
被引量:
6
1
作者
高梓寒
穆杨
+3 位作者
杨润农
傅广赢
孙明
余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21-1627,1692,共8页
以SSZ-39为载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不同铜锰物质的量比的Cu-Mn/SSZ-39分子筛催化剂,并考察其在以NH3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NH3-SCR)中的脱硝活性。通过XRD、SEM、N_(2)吸脱附、NH_(3)-TPD、H_(2)-TPR、XPS、ICP等对催化剂的...
以SSZ-39为载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不同铜锰物质的量比的Cu-Mn/SSZ-39分子筛催化剂,并考察其在以NH3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NH3-SCR)中的脱硝活性。通过XRD、SEM、N_(2)吸脱附、NH_(3)-TPD、H_(2)-TPR、XPS、ICP等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表面酸性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u^(2+)提供主要的反应活性位,使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脱硝活性和N_(2)选择性;Mn^(2+/3+)交换提高了催化剂的表面酸性,特别是增加了弱Lewis酸的含量;Cu^(2+)、Mn^(2+/3+)双金属交换的Cu-Mn/SSZ-39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脱硝活性和水热稳定性。当Cu与Mn的物质的量比为1∶0.6时,Cu-Mn(0.6)/SSZ-39具有最低的起燃温度(T_(50)为125℃),在184~433℃的宽温度范围内NO转化率达到90%以上,并在450℃内保持90%以上的N_(2)选择性。水热老化后的Cu-Mn/SSZ-39-A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晶型、形貌和脱硝活性,体现了良好的水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交换
SSZ-39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水热稳定性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晶型MnO_(2)纳米阵列的可控合成及其电催化析氧性能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乐珩
程高
+5 位作者
赵英霞
谢启星
孙钺
唐诗昌
孙明
余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3-343,共11页
采用一步水热法,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和硫酸的用量,在碳纸(CFP)表面可控合成了α‑MnO_(2)纳米线和δ‑MnO_(2)纳米片阵列,研究了MnO_(2)纳米阵列的电催化析氧反应(OER)性能。结果表明,在碱性介质中,α‑MnO_(2)纳米线阵列的OER活性优于δ‑MnO...
采用一步水热法,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和硫酸的用量,在碳纸(CFP)表面可控合成了α‑MnO_(2)纳米线和δ‑MnO_(2)纳米片阵列,研究了MnO_(2)纳米阵列的电催化析氧反应(OER)性能。结果表明,在碱性介质中,α‑MnO_(2)纳米线阵列的OER活性优于δ‑MnO_(2)纳米片阵列,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α‑MnO_(2)纳米线阵列的析氧过电位为444 mV(δ‑MnO_(2)纳米片的过电位为522 mV)。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表征分析可知,更高含量的Mn^(3+)和表面更丰富的氧空位浓度是α‑MnO_(2)纳米线阵列催化活性更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锰
纳米阵列
晶型
析氧反应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模板法合成的Phi分子筛在NO选择性催化还原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润农
余林
+7 位作者
赵向云
杨晓波
高梓寒
傅广赢
姜久兴
练纬琳
刘武源
范群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578-5588,共11页
氮氧化物(NOx)是大气中的一种主要污染物。采用具有菱沸石结构(CHA)的铜基分子筛作为催化剂,通过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可有效去除NOx。采用一种经济环保的制备方法,在不使用模板剂的条件下水热合成一种具有结构缺陷的低硅铝比CHA型...
氮氧化物(NOx)是大气中的一种主要污染物。采用具有菱沸石结构(CHA)的铜基分子筛作为催化剂,通过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可有效去除NOx。采用一种经济环保的制备方法,在不使用模板剂的条件下水热合成一种具有结构缺陷的低硅铝比CHA型分子筛(Phi,Si/Al=4.7)。结果表明,经Cu离子交换制备的Cu/Phi具有最丰富的表面酸性与孤立态Cu^2+,表现出较好的低温活性、较宽的工作温度窗口以及良好的水热稳定性。Na或Mg的存在降低了Cu/Phi的表面酸性及孤立态Cu^2+的含量,水热老化后的Na,Cu/Phi和Mg,Cu/Phi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骨架坍塌,相应导致了催化剂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催化剂
碱/碱土金属离子
水热稳定性
失活
NH3-S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金属交换的Cu-Mn/SSZ-39催化剂的NH_(3)-SCR脱硝性能
被引量:
6
1
作者
高梓寒
穆杨
杨润农
傅广赢
孙明
余林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广州市清洁交通能源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山
大学
化学
学院
出处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21-1627,169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576054)
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6B020241003)。
文摘
以SSZ-39为载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不同铜锰物质的量比的Cu-Mn/SSZ-39分子筛催化剂,并考察其在以NH3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NH3-SCR)中的脱硝活性。通过XRD、SEM、N_(2)吸脱附、NH_(3)-TPD、H_(2)-TPR、XPS、ICP等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表面酸性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u^(2+)提供主要的反应活性位,使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脱硝活性和N_(2)选择性;Mn^(2+/3+)交换提高了催化剂的表面酸性,特别是增加了弱Lewis酸的含量;Cu^(2+)、Mn^(2+/3+)双金属交换的Cu-Mn/SSZ-39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脱硝活性和水热稳定性。当Cu与Mn的物质的量比为1∶0.6时,Cu-Mn(0.6)/SSZ-39具有最低的起燃温度(T_(50)为125℃),在184~433℃的宽温度范围内NO转化率达到90%以上,并在450℃内保持90%以上的N_(2)选择性。水热老化后的Cu-Mn/SSZ-39-A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晶型、形貌和脱硝活性,体现了良好的水热稳定性。
关键词
双金属交换
SSZ-39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水热稳定性
催化技术
Keywords
bimetallic ion-exchange
SSZ-39
ammonia-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nitrogen oxides
hydrothermal stability
catalysis technology
分类号
X7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TQ426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晶型MnO_(2)纳米阵列的可控合成及其电催化析氧性能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乐珩
程高
赵英霞
谢启星
孙钺
唐诗昌
孙明
余林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
轻工
化工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
轻工
化工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
轻工
化工学院
出处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3-34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57605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9B1515120087)
广东省普通高校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No.2018KZDXM031)资助。
文摘
采用一步水热法,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和硫酸的用量,在碳纸(CFP)表面可控合成了α‑MnO_(2)纳米线和δ‑MnO_(2)纳米片阵列,研究了MnO_(2)纳米阵列的电催化析氧反应(OER)性能。结果表明,在碱性介质中,α‑MnO_(2)纳米线阵列的OER活性优于δ‑MnO_(2)纳米片阵列,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α‑MnO_(2)纳米线阵列的析氧过电位为444 mV(δ‑MnO_(2)纳米片的过电位为522 mV)。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表征分析可知,更高含量的Mn^(3+)和表面更丰富的氧空位浓度是α‑MnO_(2)纳米线阵列催化活性更高的原因。
关键词
二氧化锰
纳米阵列
晶型
析氧反应
电催化
Keywords
manganese dioxide
nanoarray
crystalline form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electrocatalysis
分类号
O614.711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模板法合成的Phi分子筛在NO选择性催化还原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润农
余林
赵向云
杨晓波
高梓寒
傅广赢
姜久兴
练纬琳
刘武源
范群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
轻工
化工学院
广州市
威格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中山
大学
化学
学院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578-558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576054)
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6B020241003)。
文摘
氮氧化物(NOx)是大气中的一种主要污染物。采用具有菱沸石结构(CHA)的铜基分子筛作为催化剂,通过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可有效去除NOx。采用一种经济环保的制备方法,在不使用模板剂的条件下水热合成一种具有结构缺陷的低硅铝比CHA型分子筛(Phi,Si/Al=4.7)。结果表明,经Cu离子交换制备的Cu/Phi具有最丰富的表面酸性与孤立态Cu^2+,表现出较好的低温活性、较宽的工作温度窗口以及良好的水热稳定性。Na或Mg的存在降低了Cu/Phi的表面酸性及孤立态Cu^2+的含量,水热老化后的Na,Cu/Phi和Mg,Cu/Phi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骨架坍塌,相应导致了催化剂失活。
关键词
分子筛
催化剂
碱/碱土金属离子
水热稳定性
失活
NH3-SCR
Keywords
zeolite
catalyst
alkali/alkaline earth metal
hydrothermal stability
deactivation
NH3-SCR
分类号
TQ032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金属交换的Cu-Mn/SSZ-39催化剂的NH_(3)-SCR脱硝性能
高梓寒
穆杨
杨润农
傅广赢
孙明
余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晶型MnO_(2)纳米阵列的可控合成及其电催化析氧性能
黄乐珩
程高
赵英霞
谢启星
孙钺
唐诗昌
孙明
余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无模板法合成的Phi分子筛在NO选择性催化还原中的应用
杨润农
余林
赵向云
杨晓波
高梓寒
傅广赢
姜久兴
练纬琳
刘武源
范群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