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中国工业设计实践的演进历程、主要特征与经验启示
1
作者 徐骥 吴志军 +1 位作者 王汉友 周宁昌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26,共5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制定了不同的经济政策路线。目的是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这也基本奠定了工业设计在不同发展阶段回应时代需求的使命任务,即塑造国家形象、促...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制定了不同的经济政策路线。目的是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这也基本奠定了工业设计在不同发展阶段回应时代需求的使命任务,即塑造国家形象、促进产业发展、服务人民生活。以政策导向历程变迁作为划线时间轴,系统研究工业设计分别在五个历史阶段中的具体实践和发展特征,总结经验得到启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新质设计力,进一步实现中国设计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实践 设计特征 设计使命任务 新质设计力 文化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比较与对策:基于广东省与江苏省的调研 被引量:5
2
作者 徐骥 李顽强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1-31,40,共12页
目的 基于广东省与江苏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实践现状,以提升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竞争力,提出未来发展应对对策。方法 通过实地考察、桌面研究与访谈法等,从政策、经济两个维度对广东省与江苏省的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现状实施调研、数据收集;... 目的 基于广东省与江苏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实践现状,以提升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竞争力,提出未来发展应对对策。方法 通过实地考察、桌面研究与访谈法等,从政策、经济两个维度对广东省与江苏省的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现状实施调研、数据收集;借助比较法,比较了两省出台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政策内容的共性与异性,还比较了两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经济GDP指数、产业结构与产业基础。结论 结合两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政策与经济现状,提出了相应策略:在政策层面,引导企业科学理解并采纳设计全生命周期管理作为发展战略,注重打造“设计+”产业链供应链,充分发挥各类平台的服务作用;在经济层面,应聚焦工业设计为产业集群赋能,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将原创力、设计力和创新驱动力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打造新的服务和伙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产业 政策 经济 产业结构 产业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PAD-FAHP的智能移动茶台设计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金广 李汶琪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101,共9页
采用非参与式观察与指向性访谈,结合SAPAD框架的符号学方法,剖析用户饮茶“行为-对象-意义”的映射,通过聚类得出一般意义簇;结合FAHP模糊层次分析法定量化分析和总结,构建智能移动茶台设计方案层级指标并计算权重;完成茶台设计并对智... 采用非参与式观察与指向性访谈,结合SAPAD框架的符号学方法,剖析用户饮茶“行为-对象-意义”的映射,通过聚类得出一般意义簇;结合FAHP模糊层次分析法定量化分析和总结,构建智能移动茶台设计方案层级指标并计算权重;完成茶台设计并对智能移动茶台实物进行测试评价。结果表明:基于SAPAD-FAHP方法进行的设计研究,可以精准地获取用户核心需求,以此指导茶家具设计,不仅能让人们的饮茶活动和居家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而且能为传统家具行业的转型发展带来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移动茶台 SAPAD FAHP 用户需求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身、链接与想象:中国艺术乡建“乡愁乌托邦”建构的美学审视
4
作者 屈行甫 刘英田 李瑞君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6,139,140,共10页
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现代人以反身性的观看在乡村寻求诗意的生命家园,形成了关于“乡愁”的美学叙事。其中艺术乡建的在场实践链接了关于乡土传统的历史记忆和现代生活的美学营造,使乡村成为安放“乡愁乌托邦”的文化场景。概言之,“... 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现代人以反身性的观看在乡村寻求诗意的生命家园,形成了关于“乡愁”的美学叙事。其中艺术乡建的在场实践链接了关于乡土传统的历史记忆和现代生活的美学营造,使乡村成为安放“乡愁乌托邦”的文化场景。概言之,“乡愁乌托邦”是“他者”视角下艺术乡建实践者对乡村的想象性改造,体现的往往是现代精英群体的审美意识,这不仅很难消除长久以来所形成的城乡主客体之间的观看关系,并且对乡村价值的滤镜化放大还会加深城乡之间的文化隔膜。本文尝试从反身性观看、在场的链接与想象的叙事等维度,对中国艺术乡建实践的“乡愁乌托邦”审美理念进行辨析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乡建 乡愁乌托邦 反身性 想象性改造 链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终端红色文化专题展的年轻化设计策略与实证研究
5
作者 卢世主 陈哲 刘美慧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2-87,共6页
红色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数字化传播面临吸引力不足、参与度不高和记忆效果欠佳等挑战。本研究旨在构建并验证一套针对年轻用户的红色文化移动展览设计策略,以提升其参与感和文化记忆效果。研究首先通过用户研究(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系... 红色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数字化传播面临吸引力不足、参与度不高和记忆效果欠佳等挑战。本研究旨在构建并验证一套针对年轻用户的红色文化移动展览设计策略,以提升其参与感和文化记忆效果。研究首先通过用户研究(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系统分析了年轻用户对红色文化移动展览的内容需求与体验痛点;随后,通过眼动实验量化分析了关键界面要素对年轻用户视觉认知过程的影响。基于上述双重实证发现,本研究构建了涵盖内容故事化、视觉时尚化、交互游戏化、体验轻量化和传播社交化五个维度的设计策略体系。以广州农讲所“农民运动理论宣传”为案例进行设计实践,并通过用户测试进行效度评估。结果表明,应用该策略设计的移动展览能显著激发年轻用户的积极情感(情感倾向“喜悦”),提升内容记忆效果(核心内容复述率超80%),并获得高参与意愿。本研究为红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活化与年轻化传播提供了具有实证支持的设计范式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遗产 移动展览 用户体验设计 眼动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述·缝合·吸收·圆融:论20世纪前期我国学者接受西方艺术理论的四种学术范型
6
作者 张晓刚 陈纯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2,共15页
20世纪前期(20—40年代),我国的艺术学研究进入了全面引进西学的深化开拓期。这一时期,我国学者对西方艺术理论的接受可概括为译述、缝合、吸收和圆融等学术范型,主要沿着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术文化学等学科方向开拓... 20世纪前期(20—40年代),我国的艺术学研究进入了全面引进西学的深化开拓期。这一时期,我国学者对西方艺术理论的接受可概括为译述、缝合、吸收和圆融等学术范型,主要沿着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术文化学等学科方向开拓,呈现出复杂的学术演进图景:一是全盘照搬、译述和介绍西方艺术理论;二是采用勾串中西、并联式缝合艺术理论的观念与方法;三是根据自身的接受图式(文化视野、研究动机、能力结构、兴趣爱好、传播意图等综合的结果),主动选择西方艺术理论,消化吸收后运用其学科框架和学术话语对中国经验进行研究阐发和吸收;四是在中西对话、沟通与交融的基础上,建构中国现代艺术理论话语体系。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这四种学术范型次第出现,轮流登场,更多呈现为交相演替、多元并置的状态。其中,多数学者致力于译述、缝合和吸收西方艺术理论,只有极少数学者进入圆融贯通的学术范型阶段,形成自洽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前期 艺术理论 艺术学研究 学术范型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艺术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与境谐 形随意生——基于岭南文化仿生的新能源汽车创新设计研究
7
作者 张晓刚 张勇 肖若楠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4,共8页
以“粤韵雄狮001”广工概念车设计为中心,结合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拓展文化仿生设计的理念与方法,建立从仿文化表象、仿文化意象、仿文化意境到文化创生的系统构形。广工概念车对岭南文化元素及其精神内涵的设计转译,彰显新能源汽车... 以“粤韵雄狮001”广工概念车设计为中心,结合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拓展文化仿生设计的理念与方法,建立从仿文化表象、仿文化意象、仿文化意境到文化创生的系统构形。广工概念车对岭南文化元素及其精神内涵的设计转译,彰显新能源汽车设计本土化进程中岭南文化美学的诗意化生活境界追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找到实践新载体和应用新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文化 文化仿生 设计转译 “粤韵雄狮001” 广工概念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接受度的智能车载虚拟机器人交互设计及教学应用
8
作者 刘雨佳 邓惠君 +2 位作者 张超 由芳 王建民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5,共9页
智能车载机器人交互设计是面向新兴智能产业的交互设计教学中的重要特色内容。在传统设计教学模式基础上,该文将服务机器人的用户接受度模型和相关理论引入课程教学,以“基于用户接受度的智能车载机器人交互设计”为主题进行发散研究。... 智能车载机器人交互设计是面向新兴智能产业的交互设计教学中的重要特色内容。在传统设计教学模式基础上,该文将服务机器人的用户接受度模型和相关理论引入课程教学,以“基于用户接受度的智能车载机器人交互设计”为主题进行发散研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学生自主确定设计问题与对象,运用理论及模型推导出交互策略,并分析认知交互方式及与设计相关的交互原型和界面,最终通过对照评估实验验证设计方案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性。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能够掌握智能交互设计中的相关分析与设计方法,锻炼设计实践能力,以应对行业快速发展对实践型、专业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载机器人 智能交互设计 用户接受度 设计教学 可用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应用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9
作者 陈涛 王金广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70-185,共16页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系统分析和梳理数智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应用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评估该领域的核心主题、研究热点及演进脉络,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为数据...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系统分析和梳理数智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应用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评估该领域的核心主题、研究热点及演进脉络,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为数据来源,使用Bibliometrix和CiteSpace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主要期刊、核心作者、主要机构、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和突现词分析,构建领域研究脉络的可视化分析。结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应用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融合特征,技术驱动与政策导向成为该领域的主要推动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知识图谱等技术逐步应用于非遗设计中。未来需关注技术应用的社会价值,强化公众在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中的参与,构建以人为核心的非遗保护与传承生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智赋能 设计应用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性如何作为设计叙事的伦理策略
10
作者 张黎 张伯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9,I0011,共10页
模糊性既是设计叙事的策略,也是实现伦理目标的关键机制。通过幻想原型、叙事原型与激发原型,模糊性叙事营造开放而多义的问题情境,以悬置确定性和制造“解释困境”促使公众批判性反思并参与伦理共建。陌生化、疏离效应与失调等机制打... 模糊性既是设计叙事的策略,也是实现伦理目标的关键机制。通过幻想原型、叙事原型与激发原型,模糊性叙事营造开放而多义的问题情境,以悬置确定性和制造“解释困境”促使公众批判性反思并参与伦理共建。陌生化、疏离效应与失调等机制打破认知惯性,重置公众对物及其语境的感知,使设计之物从工具性载体转变为伦理触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性叙事 伦理机制 设计之物 伦理共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兰项目式跨学科合作设计教学新实践——以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19
11
作者 甘为 薛海安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0年第2期121-126,共6页
针对设计类课程的探索性、实践性、情境性,基于项目的跨学科合作教学法在荷兰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本文以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院《高级实施设计》硕士学位课程为例,详细分析了其项目式跨学科合作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全... 针对设计类课程的探索性、实践性、情境性,基于项目的跨学科合作教学法在荷兰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本文以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院《高级实施设计》硕士学位课程为例,详细分析了其项目式跨学科合作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全过程。这种教学范式将知识讲授转变为项目驱动的小组合作性学习。学生从收集新的、可行的技术,共同研究和创建反映他们项目的设计知识,到成为熟练的设计沟通者和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者,充分反映了设计专业的学习规律和培养复杂性问题设计能力的教育理念。借鉴荷兰经验,本文提出了动手实践、双环创造、过程评价三点教学启示,以期为我国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开展跨学科设计教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项目的学习 跨学科合作教学 工业设计教育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水利工程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评《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程》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刚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I0003-I0004,共2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理论上指导和解答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遇到的实际难题,对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新时代背景下,水利工程专业大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理论上指导和解答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遇到的实际难题,对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新时代背景下,水利工程专业大学生作为我国水利行业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水利行业发展的基础,是我国水利工程发展与完善的支撑,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亟不可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水利行业 水利工程专业 新时代背景下 促进作用 大学生全面发展 高素质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纸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评《中国剪纸技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睿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I0007-I0008,共2页
纸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材料,应用在艺术方面,不仅可以书写作画,还可以随意剪裁、折叠各种造型。剪纸是通过剪刀、刻刀在纸上进行的平面造型艺术。与书画艺术相似,剪纸艺术的兴盛与造纸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在剪纸出现以前,用于装饰的艺术... 纸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材料,应用在艺术方面,不仅可以书写作画,还可以随意剪裁、折叠各种造型。剪纸是通过剪刀、刻刀在纸上进行的平面造型艺术。与书画艺术相似,剪纸艺术的兴盛与造纸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在剪纸出现以前,用于装饰的艺术品则是通过剪刀、刻刀在皮革、丝织品、金箔、等材料上镂空刻制,称为“剪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纸艺术 书画艺术 现代艺术设计 丝织品 剪纸技法 剪刀 刻刀 紧密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彩插画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文海 余远权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8-79,共2页
随着人们不断提升的精神生活和心理需求,服装行业表现为人们不再仅限于追求实用性和舒适度,而是更加注重服装设计的艺术美感和时尚品味。基于此,服装行业开始深入挖掘新的时尚设计元素,实现服装设计的多元创新,满足人们日益丰富个性的... 随着人们不断提升的精神生活和心理需求,服装行业表现为人们不再仅限于追求实用性和舒适度,而是更加注重服装设计的艺术美感和时尚品味。基于此,服装行业开始深入挖掘新的时尚设计元素,实现服装设计的多元创新,满足人们日益丰富个性的艺术审美需求。插画艺术作为一种视觉冲击强和表现手法多元的艺术形式,能打破传统服装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 时尚设计 传统服装 服装行业 水彩插画 插画艺术 视觉冲击 多元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纸艺融入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奇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I0031-I0032,共2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大众对精神文化产生了更深层次的需求。因此,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大众的精神生活质量成为了衡量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鉴于此,环境艺术设计作为联系城市空间与大众的艺术性媒介,其艺术审美呈现直接影响着大众的精...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大众对精神文化产生了更深层次的需求。因此,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大众的精神生活质量成为了衡量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鉴于此,环境艺术设计作为联系城市空间与大众的艺术性媒介,其艺术审美呈现直接影响着大众的精神文化体验。而纸艺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既能够达到丰富设计素材、创新设计思路等目的,也能够发挥装饰、美化等作用,增强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还能实现对纸艺与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 文化体验 设计素材 现代城市建设 精神生活质量 纸艺 城市建设水平 艺术感染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水彩画艺术元素 被引量:4
16
作者 余远权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9-80,共2页
服装设计的过程,本质是将艺术性和实用性相融合的思维过程,体现的是设计师的艺术底蕴、设计意识以及动手能力。现代服装设计是一项极为复杂和繁琐的工作,包括前期调研、设计企划、手绘、电脑绘制、面料选择、服装打样、设计转版等,每一... 服装设计的过程,本质是将艺术性和实用性相融合的思维过程,体现的是设计师的艺术底蕴、设计意识以及动手能力。现代服装设计是一项极为复杂和繁琐的工作,包括前期调研、设计企划、手绘、电脑绘制、面料选择、服装打样、设计转版等,每一项都需要设计师深入思考。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和艺术欣赏能力的提升,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艺术设计环节越来越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服装设计 面料选择 前期调研 设计意识 水彩画艺术 手绘 电脑绘制 实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制造业工业设计方法的使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时吉星 胡飞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9-145,共7页
设计方法是设计研究的核心之一。近年来,我国引入大量设计方法。然而,学术界和产业界对设计方法的使用存在分歧,设计方法仍未对产业产生持久影响。为改善此状况,对工业设计方法在企业的使用率和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部分调查对... 设计方法是设计研究的核心之一。近年来,我国引入大量设计方法。然而,学术界和产业界对设计方法的使用存在分歧,设计方法仍未对产业产生持久影响。为改善此状况,对工业设计方法在企业的使用率和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部分调查对象进行了回访。结果发现:在我国制造企业中,只有头脑风暴一种方法有较高的使用率,其他方法使用率并不高;影响工业设计方法使用的因素主要归为3类,即外部环境、设计人员认知和设计方法本身。明确了影响工业设计方法使用的主要因素,对工业设计方法使用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面向企业需求的工业设计方法与构建工业设计方法转移保障机制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设计方法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价值研析——评《纤维艺术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钟雨萌 赵熹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I0006-I0007,共2页
纤维艺术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与观赏性,有效推动了艺术文化的丰富拓展。进入新时代,纤维艺术不仅在服装纺织领域得以进一步创新发展,而且延伸至公共空间中,为建筑景观增添了不同程度的装饰元素,对于美化公共环... 纤维艺术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与观赏性,有效推动了艺术文化的丰富拓展。进入新时代,纤维艺术不仅在服装纺织领域得以进一步创新发展,而且延伸至公共空间中,为建筑景观增添了不同程度的装饰元素,对于美化公共环境、增加人文气息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明确纤维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价值。由姜然、白鑫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纤维艺术设计》一书,首先,作者围绕现阶段纺织纤维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面向纤维艺术产生与演变历程,深入分析当代纤维艺术发展的主要脉络以及总体特点。其次,作者立足设计视角,研究探讨纤维材料的性能、工艺、表现形式,为纤维材料的创新应用提供了建议与思路。最后,作者从纤维艺术与建筑空间的内在联系出发,探讨纤维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价值与审美特性,对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出版社 人文气息 纤维材料 公共空间 纤维艺术 建筑景观 装饰元素 总体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通草画”在文创设计中的艺术审美价值与应用——以《通草画立体拼画》系列作品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蓓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I0008-I0009,共2页
明清时期,广州口岸出现了大量外销画。其中,通草画是众多广州工艺品中的重要代表,通草画片上演绎了当时广州中西贸易的繁华景象,反映民生百态,通草画也成为中西文化传递的信使。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和技术革新,曾具有文化传播性的广州通草... 明清时期,广州口岸出现了大量外销画。其中,通草画是众多广州工艺品中的重要代表,通草画片上演绎了当时广州中西贸易的繁华景象,反映民生百态,通草画也成为中西文化传递的信使。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和技术革新,曾具有文化传播性的广州通草画在鸦片战争后逐渐从人们视野中消失。近年,随着非遗传承的推进,各大博物馆组织通草画展览,人们逐渐重新接触和了解通草画。承载了广东非遗技艺的通草画如何延续和发展也成了新的研究课题。外销画在18世纪末已非常发达,题材包罗万象包括风景、建筑、历史故事、风俗习惯、音乐、船舶、动物、植物等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审美价值 外销画 通草画 广州口岸 中西贸易 传播性 文创设计 系列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DFSS与TRIZ的智能文物展柜创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雨晴 傅燕翔 申敏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5,共7页
为有效提升文物价值阐释传播效率,同时满足文保工作人员与参观游客对文物展示的功能需求和心理需求,优化用户体验,提出了一种融合DFSS与TRIZ的智能文物展柜创新设计新模式。基于DFSS的DMADV流程快速准确识别现有文物展柜的关键核心问题... 为有效提升文物价值阐释传播效率,同时满足文保工作人员与参观游客对文物展示的功能需求和心理需求,优化用户体验,提出了一种融合DFSS与TRIZ的智能文物展柜创新设计新模式。基于DFSS的DMADV流程快速准确识别现有文物展柜的关键核心问题,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对应的设计特征,并构建智能文物展柜设计矛盾矩阵,通过引入TRIZ理论,将产品的关键核心问题转变为TRIZ的标准问题,结合TRIZ的原理方法,选择正确技术创新途径,最终获得文物展柜的创新设计解决方案。DFSS和TRIZ的融合集成能将用户需求与实际工程解决方案衔接起来,能更加高效解决生产过程中实际工程问题和优化产品设计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SS TRIZ 智能文物展柜 产品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